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气真好-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化学构成都和乡村有了明显的差异,天气也开始有了“城乡差别”。    
    在中国,天气预报的实际预报难度在世界上最大的。有几位国外的同行说,他的预报结果用一张扑克牌就足够了,因为全国的天气有一种一致性;还有一位同行说,他先看邻国的天气,按照邻国今天的天气来预报本国明天的天气,这种简易方法都可以得到一个及格的分数。因为天气在某种程度上也象河流一样,有着上下游关系,天气上游发生了的故事可以为天气下游的预报提供很多征兆和依据。    
    而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既有中高纬度大陆性天气系统的影响,也有低纬度海洋性天气系统的影响,各种天气灾害琳琅满目,是天气灾害种类最繁多、表现最剧烈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地势最复杂,平原、高原、盆地、丘陵、沙漠应有尽有,既有海拔八千多米的世界屋脊,也有海平面以下150多米的盆地,气候种类非常多。有些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两三千毫米,水网密布,而有的地方年降水量只有几十甚至十几毫米,寸草不生;有的地方昼夜温差只有零点几度,而有的地方昼夜温差有三十几度,一天就有春秋冬夏。天气的季节差异和年际差异又非常大。有的地方长冬无夏,终年积雪;有的地方长夏无冬,椰风海韵。天气的地域差别太大了。我们用一两分钟的时间概述全国天气,只能“从大局出发”,描述大范围的特点,肯定会删减很多局地特殊性的天气现象,会遗漏很多天气情节,它无法表述那么纷繁复杂的天气变化。    
    理由五:疑难病误诊。    
    疾病的种类很多,而诊治各种疾病的难度各不相同。再妙手回春的医生也有误诊的时候,为天气把脉也常常碰到疑难杂症。    
    我清晰地记得一个例子:一个台风刚刚生成,就气势汹汹地向东南沿海奔袭而来,我们发布了警报。可是台风却很诡异地停止前进,在原地就地休整。但是正当人们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它又杀了一个回马枪,重新瞄准东南沿海,于是我们再次警觉地发布台风警报,然而当警报声响起的时候,台风却大摇大摆地朝向太平洋扬长而去。最终这个台风让人们虚惊一场。事后有几位同事总结说:这个台风好象是专门来戏弄我们的。    
    一般来说,我们对于台风登陆地点的24小时预报平均误差为192公里左右,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很高的水平。台风来临的时候,上有卫星监视,下有地面加密观测,可以说一切动向尽在掌握,对于常规路径,基本以半抛物线形轨迹行进的台风,误差相对较小。但是每年总会有个别性情狡猾、行为古怪的台风让人们大伤脑筋。    
    在冬春季节,东部地区很容易产生大雾天气,在交通发达的年代,看似温柔的雾气已然成为一种严重的灾害。按理说,大雾的成因很明确:气温降低,相对湿度增大,风力极小。但是我们拿到的预报的结论经常是“江南的部分地区有雾”或“华北南部、黄淮的部分地区有雾”,我每次都会很迫切地追问:“部分地区”在哪儿,换句话说,哪里最容易产生大雾。回答经常是“确切在哪儿很难说清楚”。的确,不同地区的地形、植被状况、空气质量、降温幅度、相对湿度都可能影响雾的浓度、持续时间等等。理论上的可能有的时候并不代表现实的发生。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接到电话询问,“明天早晨的大雾什么时候消散”,“能见度将会在多少米”。这样的问题即使回答了,也是缺乏充分依据的。    
    2002年的3月20日是北京非常“灰黄”的一天,十年里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席卷北方,那一次,我们非常精彩地提前发布了“沙尘暴警报”。其实对于沙尘的预报,也是一件很烦琐的事情,因为沙尘的出现,不仅取决于天气系统(冷空气所形成的大风),还取决于地表植被、温度、湿度、土壤状况等等,而且很多沙源地在周边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量沙尘是“进口”的,所以还必须严密监测天气上游国家的沙尘形成条件,所以它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预报都很可能产生偏差。    
    2001年12月7日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雪降临北京,气温又比较低,雪后的路面极其湿滑,恰恰正值下班高峰时间,造成了大面积的交通瘫痪,北京第一次变成了一座真正的“堵城”,很多上班族后半夜才赶到家。    
    那一场不同寻常的小雪完全出乎预报人员的预料,本来是“貌不惊人”的一股弱冷空气进入东北地区之后,有鬼使神差地调转枪口,杀回华北,而很巧合的是,高空的水汽也鬼使神差地离开原来驻守的淮河流域,与冷空气在华北“会师”。尽管冷暖空气会师的“结晶”仅仅是一、二个毫米的小雪,但是它却制造了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也引起了很多预报人员深深的愧疚感。    
