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至的《山水》赏析
冯至真是惜墨如金的作家,写作那样谨严,作品那样少,但却无比的精纯。这个时期,在诗和散文两方面,他都站在“一览众山小”的高峰,可是散文只有《山水》,不足百页薄薄一小本,诗集也只是辑有二十七首的《十四行集》。
这本不满百页的《山水》,辑有十三篇散文,加上《后记》才十四篇。前六篇还是抗战前写的,属于战时战后时期的,才只八篇。可是这八篇,篇篇都有分量,耐得住咀嚼和推敲。
欲知《山水》的底蕴,透察其精魂,且听作者的自白:
至于这小册子里所写的,都不是世人所倡的名胜。……真实的造化之工却在平凡的原野上,一棵树的姿态,一株草的生长,一只鸟的飞翔,这里边含无限的永恒的美。所谓探奇访胜,不过是人的一种好奇心,……我爱树下水滨明心见性的思想者,却不爱访奇探胜的奇士。
漠视“胜”与“奇”,耽爱“平凡的原野”,这正是《山水》全书主要意趣。一往直前的寻胜探奇,不断做新的突破,这不止是西方的文化精神,人生的态度,也是文学的特色。在平野里,体会物我为一的情怀,人与自然的融合,生生不息的永恒之美,则是中国的文化精神,人生情调与文学特色。在《后记》的另外一段话他又说:
对于山水,我们还给它们本来的面目吧,我们不应该把些人事掺杂在自然里面,宋元以来山水画家就很理解这种态度。在人事里,我们尽可以怀念过去;在自然里,我们却愿意它万古常新。最使人不能忍耐的是杭州的西湖,人仙既不顾虑到适宜不适宜,也不顾虑这有限的一湖水能有多少容量,把些历史的糟粕尽其可能地堆在湖的周围,一片完美的湖山变得支离破裂,成为一堆东拼西凑的杂景。——我是怎样爱慕那些还没有被人类的历史所点染过的自然:带有原始气氛的树林,只有樵夫和猎人所攀登的山坡,船渐渐远了剩下的一片湖水,这里自然才在我们面前矗立起来,我们同时也会感到我们应该怎样生长。
不喜历史点染的名胜,而爱真朴的自然,显示了道家思想的风味;可是对于那些无名的樵夫或猎人,则一往情深。以《山水》后半部的七篇创作来说,《一棵老树》写一个老牧人;《人的高歌》写一个石匠和一个水手;《山村里的墓碣》写无名的族人之死;《动物园》回忆一个老猎人;《忆平乐》则写一个守时廉正的裁缝。
偏爱无名的小人物,从无名的小人物点出生命的真相,揭出人的至性常情,在这一点上,冯至与沈从文极相似。但是风格迥异。沈从文喜欢温情的烘托,以富于彩色的文字,将那些小人物写得风趣活现;冯至则只是冷冷的静观,以质朴的笔触,道出那些小人物的生死祸福;前者如彩画,后者如石雕。
比读《山水》的后七篇散文,以《一棵老树》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两篇最精纯。论情趣之飘逸,文字的色彩,后者富有魅力,但论意境的孤高,功力的深湛,则前者实是冯至散文的杰作,也是白话散文诞生以来的杰作。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作者战时执教昆明时,乡居之地。他夫妇住在山上,一条荒凉的古道却延进山谷。因此他说:“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
所说“过去”,是指谷中原有村落,一八七○年顷在回汉两族大仇杀中毁灭了。两世人相隔七十年,住在同一的山村,今惜之感,引人遐思。作者写道:
最可爱的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这清洌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单是这段话,全篇旨趣已毕现。时空交织的关切与哀愁,像苍凉的古筝独奏,声声撞击心坎。
《一棵老树》没有这样绚烂的感慨。只写一个看牛的老人,一人二牛。老牛生了小牛,老牛死了;接着小牛遭暴雨所激也死去了。农庄的主人,决定不再养牛,将这个默默工作几十年的老人资遣回乡,可是这老人只熟悉这寂寥的农园,和不说话的牛,对于自己的乡土和家人反倒陌生了,因此,回家不久就死去了。
这样一个浑如木石,木无表情的老人,当老牛生了小牛时,“他的面貌仍然是那样呆滞,但是举动里略微露出来了几分敏捷”。作者只用“露出来了几分敏捷”来形容老人的兴奋,多一个字也不用。当小牛被雨淋死了,文章写道:“第二天,我看见他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手里仍然拿着放牛的鞭子,但是没有牛了。他好像变成一个盲人,眼前尽管是无边的绿色,对于他也许是一片白茫茫吧。……”
当老人的孙儿,向农庄主人报丧时说道:“祖父回到家里,不知为什么,也不说,也不笑,夜里也不睡,只是睁着眼坐着,——前晚糊里糊涂地死去了。”
