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6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汉也有应化在世间的,跟他特别有缘他也示现,他确实没有执著,所以他六种神通具足。但是他还有妄想分别,所以他的烦恼没断尽,他超越不了十法界,超越六道轮回,超越不了十法界。
  示成正觉的意思就懂得了,就是他成正觉之后,因为初住就是正等正觉,菩萨正等正觉,法身菩萨,能现无量无边身,不但现人身,能现动物身、能现饿鬼身,他到地狱里去度化众生,他就现地狱身,他能现山河大地身,能现树木花草身,什么都能现,绝对没有意思;如果说有意思,有意思是凡夫,十法界里面才有意思,一真法界里头没有意思,意思是什么?起心动念。那时候你不起心、不动念,哪来的意思!然后你才能够明白,佛经为什么不能思惟?为什么不能研究?它没有意思。
  佛讲经说法从自性流露,自性根本就没有起心动念,你怎么可以研究它?我们对於佛经怎么搞也没有办法了解它的意思,总是求了解意思,没有法子了解,为什么?它没有意思。早年我在讲经时候都说过,因为没有意思,我们凡夫看这里面就有无量义,要有意思是死的,决定没有无量义。你看看报纸杂志里头的文章,真的它只有一个意思,它决定没有第二个意思。可是佛经,你看看祖师大德的注解,每个人注解的不一样,你在这里面发现到它的意思真多,这个法师讲得有道理,听听那个法师也有道理,这是什么?法尔具足无量义,无义才是无量义,《华严经》讲的「一即无量,无量即一」。
  所以,你什么时候到一心,无量义就现前,同样一部经,可以深讲,可以浅讲,可以长讲,可以短讲,一句经文可以讲无量劫讲不尽,无量无边的经文可以一二句话、一个字就讲完,所以称之为妙法,无一不妙。妙怎么来的?妙是心性本来就妙,它的根妙,能现能变的性识妙,所以所变所现的同样的妙。你入了境界之后,不但佛经如是,法法皆如是,不过佛经最敏感,最容易感觉到,其他世间东西比较迟钝,你有高度的感性你也能够发现它跟佛经一样妙。这就是菩萨等级,六根感触六尘境界不相同的地方。
  说穿了我们凡夫也不例外,同样是一个境界,两个人看两种感触,三个人看三种感触,各人有各人的感触。有大同小异,有小同大异,这是什么?我们烦恼轻重厚薄不相同,烦恼轻、烦恼薄的,看的就深,看的就广,烦恼重的、习气深的,看的范围就小,就这么个道理。实际外面境界没有大小,也没有浅深,大小浅深全在人迷悟不相同。这个细说在十住位,就是在下一品经里面,十住位发心功德品,初发心功德品中,至位方明,到那一品经再详细说。文繁,经文很长,不引用了,交代过去就好了。
  「大意明此经发十信心,但以法界不思议乘,一切智乘,而发其心」,虽然不给我们细引发心功德品的经文,可是把发心功德品的大意略略介绍一下,下面这是略略介绍初发心功德品的大意。发十信心,这个十信心就是十信心满,圆满了,这时候六根对六尘境界,起心动念放下了,不起心不动念了。只要放下虚妄,真相就大白了,原本你是有障碍,你看不到真相,现在障碍除掉了,真相看到了,这一点诸位一定要晓得。没有看到真相,真相不是不在,在!在,你没有见到。在哪里?就在现前。在现前,就看不到!正如我们现在看电视,频道不同,它在不在萤光幕上?在,你换个频道它就现前了。我们收的电视台,电视台有三十个频道、有五十个频道,换句话说,它就有三十个画面、五十个画面,同时在,可是我们现在有障碍,我们只能看到一个频道,看不到第二个频道,要看第二个频道必须重新按钮。
  这个障碍突破,就好像妄想断掉了,不起心、不动念了,频道频率突破了,无论多少个频道,这里面的影像同时现前,它妙就妙在虽同时现前,它又不杂乱,你会同时看得清清楚楚,重重无尽。我用这个比喻,诸位从这个比喻细心去体会能得到一点消息。我们今天换频道看到很多画面,到什么时候不换频道同时能看到画面,全都展现在面前,这叫不思议境界,而且它又不乱,不会说两个频道放在一起的时候重叠就乱了,它不乱。所以诸佛与法身菩萨,圆教初住就是法身菩萨,他对於遍法界虚空界,我们讲过去未来,我们讲有过去未来、有十方三世,他没有,他们没有十方、也没有三世。我们有十方、有三世就好像我们今天看电视有频道,他们没有,他们全部都看到,又不凌乱,互相又不干涉,这真是妙不可言,佛教称妙法,这是诸法实相。
  诸法实相是我们自己心性变现的,然后你要晓得,所有这一切诸法跟我们是什么关系?一体,你说这个关系多密切。为什么众生有感菩萨就应?非应不可,一体,不是一体可以不管他,一体。像我们这一个身体,无论是哪个部位有一点痛痒,一定去摸摸它,很自然的,法尔如是,哪里还要说什么理由,都没有。所以诸法实相不能不明了,明了之后,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的心行自然就不一样,不再像凡夫,会有一点像佛菩萨,慈悲心生起来了,真诚心、恭敬心生起来了,那是你自性本有的。
