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习曾经是自己学生的日本人。通用汽车公司早在 1984 年就与丰田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
专门研究丰田的生产技术,1990 年出版的《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也把丰田公司视为世界
范围劳动生产率的领先者,但是没有一家公司能照搬丰田生产体系,更不用说取得丰田那
样的结果。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都零打碎敲地采用了其中一些内容,本田公司的生产体
系在许多方面非常类似丰田生产体系,但是谁也赶不上它们的大师。从表面上看,丰田生
产体系很简单,可以用公司喜欢印在 3×5 英寸见方的卡片上的那种口号式的语句来解释:
最大限度地流动,消灭浪费,尊重人。从概念上讲,丰田生产体系并不复杂,但是执行和
协调会使人流汗、流血、流泪。
美国肯塔基丰田装配厂的管理者迈克·达普里莱把丰田生产方式描述为3 个层次:技术、
制度和哲学。他说:“许多工厂装了紧急拉绳,如果出现问题,你可以拉动绳子让装配线
停下来。5 岁的孩子都能拉动这根绳,但是在丰田的工厂里,工人被灌输的哲学是,拉动这
根绳子是一种耻辱,所以人人都仔细操作,不使生产线出现问题,所以那根绳子潜在的意
义远远大于它的实际作用。”
丰田生产体系还表现在思维方式的不同上。例如在多数工厂,工人往往努力超产,因为
他们一旦达到指标就可以轻松了,结果工作流程忽高忽低。但在丰田公司,超产被视为是
最严重的一种浪费形式。公司设计的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没有上下波动,给客户
的数量正合适,结果是工厂平稳运转,每个人都在忙碌。曾在丰田公司工作过的美国密歇
根大学日本技术管理教程主任约翰·舒克说:“丰田生产体系需要大量详尽的计划、严格
的纪律、勤奋的工作和对细微之处的专注。”
从效果来说,观看运行中的丰田生产系统就像看一件赏心悦目的东西。工人们以下4 条
为工作原则:清扫、分类、筛选、整洁。丰田公司的装配厂有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每个
动作都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懒散现象。在一般的工厂你会看到一堆堆未加工完的零件,装
配线停下来检修,工人站在那里无所事事。而在丰田公司,生产过程就像设计的舞蹈,工
人看上去就像舞蹈演员:取零件,进行安装,检查质量……这一切都是在完美的环境中进
行的。
29
Page 31
第 2 章没有破产的行业,只有破产的企业 ID2002
正是从各种细节入手,日本的汽车全面提高了质量,得以雄霸世界汽车市场。
●一切用数据说话
在质量的管理上,日本的汽车界引入了戴明的管理思想。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的成功,得
益于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1951 年,日本设立戴明国家质量奖。该奖主要
面向日本国内的制造企业,评奖标准非常严格,获奖企业每年最多 1~2 名;日本国内称戴
明奖为“企业诺贝尔奖”。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人爱德华兹·戴明博士提出了在质量管理中引入统计学的理论,
也就是一切用数据说话。美国汽车工业对此视而不见,戴明博士便东渡日本,受到日本人
的欢迎,并被奉若神明。日本人应用戴明的理论,发明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
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的循环上:
1、计划阶段(plan),看哪些问题需要改进,逐项列出,找出最需要改进的问题。
2、执行阶段(do),实施改进,并收集相应的数据。
3、检查阶段(check),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用数据说话,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
是否吻合。
4、处理阶段(act),如果改进效果好,则加以推广;如果改进效果不好,则进行下一
个循环。
PDCA 循环的特点是:大环套小环,企业总部、车间、班组、员工都可进行 PDCA 循环,
找出问题以寻求改进;阶梯式上升,第一循环结束后,则进入下一个更高级的循环;循环
往复,永不停止。戴明强调连续改进质量,把产品和过程的改进看作一个永不停止的、不
断获得小进步的过程。
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对日本企业影响很大,日本企业纷纷使用 PDCA 循环自己找问题,
