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肯总统的演说真的是非常精彩,他在演讲时,抓住了交谈的对象,能够与听众进行心灵的沟通,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4、说话要看场合。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是需要一定场合的。离开了特定的场合 ;也就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根据场合说话很是重要。比如 ;有一企业由亏损转为盈利 ; 而且刚刚能够保证全厂职工开支。这时,另外一个企业为了摆脱困境 ;来向刚刚盈利的企业求救 ;请求提供赞助。盈利企业领导经过研究决定不向求援企业提供赞助。当领导正向对方解释本企业不能赞助 ;是由于自己没有余力时 ;突然盈利企业的一个业务员闯进来兴奋地说:〃 这下我们又赚了 10 万元。〃 实际上这 10 万元 ;厂里还急需要用呢 ;可经此人一嚷 ;闹得领导是多么的尴尬啊 ! 这就是说话不注意场合所造成的结果。由此可见说话要注意场合 ;是语言表达得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小结' 在表意要得体这一部分里我们学习了四点:说话要符合交际目的的需要 ;说话要注意身份 ; 说话要看对象 ;说话要看场合。真的使我们受益匪浅,使我们避免了很多错误:比如说话时不看对象,不注意身份,不注重场合等等。
'本讲小结' 在表意恰切这部分里面我们主要讲了三个问题:表意要准确,表意要清楚,表意要得体。请同学们不断加强学习。把这些要点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在生活中不断的学习和锻炼,让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上一个台阶。下面我们进入课堂实训部分:
课堂实训
1 、阅读下面的对话 ;看其是否达到了表意准确的要求。如果没达到表意准确 ; 请说一下原因。
仲秋节的晚上 ;某中专学校学生甲乙在教学楼里倚窗赏月观景 ;开始了对话。
甲说:〃 你看 ;今天天气多好啊 !〃
乙说:〃 是呀 ;今天是一个多么晴朗的秋夜 ;繁星、明月 ;万家灯火 ;构成了一幅多么美丽的夜景啊 !〃
甲接着问乙:〃 你喜欢吃月饼吗 ?〃
乙答:〃 喜欢。 〃
甲又问:“那么 ;我问你 ;你知道仲秋节是什么节吗 ?”
乙答:〃 仲秋节就是吃月饼的节呗!〃
甲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2、 阅读下面的对话 ; 看其是否表意清楚。如果有一方表意不清楚 ;请说明原因。
母亲〈对正在做功课的女儿〉:〃 你打算几点钟吃晚饭 ?〃
女儿:“哦 ;我写作业呢。写完作业还得到同学家去核对一下 ;最后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得去问问老师。”
母亲 :〃 饭要一个小时才能做出来。〃
女儿:〃 小弟什么时候回来呢 ? 他回来能帮我找一下我的同学吗 ? 省得我浪费时间 !〃
母亲:〃 我不知道你小弟能不能帮你 ;我想知道你到底几点吃饭。 〃
女儿:“等我把所有的事干完。”
母亲 :〃 开饭的时间只好自我来定了。 〃
女儿表意不清楚,答非所问,妈妈问她几点吃饭,女儿两次均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没有实现交谈的目的。
3、分析下面的对话 ; 看看口语交际的哪一方说话表意时没注意到身份 ;为什么?
某足球运动队。一天 ;一位队员来到了办公室 ; 准备与教练员谈一下关于球队内部存在的问题; 以便于加速解决 ;尽快提高球队队员的技术水平 ;参加大赛 ;踢出好的成绩。可是 ;谈来谈去 ;问题不但没有解决 ;这位运动员却离开了该运动队 ;加盟另外一个运动队了 ;并且成了那个足球队的主力。他们之间的谈话是这样进行的:
运动员:教练 ; 占用你一分钟时间 ;可以吗 ?教练:〈埋头写字〉不行 ;我很忙。
运动员:〈还不想走〉我想找你谈谈球队的事。
教练:〈头没有抬起来〉找个时间再谈吧。
运动员:〈仍不愿走〉我想现在就简单说一说 ;只一分钟。
教练:〈头还是没抬起来〉那 ;好吧 ;请坐。
运动员:我要交运动衣。
教练:〈起身 ;不是面向运动员 ;而是转向衣柜〉说下去吧。
运动员:我觉得……
教练:〈打断他的话〉张大卫 ;回队去吧 ;我会去找你的。
运动员 : ……我觉得留在队里没用。
教练:〈背向运动员 ; 从文件柜里取出文件〉嗬; 还有什么呢 ?
