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知道。我不希望听到任何借口!我要的资料必须马上解决!”陈树枫严厉地说。
“我……”林玥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一夜没睡,脑子嗡嗡响,真想也立即请假走人。
“好了,我要走了。你看着办!”陈树枫甩下一句话下楼了。司机王师傅开着他的奥迪A8一溜烟驶向首都机场。
第14章 领导只要结果不管过程(3)
业务室里只剩下韩青青一个人在低头看书,何晓玉他们都出去谈客户了。怎么办?她突然想起一句英文:“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个人的脑袋比一个人强)。
果然,韩青青不愧是准研究生:“Email 给高松!”
对呀,高松提前去布置会场了,他的笔记本电脑随身携带!林玥猛地高兴起来!
几个小时后,陈树枫从上海虹桥机场下了飞机直奔华交会现场。他要看一下公司的展位布置得怎么样了。当他走到展厅,高松迎了上来,手里递给他几张刻好的光盘。这件事情令陈树枫惊诧不已,一路上他都在想没有幻灯资料如何给客户讲解如何演示。没料到,光盘资料比他提前到了上海!
这件事,使陈树枫不得不对林玥的小脑瓜令眼相看!
第15章 七省政府驻京办的招商引资会议(1)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驻京办”在世界上都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物”之称。驻京办的人也非同一般,他们胸怀领导,放眼全球。他们皆是游走于官场、商场、情场的高手能人。他们的人脉深厚得连地方市委书记、市长也敬畏几分。
“准备一下,下周三在七省驻京办举办一次招商引资洽谈会。”周二一大早,何晓玉刚打完卡走到办公室,就接到了陈树枫的电话,“你进行一下人员分工。提前拟定一份会议议程,我回北京后要看。该准备的物品列一份详细清单,做好预算提前上报财务部。”
“知道了。陈总。保证完成任务!”何晓玉回答。
“好。快去准备吧。”陈树枫挂了电话,手下都是精兵强将,布置任何工作任务,他从来不用多说一句话。即使自己出差在外,也一百个放心。
“林玥,通知一下白雪、高松、张乐到办公室。”何晓玉看到办公室里只有林玥、韩青青在。“好的,我马上打他们手机。”
不一会儿,白雪、高松、张乐三人都到了。“何总管,有什么吩咐?随时待命。”高松说。
“下周三,在七省驻京办举办一次招商引资洽谈会,咱们进行一下人员工作分工。”
“哦,是这样。又要打一场硬仗了。”张乐说。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希望每个人都认真对待。”何晓玉说,“林玥负责起草会议议程;我和高松负责外联工作,主要跑一下七省驻京办方面,联系好会议地址,布置会场,还要做好与会嘉宾邀请工作;韩青青、张乐负责接待工作,包括来京的参会代表。如果人手不够,可以告诉我,再增加一两名业务员协助。”
“应该能忙得过来,像在钓鱼台、人民大会堂等地的高端会议咱们举办过多次了,这次的规模又不是很大。”高松说。
“如果没有意见,大家赶紧去忙吧。我们只有一周时间,中间还隔着周六周日两天。”
“Yes,madam。”大家学了香港影片的口气说了一句,然后散开了。
何晓玉的任务是最重的,能否邀请到参会嘉宾出席,决定着会议的成败。林玥的任务是起草会议议程,当然也是重担在肩。而这一切,陈树枫都没有具体交待,主要是他人没在北京,到外地出差了。
“林玥,我先拟一份出席会议人员名单,咱们先商量一下,然后你再制作议程。”
“好吧。”
何晓玉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进入业务外联通讯录数据库,这是她自己在工作中建立起来的。这个数据库,她按照行业分了四大类: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商界企业,媒体记者。并按照人物所在地址按省市划分,比如北京市、上海市、河北省、山东省等等;国外的朋友与官员、企业家也是详细分了类,比如加拿大银行家,德国工程师,英国作家等等。书包 网 。 。。 想看书来
第15章 七省政府驻京办的招商引资会议(2)
何晓玉熟练地找出“政府驻京办”,呼啦一下,上百家全有了。会议既然定在七省驻京办,那么,搞定一个负责人即可。她想起了舅舅说起过的一个省驻京办副主任汪洋泉,果然数据库里有他的名字,地址,电话,手机,邮编,邮箱等详细通讯资料。就是他了!
何晓玉拿起电话,拨通了汪洋泉的电话,“你好,汪主任,我是凯旋集团项目拓展部的何晓玉。”
“哦,是晓玉呀,”没想到,汪洋泉的态度挺亲热,“我们收到了上面的一份通知,说是要在我们这里搞一场招商引资会。这可是为家乡做一件大好事,欢迎,欢迎啊。”
没想到,他们收到的通知比我还早,何晓玉想。
“哦,你知道这件事,那太好了。我们想去看一下会场,以便提前安排一下。”何晓玉说。
“好啊,你什么时候来都可以,我随时恭候。”汪主任说。
“那就下午吧。”
“好,下午几点?”
