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无线网-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李东成片刻,杨天还是打算给一个解释。
实质上,杨天不愿意李东成插手政务的事情,也打算把ABC的军用生产基地单独分离出来,李东成只负责军用产品的民用推广。
“华国有诚意,但还不够,他们的雷达技术或者不是世界顶尖,但也是一流水准,采购我们的雷达,大批换装的可能性不大。他们如此急切的想采购天眼雷达,只是从战略上考虑,想要先旁人一步获得天眼雷达,我估计,他们就算真的采购,数量也不会多,而且可能需要我们转让一定量的技术等等,或者直接要求授权生产。”杨天道。
李东成的确不太懂政治,他单纯的从生意角度去看,一个需要,一个要卖,那就应该卖,却没有考虑到别的因素。
拿军用东成号来说,华国可以大批量的采购你发动机,但若是ABC要直接卖给华国成品的坦克,那华国肯定就要掂量掂量了。
一样的道理,华国采购天眼雷达,更想的是获得天眼雷达的技术,而绝不是成品雷达。
华国在军火采购方面的策略一直就是,小批量采购你的先进东西,拿回来研究研究,过一段时间改头换面,整一个仿制型号,在大批量的自己生产。
“那就不卖了吗?”李东成反问道。
杨天摇摇头,道:“卖,当然要卖,但却不是这么个卖法。现在他们还没急着要天眼雷达,那我们就要创造机会,逼着他们非要买。”
李东成更加不明白了,追问道:“那该怎么做?”
杨天顿了顿,道:“李保东暂时我不会见他,你也少见他,以ABC集团的名义,你去一趟印度,联系印度国防部,推销我们的天眼雷达。”
“印度?”李东成完全凌乱了,明明是华国想买天眼雷达,杨天干嘛要主动找上门去。把天眼雷达卖给印度。
“对,就是印度。”杨天点点头。道:“具体怎么操作你来负责,也不用偷偷摸摸的,声势可以造的大一点儿。这两年印度采购军备的力度很大,我相信他们会愿意买的。”
李东成似懂非懂的点头记下,及至现在,他还是很相信杨天的。
杨天既然这么说,那必然有杨天的道理,只是自己没看出来罢了。
送走了李东成。正好周凯赶了回来,见到李东成出现,立刻明白了李东成为什么而来。
把一份邀请函放在杨天桌上,周凯道:“这是今天第二封了,看来李保东还真是着急了。”
“着急?”杨天摇摇头,李保东着急有什么用,华国着急才有用。
把让李东成派人去印度兜售天眼雷达的事情跟周凯说了一遍。周凯立刻一拍大腿,惊喜道:“杨子,你这一招妙啊。”
“你看出来了?那好,说说哪里妙了?”杨天打趣道。
周凯一脸的鄙视,道:“就你那点儿小心思,还有什么看不出来的。谁都知道。印度这几年军备投资巨大,又是航母,又是战斗机的,一副人傻钱多的架势。不说天眼雷达已经经过实战的检验,性能够好。最关键的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啊。”
杨天点点头,他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才打算把天眼雷达出售给印度。
试想,一旦印度拥有了天眼雷达,防空能力大大提升,一旦出了什么争端,凭借天眼雷达,他们在防御中将占据巨大的优势。
那作为印度领国的华国会怎么想,不说别的,单从国家利益上分析,也不能让家门口这个十亿人口大国军事实力提升的太快。
到那个时候,急需拉平与印度在防空能力上的差距,华国才会真正着急,真心来采购天眼雷达。
“好了,说说和谈的事情。”杨天笑笑,指着桌上的文件道:“北苏国政府发来的和谈细节我也看了,基本框架没什么问题,但有一点,和谈的地点,不能在喀土穆,要谈就在卡杜利,不然就免谈。”
周凯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去喀土穆谈,那像什么样子,好像是我们求着他们和谈一样,要谈就在卡杜利,让他们派代表团来。”
“那好,就这么定了。”杨天道,又算了算日子,道:“距离攻克邦章,也半个月多了吧。嗯,这样,免得北苏国政府端架子,再打一波。”
“再打一波?”周凯摇摇头,道:“不好吧,军费方面开支太大了。最新的战报你也看到了,自从咱们攻下邦章之后,南科尔多凡州政府军就收缩兵力,在邦章以北,基纳,卢克索一线陈兵,据情报说,光基纳,就驻扎了一个步兵师,虽不是满员的,但战斗人员也超过八千人了。”
这些情报杨天当然清楚。
自从第一军攻下了邦章之后,整个南科尔多凡州各地的政府军就紧急调动,主要布防在基纳,卢克索两地,这两地都在邦章北方,目的很明确,就是防备第一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
当然,他们也没有主动来进攻第一军,据杨天分析,应该是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实力的差距,虽然人数上占优势,但现代战争,人数的优势还真不是太明显。
二来就是北苏国政府大选在即,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不太好。
加上杨天都宣布和谈了,更是让北苏国政府看到了不用战争就能解决争端的希望,这才没有反攻邦章。
“我估摸着,咱们说把和谈地点选在卡杜利,北苏国政府可能要扯一阵子皮,毕竟从政治方面考虑,在喀土穆和谈,对卡迈勒而言更有利。所以我们的军事行动就选在扯皮的这段时间。而且这一次的军事行动,规模要大,要打怕北苏国,咱们库存的导弹,獾式火箭炮,陆地机器人什么的装备,全部拿出来,砸进去。”
“我相信,这一战过后,短时间内,北苏国政府是不敢再轻开战端了,那样的话,就以小规模摩擦为主,也能让我们在和谈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杨天道。
周凯还是有些心疼,本来家底就不丰厚,现在全部砸进入,能不心疼嘛。
但周凯不得不承认,杨天的分析很正确,趁着和谈前,再捞一笔大的,把半个南科尔多凡拿到手,至少七成的油田就到手了,那以后就是无尽的扯皮,也可以给卡杜利一定的缓冲时间。
“好,就按你说的办,我去回复北苏国政府。”周凯不再反对,起身要走。
不过刚起身,周凯突地想起了什么,从随身携带的文件中抽出了一份,放在了杨天桌上,道:“这里我起草了一份建党纲领,你看一看,等之后我们再商量。”
建党?