运动员:我把衣服留在柜子里了 ; 再见。
就这样 ;运动员离开了这个运动队 ;而到了另外一个运动队 ;并且成了另外一个足球运动队的主力。到了此时 ;原来他所在的运动队的教练才猛醒 ; 才恍然大悟 ;可为时已晚。
应该年说两个人都有错,首先看教练员:第一次对话,运动员强调只占用一分钟,谈球队的事。事关重要,教练员应该倾听。而教练头没抬起来勉强说“那,好吧,请坐。”由于没有注意到对方球员的大牌身份,没有体现充分的尊重。由于没有受到重视,所以第四次对话运动员提出:“我要运动衣。”这时事态已经严重了,仍不顾及对方身份继续以教练身份自居,最后球员走掉了。而运动员本身也有错,教练正忙着,说话不注重场合。
4、试分析下面一段文字,看看表意是否恰当?
两个人初次见面,有这样一段对话:
甲问:“你叫什么名字?”
乙答:“我叫赵天华。”
甲问:“多大了?”
乙答:“今年24岁,属羊的。”
甲问:“老家在哪?”
乙答:“山东,掖县。”
甲问:“现在干什么工作?”
乙答:“售货员,在五金商店。”
表意不恰当,甲没有把握好身份,像审问罪犯。
本讲要点回顾
在第七讲里,我们主要讲了表意准确、清楚、得体的方法,通过训练使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对象、场合,运用规范化的口语,准确、清楚地表情达意,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学们,说话做到表意准确、清楚、得体的确不容易。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揣摩有经验人士的讲话,多向生活学习;也可以多看书看报,间接获取他人经验。祝大家学习进步,口才越来越好!
作业
1、阅读下面的对话 ;看一看说话者表意是否达到了交际的目的 ?
张华到某研究所报到。公事公办 ;见过了许多陌生面孔后。碰到了一位同龄人。他大步地走到张华面前:〃 朋友 ;欢迎你 ! 我叫王伟。你还没地方吧?到我的办公室里坐一坐……〃 张华感动地说:“好的。 ”此后 ;张华认识了单位内所有的人 ;但跟这些人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许多已经忘记了 ;而那位同龄人那略胖的身材、滑稽的动作 ;尤其是那爽朗的笑声 ;仍使张华记忆犹新。
2、一位同志与一位教师在火车上相遇,他们的谈话是这样开始的:
“你好!”那位同志说。
“你好!”教师说。
“看样子你是东北人?”那位同志试探着问。
“没错,黑龙江的。你呢?”
“浙江绍兴的。”
“噢,绍兴是鲁迅的故乡,那儿出人才。”
3、请你根据下面的场合〈 即情境〉谈一下如何进行口语表意恰切的交际。
〈 1 〉子女到医院看望生病的父亲或母亲。。
〈 2 〉父母见了分别两年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儿子或女儿 。
〈 3 〉两个同班的中专学生闹过矛盾但又想和解。在一个月后 ;见面时双方应该说些什么?
〈 4 〉在学校大礼堂里听报告 ;一个你十分讨厌的同学刚好坐在你的右边 ;你如何同坐在你左边的与你投合的同学说话 ?
1
第八讲 赞美与批评的语言艺术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赞美与批评的语言艺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内容
一、 赞美
首先我们讲赞美的语言艺术。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生活,也照亮自己的心田,有助于发扬被赞美者的美德,推动彼此友谊健康地发展,还可以消除人际间的龃龉和怨恨。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听赞美是人们出于自尊的需要,是渴求上进,寻求理解、支持与鼓励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赞美是一件好事,但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赞美别人时如不审时度势,不掌握一定的赞美技巧,即使你是真诚的,也未能收到好的效果,有时甚至会变好事为坏事。所以,开口前我们一定要掌握以下技巧。?
(一)赞美的语言技巧:
1、赞美之辞应发自内心,符合实际。如过去业绩、服饰等,毫无根据的赞美,会使人感到你虚情假意,产生反感。
如:一次,我去司法警官学院讲课,看到学校井然有序,想赞美校长,于是这样取悦于他:“你们的学校寝室真干净,军事化管理,连暖壶把、牙缸把都朝向同一个方向,真带劲!” 这种赞美是由衷的,它发自内心,符合实际。所以校长听了非常高兴,喜洋洋的。
2、赞美之辞要能满足对方的自我意识。社交的黄金法则是: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你就怎样对待他。因此,赞美之前要了解对方,弄清对方希望怎样被夸奖。
例如:有一位女化学家年过六旬获得了诺贝尔奖,一位电视台的女记者要采访她。今天,她终于在亲友的帮助下换上了西装,脱去了终日穿着的白服。一见面,女记者就兴致勃勃地夸奖道:“呀,你这身衣服真漂亮。”女化学家机械地点了点头。女记者见没有激发起化学家的谈兴,就随口问道:“嗯,您这么成功,你的儿女都是做什么的呢?”女化学家闻听此言转身离去。原来女化学家没有结婚,个人感情经历过挫折。
女记者不了解情况,赞美之词不但没有为采访增光添彩,激发女化学家的谈兴,反而帮了倒忙,采访失败了。女化学家对服装不感兴趣,忌讳谈家庭,对承担课题感兴趣,这些女记者都没有了解到。
还记得我在学习汽车驾的过程中,学得很快。一学员说道:“你学得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