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总量=7%言辞+38%声音+55%表情。55%的表情这从一个层面上强调了态势语的重要性。
首先,可以展示风度。交谈者或演讲者的服装、打扮、一举手一投足、表情都给人们留下第一印象,即风度。
生活中,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算不得美女。但当于丹教授登上《百家讲坛》的时候,她仪表端庄,举止高雅,大气而沉静,服饰简洁得体,她是美的。加上她运用诗化的语言去解读《论语》,她更是美的。她吸引了无数观众。生活中,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也算不上美男子。当他在《百家讲坛》刚一开讲,我还不知道他何许人也的时候,就对他印象深刻。因为他态度亲切,充满自信,立领中山装显得他潇洒,气度不凡。
一次,我带一名学生去西安参加“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她讲的十分精彩,如数家珍般地讴歌祖国,言辞热烈。在(禁止)处有一句:“我的祖国有巍峨富黛的青藏高原,有长江黄河。”配合这句话,我为其设计了这样的手势:“我的祖国有巍峨富黛的青藏高原,有长江黄河。”顿时全场掌声雷动。手势语、面部表情帮了大忙,展示了演讲者的风度。精彩的演讲,高雅的气度赢得了听众,她获得了大赛第一名。
其次,辅助口语。我曾经请一位外籍教师教孩子们学英语。老师不会汉语,学生们初学英语。但靠态势语,我和学生们听懂了他的语法课:地点状语可放在句子前面,也可放在句子后面。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动作:把地点状语这个卡片一会儿放在句子前,一会儿放在句子后,每放一次都让学生读一遍句子,然后微笑着伸出大拇指夸奖学生。这表情、这动作辅助了口语。正如一位哲人说过的:“好的态势语可以让哑巴听明白。”
'小结'好,在第二部分里,我们讲了态势语两方面的作用:展示风度、辅助口语。此外,它还可以稳定情绪等等。同学们,让我们用优美的身姿、传神的表情、准确的动作和手势勾勒出最美丽的无声语言,于无声处传递有声语言的讯息吧。
三、态势语的种类:
态势语的运用要配合有声语言。它包括三个种类:
(一)手势态势语: 手势态势语是指交谈者或演讲者运用手指、手掌、拳头、手臂的动作变化,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态势语。我们从五个方面来讲:
1、指示性手势。用于示意事物的数量或概念。比如:“今天我们讲三个内容”出示三个手指。表示:“上下左右”的概念常以手示意。
2、情意性手势:用于示意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内容。1946年,闻一多在昆明作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当讲到:“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后,大家听了都万分痛恨。这些无耻的东西!他们的心是怎么长的?”“砰”拍讲台的手势,把混在台下的特务吓的紧缩着脑袋不敢吱声。拍桌子的手势表达了闻一多悲愤交加的心情。
3、象形性手势:用于摹形状物,给听众以形象化的感觉。你的同学走上台前演讲,为了鼓励他,伸出两个手指,摆出“V”的造型,他一定心领神会,因为“V”是英语“victory”的第一个字母,代表“胜利”的意思;再比如,你们就要考试了,你的同学问你:“复习的怎么样了?”你一句话没说,只是伸手摆出一个“ok”的样子,“ok”指摹的是“准备好了”。比如“昨天我去钓鱼了,池塘里的鱼有这么大。”伸出两手,手心相向。
4、比拟性手势:用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刘伯承有一次讲述“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个抽象的道理时,就形象地描画:“有人刚参加革命时,脑子里有两个一般大的圈圈,一个是个人主义,一个是整体利益。”一边说一边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做成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并排对在一起,然后向大家讲这两个圆圈的摆法。他用左手的大圆把右手的小圆套住说:“还要用整体利益大圈把个人主义的小圈套进去,这就叫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刘伯承 “用整体利益的大圈把个人主义的小圈套进去”这一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概念“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具体化、形象化了,他运用的是比拟性手势。
