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不是没有资金,多余的资金每年怎么也得有几千亿。——这就是我们另一方面的两难。
现在矿难特别多,煤矿老出事故,矿难严重。现在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的局长李毅中说:我们国有煤矿安全投入欠账500亿。就是说安全投资少了500亿。当然了,这是长期的事情。——结果就是牺牲工人生命去挖煤。——这都是中国的特殊现象:这一边,连救工人命的安全设施都没有资金去干;那一边资金多到那个样子,去买美国的债券,银行实在不行了就贷款给房地产商,或者贷给很多年轻人,让他们去买房子。
在西方国家平均算,人们在住房上的开支占整个开支的三分之一。你想,人总要先吃、喝,穿衣服,这些就要占三分之二。所以人们贷款买房子,基本也维持在这样一个比例上。我想这是一个最优比例。而我们现在有些人买房子,把一个月的所有工资都拿去还贷款了。有一次我跟一个记者聊起来,他说:我也有这个情况;但也实在是不得已,我想改善我的住宅。我说:你想改善是对的,谁敢反对你改善?可是你得量力而行啊!你就为买房子不吃饭啦?——这样的结构是非常非常脆弱的。
现在市场经济,下岗失业随时有可能;你一旦下岗,这么高的负债率肯定受不了,那你只好不还了,银行只好把你的房子收回去了。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对银行,这样的事情一多,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整体问题。前几年是按揭贷款急剧发展的时候,把这个问题掩盖了;但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特点:这掩盖的点一旦捅出来,房价就开始大掉,而且可能很厉害地往下跌。所以这样的房地产市场,不仅谈不到“健康”,而且非常危险、非常脆弱,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稍有点儿风吹草动就有可能崩溃。这就是亚洲金融危机、日本十年衰退都证明了的。到那时候,最后的后果是:大量的房子空置在那里。
在这种形势下,我更重视、更要强调的是:我们大量的房地产投资是一个浪费。房子盖了,就算十年没人住,这损失有多大!——这十年的资金,对我们国家的建设是多么的宝贵。这个资金为什么就不能拿来装备大学的设备呢?为什么就不能拿来发展军工呢?为什么就不能搞我们产业升级最重要的呢?
产业升级最重要的,像日本、韩国、台湾都是,最初纺织品是拳头产业,大量向外国出口;后来就不断向技术水平高的升级,升到钢铁;然后再升到造船、升到汽车。它每到一级,就大量出口这一级的东西。——日本在头几年还是造船第一大国,以后就是汽车;从80年代到现在20年的时间,日本的汽车横扫世界。——到最高档的国家,美国在这些方面都不行,都是“比较劣势”,美国的比较优势是飞机,还有计算机这些东西,那是最高档次,因为技术含量最高。——这个路线这么清楚。西欧国家为什么要搞“空客”?因为西欧造不出大飞机,就是“第二流”。欧洲的汽车是不错的,像德国的奔驰,世界有名;但是要升不到计算机或者大飞机的这个档次,那你就是“二流国家”。“空客”赔了好多钱,这个账是保密的,不知赔了多少,但肯定不少;为什么?就是非要上到那个层次,跟美国一个档次。
从这条路看,中国现在还在大量出口纺织品。整个是工业化第一阶段。下面才是钢铁啊、造船啊、汽车啊。——所有这些产业都需要大量投资,可是我们还是“没钱”。——发改委的一个司长前些年告诉我:西部修的路,老半天都不见一辆车过去,整个都是在闲着。——不管怎么着,那还是开发西部,支援了贫穷落后地区。——上海、北京的路修得,任何国家的人来了都说:这是发达国家水平。——有钱把你的路修成第一世界的水平,有钱盖第一世界水平、卖不出去的楼,却没钱搞产业升级。——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中国最光怪陆离的一个现象。
我们过去的高增长,靠得就是毛泽东时代大量的技术积累。这个积累现在已经差不多用完了。因为现在的技术已经基本上全靠跨国公司了。可跨国公司不会真正给你技术的。再这么下去,中国危矣!
