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3。2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
精神是人的意识、思维和一般心理,文化对人的意识、思维和心理影响十分重大。企业家精神的建构既根植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又必定打上一定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的烙印。德鲁克说,中国什么都可以引进,就是不能引进企业家。其原因是企业家必须是“中国化”的企业家,中国的企业家应该是具备以中国文化为载体的企业家精神。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必定对中国企业家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
传统文化对企业家精神的正面影响重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刚健进取的自强精神。《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自古有“男儿当自强”精神。自强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企业家为“出人头地”而奋斗。很多企业家遇到困难时,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爆发出坚强的韧性,度过一个个难关。
(2)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理念。中国人用大海一样胸怀包容事物,当外来新事物引进时,中国人往往能兼收并蓄,将其本土化,为本土发展服务。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理念促使中国企业家非常善于学习西方企业的精华。同时,也促进中国企业组织的兼容和和谐,有利于中国企业建立优秀的组织。
(3)轻超越而重现实的功利信仰。从宗教上来将,中国人信教带有很浓重的“轻超越而重现实”的功利入世愿望。我们且不论这对宗教信仰会产生什么影响,就对企业家精神培养来讲是有益。企业家的重现实轻超越的思想在商业上的体现是尊重现实,利用现实的有利条件为自己创造价值。这就有助于培养企业家的实干精神。
(4)学而不厌的学习精神。中国人自古以博学多才而自豪,儒家学者更是把学习当作人生的乐趣。这种学习精神激发很多人学习文化知识,涌现一代有一代儒商。另外,中国人学习不是死读书,实际上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深刻哲理的谚语出自于明间。虽然有很多人没有机会读书,但是中国人的学习是学他人学习经验,平且能边学边思考。中国企业家很注重学习西方的优秀管理,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慎思之,明辨之”,通过思考加工成为自己的知识,这样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企业家加强学习精神,和提高学习能力。
传统文化对企业家精神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安于守成的怠惰心态。中国文化长期建立在小农经济之上,规模小,自给自足,分散而又封闭是其典型特征。人们长期生息于黄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产秩序稳定,生活节奏散漫,技术因循守旧,缺乏生活幻想,对竞争有种本能的畏惧,形成了保守、恋旧、崇古、安于守成而不思进取的怠惰心理。这就促使企业家不敢面对竞争,或者不积极参与竞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企业家不但不能使企业做强做大,还会毁于停滞。同时企业家的保守扼杀了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农民企业家特别需要抛弃安于守成的思想。
(2)压制个性的纲常伦理。由于自给自足小农生产的脆弱性,宗法血亲传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根基,天地君亲师,尊卑长幼,等级十分森严。儒家的人格楷模便是崇尚经典学习、经验传统,鄙视理性思辨、求实创新;崇尚中庸适度、不偏不倚,鄙视偏激冒险、僭越规范。森严的等级和维护权威压制变革的思想根本不可能产生创新基因的存在。直至今日,依然很多中国人还有“木秀于林,必摧之”的心态。企业家的个性难以得到解放,企业就难以创新和发展。中国很多企业组织都存在压制个性,维护权威,捍卫等级的企业文化,员工的创新意识无法激发,企业高层闭目塞听,这样的企业不再是企业,变成了官场。
(3)崇尚均平的铲平思想。中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小农均等思想极其严重。不管是个人财富还是人格都希望均等。但是市场竞争讲究效率优先,所以很多崇尚均等思想的人不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理念,更是对企业家大加批判。这样很不利于企业家的催生和发展。同时企业内部很多员工抵制竞争,不利于培养竞争精神和创新精神。
(4)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中国古人认为重义者为“君子”,逐利者为“小人”。在重视道德教育的中国,企业家逐利遭到非议。很多企业家必须跨过传统义利观念的束缚才能创造企业家的竞争精神和市场理念。但是改革开放的今天,重义观念又用另外一种形式束缚了中国企业发展。很多企业家由于受传统重义报恩观念的影响,将企业发展成为家族企业,往往是任人唯亲,阻碍人才的公平竞争,束缚了现代企业家竞争意识。
