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里的退伍老兵,《人下人》里的叉头,《鸟》里的易瑾,《金子》里的孟天良和金子自己以及和候鸟同来去的卖香莩的江湖客,都历尽人生的险巇而到头终茫无去向,是另一种。在这些人物的描写中,作者似竭力求维持镇静,但他的同情,忿慨,讥刺,和反抗的心情却处处脱颖而出。因为这一点情感方面的整一性,《谷》和《落日光》在表面上虽有许多不调和的地方,却仍有一贯的生气在里面流转。也正因为这个缘故,读芦焚颇近似读哈代(Hardy),我们时时觉得在沉闷的气压中,有窒息之苦。
    读《谷》和《落日光》不是一件轻快的事。一泻直下,流利轻便,这不是芦焚先生的当行本色。他爱描写风景人物甚于爱说故事。在写短篇小说时他仍不免没有脱除写游记和描写类散文的积习。有时这固然是必需的,离开四围景物的描写,我们不能想象有什么方法可以烘托出《过岭记》或《落日光》里的空气和情调。但是在芦焚先生的大部分的作品里,描写多于叙述时,读者不免觉到描写虽好,究竟在故事中易成为累赘。这也许是读者的错过,《谷》和《落日光》或许根本就不应该只当作短篇小说看的。
    (录自孟实:《〈谷〉和〈落日光〉》,载《师陀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郭沫若论李劼人
    作者的规模之宏大已经相当地足以惊人,而各个时代的主流及其遞禅,地方上的风土气韵,各个阶层的人物之生活样式,心理状态,言语口吻,无论是男的的女的的老的的少的的,都亏他研究得那样透辟,描写得那样自然。他那一枝令人羡慕的笔,自由自在地,写去写来,写来写去,时而浑厚,时而细腻,时而浩浩荡荡,时而曲曲折折,写人恰如其人,写景恰如其景,不矜持,不炫异,不惜力,不偷巧,以正确的事实为骨干,凭借着各种的典型人物,把过去了的时代,活鲜鲜地形象化了出来。真真是可以令人羡慕的笔!
    ……古人称颂杜甫的诗为“诗史”,我是想称颂劼人的小说为“小说的近代史”,至少是“小说的近代《华阳国志》”。前些年辰,上海有些朋友在悼叹“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的作品”,我觉得这问题似乎可以解消了,似乎可以说,伟大的作品,中国已经是有了的。
    (录自郭沫若:《中国左拉之待望》,载1937年7月《中国文艺》第1卷第2期)
    ▲关于《啼笑因缘》
    《啼笑因缘》在某种意义上是由作家、编辑、评论家和读者“共创”的——这是一个通俗文学如何尊重读者的典型例子。1929年5月,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主编严独鹤赴京认识了张恨水,当场约稿,第一个要求便是“上海市民要看武侠”。这便是小说中三个女主角之一关秀姑的来由。而作为情节主线的凤喜的故事,其实来自当时一段社会新闻。一位张恨水所喜欢的地方戏演员高翠兰被当地一个军阀旅长抢走了。社会舆论纷纷谴责该旅长横蛮,但张恨水私下却表示:如果高翠兰一点都看不上旅长,旅长何以会动念抢她,不久人们果然看到俩人愉快地拍结婚照。显然这段素材的人性和社会意义太曲折复杂,所以张恨水将它改造成常见的“逼良为娼”模式。不过其中凤喜堕落的最关键处,如前所引,是已经渗入了高翠兰(准确地说,是张恨水所理解的高翠兰)的影子。正是这稍稍超出读者期待的微妙改动,使《啼笑因缘》中凤喜的遭遇,有别于“贞女不屈维系世风”和“女人无辜社会有罪”的新旧俗套。不过,严独鹤再三叮嘱说:“上海人要看噱头”,单是侠女加“逼良为娼”还是不够。在与上海来的朋友左笑鸿反复商量后,张恨水设计了何丽娜这第三个女主角。何乃富家小姐,擅长交际喜欢跳舞自己开车每天需要昂贵的鲜花,但又知书达礼、人情练达、性格温和。在痴情于樊家树后更愿意戒虚荣耐清苦。小说描写何丽娜与沈凤喜相貌酷似,这一特意安排的细节构成了不少情节上的巧合和误会,更象征着小市民女人的两面性格:同样是美丽和虚荣,可以走向贪财进而道德迷失,也可以有节制地享受都市物质生活和现代男欢女爱而不失道德分寸。在惩罚了沈凤喜的金钱梦后,何丽娜的生活方式及风度便不失为上海市民读者的一种理想了。《啼笑因缘》也是边连载边创作的,从严独鹤那里反馈而来的上海读者的意见,也“参预”着张恨水的写作过程,等到1930年秋他去上海和三友出版社及明星电影公司签合同时,市民仍每天排队买《新闻报》以期望先睹小说情节的发展,看樊家树到底在三个女子之间如何作选择。最后,侠女虽忠勇却被敬而远之;凤喜虽娇美终因失足而发疯;惟有漂亮富有又善解人意的何丽娜,与男主人公越来越接近……我有时想,假如《啼笑因缘》当初是在北京的报上连载,结局是否会有所不同?
