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传媒巨人默多克-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他答曰:益处无穷。他有一家垄断性的晚报,认公众角度来看。这张报
纸要比悉尼的两家相互竞争的报纸强过百倍,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竞争。回
阿德莱德途中,他接受了墨尔本一家电视台的采访。在记者问他是否想获得
垄断时,默多克又狡猾地说,他去布里斯班意在不让墨尔本先驱集团的垄断
“进一步蔓延”。
经过精心的调查和准备之后,在阿德莱德地区举行的听证会上,默多克
又从经济角度对开设一个商业频道的可取性进行了详尽的论证,他的观点明
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给广播管理委员会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该委
员会已获悉广播网的幕后活动,在其提交给政府的报告的附录中公布了现存
执照持有者们讨价还价的情况。至此,广播管理委员会的态度已很明朗:每
个城市发一个执照,申请者不得与现存持照者发生所有权上的瓜葛,且不得
参加广播网。
然而随着选举年的到来,谋求连任的政府要寻求大报团的支持,广播管
理委员会的报告最后被搁置一旁,继而又提出在阿德莱德和布里斯班各发两
个执照的建议。
1958年 
10月 
13日,广播管理委员会宣布了新建议。结果,阿德莱德广
告报团资助的公司获得了 
7频道,而 
9频道则由南方电视公司掌握,新闻公
司握有其 
60%的股权。《新闻报》在一则报道中引用反对党领袖阿瑟·卡尔
韦尔的话作为反应,说广播管理委员会是“可怜的、没有脊梁骨的、毫无用
处的工具”。这则报道还敦促取消这个委员会。两周后,默多克再次出国考
察国外电视业。
里维特对孟席斯政府的外交政策一直持批评态度。竞选运动开始后,《新
闻报》又对联邦政府的其他政策表示不满。它在评论反对党领袖的竟选演说
时说,他的主张与许多经济学家的观点一致。在评论孟席斯的施政纲领演讲
时,既承认他的阅历和政绩,又对他拒绝考虑反对党的经济建议表示遗憾。
到了选举日的前一天,默多克和里维特索性采取骑墙态度。《新闻报》的社
论说,成千上万的人对现政府不满,但他们对唯一可能取而代之的替换者也
同样感到恐惧。国内所有大报都支持现任政府,反对党取胜的希望渺茫。而
《新闻报》竭力反对任何一个可能的胜利者,这充分表明,新崛起的默多克
虽然在商业上取得了进展,但是在政治上还是一个新手。
对默多克来说,1959年中期是一个充满着希望的时期。9频道不久将抢
在其对手 
7频道前开办。对里维特来说,这一年他更是声名鹊起,因为他将
卷入一场使阿德莱德四分五裂的官司,最终把默多克也扯了进去。
鲁珀特·斯图尔特受雇于一个杂耍剧团,被指控于 
1958年年末在距阿德
莱德 
800公里的塞杜纳弓虽。女干并杀害了一个 
9岁的小姑娘,现在正等待绞刑。
斯图尔特是来自澳大利亚中部的阿龙塔人,他的英语很糟糕。对斯图尔特的
指控令人毛骨悚然。《新闻报》和《广告商报》都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这一案
件。
里维特的介人是在 
7月 
24日由大学联合会会长弗兰克·博兰安排的一次

午餐上,他与托马斯·狄克逊神父结识后开始的。狄克逊是斯图尔特上诉案
的中心人物。狄克逊曾在阿龙塔人中当过传教士,懂得他们的语言。他是第
一个去阿德莱德监狱,用阿龙塔语同斯图尔特交谈的人。
午餐上,他与托马斯·狄克逊神父结识后开始的。狄克逊是斯图尔特上诉案
的中心人物。狄克逊曾在阿龙塔人中当过传教士,懂得他们的语言。他是第
一个去阿德莱德监狱,用阿龙塔语同斯图尔特交谈的人。
狄克逊认为他能找到进一步的证据,甚至提供斯图尔特不在犯罪现场的
抗辩。辩护律师从未找过杂耍团的人,也无人知晓他们的去向。狄克逊在接
受一家电视台采访后,接到布里斯班《信使邮报》打来的电话,来电告诉他
杂耍团当时在昆士兰北部。狄克逊准备启程去追踪杂耍团。
狄克逊没有意识到,他的一系列讲话已改变了新闻报道的角度。以前,
对这个申诉案的报道总是从“杀人犯”讲起,现在一开始总是讲“一个阿德
莱德的牧师”如何如何。不过里维特还需要进一步的保证。在和狄克逊共进
晚餐时,里维特还怀疑狄克逊只不过是一个“死刑反对者”,以为他不过是
利用斯图尔特案宣传他的主张,而不是只为了斯图尔特鸣冤叫屈。然而狄克
逊向里维特解释说,如果国家将绞刑法定为一种刑罚,教会也只能遵循这一
法令。里维特听后当即改变了报道方针,他设法与有关方面达成默契:《新
闻报》将陆续报道狄克逊旅行的情况:所有新证据在报告给枢密院后,首先
由《新闻报》独家发表,里维持越来越深地介入了这个案子。
狄克逊找到了杂耍团的老板和他的妻子,他们的宣誓声明几乎可以证明
斯图尔特当时不在犯罪现场。不久,枢密院拒不允许上诉,说新证据需先经
南澳大利亚政府审核。第二天,《新闻报》在“牧帅说:斯氏有充足理由抗
辩”的大字标题下,发表了杂要老板夫妻的宣誓声明,并要求延缓执行死刑。
当日下午,州总理普莱福德表示,州议会和最高行政会议将研究新证据。次
日,《新闻报》发表教会界人士表示不安的言论。州反对党领袖立刻着手进
行调查活动。对《新闻报》来说,这是一场干净、利落的漂亮。看上去普莱
福德好像还将被迫承认,在他这个本来是无可挑别的州里,也可能发生审判
不公案件,这也是对一贯独断的普莱福德本人的沉重打击,而这一打击是许
多人,当然包括默多克和里维特所希望看到的。
然而普莱福德最后还是没有承认失利。当晚,普莱福德宣布了委员会的
职权范围及其人员组成。有关其职权的条款没有说明要复审那份所谓的供
词,而委员会的三名成员中有两名是正在处理斯图尔特案的法官。第二天,
《新闻报》在头版的评论中要求扩大委员会的职权范围。评论旁的一幅漫画
暗示普莱福德选错了人。阿德莱德的读者们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过这样咄咄逼
人的笔锋了,舆论界立刻兴奋起来。
与此同时,狄克逊及其周围的一伙反种族主义者、废除死刑主义者和法
律改革者印刷了。。 2。5万份反对绞刑的传单,由中学生在街头散发。整个阿德
莱德沸腾了,连那些从不过问政治的人也在谈论斯图尔特案。而对州政府来
说,斯图尔特案件最后酿成了斯图尔特事件:六七个警官因供词是否确实一