(5)重情理轻法治。儒家伦理本质是讲人伦的,是人格化的宗教,人治观念较强,法制观念淡薄。而用儒家伦理建构的封建宗法制更以人治为核心,“礼”就是法,难以超出人治窠臼。儒家这种非理性的人治传统制约着理性主义的、遵从法制原则的企业家精神的发展。
(6)群体至上的价值观。中国古人观念中国家社稷的利益第一位,个人的利益最后。计划经济年代又高喊“公而忘私”、“集体利益重于泰山”。这种群体之上的观念并不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个人利益得不到保障就无法激励理性企业家的创造精神和拼搏精神。
(7)怕官的民族劣根。中国古代一直是政治统治十分严厉的国家,商人的地位很低,商人经商经常需要冒杀头的危险,很多商人都惧怕官府。即使是今天的中国,政治氛围也十分浓厚,政府对市场很多管制,导致很多企业家不得不屈从于政府。企业家的创造力就难以发挥,企业家经商的风险也增加导致不敢冒险,转而投靠政府。有些企业家通过“寻租”依靠政府作后盾,不思进取,傲慢无理,企业家的学习精神、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严重蜕化。
中国古代文化有很多优秀的精神和理念值得现代企业家学习。很多学者对中国古代经典做了大量的研究提炼出了经典的理念,以供企业家学习。陈德述会长将周易文化与企业家精神结合在一起,分析地十分透彻和深刻,值得分享。
2。3。2后续阅读:《周易》与企业家精神
一篇很不错的文章,分享。
《周易》与企业家精神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管理学家们可以列出很多的方面,诸如高尚的道德情操、坚韧不拔的意志、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开拓创新的能力、准确的判断力、果断的实践和富有情感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等。但是,企业家精神中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把它与《周易》结合起来研究,认为企业家精神最本质的东西是:厚德哉物、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等,这三项不仅能使我们的企业家具有中华传统人文文化的特色,而且也是走向世界所必须的。
一、厚德载物
《周易》作为华夏文化的著名经典,它始终贯穿着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价值取向,它不但教导人们怎样认识宇宙、认识社会,而且也教导人们怎样作人,怎样通过道德的修养来实现人生价值和在事业上的成功。作为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家,应该从《周易》中吸取中华传统美德的养份,以树立“厚德载物”、“体仁足以长人”的道德品质。
《周易》乾卦卦辞说:“乾:元、亨、利、贞”。何谓“元、亨、利、贞”呢?《文言传》解释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合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干事,君子行此四德,故曰:‘乾:元、亨、利、贞’”。乾卦卦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由此可见:“元”者,始也,万物依赖它而开始;“元”者,仁也,仁即爱人。仁是人的各种德行的核心,也是统率人的各种德行的总则。因此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通也。“嘉”,美也。世界万物只有发生交感作用,才能亨通。人与人之间也只有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才能统一认识,才能达到美好的会合而行动一致。也就是说,从仁爱出发,去沟通思想、沟通感情、统一认识, 是达到团结和谐的前提。“利”,利益、利物。“义者,宜也”(《中庸》);“义者,正也” (《墨子&;#8226;天志下》);“义,人之正路也”(《孟子&;#8226;离娄上》)。所谓“义”就是人的行为要合于仁的原则,要合于礼的规定,用今天的话来说,要合于道德的和法律的规定。换言之,凡是合于仁的原则、合于礼的规定的利才是真正有“利”。“贞”,者,正也。“干”,主干。中正而不邪恶,公正而不偏私,是做任何事情的主干。贞正是一种美德,只有贞正才能有威信,才能有号召力,才能得到民众或职工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做好一切事情,才能无往而不胜。
“体仁足以长人”:“体仁”,实践、履行仁爱之德。“长”,领导、管理、指挥、统治的意思。也即是说,一个企业家或一位管理者,只要实践仁爱之德就有足够的条件去进行领导或管理。华夏文化中的这种“仁爱”之德,为许多企业家所实践,并且获得了成功。中国著名的企业家成都恩威集团公司总裁薛永新用佛家的“四无量心”即“仁爱”之心来进行企业管理,使该公司成了名扬海内的企业,他(1996)强调指出:“高尚的品德像生命一样重要。人生离不开好的品德,就象生命离不开一颗好的心脏一样。高尚的品德是人生的重要部分,没有它,人生就完了”。孔健(1995)说:“涩泽荣一把《论语》和‘算盘’统一起来,把它作为经营者的义务、商业的基本准则,这种想法给众多经营者以巨大的影响。而他本人,一直以‘仁’为准则,成为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