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月的莫斯科峰会是按新的“双轨”思路安排的,不仅和俄罗斯国家最高领导进行会谈,而且还和“公民社会”接触—在独立的新经济学院讲话,会见反对派,包括麦克福尔所说“我们能找到的批评俄罗斯政府最严厉的人士”。
第一天奥巴马全天都在和梅德韦杰夫总统会谈,但他也非常想见到过去10年来在俄罗斯举足轻重的人物。于是第二天的活动以在普京的别墅阳台上吃早餐开始。菜式丰盛,包括三种不同的鱼子酱(美方的一个人说,“至少有一种肯定是违禁的”。)会见原定一个小时,实际用了两个半小时。奥巴马开门见山地问普京:“我们是怎么搞的—过去几年美俄关系怎么会如此低迷?”还好奥巴马善于倾听,普京的回答花了整整一个小时。
他从头叙说两国关系的历史,老调重弹,说到西方对塞尔维亚的轰炸,历数在那之后他感到俄罗斯受到的侮慢:反弹道导弹条约、伊拉克、世贸组织、北约东扩、导弹防御、科索沃……这一系列都是普京认为他的善意没有得到回报的事例。麦克福尔感到,虽然对普京所说的实质内容有争辩的余地,但“总理说的话我想其实奥巴马总统也同意—如果我们集中注意两国的共同利益,对同意和有异议的问题进行非常务实的讨论,那么我们是能够合作的”。对奥巴马来说,普京大讲历史反而是好事,因为他能够趁机向普京强调:我不一样,我是新人,我不想让未来永远笼罩在过去的阴影下。我真的想重新设定和俄罗斯的关系。
峰会达到了目的,却令人惊讶的低调。没有冷战期间东西方首脑级会见引起的狂喜(或紧张)。奥巴马热没有蔓延到俄罗斯,听他作公开讲演的学生显得相当无聊。
然而,重设关系的努力逐渐开始生效。效果之一,是俄罗斯对伊朗的立场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俄罗斯自从2005年加入伊朗问题六国对话以来,一贯说它反对核武器扩散,但它不认为伊朗在试图制造或近期内有能力制造核武器。它辩称有权帮助伊朗发展民用核计划,不愿意支持制裁。但是他们2009年4月在伦敦首次见面时,奥巴马惊讶地听梅德韦杰夫承认,在评估伊朗的弹道导弹威胁方面,美国人比俄罗斯人“可能估计得更准”。
9月,美国人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证明他们关于伊朗有核武器野心的意见也是正确的。两国总统定于联合国大会期间在纽约会面。就在会见之前,奥巴马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詹姆斯·琼斯将军打电话紧急约见他的俄罗斯同人谢尔盖·普里霍季科。在华尔道夫大酒店的房间里,琼斯给普里霍季科看了一些间谍照片,显示伊朗正在圣城库姆附近建造一座秘密浓缩铀工厂。普里霍季科接受采访时承认:“这可不是让人特别高兴的意外。”'3'琼斯说他惊愕之极,不断摇着头说,“糟糕,真糟糕……”'4'
拉夫罗夫外长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把迈克尔·麦克福尔拉到一旁说:“迈克尔,你们怎么不早告诉我们?”
麦克福尔答道:“嗯……我们以为你们知道。我是说,他们是你们的人,不是我们的人!”
接下来,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见面讨论了这个消息。梅德韦杰夫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反应在西方国家报纸的头条报道中受到好评,因为他第一次说“制裁很难产生积极的结果。但在一些情况下,制裁是不可避免的”。两天后,在匹兹堡召开的二十国峰会向世界披露了库姆浓缩铀设施的消息,人们这才明白梅德韦杰夫为什么改变了态度。俄罗斯和西方终于在伊朗问题上开始了一定的合作。第二年6月,俄罗斯对联合国的新制裁给予了支持,9月时甚至取消向伊朗出售S–300防空系统,损失了一单10亿美元的合同。
与此同时,关于新起点条约的谈判在日内瓦正式开始。很快,两个棘手的问题浮出水面。第一个是“遥测信息”的交流—分享有关导弹测试和发射的数据。第二个是“特有标志”—给每枚导弹都标上条形码以便查点追踪。
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都亲自深入参与这个进程,通过电话和面对面的交谈敲定所有最重要的细节。梅德韦杰夫后来开玩笑说“遥测技术”成了他最喜爱的英文词。
12月,他们二人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期间见了一次面。当时哥本哈根的每一处地方都被讨论全球变暖问题的人们占据了,结果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最后只能在一家女装店用帘子隔出一间临时会议室,帘子外到处散落着裸体木头模特。这样的气氛倒是很有助于谈话取得成果。奥巴马解释了特有标志的概念:“你看,我们就是把条形码印在导弹上好便于计数。条约不就是这个目的嘛。”