然后改进产品质量,使包括汽车在内的各种产品质量得到了迅速提高。
●“Kaizen”成本法
在成本的管理上,日本的汽车界创造了Kaizen成本法。
源于日语的“Kaizen”,意指小的、连续的、渐进的改进,这一方法是指企业通过改进
一系列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细节活动,如持续减少搬运等非增值活动、消除原材料浪费、改
进操作程序、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生产时间、不断地激励员工。设计过程中确定的产
品各功能和企业各部门的目标成本,是产品制造及销售过程的成本控制依据。在这个过程
中,企业可利用 Kaizen成本法来逐步降低成本,以达到或超过这一目标,并分阶段、有计
划地达到预定的利润水平。其计算大方法如下:改善值本年(月)的实际成本上年(月)
30
Page 32
第2 章 没有破产的行业,只有破产的企业 ID2002
的实际成本。这一方法的指导思想是企业有能力不断地降低产品成本,这是一种永无止境、
目标不断提高的成本管理思想和方法,这种成本意识是企业长期保持成本优势的基础。
正是凭着这种精细的精神,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 80 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达到最辉煌的
时期,日本汽车充斥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市场。请看下列一组数字:
1970 年日本汽车出口量为 109 万辆。
1974 年汽车出口量超过原西德,并一直居世界第一位。
1980 年汽车出口量增到 597 万辆,其中向美国出口轿车达 340 万辆;日本汽车在美
国市场的占有率达 34%,如将在美合资建厂生产的轿车计算在内,其市场占有率高
达39%。
1981 年出口量为 605 万辆,占日本总产量的 54%,其中轿车为 394。7 万辆;其中
美国是日本汽车最大的海外市场。
美国、日本汽车及企业生产状况比较
比较内容 日本汽车美国汽车
汽车特点 轻巧美观、造型新颖、油耗低、马力大、自重大、宽大、油耗高,做工
使用效率高,做工精细 逊于日本车
2002 年 90 天内每百辆车 丰田 107 次 通用 130 次
的质量投诉率 本田 113 次 福特 143 次
克莱斯勒 141次
存货周转率38。3% 25。4%
汽车研发周期 3年5年
汽车生产成本 平均每辆比美国公司低 100美 高于日本 100美元
元
2002 年生产一辆整装车日产公司 15。74小时 24小时(通用公司)
所需的时间三菱公司 21。33小时 26小时(福特公司)
28小时(克莱靳勒公司)
工艺水平 车门缝隙、漆面光滑度、焊接工
艺均高于同价的美国车
弹性化生产比例(一套生34%(美国三大汽车公司
产线能装备结构不同的汽71%(丰田)平均值)
车)
装配厂与供应商的距离 供应商与装配厂的平均距离 59 供应商与装配厂的平均距离 427 英里
英里
供应商的进货次数 每天进货 8次 每天进货不超过 2次
企业文化 “超极限努力”的团队文化个人主义,不会为企业的利益而牺牲自
己的利益
31
Page 33
第 2 章没有破产的行业,只有破产的企业 ID2002
比较内容日本汽车 美国汽车
员工培训支出高于美国企业 2。5 倍
人力资源 终身就业制度,员工忠诚度高 市场调节机制,员工流动性大
对世界汽车工业的贡献创造生产出“精益生产方式” 发明了汽车流水作业生产线
丰田汽车社长认为,其公司最为难巨的工作不
是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一根
绳索的摆放,要不高不矮、不偏不歪,而且要确
保每位技术工人在操作这根绳索时都要无任何偏
差。
32
Page 34
第 3章 1%的错误会带来 100%的失败ID2002
第 3 章 1%的错误会带来 100%的失败
——忽视细节的代价
白蚁确实可以造成长堤溃决的后果,必须进行科学、细致的观察和
研究,才能防患于未然,任何麻痹和对细节的忽视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
后果。
1。白蚁的危害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
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
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固的长堤,
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咆
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
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