事接受审查,州总理的判断也遭到攻击。从警方到政界人士,个个灰头土脸,
而新闻媒体则开足马力大肆鼓噪。面对这一派“大好形势”,默多克本人也
开始坐不住了。
事接受审查,州总理的判断也遭到攻击。从警方到政界人士,个个灰头土脸,
而新闻媒体则开足马力大肆鼓噪。面对这一派“大好形势”,默多克本人也
开始坐不住了。
听证会于 
8月 
10日开始。澳大利亚最优秀的刑法律师之一杰克·尚德专
程从悉尼赶来充任斯图尔特的辩护律师。听证会开始不久,委员会便直接告
诉尚德:动摇人们对判决的信心是他的任务,但他们没有重审此案的义务。
委员会的这种态度激怒了尚德,使他们之间的分歧日益尖锐。听证会进行到
第四天,委员会主席、南澳大利亚最高法官梅利斯·皮内尔打断了尚德对一
个退休警官证人的诘问。尚德第二天上午在听证会上愤怒地指出,在他的律
师生涯中,他从未在洁问证人时被人打断过,因此他宣布退出听证会。
对南澳大利亚人来说,德高望重的尚德退出听证会标志着州法律制度的
威信的彻底衰落。这一天《新闻报》的标题最为辛辣、激烈,其反响一直持
续到 
1960年中期。委员会继续听取证词。一名资深的当地律师被选为斯图尔
特的第二个辩护律师,但不久后他也退出听证会。第三个律师从维多利亚赶
来,这次是用公费支付其报酬的。至此,斯图尔特的死刑已减为无期徒刑。
宣布减刑的那天上午,默多克也在法庭。至 
10月听取完诉状,委员会便宣布
体会。《新闻报》与州总理之间的战火硝烟在盛夏的酷热中慢慢地散去。但
是,普莱福德从此对里维特和默多克恨之人骨,因为正是他们让州政府名誉
扫地。
斯图尔特案后,一场针对《新闻报》的官司看来在所难免。因为早在听
证会初期,内皮尔就对《新闻报》表示反感。他说:“如果在听证会前没有
人告诉我们哪些证人将说些什么,那我们办起事来就容易得多了。”这话似
乎是指跟踪报道狄克逊旅行的几家报纸,但其实只有《新闻报》一家发社论
要求进行调查。内皮尔后来说的一段话更加直言不讳:“让人来告诉我们到
何处去寻找真理和正义,而不是由我们自己去发现,这对我们是有害无益
的。”
报道尚德退出听证会的那天,《新闻报》连续发出两条标语。第一条是:
“尚德退场——说‘你们对斯氏不公平’。”后一条说:“委员会瓦解,尚
德怒斥皮内尔。”那天先后印发的各版报纸均保持统一的标题:“尚德控诉
内皮尔——说‘这些委员不胜其职’。”里维特一整天与默多克保持密切联
系。第一条标语发出时默多克是知道的,而第二条是他自己起草的,“委员
不胜其职”的标题也是他建议写出的。作为报纸主编,里维特后来接受了发
表标语的法律责任。
尚德退出听证会后,委员会曾为此休会 
10天。听证会复会后,协助委员
会工作的检查官声称有人企图在尚德退场的问题上混淆视听,并以此为借口

攻击委员会成员。
攻击委员会成员。
这是明白无误的警告!《新闻报》随即发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