“两点左右。”
“我在三楼,你们直接上来就行了。”
“好。不见不散。”何晓玉笑了,她听到电话那头也笑了。
“林玥,下午我和高松去一趟驻京办,你先起草一下会议邀请函,要一式三份,一份针对企业,一份针对政府官员,一份针对媒体。还要起草这次会议时间表及宗旨和意义。时间就暂定在下周三下午两点到五点。”
“好的。林玥得令。”林玥一头钻进电脑里,她要赶紧敲击键盘起草文案。
下午,吃过午饭,高松开着他的桑塔纳3000,载着何晓玉出发了。“晓玉,这油钱涨了不少了。我天天私车公用,除了报销油费之外,这机器损耗费,也得有吧。”
“兄弟,我那QQ不好意思开出门,也就是自己上下班一跑腿的工具,要不,我天天开着它。”
“得得得,你别损我了,这辆车,还不是多亏了我老妈说服我老爸给我买的。现在还月供4000呢,除了油钱,停车费,违规罚款,我整个一‘月光族’。”
“违规罚款?呵呵,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没法子,急脾气,老闯红灯。”
“关键是安全第一。”
“多谢何姐关心。”
说着说着,就到了七省驻京办大院。他们停好车上了三楼,看到一个门牌上标着“副主任室”,门虚掩着,何晓玉敲了敲门。
“进来!”里面有人喊道。
何晓玉与高松二人推门进去。
第15章 七省政府驻京办的招商引资会议(3)
“您好,汪主任。我们是凯旋集团项目部的,我叫何晓玉,他是高松。”
“欢迎,欢迎,请坐,请坐。小李,为客人倒杯茶。”
一位年轻的女孩儿走过来,倒了两杯茶,放在了何晓玉、高松面前的茶几上。
“汪主任,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和您沟通一下这次会议的情况。”何晓玉说。
“这次会议,主要由你们负责,我们只提供一个会议场地。我们非常欢迎世界各地的外资企业到中国来投资。”汪洋泉说,“会议室就在三层走廊的那头,走,我带你们去看看。”
他们三人一起走进会议室。何晓玉发现,会议室呈长方形,大约有200平方米。中间有一个椭圆形的大桌子,桌子上摆着几盆绿色植物,显得生气勃勃。围着桌子一圈共有几十把椅子。
“围绕桌子是二十个人的位置。”汪主任介绍说,“如果不够,可以挨着墙壁两边放两排椅子。这样,坐满了,可以容纳上百人了。”
“二十个人……”何晓玉想问这二十人都是哪些重要人物,觉得还是不要说出口,作为主办方,怎么能不清楚都有谁参加呢。
“噢,这二十人嘛,我们可以邀请一位上级领导,再给驻京办留一个位置吧,其余的你们来邀请。当然,外商投资企业越多越好。”
听到这里,何晓玉心中有数了,“招商引资”嘛,当然投资商占主角。二十个位置,除了四五位领导,其余应该是投资商了。
果然,汪主任继续说,“不瞒你说,以前也开过不少次这样的会,不过许多老外来看看,就走了,一走就杳无音讯了。呵呵。”
“是吗?那为什么?”何晓玉问。
“不管他们什么原因。只要他们能来了解一下我们的项目,考察一下基地,就离成功不远了。所以,我们敞开怀抱欢迎他们来。呵呵呵呵。”汪主任又是一阵爽朗的大笑。
“那好,汪主任,不打扰你工作了。我们得赶紧回去准备了。”
“好,好,有情况随时联系沟通。”
告别了汪洋泉,何晓玉、高松趋车返回凯旋集团。出来已是下午四点了,还没到下班高峰,北三环就有点儿堵了。一直过了人大,才畅通了,原来,有一段路在施工。
“哼,瞧瞧这道路工程,难怪有人说马路应该装上拉链,一拉就开了,修好后,再一拉马上合上了。免得刚刚建好,又立即开肠破肚。”何晓玉说。
“不会是像做手术,把手术刀忘在肚子里了,又重新开刀取出吧。”高松接了一句。
他们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回到办公室,何晓玉看到林玥正在埋头苦写。她连忙打开电脑中的外联通讯数据库,找出几家外资企业董事长名单,copy了一份出来,另存为一个文件,一份发给林玥,一份发给高松。
“林玥,你收一下Email,我发了一份名单过去。”
“好,知道了。谢谢!”
“你在会议议程里先写上他们的名字及发言时间,等我电话落实了,再通知你修改。”
“OK。”林玥没有抬头,继续盯着电脑忙碌。
何晓玉对高松说:“高松,我Email了一份名单给你,咱们分头联系。我联系前半部分,你联系后半部分。”
“好的。”高松说完,便忙去了。
周四下班前,陈树枫才风尘朴朴地从上海回来。他没有回家,司机王师傅从机场直接将他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