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同性恋最新报告-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原计划,李将在一个月后的“十一”国庆节去汉口把陆野带回北京与赵团聚,但是,一个迟来的电话改变了这个计划的行程。    

  9月11日的晚上9点多,赵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守在电话机旁等待陆野的声音出现。这个时间是两人认识以来每天风雨不动的约会。但是,今天直到十点了,赵仍没接到陆野的电话。赵想起陆野白天说    

  过他要回他母亲家一趟,他隐约感到了某些不安和焦虑。    

  赵用手机给陆野发了一个短信息问他现在哪里,陆野很快回电话说他正在路边小店喝酒,让赵不要担心。电话那端的声音嘈乱。陆野的声音听起来低沉而零乱,他说他害怕看见家里寂寞的灯光,只好躲出来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在路边看见一个小店,他就进去喝酒,希望以此麻痹孤独的到来。但是他看见夜色里走过去的情侣,又忍不住地想起了远方的赵。陆野对着话筒小声地说:“我想你……”    

  “那一刻,我没有任何犹豫地做出决定,我要立刻到他的身边去,他太苦闷太压抑,我怕他这样扛不下去。他太需要一个人了。”赵认为自己理所当然的是陆野最困难时期的陪伴者。他告诉陆野,他决定不等国庆节,先于李到汉口见他。两个同性恋者此时全然放下原来的顾虑,不顾一切地冲向陌生夜晚中的彼此。在他们的心中,相爱需要付出一切可能的代价。


单身同志一个败给母亲的侦察兵(6)

  9月13日上午10:51分,赵踏上了北京西站途径汉口开往越南河内的T5次国际列车,这是他能买到的去汉口最快的一趟列车。    

  飞驰南下的火车上,没有人知道这个斯文的年轻人此时在想什么。    

  刻在子弹壳上的誓言    

    

    

  当天的22:42分,列车正点到达汉口车站。提前半小时到的陆野在T5次列车站台见到了梦想中的恋人。“我甚至有些感谢我母亲识破我同志身份后的压力,如果不是她这般威逼,我不会找到中同新闻网倾诉,那么我也不可能和赵认识了。”陆野总结着他与赵的这段网络之缘说。    

  下着小雨的汉口似乎在为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洗尘,见到梦中情人的赵同样充满欢喜。刚回到家的陆野就接到他母亲的“查房”电话,陆野说刚才去学校上课了。听得出母亲的急促,在这之前她可能不止打过一次电话。然后,陆野把专门和赵通话而安装的新电话收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免得让母亲看到他与另一个男人的痕迹。新电话此时已完成了它的特定功能。    

  在隐藏得最为隐秘的书桌夹层里,陆野拿出他这几天亲手赶制出来的三枚图章。在两个子弹壳上,陆野雕刻着他和赵的名字,曲直纵横之间,显出这个年轻人的用心。另一幅稍大的图章上端刻的是一对鸳鸯,底端用小篆刻着“百年好合”四个字。显然, 这两个命运多舛的同性恋者希望能找到生命的归宿。    

  在陆野的卧室,赵还看到了陆野在洪水中牺牲的恋人刘东的照片,那个清纯笑容被永远定格在岁月的深处。“我感觉我完成了刘东当年对我提出的第三个条件——要我到找一个爱我我也爱他的人。我现在已完成了他的这个要求,他应该是高兴的。”二人抚摸着刘东的照片唏嘘不已。    

  为了不让陆野母亲知道他生活里突然闯进来一个陌生男人,陆野从他就读的军校借来一套军装,让赵以他战友的名义应付他随时可能来“查房”的母亲。    

  然后,两人等待中秋节这天李的到来。    

  一切准备妥当,他们朝着预定的方向走去。    

  将军梦的幻灭    

  “看得出这些天她都很高兴,对我的盘问和怀疑的目光也少了。我说什么她都相信。”陆野评论他母亲一段时间以来对他少了那种盯梢似的电话。在离他三公里外的另一住外,那个辛勤的老人此时正在清扫房屋,为三天后将要见到的儿子的“女朋友”准备着。    

  但是母亲的高兴和准备却让陆野倍感痛苦。“在其他任何时候我都是依从父母的,惟独婚姻这件事上我不能妥协。这是我二十四年来对母亲最大的一次撒谎,我感觉好无奈。”对母亲的自责和愧疚感很快盖过了两人相聚的短暂的喜悦,陆野的额头被阴云笼罩。“我不能让别人看见我的家庭因为我是同性恋而中道败落,我要让我的父母因为我感到骄傲。所以,我现在只能离开他们,寻找自己的路。”陆野把在中秋节上演的这场戏称做是他“破釜沉舟”的一个决定。显然,这个二十四岁的同性恋者在对未来的选择上更大因素来源于对父母的孝道,虽然他现在背离了父母眼中“无后为大不孝”的传统。    