5、象征性手势:如前面讲到的“我们的祖国有巍峨富黛的青藏高原,有长江黄河。”左手向左前方扬起,示意巍峨高耸的青藏高原;右手向右前方平伸,示意滚滚流淌的长江黄河。面部表情与手势协调一致,充满自豪感。这手势,这眼神,这表情就运用了象征性手势,它象征着祖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我爱我的祖国。再比如,列宁在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苏维埃在前进。”就运用了身体前倾,与听众交流,右手掌向下,右手臂有力地向右前方伸出这一象征性手势,暗示苏维埃在前进,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小结'手势态势语是交谈者或演讲者运用手指、手掌、拳头、手臂的动作变化,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态势语。它包括5个种类:指示性手势、情意性手势、象形性手势、比拟性手势、象征性手势。这些手势要配合有声语言使用。
(二)动作态势语:前面我们讲了手势态势语,在生活中也常常使用动作态势语。
动作态势语是以动作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
秋瑾女士在日本留学时一次登台演讲,她义愤填膺,说着说着,便激动的从靴筒中拔出倭刀,并且说:“如有人回到祖国,投降满虏,卖友求荣,欺压汉人,吃我一刀。”把刀插在讲台上。震撼人心的举动,显示出她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爱憎分明的炽烈感情。
请看下面的例子,他们都较好的使用了动作态势语:
(三)仪表态势语
前面我们讲了手势态势语、动作态势语。生活中得体的服饰、礼貌的举止、谦和的微笑、深情的一瞥这些都是无声语言,我们称其为仪表态势语。仪表态势语三个方面:服装、身姿、表情。
抗洪抢险的演讲者站在大堤上,仪表形象自然、朴实、袖挽肘上,裤卷膝间,一身泥, 一身汗。得体的服饰就是对抗洪者的莫大鼓舞,它就是一种无声语言。面对华贵的听众,要穿着讲究,举止彬彬有礼。得体的服饰,礼貌的举止显示的是演讲者的风采和对听众的尊重。不是有一句话叫“从服装往往看出一个人”嘛。这话多有道理啊!举这样一个例子:一次,我多年不见的老同学打电话与我相见。我如约而至,但却很快溜之大吉了。为什么?四十多岁的女子,二十岁的装扮,打扮得十分妖艳,化着浓妆,手指甲长长的,染着红指甲。席间,抽着香烟,喷云吐雾,目光游离。我心生不悦,唯恐遇见熟人。这身打扮,这种作派给我留下她是个坏女人的印象。交往也只能到此为止。
'小结'好,在第三部分我们主要讲了态势语的三个种类:手势态势语、动作态势语、仪表态势语。同学们,在一颦一笑中,在举手投足间,往往呈现出或低回婉转、或慷慨激昂的文章内涵及演讲者的个性魅力,它是那样的有趣,它会使你凭添许多美丽。不妨您试试看。
四、态势语运用的原则:
态势语的运用是有一定的原则的,运用不好会弄巧成拙,甚至会画蛇添足。
(一)态势语要准确。尼克松态势语用的不准确成了他的轶闻。尼克松总统在任期间参加下一届的总统竞选。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双手上抬招呼大家站起来,而嘴上却说:“大家请坐。”另一次演讲,他手指听众,却说:“我”,然后指着自己说“你们”。弄得大家莫名其妙,很多选民认为他老了,纷纷弃他而去。尼克松态势语用的不准确成了贻笑大方的闲话,从一个侧面诠释了态势语的重要。
(二)态势语要适当,服从演讲内容。比如我在讲鲁迅的文章《药》的时候,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左手撮着一个鲜红的人血馒头,那红的还在一点一点地往下滴,另一只大手向老栓摊着,口里嚷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手势语:左手做撮着馒头的样子,右手示意,红的在一点一点的滴;右手掌向上前伸。学生就通过这个动作一下子掌握了刽子手康大叔的性格特征:凶残、贪婪。其实,课讲完了,自己没有在意。一次测验,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刽子手康大叔的性格特征是怎么样的?
课下两个学生的对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谓历历在目,“哎,刽子手康大叔的性格特征你答出来了吗?”“这还答不出来,你还记得吗?咱老师讲课的时候有这样的动作:左手撮着一个鲜红的人血馒头,那红的还在一点一点的往下滴,那是人血,同志,不是凶残是什么?另一只大手向老栓摊着,嚷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拿人血去换钱,那还不是贪婪?”“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也答对了。”请大家看,一个好的态势语竟然受到如此大的效果。态势语这种无声语言真是魅力无限。
再看下面的一个例子:一次参加学生的演讲比赛,一位选手在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面包会有的。”然后双手上扬,向两侧高高举起。观众哗然:“多大的面包啊!”令很多人不解其意。
(三)态势语要协调。态势语的运用要根据演讲内容和感情需要,同有声语言协调一致。它的节奏要同有声语言的节奏同步,超前或滞后都会影响有声语言的表达,破坏交谈或演讲的整体一致性。另外,态势语的运用要针对听者的多少,会场的大小,环境条件变化而有所区别,还要根据听众的不同而有所选择。
(四)态势语要自然。态势语是交谈者或演讲者的自然流露,是有声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要顺乎自然,不要为了追求美而画蛇添足;为了追求有风度而机械模仿。态势语要与有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