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潮中,某报刊载:某地区亩产小麦10 万斤,不要说当时的中国农业 生产还处在“三条驴腿”人拉犁的水平上,这样的产量是不可想象的,就是今天在最发达的 国家,小麦的亩产也只能以千斤作为数量词。然而,类似的假话,却决非仅此,倒是有过之 而无不及。文化大革命”时期,“假”充斥了十年之久,其严重后果是短时间无法消除的。 今天,假又冒出了许多新花样,假得实在而又具体:假烟、假药、假商标,假官、假兵、假 党员,假学历、假职称、假钞、假股、假护照;;假假假,真可谓谈假色变,害死人。39
Page 47
但这只是“假”的一个方面,还不是“假”的本质的全部特征。 (二)“假”的本质特征 “假”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点: 第一,与真实相对立。假的反面就是真的,真是以假为映衬的,假从对面展示了真的光 辉:唯心―唯物,形而上学——辩证法。 第二,与虚伪相一致。虚伪的事物是假的东西,虽然可能存在,但无法起到真的作用, 形存实亡,很快也就消失了。伪政权,并不能真正管理好国家,终将被人民抛弃。虚报的成 绩,并没有实际效果,很快也被人揭穿。 第三,与科学相伴随。科学领域的许多奋斗,常常是为了制造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被制造出来的假更像真,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仿生学、生命科学、器官移植和再 造科学,以及军事演习、科学幻想小说等等,都是以造假为前提的。英国著名作家柯南道尔 的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就是在假说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但因为该小说以假仿真太逼真, 竟流传世界,经久不衰。在日常生活中,每个都在享受着“假”所带来的幸福和欢乐,只是 我们不太注意罢了。 第四,与善意相联系。“假”,并不都是虚伪和丑恶,相反却常常表现为温馨和善意。许 多善意的举措,尽管是假的,但能使人接受,并且接受得十分愉快。在一个走到了生命尽头 的病人面前,人们总是说:“会好的,你的病一定能治好。”对此病人痛苦的表情中,总会显 露出一丝欣慰和感激之情。 “假”,本身具有两重性。假到了极限,也就成真了。俗话说,假亦真来真亦假,真亦 假来假亦真。真假往往是混淆在起的。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有一支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 武装,他们为着抗日活动的需要,硬把一个思想进步的小学老师拉来当共产党。这个老师曾 经读过《共产党宣言》和《论持久战》,他效仿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的作法,使这支队伍 日益壮大。后来党的组织派人来与他们联系,他们便推出了这位“党”的领导人。经过审查, 这位老师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共产党员的要求,认可了他的党员身份,并将他提任为该武装的 党支部书记。在现实生活中,真假难分,弄假成真的事例屡见不鲜。 (三)“假”的价值标准 “假”的本质特征说明,“假”,也蕴含着积极的社会价值。准确地发掘、积极地利用“假” 的社会价值,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把握住鉴别“假”的积极社会 价值的标准。假的事物或现象,是否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应同时具有下列三条标准: 第一,尽管是假的,但它是有用的。没有任何现实效用的假,就是毫无意义的假,地地 道道的假,它不会产生任何积极的价值。比如有人说,只要张着嘴巴耐心地等,天上一定会 掉下馅饼来。对于这样的假话,凡是正常的人都不会去理采。 第二,尽管是假的,但它是逼真的。如果与真的相去甚远,产生不了真实感,人们也就 不会信以为真,自然也就不会产生相应的价值。演电影时,主人公从暴雨中跑进屋来,身上 却没有一丝雨迹,这样的假,自然产生不了应有的艺术效果。 第三,尽管是假的,但它是无害的。产生不良后果的假就是虚伪的假,它只具有消极价 值,不仅不能利用和发挥它的作用,而且应当揭穿和消除它的危害。用假枪去劫机,就是犯 罪,当然应该绳之以法。 具备了上述三条标准(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假”就具有了积极的社会价值,就 可以仿效它,利用它,以满足人们的正当需要。例如,卓别林是世界著名的电影艺术大师, 他的表演为世人公认。但有一次仿卓别林表演比赛,他只得了第三名。毫无疑义,第一名、 第二名肯定是假的,但这种假是有积极价值的。它有用,表明人们对卓别林表演艺术的赞赏; 它逼真,说明表演者的表演艺术已达到或超过了卓别林原有水平,使裁判都误假为真了,这 当然是无害的,不会产生什么消极的后果。 40
Page 48
