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以提供经济信息为主。例如,中国的《经济参考》以提供宏观经济信息为主;《中国证券报》以股市行情为主。
有些以提供消费市场信息为主,即我们称之为服务性新闻。世界许多国家的有线台都有一个商品买卖频道,就是以提供消费市场动态为主。
有些以提供天气预报、交通状况的信息为主。在美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有这样的电台。因为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几乎人人以车代步,天气、交通对驾车人特别重要。中国的大城市例如上海、广州也有交通信息台。
3.消闲+服务+赢利型的新闻媒介
这类新闻媒介基本上都是大众化通俗报纸以及一批电台、电视台。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晚报、都市报都是这种类型。它们也刊登国内国际的重大新闻,但大多数的内容是娱乐性、趣味性、服务性新闻以及大量消闲性内容的副刊。
中国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还有一批文艺、音乐电台,专门提供文艺新闻、播放文艺节目。近些年,美国的电台很兴旺,其中听众最多、赢利也最大的就是音乐台,因为美国人大多数都是边开车边听音乐,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广告。
4.知识+赢利型的新闻媒介
这种媒介数量极少,中国大多数的科技报属于这一类。
5.纯宣传型的新闻媒介
世界上所有的对外广播电台都属于这一类。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极其重要,又非常复杂。媒介如何定位,涉及内外诸多因素。从新闻媒介内部讲,主要是新闻媒介主持人所制定的方针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从外部讲,主要是一个区域内媒介构成和受众的状况。比如,《南方日报》主办的《南方周末》原来以提供消闲内容为主,1996年以后,它从维护消费者利益出发,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成为畅销全国、深受读者欢迎的报纸。上海的《解放日报》是份上海市委机关报,在审视上海报业市场以后,创办了《申江服务导报》,一份以服务、消闲为主的都市型报纸,恰好填补了上海报业市场空白。从1996年初创办,到1998年底,每期发行达40万份,深受上海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读者的喜爱。所以,一家新闻媒介功能的确立或改变,必须经过调查研究和严密论证。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指的是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传播效果的测定实在是最复杂、最艰难的一项工作。几乎人人都承认,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具有相当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却是很难准确计算的。因为影响受众思想、态度和行为的因素实在太多。而且,对受众影响的测定可以是多种层面的:是现时还是长期的,是个体的还是整个群体、整个社会的。
到目前为止,中国对传播效果的研究中最薄弱的一环,在于研究的个案很少,整体研究也比较弱。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积累了相当多的个案并据此提出传播效果的理论模式,可供我们作研究参考。
西方学者对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的研究经历过三个时期,即强效果—弱效果—适度效果。
第一阶段:早期的强效果理论(1940年以前)。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效果研究中,人们认为新闻媒介具有横扫一切、难以抵御的传播威力,而受众则处于被动挨打、不堪一击的地位。新闻媒介的宣传就是“魔弹”,而受众只是应声而倒的“靶子”。这就是所谓的“魔弹论”或曰“靶子论”。
这一理论问世的关键在于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宣传战和围绕它进行的大量宣传研究。可以说,“魔弹论”正是这种宣传战和宣传研究的理论化表现。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场全球性战争,而且也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宣传大战。当时,交战各方调动一切新闻媒介开展宣传活动,德国的报纸上充满了“反抗残酷行为”的种种故事;而德国人则被协约国的新闻媒介描绘成人面兽心,因而呼吁整个世界都来反对德国,以保护人类文明的成果。后来美国出兵的一大因素就是由于这种战争宣传所造成的印象。30年代,随着法西斯主义的崛起和新的战争威胁的加剧,战争中的宣传问题更加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当时那种大难将临的历史氛围中,当人们注意到成千上万的民众如痴如醉地聆听希特勒的演讲、歇斯底里地向纳粹党魁欢呼致意时,宣传的效力便不由自主地被夸大了,许多事情都归结为新闻媒介的影响,甚至连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也相信:没有广播,便没有希特勒。正是因为战时宣传和围绕它而进行的宣传研究,“魔弹论”才得以广泛流传开来。
第二阶段:中期的弱效果理论(40—60年代)。
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理论,这些新的发展和理论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对新闻媒介效果的研究。