看着桌上的纲领,杨天突地眼前一亮,懊恼的直拍头,气恼为何自己没有想到这一点。

第十三章 党派

在杨天看来,党派的存在意义,撇开那些繁琐的党派纲领,宗旨主义,最核心的就是利益的共同体。
跟建国一样,一群人在相同的利益驱动下,聚集在一起,为共同的利益奋斗。
从这个层面上分析,党派没有什么好坏,高低上下之分,凝聚了所有党员的共同诉求,更方便的凝聚所有人的力量,大家联合起来办事情。
而且很关键的一点是,在党派的框架下,更容易控制人,说好听点儿叫共同奋斗,说难听点儿就是容易洗脑。
阿卜耶已在发展。
原先,阿卜耶已大概有六十万人口,而现在呢,随着北苏国内战,大批平民涌入相对稳定的阿卜耶已。
而且阿卜耶已经济在发展,有更多的生存机会,种种因素之下,阿卜耶已的人口在急剧的膨胀。
就像当初第一军第二军打气球一般的发展到几万人一样。
人一多,就会出问题,虽说在整体发展的大环境之下,矛盾和问题还很少,很小,但绝不能忽视这些问题。
阿卜耶已就像一个婴孩儿,刚刚生出来,吃了几口奶,直接撒开腿跑了。
这中间跨过了许多环节,少了很多沉淀,短时间内没有爆发出来,但却不代表没有问题。
曾今,杨天也觉得在一片升平的发展环境下,缺少了什么东西。
简单举个例子,平民进入各种项目建设。做工人,他们只是单纯的为了生存。为了一份工作而工作。
像当初,招募警察的时候,为了工资的问题,警察会来闹,围攻警察局发泄不满。
简单来说,杨天觉得,这其中少了一份血性,少了一份信念。
杨天希望看到那种。为了卡杜利的发展,甘愿牺牲自己利益,只愿意卡杜利的未来更好。
说民族精神也好,说什么都好,历史上,任何大国的崛起,都少不了这种信念。
只有拥有了这种坚定的信念。阿卜耶已的人民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去为阿卜耶已的未来而拼搏,一代一代,都保持着一个相同的信念,去努力。
现在的阿卜耶已,对于普通人民而言。就是一个暂时安全的地方罢了,根本没有那种向心力。
这个问题,绝不容忽视,杨天也曾考虑过该如何解决,但一直没有想到太好的办法。而眼下,周凯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答。
党派!
建立一个党派也好。或者做别的,这就是一种手段,杨天甚至能建立一个教派,以达到相同的效果,想想基。地组织吧,为了信仰,做出了多少疯狂的事情。
政党,政不离党,党不离政,铁打的党派,流水的政府,党派才是根本的信念所在。
而且杨天一直头疼的官员选拔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从党内部去选择官员,就是最好的办法。
在周凯送来的文件中,就详细列举了建党的种种好处,而且强烈建议杨天采取一党制。
如果是和平时期,多党制,相悖的利益之下,会产生妥协,会有制约,会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声音,对于国家的发展有利。
可阿卜耶已还在发展,刚刚起步,那一党制就是最好的选择。
细致的看了周凯写的建党纲领,写的很空泛,大概就是要爱党,要爱阿卜耶已,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党派纲领都差不多。
谈主义什么的太空泛,周凯提出的建党意见,根本核心就是集中在以杨天为首的领导团体下,为阿卜耶已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撇开那些繁琐的条条框框,本质永远都是一样的,共同的利益。
很明显,周凯很早就在考虑这件事了,所罗列的纲领也很全面,考虑到了方方面面。
不过关于有些问题,周凯显然是空留了出来,留着给杨天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