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镜·大国忠魂-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部分进士及第(1)

    光绪十六年(1890);这一年廷式三十五岁,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四月,是一个日丽风和、桃红柳绿的季节。三天来,廷式考试内阁中书,一路顺风。不久,传来消息,他已经高中。    
    廷式得知自己已经中式,心中欣喜之情难以言状。此时,他想起祖父、祖母、母亲、父亲对自己的期望,想起菊坡精舍陈兰圃老师对自己的培养,想起自己多年来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刻苦攻读,不禁热泪盈眶。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乃是人生的二大幸事。作八股文虽然不是他所愿意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件令他厌恶的事,但为了实现金榜题名这一目标,自从十年前在南昌参加乡试中举以来,他一直在作出艰苦的努力。和千千万万考生一样,经历了几次落榜的煎熬。上年春,他应礼部试不弟,在他心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这与他名扬京城的才华实在有些不相称,然而,考试是残酷的,他只能信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信念。    
    这次中榜,对廷式来说总算是苦尽甜来。    
    这天,廷式一早来到初试张榜处,挤进人群,来到榜前,果然看见榜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自己的名字“文廷式”。    
    他刚要离开往回走,只见龚氏带着珍嫔和瑾嫔抱着鲜花前来迎接他。    
    龚氏怀里抱的是一大把扶郎花。    
    瑾嫔怀里抱的是一大捧剑兰花。    
    珍嫔怀里抱着一大捧黄百合。    
    廷式没有想到她们会这么隆重地前来迎接他,更没有想到她们还会采用这种洋式的礼仪。    
    他笑着迎上去,但他不懂得这些花的象征意义。    
    珍嫔第一个把鲜花送到了廷式手里,说:“这是黄百合,象征胜利、荣誉、尊贵。三哥,你喜欢吗?”    
    廷式连声说:“喜欢!喜欢!喜欢!”    
    瑾嫔也沉静地将怀里的鲜花递给廷式,说:“这是我送给你的剑兰花,象征用心、步步高。”    
    廷式笑着接过来说:“谢谢!谢谢!谢谢!”    
    龚氏那张清秀的脸蛋在扶郎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妩媚动人。她虽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注视着廷式,但他从她的眼睛里读出了。    
    珍嫔调皮地说:“那扶郎象征着兴奋、充实和扶助郎君的意思呢!”    
    廷式注意到珍儿和瑾儿今天穿着宫中的礼服。婚后的珍儿更加妩媚动人。但他不知道她仍在怀念着那甜蜜的初恋。他猛然记起,如今她们的身份可不比往常了,便说:“瑾主儿、珍主儿,你们的身分可不比往常了,可别别再叫我三哥了。今天怎么有空出宫?”    
    珍嫔说:“俺知道今天是公榜的日子,特向太后和皇上告假。今儿太后格外开恩,准俺们姐妹到白马寺拜完佛后,回家探望额娘。”    
    廷式关心地说:“怎么样,还习惯吗?”    
    瑾嫔说:“珍儿呀,可成了皇上和太后的红人啦,她又能会写字又会画画儿,还不是你文大哥格外偏心眼儿。”    
    廷式说:“瑾主儿,俺可没偏心眼呀,那可都不得是珍主儿勤奋,有天赋啊!”    
    他们快快活活地朝志锐家走去。    
    此次,来到京城后,廷式和龚氏在志锐的邀请和挽留下,一直住在志锐家中。    
    珍嫔还告诉廷式昨天她们还到皇家佛寺白马寺为他抽过筌,是上上签。    
    那天会榜揭晓,文廷式中式第二百六十一名贡士。同日,户部带引见。    
    十六日,新贡士复试。    
    这天是拆阅试卷名封的日子,阅卷大臣齐集在文华殿。    
    文华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宫协和门以东,与武英殿东西遥对。东西山墙各开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后殿曰主敬殿。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本仁殿、集义殿。明清两朝,每岁春秋仲月,都要在文华殿举行经筵之礼,殿试阅卷也在文华殿进行。    
    时;翁同龢、李鸿藻、徐桐、汪鸣銮等为阅卷大臣。他们对名动京师的文廷式早已耳熟能祥。翁同龢一向很重视发现和培养人才,上次诗钟活动后,就对文廷式的才学非常欣赏。几天前在皇上那儿,又看到文廷式的诗文,还听到皇上对文廷式的赞赏。于是,他更有心提携此人。得知文廷式参加了本次大考,便一直注意搜索他的试卷。但卷子已打了明封,不可能从名字上显示出来,于是,一看到好文章,翁公就注意是不是廷式所作。    
    此时,汪鸣銮发现一篇好文章,便欣喜地说了几声:“好文章!好文章!”    
    翁同龢忙问:“是江西名士文廷式吗?”拿过来一看,是一篇策试文章《兴国策》。    
    大家都一致同意拆封,看是谁的试卷。    
    翁同龢拿起桌上的剪刀沿弥封拆开,一看,果然是文廷式秀劲的字迹和他那熟悉的名字。    
    大家把几篇公认的好文章都拿过来一一比较;翁力称廷式文章:“挺拔有伟气。”潘祖荫、汪鸣銮亦力赞,翁同龢以汪鸣銮所取“江西名士文廷式”为压卷,即第一名。汪鸣銮等表示赞同。李鸿藻、徐桐没有吱声,只是要求仔细阅读试卷,于是暂定为第一名。次日,翁同龢奉派阅卷,廷式卷为嵩申所录,取以为压卷,定廷式卷为复试一等第一名。    
    第三日,徐桐、李鸿藻以第一名策论“起讲引《汤诰》乃《吕刑》语,意甚游移”为由,要求更换。    
    翁同龢辩护说:“此逸书也”。    
    站在旁边的汪鸣銮也竭力推荐文廷式的策论,论点鲜明,说理透彻。    
    徐桐提出:“宋之文天祥,明之文震孟,都是他们中了状元之后,这两个朝代才亡的。因文姓抢元,非国之祥。下官认为不宜选文廷式的文章为第一。”    
    翁同龢讥笑说:“此不过是巧合而已。且以音取义,恐为天下人耻笑啊!”    
    李鸿藻亦不以为然。    
    结果仍按原定名次,以文廷式为第一名。    
    翁同龢在其私撰的《阅卷记》,在廷式名下,自注“中书门人”,即指廷式上年考取内阁中书出于翁氏门下。


