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学家的研究证实,脑功能的衰老并非和年龄的增长成正比。在中年甚至老年阶段,只要有节奏地多用脑、多学习、多思考,有张有弛,就能够防止脑过早衰老。
首先,要保持与社会、儿童、青年人的接触与联系,广交朋友。其次,要重视体育锻炼,充分摄取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对大脑有益的食品。另外,保证足够的睡眠,防止失眠,尽量不开夜车,每天有30分钟至1小时的午睡;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培养早起早睡、天天吃早餐的好习惯;保持愉快的心情和乐观大度的性格。
咀嚼使人聪明
咀嚼除了能锻炼脸部肌肉,咀嚼肌的运动还能给大脑传达信号,激活大脑的功能。咀嚼的时候,血液源源不断地输往脑部,脑细胞间的信息往来频繁,由于刺激作用,脑的激素分泌增多,大脑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据美国医学专家的研究统计,咀嚼少的儿童智商普遍低于在饮食上以耐咀嚼食物为主的儿童。
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精细食物不需要太多的咀嚼就可吞入肚中,这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也不利于大脑功能的激发。此外,只有牙齿结实才能充分咀嚼,因此如果牙齿有问题,就算是为了使大脑更好用,也应该赶快去找牙医。
《图解人体使用手册》 第三部分活动手指能健脑
活动手指能健脑
科学家研究发现,经常活动手指,给细胞以直接刺激,对健脑十分有益。甚至有人认为,高效率活动手指,远比效果差的用功学习和死记硬背更能增强大脑的活力。
怎样科学合理地活动手指呢?首先,尽可能双手并用。总是使用一只手只能刺激支配该手的一侧大脑。喜欢用右手的人要多锻炼左手,爱用左手的人则应多锻炼右手。其次,手指的活动还应该多样化,总是使用单调的方法会减少手指灵活性,限制大脑和手指间的信息传递。
要想培养手指的灵活性,应该让指尖从事一些比较精细的活动,如拼装小型塑料模型、用小刀削铅笔等。
此外,还要锻炼皮肤的敏感性。皮肤触觉不敏感就意味着大脑感觉中枢的迟钝,所以应让手指经常接受冷热刺激,如用冷、热水洗手等。
增强关节的柔韧性对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也十分有益,其方法有伸屈手指、悬肘写字作画、织毛衣等。
为何闭上眼睛,还能摸到鼻子
即使我们将眼睛闭上,还是可以掌握位置,摸到自己的鼻子,这是因为小脑具有比较测定功能。在大脑皮质的运动区发出的指令传送到脊髓,身体做出随意运动的同时,神经纤维的分支也会对小脑皮质发生作用,将与运动相关的信号,由运动区传送到小脑。
当关节与肌腱跟随指令做出动作时,同时会将感知关节与肌腱位置的受体讯号以及平衡感觉等信号,传回到小脑皮质。
小脑会将大脑意图做出的动作与实际进行的动作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之间有差异,小脑就会传送信号至脊髓以及大脑,调整差异。如此一来,动作就得以顺畅进行。随着动作的反复进行,身体也会逐渐习惯,越来越灵活。
如果小脑受到损伤,上述运动机制就无法顺利进行,动作也就不能随心所欲,如果闭上眼睛用手指触摸鼻子,很可能触摸到的是其他部位。
怎样防治失眠
失眠实际上是脑功能的紊乱,换句话说也就是大脑的兴奋和抑制不能满足人们日常对它所提出的要求,进入睡眠时兴奋性偏高,或者睡眠期间大脑皮层抑制程度不够深,应该工作的时候又处于半抑制状态,以致白天头脑不够清醒、乏力、倦怠、工作效率低下。这种失调常常是由于用脑不当,特别是由于超负荷工作以及精神压力过大而造成的。
因此,为了预防失眠,就要从合理调整大脑的工作负担、消除精神压力入手,调整自己的工作和心理状态,必要时可以向心理医生求助。
此外,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规律、饮食平衡、锻炼身体。尽量不要依赖药物,很多助眠药物长期使用都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严重失眠者可以尝试正规的针灸治疗。
平时可坚持自我按摩,可达到放松身心、促进睡眠的功效。常见的按摩方法如下。
抹额:以两手指屈成弓状,第二指节的内侧面紧贴印堂(眉心),由眉间向前额两侧抹,约40次左右。
按揉脑后:以两手拇指紧按脑后风池穴,用力旋转按揉,随后按揉脑后,约30次左右,以按揉点感到酸胀为宜。
搓手浴面:先将两手搓热,随后掌心紧贴前额,用力向下擦,直到下颌,连续10次。
按摩耳廓:人体躯干和内脏均在耳廓有一定反射区,因此按摩耳廓有助于调节全身功能。
拍打足三里:屈腿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于其他部位的小骨头,是外膝眼,外膝眼下方四横指处就是足三里,拍打至有酸、麻、胀感觉即可。
泡足踏石:取一些小鹅卵石铺于水盆底,倒入开水,待水温热时,置双足于盆中,睡前泡足踏石20分钟。
《图解人体使用手册》 第三部分神经细胞
神经