    (录自许子东:《重读〈日出〉、〈啼笑因缘〉和〈第一炉香〉》,载《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6期)
    ▲论萧红创作的文体特色
    在萧红的作品中,我们首先体味到的也正是其语言的陌生化。套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非常的生疏,又非常的新鲜”(《九一八致弟弟书》)。请看:
    草叶和菜叶都蒙盖上灰白色的霜。山上黄了叶子的树,在等候太阳。太阳出来了,又走进朝霞去。……
    这是她的处女作《王阿嫂的死》中的首段文字。不说霜覆盖了草叶和菜叶,而说草叶和菜叶都蒙盖上霜;不说山上的树黄了叶子,而用一个修饰语来修饰中心词“树”,让它去“等候”太阳;不说太阳被朝霞挡住,而说它“走进朝霞去”……前者都是日常的语言,而后者则多少都被扭曲变形、被陌生化了。这就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生疏感、一种新鲜感——一种“明丽和新鲜”。在萧红中期创作的《商市街·饿》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窗子在墙壁中央,天窗似的,我从窗口升了上去,赤裸裸,完全和日光接近;市街临在我的脚下,直线的,错综着许多角度的楼房,大柱子一般工厂的烟囱,街道横顺交织着,秃光的街树。
    这里的动作描写(“升”)、情态描绘(“赤裸裸”)和句法结构都对日常语言进行了陌生化。所有这些陌生化描写都增添了我们阅读的难度,而在这难度阅读中我们恰恰品味到了萧红语言的鲜味和生味。
    这种陌生化在萧红后期的创作中,越来越恣肆,越来越老到。如她写花“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把六月夸奖得和水滚着那么热”(《后花园》)等。
    萧红对文学语言的陌生化的追求突出了文学之为文学的属性,她创造的那些生疏因而新鲜的文学语言并不是能使读者一目了然、一看便懂的,而须花一定斟酌的功夫,这就增加了读者感觉的难度和感觉的时间长度,因而也就延长了读者的感觉过程,强化了作品的审美效果。
    萧红对语言的陌生化使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同时又表现为真率、自然。萧红语言的真率首先表现在她率性而言,以她特有的童心观照世界时对这个诗意世界不加雕饰的语言描绘:这里有《牛车上》中的三月春阳、有《后花园》中的六月鲜花、有《小城三月》中的初春原野……它们都是一个个儿童眼中的世界,毫不雕琢,一片天然。这里,其语言的真率又暗含了自然的特点。因为真率,毋庸伪饰、花哨,所以才自然。在萧红的文学语言中,这两种特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把它们截然分开。请看: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呼兰河传》)
    在这里,萧红没有拘束,率意而言,显得真诚坦率。语言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它宛如白云出岫、风行水上,一派自然。
    为了行文的方便,我把萧红语言的新鲜、生疏的特色与真率、自然的特点进行了平行论述,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两种特点是无关的、甚至是对立的。首先,从大的文学语言背景来看,当特定时期的文学语言落入“腔调”的窠臼以后,任何作家从自己的性情出发,用自己真率、自然的语言进行本色抒写,这本身就是一种陌生化。其次,从萧红的创作来看,她对语言的陌生化的追求,并不表现为高雅、雕饰之类,而是表现为本色自然。本来,在萧红那里,与她对语言的自由运用相对应的,是她对艺术表现方法上这三个方面的自由探索、创造。
    首先,是题材取向上的怀旧倾向。萧红虽然写过一些迅即反映现实的作品,但大都不很成功。从本质上看,萧红是一位忆旧型的作家。为什么萧红会如此执著地以自己的创作来怀旧呢?因为从作者的审美心理来看,与现实贴得太近,常常不容易把握住生活的内涵和特质;而只有随着时序的更移造成适当的审美心理距离以后,才能看清它的全部价值。萧红非常重视“思索的时间”,她曾以雷马克的创作为例强调了这种时间距离的重要性。在创作实践上,萧红取材上的怀旧倾向,就造成了这种心理距离。适度的心理距离给她带来了充分的观照和反思的时间,从而为她深入地揭示生活以至人生的真实底蕴创造了条件。
    其实,这种适度的心理距离不但为萧红提供了一种“思索的时间”,而且也为她提供了一个题材与她的情感相熟习的时间。萧红也是这样认为的,题材与情感的熟习,“这多少是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够把握的”。而这里所说的情感不再是简单的原始情绪,而是较高层次上的审美情感。我们知道,萧红对故乡、对亲人是没有多少美好记忆的。这是一种原始情绪。但是,随着心理距离的拉开,过去的一切再也不能对她施虐,这就使她能够抽身事外,而以一种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