个人差异成为当时心理学研究的焦点。研究表明,个人在需求、态度、价值观、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对个人行为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社会类型及其行为则成为社会学家关注的中心。他们所关心的是社会结构的本质和变化,以及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类型的人——种族集团、社会阶级、城乡大众及其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的不同行为特点及其成因。
对个人差异和社会类型的关注对新闻媒介的效果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早期的“魔弹论”逐渐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在40年代产生的有限效果论。这一理论认为新闻媒介所产生的效果是有限的,甚至是微弱的。一些关键性的研究实例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耶鲁大学心理学家霍夫兰受命领导和主持利用《战争前奏》、《纳粹的进攻》等纪录影片对新入伍的士兵进行说服宣传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影片在传递信息、让士兵获知事实方面有效,在士兵改变对盟国的态度方面收效甚微;在鼓舞士气、加深对敌仇恨方面几乎完全无效。
约瑟夫·克拉珀在1960年出版的《大众传播效果》一书中对有限效果模式作了很好的说明:
(1)大众传播本来并不是对传播对象产生效果的一种必要和充分的因素,而是属于和通过中介因素的影响来起作用。
(2)这些中介因素向来只赋予大众传播以一种在加强现有条件中的辅助的代理者的作用,而不是唯一的因素。
克拉珀的这种理论被人们视为“最小效果论”或“无效果论”。
第三阶段:适度效果理论(从70年代开始)。
无论是“魔弹论”,还是“有限效果论”,对媒介效果的认识都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效果主要是发送人预期的效果;②它们是短期的,或者说即时的和暂时的;③它们必然与个体的态度、信息或行为的改变有关;④它们相对来说又是非间接的。事实上,“效果”这一概念本身就暗示了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倾向。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传播学者们开始修正传统的观点,探讨新闻媒介与整个社会历史变革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关系,着重研究媒介长期的、无计划的、间接的以及对集体产生的而非个体产生的影响。
首先崛起于英国的批判学派对西方传统的传播学研究特别是美国的主流学派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关于新闻媒介的效果研究,他们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第一,应重视广大受众的利益需求,因为他们具有选择、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第二,效果研究必须和社会各种因素联系起来。传播学者们开始认识到:“大众传播不仅对个人而且对整个社会或文化都有影响;它可以影响到一个团体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影响它对英雄与恶棍的选择,影响它的公共政策与技术。特别是媒介持续不断的信息传播,能对社会变革产生真正深刻的影响。”【3】
新闻媒介的效果研究经历了三个时期。在每一个时期,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闻媒介的实际效果进行调查,或对新闻媒介的一些重要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式。目前,西方新闻界对新闻媒介效果的研究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三个角度。
一、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
1.魔弹论
这是早期关于新闻媒介效果研究中影响深广的代表性理论,这一理论受心理学中机械的“刺激—反应”论(S…R)的影响,认为新闻媒介发送的信息一经“命中目标”,就必然产生传播者所预期的效果。
2.选择性理论
1960年,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成员约瑟夫·克拉珀出版的《大众传播效果》,认为新闻媒介向受众传播信息的过程并非注射式的和直接的,而是必须经过中介因素,其效果只能是有限的。
选择性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受众心理倾向性势必导致受众对传播者和传播信息的选择。首先是有选择接触,即受众习惯接触与他的现有观点、兴趣和态度相一致的大众传播内容,并有意无意地避免接触与其观念相左的信息。其次是选择性理解,即受众总是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所接触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其与原有的认知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第三是选择性记忆,即受众在接触和理解信息的两个过程完成后,往往只是记住自己所赞同的内容,而忘却不赞同的内容。
3.使用与满足模式
这是以“受众”为中心,从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的理论。它与从传播者的角度研究理论的效果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