    应该说,对于冷空气的预报是比较准确的了,一方面每年有很多冷空气,与人们过从甚密,另一方面,冷空气一般长途跋涉,其行为早已在人们严密监视之下。但是当它穿越山脉、高原、沙漠等特殊地形地貌的时候,特点总会发生一点变异。有的时候,就是因为冷空气在翻越一个小山脉的时候放慢了脚步,于是到达某个特定地区的时间延误了一些。然而冷空气的“晚点”比一个火车的晚点影响大多了。它意味着连续几天的预报失败了。发布了大风降温消息,大家做好了冷空气兵临城下的准备,可是冷空气没来,天气依然温暖。而就在人们抱怨天气预报空喊“狼来了”并且心理产生松懈的时候,冷空气来了。    
    而对于那些稍纵即逝的天气灾害,那些小概率天气事件,那些小范围的天气事件,那些变率大、节奏快的天气变化,那些在天气之后所发生的连锁反应,我们的预见能力是比较有限的。有人说,你应该确切地告诉我什么时候下冰雹,下多大的冰雹,告诉我什么时候会刮龙卷风,告诉我什么时候开始打雷,雷电会持续多长时间等等。很明确,预报明天“XX市 晴,午后有冰雹”比预报“XX市 晴”的信息价值要成倍提升。但是我们的预见能力终究没有那样神奇,我们的面前的确有很多“疑难杂症”。    
    即使常规的天气要素,当进行定量预报的时候,我们也会很尴尬。比如降雨量级的预报。从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定量预报的准确率会急剧下降,预报准确率会低得“不足为外人道也”(当然,发达国家的情况也基本如此)。    
    即使某种常规的天气过程,预报了不发生(行话叫:报空了),没预报发生(行话叫:报漏了)的情况也时常出现。长期以来,为了减少负面的社会影响,一些业内人士有一种“宁空勿漏”的心态。且不去议论业内的预报心态,我个人觉得,正是因为很多难度极大的预报,报错了(尤其是漏报),人们(包括领导)对于错误缺乏公允的评价,很多从事预报的同行经常有一种如履薄冰、如惊弓之鸟的感觉。我的一位领导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一万年之后,人们还会谈论天气预报准确性的问题。天气预报永远有不准确的时候。但愿他的这句话给一万年之后的观众也打个预防针。天气预报的难题将长期存在。摸准老天爷的脾气的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理由六:你的感觉欺骗自己。    
    2004年春天,有位实习生对我说:到了夏天,你们怎么办啊?这一句话让我摸不着头脑。他解释说:大家都说,高温季节明明是40多度,你们却总报36度、37度的样子,怕引起恐慌,所以不敢报也不愿报高温。    
    听了这样的分析,我真是觉得冤枉啊!    
    2003年的夏天,南方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的高温天气,缺水、缺电现象非常突出,大上海的夜间照明也采取了限制措施。在福建、江西、浙江,很多地区的气温象进行体育竞赛一样,气温新高屡屡被刷新,各大“火炉”交相辉映。于是有很多观众反映天气预报故意压低气温结果,隐瞒不报,甚至将其上升到了“剥夺百姓知情权”的政治高度。    
    盛夏季节,苦暑之心人皆有之。烦躁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实际上,对于2003年夏季的高温天气,气象部门恰恰做出了非常精彩、确凿的预报,仅中央气象台就破天荒地发布了31次高温预报和警报,而且对于气温的预报误差一般在一度左右甚至更低。可是,科学层面的精彩和公众层面的印象何以有如此强烈的反差呢?    
    我们追根溯源,气温与人们的身体感觉(体感温度)的差异是引起抱怨和质疑的首要原因。    
    我们所说的气温是指百叶箱里的温度,它是在草坪上,距离地面一点五米,通风,而且不受阳光的直射。但是我们的体感温度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样的气温,阳光下和树荫下,感觉差别很大;有风和无风,差别很大;湿润和干燥,差别很大,感觉上的差别一般会在5度以上。而且在火辣辣的阳光烘烤下,地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当气温是35度的时候,表层土地的温度可能是50度,水泥或柏油马路的温度可能是70—80度,所以走在马路上的时候你感觉温度远远不止35度,于是对天气预报的怀疑产生了。    
    实际上在天气预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在盛夏季节主观故意压低气温预报结果的情况。如果真有那样的事,完全是伤害职业道德的卑劣行为,也是我们自己难以容忍的!    
    那么为什么要用百叶箱里的温度作为气温的标准呢?专业标准是不是远离人们的实际生活感受呢?    
    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温度,但是观测和预报的温度必须是具有代表性和唯一性的,必须用一个数字代表温度的最典型特征。用百叶箱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