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14年6月12日,阿里巴巴与中国邮政集团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更加深入地进行合作,共同探讨未来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新模式。可以期待的是,在未来民营快递或可通过菜鸟网络的平台,共享国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此次协议的焦点之一就是,中国邮政集团将对菜鸟网络开放其十多万家基础服务网点,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快递配送服务。目前,中国邮政已经与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通邮的关系,中国邮政作为万国邮联成员单位,它在国际快递领域的优势,也会助力阿里巴巴集团未来的国际业务发展。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布局
菜鸟网络其实是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中的题中应有之义。就在2013年“光棍节”上,菜鸟网络的物流数据雷达、天气预警、物流预测等产品已经开始帮助商家和物流公司准确决策,提升货物流转效率。如果说定位于数据化分析、追踪的物流宝的代号是“天网”,涉足实体仓储投资的菜鸟网络就是“地网”。这个地网就是现在被误认为圈地的仓储建设。
我们看到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召集了一大批物流和快递公司在麾下,它的投资额度之大是空前的。目的也许有两个:一个是希望未来在大数据应用中让物流这个产业升级;还有一个是,这个菜鸟公司在未来C2B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过程中,承担着资源的重新分配和调度的职能。当我们看到以阿里云计算为基础的骨架搭起来,然后相应地服务于物流产业的数据产品,“菜鸟”公司在全国各地建造仓储的系统时,阿里巴巴的天上、地下进行了有效的缝合。互联网时代,一个以客户需求为源头进行的产品制造,通过网络销售,再通过智能物流抵达千万家的大体系,终于有了清晰的轮廓。至此,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已从线上行进到了线下,天上、地下进行了完整的对接。而这个对接一直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核心来进行的,所以用户永远是这个系统的主角。
我们看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入口有了改变。所以2013年底,当优米网的团队拜访阿里巴巴时,整个阿里巴巴全部ALL IN无线。全体阿里巴巴员工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再次征战,这就是因为互联网的时代,如果没有用户,一切系统的建立都无法显示它应有的价值。
食言与圈地?
2010年及之前,阿里巴巴股权投资物流公司;2011年1月马云宣布物流战略,“千亿资金投资建设电子商务配套的现代物流体系,全力推动社会化物流平台的建设”;2013年同复星、银泰富春和几家快递公司一起成立“菜鸟”网络。这是马云和阿里巴巴进入物流行业的三个步骤。
除了2012年5月宣布“菜鸟”成立的发布会,以及2013年“双十一”,杭州阿里巴巴集团总部直播“双十一”的大屏幕显示的物流信息,我们再难以觅得“菜鸟”的踪迹。偶尔听到的,都是批评之声。
首先争论的是,马云说过阿里巴巴不会做物流,现在,马云食言了吗?2010年7月,马云说:“阿里巴巴以前确实说过不会做物流,但是不去做解决不了问题。现在发现中国的物流业基础建设薄弱,直接制约了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2011年1月,马云说:“也许大家觉得我讲话好像‘忽悠’大家,我们是真这么想,而且就这么在做。所以物流我们是一定要做。这是我在去年做的唯一重大决定。”2013年“菜鸟”成立时马云说:“我们做不好物流,也不会去做。”
另一个争论是,“菜鸟”是在各地圈地,投机地产吗?最近的一个批评,是由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副巡视员聂林海发出的:“如果马云做一个物流的第四方智慧平台,我觉得会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但是发现他到处建物流基地、建仓储,原因是禁不住诱惑。”
其实看马云各个时期的发言,我们会发现马云的核心想法其实并没有变化:他关于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逻辑没有变化;他要做生态系统和平台的想法也没有变化。我相信他是真心认为物流行业是下一个大爆发的行业,我也相信他所讲的,阿里巴巴做物流是要做物流的平台建设。
当马云讲阿里巴巴不去做物流时,按照马云的逻辑,这里具体所指是阿里巴巴不会直接去做快递公司。马云的原话是:“我们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永远不会做快递,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我们相信中国有很多快递公司做快递可以做得比我们好。”就好像阿里巴巴也做电子商务,但是阿里巴巴不会去做一家自营电商同天猫和淘宝上的其他商家竞争。这是平台思路和自营思路的不同。马云只是将做天猫和淘宝的逻辑延伸到了物流行业。