读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你会击节赏叹,赞不绝口;可是你读过《一棵老树》之后,你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无言的感动,深沉的思想;像植物的根须,无声的向土里伸展。
《山水》有什么缺点没有呢?我竭尽心力,睁大眼睛,反复搜检,我觉得有两点意见可说,一是题材太狭,二是文字还缺乏自觉的省察。
关于题材,他这样耽于大自然的冥想,对人生的内层则一丝不染,这虽然是他一贯的风格,但是笔者认为伟大散文家,笔触最好无所不在,不但吟哦外在世界,也攀描内在世界。徐志摩勇于“自剖”,有时稍流于滥,但冯至过于隐蔽,读其文难见其人。
关于文字,似未能善用自己的京白口语,许多句子受制于欧化语法,看起来虽也流畅,一读出来即感拗口了。
(录自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昭明出版社1978年版)
▲关于《雅舍小品》
读者最多的当然是他的散文。《雅舍小品》初版于民国三十八年,到六十四年为止,二十六年间已经销了三十二版;到现在想必近五十版了。我认为梁氏散文所以动人,大致是因为具备下列这几种特色:
首先是机智闪烁,谐趣迭生,时或滑稽突梯,却能适可而止,不堕俗趣。他的笔锋有如猫爪戏人而不伤人,即使讥讽,针对的也是众生的共相,而非私人,所以自有一种温柔的美感距离。其次是篇幅浓缩,不事铺张,而转折灵动,情思之起伏往往点到为止。此种笔法有点像画上的留白,让读者自己去补足空间。梁先生深信“简短乃机智之灵魂”,并且主张“文章要深,要远,就是不要长”。再次是文中常有引证,而中外逢源,古今无阻。这引经据典并不容易,不但要避免出处太过俗滥,显得腹笥寒酸,而且引文要来得自然,安得妥帖,与本文相得益彰,正是学者散文的所长。
最后的特色在文字。梁先生最恨西化的生硬和冗赘,他出身外文,却写得一手道地的中文。一般作家下笔,往往在白话、文言、西化之间徘徊歧路而莫知取舍,或因简而就陋,一白到底,一西不回;或弄巧而成拙,至于不文不白,不中不西。梁氏笔法一开始就逐走了西化,留下了文言。他认为文言并未死去,反之,要写好白话文,一定得读通文言文。他的散文里使用文言的成分颇高,但不是任其并列,而是加以调和。他自称文白夹杂,其实应该是文白融会。梁先生的散文在中岁的《雅舍小品》里已经形成了简洁而圆融的风格,这风格在台湾时代仍大致不变。证之近作,他的水准始终在那里,像他的前额一样高超。
(录自余光中:《文章与前额并高》,《秋之颂》,台湾九歌出版社1988年版)
▲张爱玲《爱》赏析
这是一篇十分短小的散文,但张爱玲的感觉却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题目是《爱》,张爱玲在这里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女人,一个后来命运多舛的女人,她被亲眷拐卖,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一直到老。但她跟所有的女人一样,也曾有过某种爱,虽然很矇眬,但正是由于有了这种爱,这个女人也就完全了。
“那年她不过是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后来那个住在对门的年轻人就过来了,跟她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关于爱的记忆就只剩下这个春天的晚上,“就这样就完了”。这里张爱玲不惜用了这个近乎累赘的句子,表达了她对于“爱”的感觉:无奈、凄美。本来桃树和少女是可以形成一种极完美的意象的,《诗》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盛开,女子出嫁,这是何等灿烂的一幅图景,它让人想起美丽、青春、爱情、幸福等等美好的字眼。但张爱玲偏要预先安排故事的结局,让饱经沧桑的老妇人来回忆这个春天的晚上,无情的时光便如那片遮住月亮的淡淡的云彩,将故事笼罩在平静、悠远而又略带伤感的气氛之中。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平淡的是爱,惊心动魄的却是那无情的时光,让人想想也忍不住要落泪的时光。
末了一段谈的不是故事本身,也许张爱玲想在此为“爱”作一个释义,可我们看看她都用了些怎样触目惊心的词:“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这是多么渺茫无望啊!生于乱世之中的张爱玲似乎与生俱来有种沧桑感,她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