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迅与梁实秋的争论,有时难免彼此挖苦、讥讽,但决非个人意气之争,而代表了两种社会思潮和文艺观点的交锋。当时的知识界,大致有三种倾向:一是社会主义,鲁迅和左翼作家是代表;二是自由主义,梁实秋和新月社就是其中活跃者;三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文学”家即属此类。“民族主义文学”家虽以官方为后台,但无论理论还是创作都拿不出东西来,闹了一阵子,受到鲁迅和左翼作家的批判,很快就偃旗息鼓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中国有相当的力量,他们有不同的派别,新月社崇尚英美式的民主政治,参政意识较强,虽然在人权问题上与国民党政府有摩擦,但与共产党的分歧更大,所以他们与左翼作家的对立是必然的。而梁实秋是新人文主义者白璧德的信徒,白璧德反对唯物论,反对功利主义,不相信群众的统治,而倾向于知识的贵族主义,主张人性论,追求一种完整的均衡的人性,这些都被梁实秋用来作为武器。
而这场论战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扩大了阶级论的影响,推动了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发展。
(录自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左联”的政治特性与文学活动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作为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一个支部,它要向国际汇报工作,接受国际的指示,努力与国际保持一致。它把政治活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即或提到文学,也仅仅是把它作为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和手段。左联在文学方面,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究其实,那不是组织领导的功劳,而是各个成员自身在文学方面发挥天才,甚至是“超组织或怠工的行动”、不守纪律的结果。左联组织对加入联盟的作家来说,既是一种保障、保护,又是一种羁绊。
左联或文总先后办的刊物有:《萌芽月刊》、《拓荒者》、《文艺讲座》、《五一特刊》、《文化斗争》(文总机关志)、《世界文化》、《前哨》—《文学导报》、《北斗》、《文艺新地》、《文学》(半月刊)、《新诗歌》、《文学月报》、《文化月报》(文总机关志)、《艺术新闻》(文总机关志)、《文学杂志》(北平左联机关志)、《北平文化》(北平文总机关志)、《文化新闻》(文总机关志)、《正路》(文总刊物)、《文艺月报》(北平左联刊物)、《文学新地》、《杂文》—《质文》(左联东京分盟刊物)、《每周文学》(《时事新报》副刊)等。此外,左联成员又以个人名义办了刊物,如《文艺研究》(鲁迅编)、《巴尔底山》(李一氓编)、《沙仑》月刊(艺术剧社刊物)、《文艺新闻》(左联外围刊物)、《十字街头》(鲁迅编)、《无名文艺》(叶紫、陈企霞编)、《春光》(庄启东、陈君冶编)、《新语林》(徐懋庸编)、《译文》(鲁迅、黄源编)、《新小说》(郑君平即郑伯奇编)、《海燕》(鲁迅、黎烈文、聂绀弩等编)等。左联解散后,也继续创办了一些刊物,如:《作家》、《文学丛报》、《文学界》、《光明》、《夜莺》、《浪花》、《泡沫》、《现实文学》、《中流》、《小说家》、《希望》、《文艺科学》等。
以上列举的这些刊物,都或因经费短缺,或因人员变动,主要是因为国民党当局的查禁,出版的时间不长,有一部分仅出一期。但通过它们,发现、培养、锻炼了一批左翼作家,繁荣了文学创作,活跃了理论批评空气。左联的文学活动主要也就表现在办刊物、培养人才、发展创作这些方面。
(录自马良春、张大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下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关于左联的历史缺陷
左联通过的理论纲领,鲜明地提出了要“站在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的战线上”,这在中国文学社团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说明“五四”以来的新兴文学运动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开展。“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这决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有着具体内容的,它要求左翼作家们毫不含糊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要把艺术“呈献给‘胜利不然就死’的血腥的斗争”,艺术创作要以“无产阶级在黑暗的阶级社会之‘中世纪’里面所感觉的感情为内容”,而且要站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的高度上,从事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斗争。这无疑都是正确的。在中国无产阶级与反动派为夺取政权进行着殊死斗争的时候,在文化战线上不可能超越历史的规定,离开无产阶级现阶段的斗争任务而使文学和政治斗争保持着距离,使作家不参与实际的革命斗争而一心一意地搞创作。左联有“左”的东西,但它并不反映在这一点上。左联的理论纲领最先由《拓荒者》月刊发表,其中提出“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稳固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在稍后出版的《萌芽月刊》《大众文艺》《沙仑》上“稳固社会地位”均改为“失掉社会地位”。对于小资产阶级,他们的地位无论“稳固”还是“失掉”,都加以反对,这是不妥的。这反映了左联纲领还有“左”的气味。因此左联没能吸收大批的要求革命的进步的小资产阶级作家,连郑振铎、叶圣陶、巴金、曹禺、老舍等作家也排斥在门外。