人体各器官的功能都直接或间接处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之下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调节机构,它与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一起,完成对人体各器官机能的调节和控制,从而使人体成为完整的统一体,并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
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自律神经(内脏神经)3部分:脊神经与脊髓相连,分布于躯干和四肢,共31对(其中有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脑神经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共12对,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神经细胞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电信号或化学物质,将各种情报传达至大脑或身体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就是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仅大脑中神经细胞的数量就有约140亿个。各种各样的信息从一个神经细胞向另一个神经细胞转移。
神经细胞是由含核的细胞体和从细胞体伸展出来的许多突起构成。这些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多呈树状分支,它可接受刺激并将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呈细索状,末端常有分支,称轴突终末,轴突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向轴突终末。通常一个神经细胞有多个树突,但只有一条轴突。神经细胞的胞体越大,其轴突越长。
神经细胞间的连接叫突触。突触是由传达信号的神经纤维末端,包含突触前膜的轴突终末,与接受信号的神经细胞膜面的突触后膜及其中间空隙即突触间隙构成。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的有髓神经纤维、没有髓鞘的无髓神经纤维两类。人类以外的脊椎动物的神经,除了自律神经中的交感神经外,全都是有髓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是进化度更高的神经纤维,特征是信号传达速度快。
脊髓
通过脑部与全身相连,是控制身体的重要器官
脊髓由脊椎管中的神经纤维束构成,呈柔软的白色索状,分为成对的31节。左右成对的脊神经,会从各节中延伸至脸部及全身。
脊髓当中有中央管,中央管的周围有神经细胞灰质。灰质的外侧被神经纤维的白质覆盖,再由硬膜、蛛网膜、软膜组成的髓膜包覆,其外侧又被骨膜下脂肪层和骨膜包覆。蛛网膜的内侧充满脑脊液,具有缓冲的作用。
脊髓是周围神经与脑之间的通路,属于中枢神经的一部分,也是许多简单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脊髓两旁发出成对脊神经,分布到全身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中。举例来说,用球棒击球时,手脚肌肉的感觉受体会将握棒的方式、脚摆放的位置等信息传达至脑部。视觉系统则会传达球的速度与方向等信息。脑部接收到上述信号后,会判断挥棒的力道、角度、速度,再决定如何将信息传达至手脚与眼部的肌肉,使其做出把球顺利挥击出去的动作。反复进行上述过程后,击打的技巧就会日益精进。
《图解人体使用手册》 第三部分自律神经
自律神经
分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控制内脏和血管的活动,是调整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神经
周围神经按其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外界获取刺激或信息,由人的意识控制运动的感觉、运动神经;另一类是调节内脏或器官机能的自律神经(内脏神经)。
被自律神经支配的是内脏、血管和分泌腺。自律神经和感觉、运动神经不同,它所支配的机能与我们的意志无关,无法独立活动,所以我们不能像活动四肢那样自由活动内脏或血管。
人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也可呼吸、消化、维持体温,这都是自律神经的作用。
自律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一般来说,这两种神经对同一个器官有相反的作用。例如,交感神经会收缩血管,使心脏搏动增快;副交感神经则是扩张血管,抑制心脏搏动。自律神经也可分为通向中枢的感觉神经通路和中枢通向全身的运动神经通路。
神经细胞集结成块状的部分叫神经节,神经节担负各神经支配的脏器和血管的活动与分泌的调整、控制任务。控制这些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自律神经全体机能的中枢,则是位于间脑的下丘脑。
反射
在下意识状态下,身体对外部刺激产生的瞬间反应
所谓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