俄方谈判代表一直不同意这一点,坚持说“我们签了条约自然就会遵守”,说不能假设俄方会作弊。不过梅德韦杰夫觉得这主意有道理。“好吧,”他说,“只要公平就行。你们和我们都做,互相对等。”
这个问题上取得了突破后,遥测信息分享也解决了,似乎离协议只差一步之遥。1月,琼斯将军从莫斯科机场打电话给奥巴马,他刚刚和俄罗斯人谈完,看来大功告成了。
但事情至此忽然横生枝节。美国人一直假定俄罗斯人同意把这项战略武器条约作为单独的文件,和导弹防御没有关系。可现在奥巴马取代布什的导弹防御系统的做法渐具雏形,俄罗斯人看了很不高兴。与其在捷克共和国建雷达站和在波兰部署拦截武器,奥巴马采取的是他所谓的“分阶段适用做法”。这个做法在许多方面对俄罗斯构成的潜在威胁可能更大。包括布置高度机动的海基导弹和雷达,还有部署在东欧的短程导弹。2010年2月4日,美国宣布这些导弹将部署在罗马尼亚。莫斯科的态度因此而强硬起来,因为他们看到就在他们即将同意一项大幅削减俄罗斯战略武库的条约时,美国人却在他们的家门口修建起一道围墙。
2月24日,克里姆林宫和白宫之间的热线忙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梅德韦杰夫再次要求在削减武器条约里加入限制导弹防御的法律规定。奥巴马生气了。“德米特里,我们就此已经有过协议了!如果这是达成条约的条件,那么就不会有条约。”奥巴马也生他手下工作人员的气,本来听他们说的情形好像马上就要成功了。他的谈判代表让俄罗斯人以为可以在条约中加入一个条件,冻结现有的导弹防御系统。这给奥巴马帮了倒忙。
在日内瓦和莫斯科又进行了三周的紧张谈判后,3月13日梅德韦杰夫和奥巴马通了一次电话,这才最终达成协议。“新起点条约”于4月8日在布拉格正式签署。如美国所愿,它只涉及武器削减。此外,双方都附上了关于导弹防御的单方面声明。美国人说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不是为了改变与俄罗斯的战略平衡。俄罗斯的声明却宣称,如果它认为将来美国导弹防御能力的加强会威胁到它的战略核能力,它有权退出条约。俄罗斯人以此确定了他们想要的某种联系:如果他们觉得美国的导弹防御过于强大,他们随时可退出条约,加强自己的核力量。
梅德韦杰夫
迄今为止,梅德韦杰夫总统在国际事务上的行为和普京基本同出一辙。人们注意到,普京作为总理仍在就外交事务发表意见,甚至出访外国。比如,是他公开声称导弹防御事实上是阻挡达成战略武器协议的障碍。几周后,梅德韦杰夫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结果激怒了奥巴马。
梅德韦杰夫捍卫俄罗斯的利益,要求被当做平等伙伴,这样的立场和他的恩师并无二致。尽管在伊朗问题上与西方和解,但那不代表任何战略上的变动,因为出于商业、政治和战略等种种原因,俄罗斯绝不会冒与伊朗为敌的风险。
我们在下一章将看到,梅德韦杰夫在慢慢地改变国内的议程,但费尽力气却成效不彰。他早期的外交活动也是一样。他在柏林和埃维昂的基调演说是彻底的失败。但现在和奥巴马总统的关系开了头,他看到了一个可能会提高他在国内外形象的办法。既然“现代化”是他的标语,那么就应当让人们看到他和一位现代的美国总统亲密往来。光是使用苹果平板电脑和拍摄视频博客还不够。他需要去西方,去参观硅谷。普京度假时做的那些男子汉气概十足的运动他干不来,但他可以试着和奥巴马及施瓦辛格在一起谈笑风生,挥洒自如。还是说他怎么看都只是个小不点?这正是问题所在。
“新起点条约”签署两个月后,梅德韦杰夫动身对美国进行第一次国事访问。一个立志现代化的总统该做的事他全都做了。他开通了推特(Twitter),参观了思科公司和苹果公司以及斯坦福大学,接见了在硅谷工作的俄罗斯侨民,然后又飞往华盛顿和国会议员举行会谈,还和奥巴马一起即兴去雷氏地狱汉堡店吃午餐。用餐时两人都没穿西装外衣,只穿着衬衫,边吃边讨论是墨西哥辣椒好还是酸黄瓜好。可是奥巴马没有告诉梅德韦杰夫美国联邦调查局刚刚抓获了一窝俄罗斯间谍。这消息等梅德韦杰夫回到莫斯科后才披露出来。7月9日,双方在维也纳机场按原汁原味的冷战方式进行了大规模的间谍交换。10名俄罗斯“潜伏”特工,包括艳光四射、一夜成名的安娜·查普曼,换回了4名押在俄罗斯监狱里、被控进行间谍活动的美国人。
这一事件不只使所有人再次意识到间谍活动仍然非常活跃,还令人不禁想到曾是梅德韦杰夫的恩师,现任俄罗斯总理的老牌特工。普京像欢迎英雄一样欢迎归来的间谍—尽管他们作为“潜伏者”以假身份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却几乎一事无成。他们没能渗透进任何有价值的机构,刚进行了一些最基本的间谍活动就被抓了。不过普京对他老本行的忠诚度是毫不含糊的,他自然而然地成了这些俄罗斯特工的教父。特工们归来大约一周后,普京给他们开了个加油会。会上大家高唱前苏联爱国歌曲,他保证他们会在“重要的地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