这是宏观上中国的两难处境。经济过热,把钱贷给房地产,——可这个热就像疟疾病一样,热的时候想跳水,可冷的时候就直打哆嗦,从不给你一个正常体温。
最后,我们讲:为什么我们现在两难、两头怪:一方面大量资金闲置,另一方面我们是第三世界国家,干什么都没有钱。——当然这其中有些客观现象,但是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中国有“市场化迷信”。这是根源。对这个问题,我一直是有文章批评的。
我说:我们的资金为什么过剩?其实很简单,恰恰是因为外国资金太多了。包括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都知道这一点。——我在海南讲的时候,立马下面就上来了一位,说“您讲得太好了”。——他自己有一个公司,但肯定也不大。——他说:中国现在就是卖国贼太多、汉奸太多。我说:你这个说得太玄了,怎么“汉奸”都出来了。他说:我开了一家什么公司,是做保健的,同行的外国什么公司,去了俩中国的大学毕业生,给他做推销;他把市场占了,我就完了、垮掉了。——那些办企业的人特别清楚这一点。就是说:第一,你开放你的市场,让外国产品进来,就把中国企业的市场——起码是国内市场——抢没了。第二,你拼命鼓励外国投资,鼓励到不该给的优惠都给了。——企业所得税上,中国企业平均负担22%,外商投资企业平均负担11%。——这倒跟我的主题不太符合了,他们一到这儿就不迷信市场了,他们知道不优惠外资不来。在任何正常的市场里,同样市场同样待遇,同样企业同样交税嘛。今年外经贸部还顶着,就是不改。其实到任何国家都是这样,绝对是税负轻的企业打倒税负重的,因为它可以把价格压到让你亏本的程度。这中国企业怎么能顶得住呢?——我们有资金,但是连投资机会也没有了。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企业都不投资,倒买倒卖,投机倒把。
总的一句话,中国资金过剩。为什么资金过剩?就是因为中国企业盈利程度太低,投资风险太大。
其实在80年代的时候,一直到1998年为止,银行的贷款100%都是贷给企业,根本不往房地产贷。——我当然也不是主张回复到那个状态,但是要掌握适当的比例。现在为什么闹成这样?就是因为不敢贷款给中国企业。80年代、90年代,中国的银行向企业贷款,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就是出了大量的坏账。这个坏帐腐败是主要原因,当时腐败很厉害,拉点儿关系、送点儿礼就能贷款。现在我听说银行的这种腐败现象也还没消灭。没消灭它也不敢往企业贷,现在中央政府对坏账追究得很厉害。
但是,它之所以不敢贷,还是因为贷款的机会少。——如果贷款的机会很多的话,中国该有多少投资啊!这点钱是不够的。——为什么贷款机会少?第一,我们在拼命地盲目地引进外资。外资进来了,把最赚钱的部分赚取了,人家没有10%的利润不来投资的。剩下的都是贷进去就赔钱的,当然没人敢贷了。去年,我的辽宁老乡告诉我:现在辽宁省在抓,招商引资是第一大任务,落实到人头上,每个人都要承担多少招商引资的任务。招商引资不要紧,你如果是招中国的商、引中国的资,也行。但是,第一个硬指标:招外资。所以很多地方为了完成招外资的任务,市政府一看,这个项目有15%的利润,肯定赚钱,那就把它给外资;那人家外资当然来了,他的底线是10%嘛。他来了,中国的企业就完了。中国的资金都投在赔钱的项目上,到银行去贷款,那银行哪敢贷给你啊!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行为。——这个行为跟“市场迷信”还不是一回事,它不是市场迷信,包括那个税收优惠,这都是“超国民待遇”,倒过来的市场了。
这个现象我看出来了,我早提出来:不要迷信现在这个格局。说来说去,中国总归是政府干预很强的经济,——包括吸引外资这件事。——你想让政府不干预,也做不到。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干预方向。政府应该积极有为,把资金引导到该去的地方。该去的地方,我刚才都列了:研发、军工、……怎么想办法把资金引导到那里去,用到正经地方去,别净在房地产上挥霍。这就涉及到刚才说的“两难处境”。就中国的现状来说,我们不一定非要在这个两难处境里面呆着,关键就是有“市场化迷信”。必须坚持完全的市场化,不能政府干预,如果坚持这个,那只能在这个两难处境里呆着。如果跳出这个,不要完全的市场化,我们可以有一个比现在好得多的状况。
我再重复一下我刚才的论点:第一,从我刚才举的这些例子:片面地给外商优惠,宁肯把赚钱的项目指定给外资也不给中国企业,这都从客观上说明,完全的市场化在中国根本做不到,反正也是要干预的。第二,即便真能做到,中国现在的形势下,不会有好结果。例子不远:日本。
我们的资金大量集中在银行,这在经济学上是有名的,叫“间接融资”。对于老百姓的资金来说,当企业自己的资金不够了,向社会上筹资时,如果通过股票市场,或者老百姓直接来投资,都叫直接融资,如果通过银行,叫间接融资。不同国家是不同的。美国是直接融资的典型。股票市场筹来的资金比较多,从银行贷来的资金比较少。德国、日本,包括韩国,都是典型的间接融资的国家。企业从外部筹得的资金,基本上都是从银行搞到的,股市几乎不起作用。日本人曾经说,对于这个间接融资模式,美国人和日本人达成了共识:它不是一个完全市场的东西。其实也是市场经济,但是它不完全,不彻底。完全的市场经济应该是直接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