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电视、上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通过这些传播工具来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
但是,我们只要稍稍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来相互传递新闻。在茶坊中,在车船上,在亲戚朋友聚会的时候,人们总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互打听新闻。信件、传真和电话中也有新闻。现在,手机短信正成为人们相互传递新闻的重要途径。另外,我们开会、听报告、研究工作,同样可以了解到不少新闻。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
因此,我们说,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如果我们再稍稍注意一下,那么还会发现另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例如,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为了制定正确的内政、外交的方针政策,他们就得时时刻刻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准确地、及时地获得可靠、全面、丰富的现实变动的情况。坚持唯物主义的领导这样做,那些在哲学上公开声称信奉唯心主义、嘲笑唯物主义的领导人,在决策过程中也同样不得不面对现实,不得不收集大量的现实变动的情况。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政治家们,不惜投入难以计算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公开的、秘密的、合法的、非法的各种手段,以及时地、准确地获得可靠的情况。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为了安排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他们就得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了解本国以及外国的与本企业有关的法令、政策的变动情况,了解与本企业有关的其他企业的生产动态,了解市场的动向。按中国目前情况,一家独立经营的中型企业,需同60多个部门、行业发生直接的联系,也就是必须了解这60多个部门、行业的情况和变动,包括: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党和国家有关法令,党政主管部门情况,银行利率和借贷变化,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厂商的情况,同类产品企业情况,市场行情和消费者走势,新技术研制,劳动力市场变化等等。当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中国的经济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那么,中国的企业不但需要了解本地、本国的相关情况,而且得不断关注该企业相关国家、世界各国相关企业的新情况。信息已成为任何企业决策的前提。因为任何一位企业领导人都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盲目投资、盲目生产、盲目经销,必然导致企业的亏损乃至倒闭。
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员,在平时就得不断地了解敌我双方的兵力、军事装备、部署、士气等等的变化情况。当两军对垒、战争爆发以后,一天24小时都得不断地注视战争的进程,并根据了解到的新情况修改或重新制订作战计划。“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1】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论述是古今中外战争的一条简朴的真理。不随时了解情况,必然招致战争的失利。
作为科学工作者,为了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新的成就,就必须随时关心科学研究的动态。如果只顾埋头搞科研,不了解科研的新发展,把人家已经解决的问题当作新课题去探究,就会枉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造成莫大的浪费。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他们的许多行动都要以了解一定的新情况为前提,大至国内外形势,国家的有关政策,小至每天的天气,市场上的物价变动、商品供应情况。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领导、同事、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甚至发生在很远的地方的情况变化都会引起每个人的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不仅是从事政治活动的需要,也是人们从事日常生活和社会性生产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远离父母在外地工作,那么亲人的任何变化都会时时牵动他的心;如果人们想外出旅行,那势必要了解交通和天气变化情况;如果家里有孩子即将从中学、大学毕业,那家长、孩子本人必定想了解就业的去向,如此等等。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何止成千上万!这些年来,城乡不少人富裕起来,家有余钱,就需要当家理财。民间谚语“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说的是当家理财的重要必要性。余钱投向哪里?股票、房产还是合伙办企业?这就必须像企业家那样,掌握方方面面情况,了解现实的变动,并且要预测未来才能决策。
20世纪80年代起,不少学者都称“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2】。信息时代有其一系列特点,知识经济的崛起是最基本的,信息以及信息产业成为知识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大众传媒业已成为信息产业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可以说,在信息时代,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信息,为沟通信息所进行的新闻活动也比以往任何年代更加频繁,也更加复杂多样。
第二节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人类为什么必须进行了解新闻和传播新闻的活动?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何在?对于这个问题,新闻学者提出过许多不同的观点。对受众(读者、听众、观众)进行调查表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为了弄清新闻学的这个基本问题,我们从人类社会关系最原始、最简单的时期开始考察,然后依次研究社会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的情况。
一、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
原始人怎样从事新闻活动,当时并无记载。但从人类学家、探险家对18、19世纪尚残存的原始部落的考察中,我们可以推想远古原始人的新闻活动。
例如,南部非洲的土著部落什门人往往集合两三百人的队伍来协同狩猎,协同狩猎完毕以后,队伍就分散成一些小的群体。但分散以后,并未断绝相互的联系。他们经常用火作信号,彼此通报周围的情况,若发现大的猎群或敌情,就迅速地重新集合起来。达尔文在他的《研究日志》中也说到,火地岛上的土著居民(原始人)同样用火传递情况,相互联系。这是借助一定的信号(火)从事活动的例证。
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用不少事例证明:绘画在原始人那里首先服务于纯粹实际的、功利的目的——向同伴传递消息。在澳大利亚内地,水源奇缺,原始人在水溪周围一带的岩石上画上袋鼠和人的胳膊,告诉经过此地的同伴:附近有水源,人和动物在此饮过水。巴西的原始人在一条河岸的岩石上画了一条鱼,以此向同伴通报:此河出产什么样的鱼。这是借助于一定的符号从事新闻活动的例证。
在中国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中,常常出现“千里眼”或“顺风耳”这样的角色。他们是怎样一批人呢?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块刻着这样的字句:
来僖自西,告曰:土方征我于东鄙。
来僖自北,苦方又侵我西鄙里,戮二人【3】。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西面边疆上的士兵报告说,名叫土方的部落来攻打我东边的地方;北方边疆来的士兵报告,名叫苦方的部落又来侵占我西边的土地,还杀了我们两个人。以此推测,所谓“千里眼”、“顺风耳”不过是神话中的报告情况的士兵。这些士兵不是在从事新闻活动吗?
这些事实说明:人类的新闻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新闻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那么原始人为什么要从事新闻活动呢?
人类一产生,就聚群而居,结成最简单的生产关系,面对自然界。这并非是上帝的安排,仅仅是因为原始人本身的生存需要。他们凭借最简陋的工具,无法在自然界单个生存下去。采集植物、猎取动物和为争夺生活资源而进行的氏族间、部落间的战争构成了原始人生活的两大部分。原始人的采集、狩猎和战争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是许多人一起协同的行动。
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植物应时而异,动物忽现忽逝;天有不测风云,随时发生的自然灾害威胁原始人的生命。为了寻找食物,躲避自然灾害,原始人群不断地迁徙,随时可能和其他原始群落发生冲突或受到袭击。客观世界的这一系列变动,直接关系到原始人的生存。他们就必须随时随地了解外界的变化,并且相互传递情况,以便商量对策,协调一致,采取行动。比如说,当一个原始人发现一只野牛的时候,他就得及时地报告同伴,组织力量来围捕;当其他部落来袭击时,他们得了解对方的情况,商量对付的办法。没有相互传递外界变动情况的新闻活动,就没有协调一致的集体行动;没有协调一致的集体行动,原始人就只能饿死或被其他部落杀死。由此可见,在原始社会,新闻活动并不是为了满足某种精神上的需要或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
由此,我们从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人类的社会性的生产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
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二、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代替了原始社会。与原始社会相比,奴隶社会的社会条件有了很大变化:①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了日益庞大的国家统治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