左联的成员,在成立的初期,是以创造社、太阳社、我们社、引擎社以及团结在鲁迅周围的一批人为主的,他们之中有共产主义者鲁迅,还有不少人是共产党员,但就大多数来说,包括一部分共产党员在内,仍然属于小资产阶级作家。他们年轻、热情高,但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对于革命斗争的艰苦性缺乏足够的估计,对于如何充分地利用“文学运动”的手段以达到革命的目的,更是缺乏深入的研究。而党内那时又正处在李立三、王明的“左”倾路线时期,因此,左联前期犯“左”的错误也是很难避免的。
左联应该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具有群众团体的性质,他们对革命的贡献,应该主要是通过作家的笔,宣传革命的理论,揭露反动派的反革命本质,唤醒广大群众起来革命。但实际上左联一成立,从工作的表现上看,完全不象一个文学的团体和作家的组织,他们不是教育作家,吸引团结倾向进步的作家到反帝反封建的联合战线方面来,而只是一味地号召作家要象工农兵那样参加实际的革命斗争,把左联视同一个政党,在一般群众眼里左联就是共产党,加入左联是要砍头的。就广义讲,他们作为一个革命者,参加革命的实际斗争,这是对的。但作为一个文学团体、作家组织,他们抹杀或否认他们自身的特点——用笔宣传、创作,也就必然地发挥不出作家的作用,从而作为革命者的作用、也因此大大地缩小了。
(录自荣太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贾植芳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第十章
茅盾
【学习提示与述要】
这一章介绍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茅盾。和其他著名作家的专章一样,应偏重对其创作特色的分析及文学史地位的评价。茅盾创作的贡献主要是长篇小说,虽然阅读量较大,但代表作《蚀》和《子夜》还是应当作为重点来读。第一节评说茅盾如何开创新的文学范式,是带总体评判性的介绍。关键是理解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这种主流范式。第二节评析茅盾小说的成就,比较细致地介绍其多部长篇的史诗性及艺术上的创新特色,是本章学习的重点。第三节介绍茅盾的理论批评和散文等方面的贡献,可作为知识性了解。
一 开创新的文学范式
(1)理解茅盾如何在小说领域建立了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应注意这几方面,即: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史诗性结构,客观的叙述,以及时代典型的创造。而这一切,又都与写作中的理性指导分不开。也可以用“社会剖析小说”来概括茅盾所开创的这一类型创作,以区分其不同于其他流派的特质。还应当注意茅盾所具有的“社会科学家气质”,如何使其创作充分适应30年代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并大大提高了小说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可能性。近年来学术界有人轻易否定茅盾小说创作的贡献与地位,学习中不妨思考与讨论这些不同的意见,但应注意将茅盾放到30年代的历史环境中,并从文学史的角度去评析其在当时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
二 茅盾的小说成就
(2)这一节是本章学习的重点。首先应理解茅盾小说的史诗性特征,即注重题材与主题紧贴时代的变迁,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可以将茅盾主要的长篇联系在一起来考察,这样会发现他几乎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编年史”。茅盾注重以社会斗争为故事的轴心,并常以历史代言者的姿态进入创作,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
(3)茅盾长篇小说注重从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追求对人物行为、情感、心理的多面性和立体化的描写。这一特征,可以举《子夜》中的主人公吴荪甫作为重点评析的对象。其中可抓住两点:一是如何将吴荪甫置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中去刻画;二是如何写出吴荪甫复杂性格。要注意分析这个“新人”形象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及其悲剧性命运可能引起读者同情的那些“悲壮性”的因素。此为难点,可以引发对“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以及悲剧理论的理解。同时,对茅盾小说如何创造民族资本家与时代新女性这两类人物形象系列,也应有所了解。
(4)还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