第三部分进士及第(2)

    廷式奉诏以复试一等第一名参加殿试,可谓吉星高照,应付自如。    
    德宗皇帝光绪亲殿试读卷进呈御览。翁同和拆弥封奏至廷式之名。    
    德宗宣语:“此人有名,作得好!钦定殿试一甲第二名。”    
    其时光绪本想录取他为第一名,有人向太后进言:“宋之文天祥,明之文震孟,都是他们中了状元之后,这两个朝代才亡的。这说明文姓抢元,非国之祥。且文廷式竟然在试卷上有‘闾面’二字之误,因此,不宜钦定为状元。”太后竟然认可。    
    按照太后旨意,光绪不得不将文廷式降为第二,并点比廷式年龄大十岁的江苏举子吴鲁为状元,探花即是比廷式大五岁的福建晋江学子吴荫培。    
    四月二十五日,廷式得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这天一大早,廷式和新考中的进士恭立于天安门金水桥南,等候传呼他们进太和殿朝拜光绪皇帝。在太和殿传胪唱名之后,翘首以待的人们看到,几名礼部官员捧着光绪帝钦定的金榜,带领新科状元吴鲁,榜眼文廷式,探花吴荫培,胸前佩戴着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出午门和天安门,在众人的簇拥下游街。    
    廷式看那紫禁城正门——午门,好不气派!它高三十五米多。三阙,上有重楼九楹,彤扉各三十六,明廊两翼,杰阁四耸互相连贯,俗称五凤楼。他知道,按出入午门之规定:驾出午门去社稷坛时鸣钟,祭太庙时击鼓。文武官员出入左门;宗室王公出入右门;当中正门只准皇帝、皇后的龙车、凤辇出入。左右掖门平时不开,惟升殿视朝;百官各以东西班次由掖门入。殿试文武进士,单号进左掖门,双号进右掖门。    
    廷式骑在马上,抬头看那天安门更是雄伟。他知道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l7)。原名承天门,以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顺治八年(1651)重建后,改称天安门.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他感叹,这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高三十三米多,造型典雅。不愧为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天安门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巍峨城楼,东西面阔九楹,南北进深五间。廷式知道这是取“九五”之数,象征皇帝的尊严。    
    廷式移目向下,看到下层朱红色城台,四周环绕琉璃瓦封顶的矮墙,下部是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供上下城楼用的梯道,俗称马道。还有五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高近九米,宽五米多。廷式知道,这门唯有皇帝可以进出。    
    城楼前外金水河,河上飞架七座汉白玉雕栏石桥,中间一座最宽阔的称“御路桥”,廷式知道这是专为皇帝铺设的。御路桥两旁有宗室亲王过往的“王公桥”;王公桥左右的“品级桥”是供三品以上的官员行走的;四品以下的官员和兵弁、夫役只能走“公生桥”。公生桥架在太庙和社稷坛门前。五座内金水桥除有类似严格的等级规定外,还表示“万方来朝”之意。    
    廷式看到,金水河两岸有两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及两座连同座高近十米的华表。石狮后面两边设有红色观礼台,台前东西各筑花坛。华表上满刻着盘龙与云朵,巨柱顶端加上了云板、承露盘并蹲坐着石兽。廷式知道,此兽有注视皇帝出入之意,因而人们把前华表上两只背北面南的石兽叫“望君归”;把后华表上两只背南面北的石兽称“望君出”。    
    廷式骑在马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