  真诚、恭敬是性德,清净、平等是性德,大慈大悲是性德,本性里头无量的德能统统现出来了,现在我们都没有了,没有是迷失了自性,所以见性性德全现,烦恼没有了。实在烦恼是什么?烦恼是迷失自性变现出来的,现在恢复自性的时候,自性里面那些迷失的部分全都消除,都没有了,所以说烦恼即菩提。你看,迷的时候十恶,悟的时候十善。我们讲菩提心,这是讲菩提心最重要的五个纲领,迷的时候虚伪,悟的时候真诚,是一不是二。迷的时候染污,觉的时候清净,迷的时候贡高我慢,觉悟的时候平等,迷的时候愚痴,觉悟的时候智慧,迷的时候自私自利,觉悟的时候大慈大悲,一体!迷了的时候把性德错用了,就变恶了,一悟的时候就恢复正常,道理就在此地。
  如果再不能体会,你看看江本胜博士那个水实验,我们以正面的,爱心、感恩对这个水,它呈现出来是正面的,那个结晶之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所以江本博士说爱跟感恩是宇宙的核心,这话讲得不错。如果我们换一个意念,我讨厌你、不喜欢你、恨你,那个结晶呈现出来就非常难看,都是水变的。所以正面美好的,本来有的,反面不好的,也是本来有的,一个是觉悟的有,一个是迷惑的有。可是迷的时候你感受很痛苦,觉悟的时候你感受很快乐,苦乐不一样。
  底下讲发十信心的菩萨,但以法界不思议乘,不思议乘是一乘。你看看这个名词,不思,不能够想像,不议,议是言说。三乘佛法、二乘佛法,现在通常讲五乘佛法,那是可以思、可以议的,不思议才叫做一乘,思议就变成二,你只一起心动念就是二,就落二三了。永远保持不思不议,不议是不开口,不思是不动心,我们讲不起心、不动念,古大德常讲向上一著,「开口便错,动念即乖」,这是什么?你一开口、一动念,违背了自性,违逆性德。
  性德是不思不议的,你怎么可以思?你怎么可以议?你议,错了,你落在妄想分别执著里头,你思,也落在妄想分别执著里头,法界里面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你要是离妄想分别执著,你跟法性相应,你跟法界相应,法界就是法身,你就证得法身,你就明心见性。我们现在一天到晚起心动念,念头可多了,前念灭后念又生了,这个心叫轮回心,迷失自性,给它起个名字叫妄心,给诸位说,妄心不离真心,真妄不二,作用不同。这个事实不能不知道,你明白知道之后你才晓得应该怎么修。所以他发心是以法界不思议乘、一切智乘而发其心,所以他这个发心不退转。我们的心发的会退,会迷、会退,这就不行,进进退退,他那个发心永远不退,是从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从这里发心,那怎么会退?
  再看下面一段,「不依佛,不依佛法,不依菩萨法,不依声闻法、独觉法」,下面是「不依世间法,不依出世间法,而发其心」。看看我们今天发心,我们今天发心是有所依,前面的话要记住,一乘发心无所依。我们今天学的什么?三乘,有阶级,有次第,像爬楼梯一样,一层一层向上爬。一乘发心像坐电梯一样,一下就上去了,没有阶级,上上根人,我们做不到的。在中国历代最明显的一个例子,过去方东美先生常常提示我,中国佛教只出了一个惠能,惠能以前没有惠能,惠能以后也没有看到惠能,这个不能学,这是一乘发心,他无所依。他依的是什么?勉强说就是法界不思议乘,这是我们做不到的,也就是说他所依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
  我们看看此地,不依佛、不依法,下面是僧,从菩萨到声闻、独觉是僧,我们今天依三宝,他不依。三宝里面,诸位要记住,放下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著,就是声闻、缘觉;放下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分别,他就是菩萨;放下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妄想,他就成佛。自性里头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哪来的佛法僧?所以佛法僧跟佛法是因缘所生法,这是诸佛菩萨应化在六道、十法界里的方便说。真实说呢?真实就是不可思议,开口便错,动念即乖,那是真实的。所以真实说不出,真实不能起心动念,他是这么发心的,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於三宝,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我这样讲大家就容易懂了,是这么个发心。这向上一著,我们现在没到这个程度。
  我们今天发心,一定要依弟子规,真的有依,《弟子规》是法宝,世间法,我们要依《感应篇》,也是世间法,我们要依十善业,《十善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