再如,有个“灭鼠大王”发明了一种灭鼠器,能发出一种鼠的鸣叫声,老鼠听了便产生 强烈的快感而奔跑过来,随之将其捉获。这种鼠的鸣叫是假的,但它有用,逼真,不是有害 而是灭害,因此,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假”,如果不能同时具备上述三条标准,就不会产生积极的社会价值。例如,某地举 办学猪叫比赛,有一个人学得最像,连续几届冠军,裁判员对他的声音极为熟悉。有一次一 个人拉了一头真猪在幕后参赛,结果猪只得了第二名。学猪叫应该说是无害的,此人得了第 一名,也是逼真的,但却是无用的,一般情况下它不具有什么积极的社会价值。相反,人们 认为这是一种无聊的举动。 假牙、假肢,有用无害,越逼真越有积极价值。相反,假钞,尽管逼真而且可以通过欺 骗进入流通领域,对欺骗者来说是有用的,但它是有害的,决无积极价值。 假枪,也可以说是有用而逼真,用来演戏无害,有积极价值;用来劫机、抢银行,就是 犯罪,决无积极价值了。 所以,我们在衡量“假”的价值意义时,一定要坚持上面的三条标准,使“假”产生出 积极的社会效应来。 二、假话存在的必然性 不真实、不符合实际的话就是假话。假话是诸多假的现象的一种,因此,它受假的本质 特征所制约,其外延也表现为善意的假话,恶意的假话;有用的假话,无用的假话;过头的 假话,不及的假话等等。生活中,我们无须特别注意,就能够发现各式各样的假话。可以说, 假话,无人不说,无人不听,表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假话存在的必然性,其根源在于人的社会性。 第一,它来源于人的思维的隐蔽性。 人与其他动物的显著区别在于他有独特的、高级的思维。人的思维能力,使人的心理和 行为复杂化。有的人高尚善良,有的人卑鄙残忍;有的人真心实意,有的人虚情假意;有的 人团结友爱,有的人勾心斗角。就是同一个人也往往表现出两重性,并不是高尚又高尚,纯 洁又纯洁,也不是卑鄙又卑鄙,污浊又污浊。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也不是平衡的,因此,人 有公开的一面,也有隐蔽的一面。世界上一切生物中,人是最善良的,也是最残忍的;是最 聪明的,也是最愚蠢的。地球上大约有三十四万种动物,它们在与同类的决斗中,绝大多数 是以驱赶为手段和目的,而人却要残杀。最凶猛的食肉动物并没使任何生命灭绝,而人却使 诸多的凶猛食肉动物灭绝或濒于灭绝,同时也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环境。这不是既善良又残忍, 既聪明又愚蠢吗? 人的两重性,确切地说人的隐蔽性决定了假话是不可避免的。想的与说的不一致,说的 与做的不一致,当面说的与背后说的不一致,这就是假话的突出表现,谁都逃不出去。 秘书给首长写讲话稿。稿子写得不错,可首长读得不通顺。秘书心里想,这个首长真够 呛,但嘴里不能说:“首长,我写好你却读不好,干脆咱俩换一换吧。”而只能说:“我这个 稿子写得不太好。” 你见了一个漂亮姑娘,心想真好,我真爱她。可你已有妻室,你不能对别人说:“我现 在真爱她。”而动物则不一样,它可以直接表现出来。这就是人们共有的隐蔽性,这种隐蔽 性表现在语言上,就产生了假话。 第二,它来源于人的利益的对立性。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们越来越感到地球太小了!当我们看 到宇航员在遥远的太空中观察地球的电视时,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人们生活在地球上,一 个太阳,一样的空气和水,利益本该一致。但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利益又是对立的、有区别41
Page 49
的。这就是对立统一。人们利益的对立性,表现在民族之间、阶级之间、集团之间、家庭之 间以及个人之间。无论是不同的民、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集团还是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个人 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差异就是矛盾,矛盾即为对立面。而根本的对立是利益的对立。一 个球队,为了夺得锦标,有关队员的状况、出场安排以及战术技术等等,就必然向对方保密, 只能说假话,决不可说真话。 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江姐说得好:“上级的姓名、地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地址我 也知道,但这是党的秘密,决不能告诉你们”。这虽然不是假话,却丝毫也未暴露真情。任 何打入对方的人,为了本阶级的利益,都只能说假话,不说真话。 夫妻算是亲密无间的了,也有利益的对立。丈夫要给母亲点钱,妻子不高兴,丈夫只好 偷偷地给,向妻子说假话:“哎,真倒霉,叫小偷掏了包”。 第三,它来源于人的需要的多样性。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物质到精神。听假话,传假话,就是精神需要 的一个方面。比如,某些过头的赞扬,庸俗的吹捧,违心的歌颂,尽管是虚假的,不真实的, 但人们喜欢听,自然也就有人喜欢说。说假话的能满足喜欢听假话的需要,反过来听假话也 具有满足喜欢说假话的需要的可能。这正是说假话的人往往受宠的原因所在。 首长作报告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