至于“圈地”的批评,按照“菜鸟”披露的战略,菜鸟网络要建立“地网”,做单个快递公司难以建成的仓储网络,难免要在各地拿地。但是这并没有挡住批评阿里巴巴圈地的声音,那些声音依旧响遍社交网络。
此时的阿里巴巴,非常像一个已经长大的巨兽,它的一举一动都会让看到的人大惊失色,但它自己却没有意识到,仍以为自己尚且年幼,动作尚且轻灵。马云最初在湖畔花园别墅筹建C2C项目时,可以一言不发,对外保密。但是今天阿里巴巴的一举一动,只要是跟外界发生了关联,都不可能不被议论。
阿里巴巴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家大公司。尽管这种关注会让它不舒服,但它必须学会与这种过度关注和过度解读共处。它需要让自己更透明、更开放,也唯有如此,才能自动消解一些来自于猜测信息的批评——比如,“菜鸟”就需要如此。
节点25 2013年6月,余额宝诞生
世界上没有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永久的。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如果有一款产品能发挥推动历史的作用,即便它的生命周期再短暂,也必将非常光荣。
互联网思维向传统行业渗透
随着互联网思维向传统行业渗透,一大批互联网金融产品进入了人们的视线。2013年6月,余额宝的推出令普通老百姓第一次感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魅力。
何为余额宝?余额宝是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一款金融产品,通过余额宝,用户可以把支付宝中闲置出来的资金转移到余额宝账户,之后,可以自动进行货币基金的购买,能够帮助用户得到高于银行活期利率的收益。
相比传统理财产品,余额宝类产品以“比活期存款利息更高,比基金购买更方便”这一理念迅速风靡起来。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余额宝就积累了8100万个人用户,基金总规模更是超过了5000亿元人民币。它风靡的另一个原因是操作流程简单,使用方便快捷。整个购买或者赎回流程可以在支付宝中完成,不需要再次进入第三方平台。同时不设立投资门槛,吸引全民参与。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所有零碎、闲散资金,提升社会资本的利用率。
余额宝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更多内部与外部的问题。行业内,国内的腾讯、苏宁、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货币基金类理财工具,微信凭借自己强大的用户基数以及良好的社交属性,更是一路猛攻。而一些公司为了抢占互联网金融的先机,采取了自掏腰包补贴收益率的方式进行用户的争夺。
同时,国资银行也纷纷揭竿而起。先传出国有三大商业银行再也不接受各自分行与天弘基金进行协议存款交易,后有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相继下调了支付宝网商快捷支付的额度,从根本上试图制约余额宝类理财产品的发展速度。
媒体更是一路穷追猛打,质疑余额宝的合法性。2014年3月,就在两会召开期间,各大企业政府决策人员,也聚焦到了余额宝的身份与发展问题上。3月4日,支付宝公关总监在微博澄清:“余额宝从诞生第一天就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有效监管:诞生至今的264天里,共计得到各种监管43次,平均每6天一次。今年1月至今,央行、证监会、国家审计署等累计来监管了19次。”
而也是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余额宝等金融产品肯定不会取缔,过去没有严密的监管政策,未来有些政策会更完善一些。这是政府高层首次在媒体面前发表关于余额宝的意见,余额宝也获得了政府的认同。
2014年5月26日,在余额宝成立一周年之际,天弘基金推出了《余额宝一周年大数据报告》,第一次从大数据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披露了余额宝在过去一年中的运营情况。天弘基金运行一周年,客户超过1亿人,用户人均持有余额宝5030元,人均年龄29岁。余额宝共为“宝粉”创收118亿元。江苏、广东、山东成为“宝粉”人数最多的三个省份,重庆、上海、温州则成为“宝粉”最聚集的城市。在各省市中,绝大多数省份男性持有金额高于女性,或者相当,只有浙江、上海和黑龙江三地,女性持有金额高于男性,且女性用户数超过男性。
对于余额宝未来的前景,马云并没有太大的担心,他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永久的。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如果有一款产品能发挥推动历史的作用,即便它的生命周期再短暂,也必将非常光荣。”
进入更为艰难的领域
余额宝是拥有互联网用户的阿里巴巴在支付宝上做的一个试验性产品,这个产品因为受到“屌丝”的喜欢而迅速受到市场欢迎。无疑它是互联网时代年轻人需要的金融产品,但它的出现也给现有的监管体系出了难题,给现有的国有银行添了一个他们一时难以接受,并且以他们现有的模式做不到的一个产品。之所以说艰难,是因为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就摆在那里,中国国有银行的力量就摆在那里。一个是国家机构、一个是国有企业,这两个系统都不是阿里巴巴打交道的强项。阿里巴巴熟悉中小企业,阿里巴巴熟悉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