  实际上,对婚姻的忧虑不仅来源于父母的“孝道”,对于现役军人的陆野来说,婚姻也是他事业上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我自幼就有一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帅梦,但是现在我不可能在军营里呆得太久。在我们部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正营级以上干部的选拔必须是已婚军人,如果我不结婚的话,我就永远得不到提拔的机会。而问题是我根本就不可能找个女人结婚。”显然,部队里那个“不成文的规定”同样来源于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力量,它的强大丝毫不比陆野在社会上遇到的压力小,这让现已官至连级的陆野为仕途上的障碍感到郁闷。“但是我宁愿放弃这个将帅梦,也要追求我的人生幸福。”这个军龄超过8年的同性恋者重复说。    

  争夺中的期望正负值    

  21日14:59分,秋雨过后的中秋乌云初退,被陆野和赵称为“红娘”的李急赴汉口。陡然见到“男朋友”的李说自己很平静,“就像平时帮助一个同学一样正常得很。”李没有为真实站在眼前的这对同性爱人感到尴尬。    

  15:30分,三人回到陆野的住处,“演练”即将来临的“中秋夜之戏”。陆野和赵向李不厌其烦地交待着他们商量好的应对母亲之策,以保万无一时。在如何安排赵这件事上,陆野的意见是,赵留在他的房子里等候二人的消息,他们会尽快地赶回来,“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越长越怕露了    

  马脚。”陆野还特别叮嘱说,父母吃完晚饭后还要陪李到他的住处坐一坐,等他们快来的时候,他会装作上厕所通知赵到外面的街上去避一避,然后,等父母走了,他再电话召回赵。赵对陆野的安排不持异议,在中秋夜这个关键时刻,他只能远远地看着自己的恋人与另一个女人合演的戏,像一个局外人。    

  17点15分,陆野和李这对“恋人”出现在母亲面前。此时,老人已做好最后的准备,迎接这个他们期望改变儿子的“儿媳妇”。这个“改变”恰恰被包括赵的局中所有人期望着,只是他们期望的目的正好相反,而李,这个异性恋者成了这个期望值的正负基点。    

  陆野的父母为眼前的这对男女说着祝福的话,他们幻想着再过多久把儿媳妇娶进门,然后,再过多久他们像邻居一样含饴弄孙。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这是他们最大的幸福所在。    

  而赵,在陆野父母看不见的另一个角落,在脑海里快速运算着李和陆野表演的技巧与可能出现的窘势,他默默地想念陆野,并祈祷上苍的护佑。在月色朦胧的这个中秋夜,他幻想着与陆野的未来。    

  在李,这个期望值正负值基点的两端,陆野和赵、陆野父母和传统正构成两种力量发动一场争夺战,中秋夜成了他们较量的第一战场。    

  输赢难料。


已婚同志一个“精神病人”的短暂春光(1)

  魏克强从不愿意跟人谈起他成为“精神病人”的“傻事”,在他看来,向一个男人示爱远比在外面乱搞女人耻辱。    

  一个同性恋者的“精神病”症状    

  1981年9月,21岁的魏成为北京一家工厂的药品化验员。他所在的班组是车间里公认的“    

    

先进班组”,这些都因为他们有一个好班长——那个快40岁的已婚男人。魏从进厂的第一天就对这个男人特别留意,“不知道为什么,他那么秃,个子也不高。”魏承认也许是他沉默稳健的阳刚气质吸引了精力旺盛的自己。所以,能和班长    

  一块工作,是魏最感快乐的事。    

  魏痴想着能和班长在一起。哪怕每天只能在中午吃饭的一小会儿,他也会端着饭碗去他家坐坐。班长的妻子,那个温良的女人总是热情地招待这个聪明伶俐的同事。班长爱抽烟,虽然魏刚参加工作收入并不高,但还是悄悄地塞给他自己买来的烟。只有魏自己明白“孝敬头儿”的含意。    

  一天,魏看见一本杂志上介绍国外有关同性恋的文章,当时这类报道在国内几乎看不到,魏很兴奋地拿着这本杂志给班长看。他希望以此暗示班长,自已喜欢一个男人,而且就是他期待的这位读者。但是班长却开导他:“你还这么年轻,千万别胡思乱想呀。”就像劝导一个人悬崖勒马,班长语重心长。魏只到二十年后还不甚明了当年这个40岁的男人是否真的听懂了他言辞之间的暗示,“或是他害怕了吧,毕竟那个时代不一样。”魏这样原谅生活带给他的不幸。    

  魏的搬家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由于拆迁,魏的家要搬到离单位更远的地方,为了不影响上班,魏被允许住单位宿舍。这样,由于同在厂区,魏除了白天可以见到暗恋的人外,晚上也可以看到这个人了。多年以后的魏唯一能回忆起来的就是准备住宿舍的兴奋。    

  然而,魏终究没有享受到这片刻兴奋带给他的愉悦,就先被这兴奋击垮了。就在搬去宿舍的前一天晚上,魏按捺不住要和班长住在一起的兴奋,到他们家一直聊到十一点多,到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