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喻一样,不能成就。不但不能成就,还造作恶业,恶业没断。什么恶业?恶的念头没断,恶的思想没断,恶的行为没断。恶心,什么是恶心?迷而不觉,这个心是恶心,没断,这一点很难很难。如果这一关能够突破,觉悟了,觉而不迷,这个心善心,这个心是什么?真心,这个心就是本性。儒家讲的「人之初,性本善」。儒家讲的本性本善,这不是外面来的。迷断了,真心就现前,这是什么境界?《华严经》上法身菩萨的境界,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觉而不迷,你说多难,多么不容易!超越十法界,刚刚契入一真法界,这是觉而不迷。
  实在讲三皈依的传授,你看一入佛门就把这个传给你,这就是你修行,你一生、你生生世世修行的目标,修行的方向,决定不能够偏失。我们现在正是颠倒,我们现在确实是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我们接受佛的指导,我们要把这个翻过来,所以三皈叫翻邪三皈,翻过来,我们接受佛的指导总的纲领原则、目标、方向,我们知道我们学的是什么,修的是什么,就是这三个纲领。用什么方法修?从哪里修起?从十善业。我们今天为什么十善业道做不到?这十条做不到,在佛门里面的话,你的业障太重。这句话大家都会说,真正的含义还是搞不清楚。什么叫业障?我们过去生生世世烦恼习气,业障。烦恼习气太深了,所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还是它做主。
  烦恼习气里头,头一个自私自利,你们想想哪个人不自私自利?从自私自利里面生起贪图名闻利养,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不但不能够降低贪瞋痴慢,贪瞋痴慢还不断随著在增长,这麻烦大!在这种生活状况之下,他的前途每况愈下,这一生在人道,来一生人道就得不到了。得不到人道,诸位就清楚,人道再往下面去是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我们最近有一本书刚刚寄到香港来,《诸经佛说地狱集要》,这是我们从《大藏经》里面,有二十多部经论佛讲地狱的状况,我们统统把它抄出来印成一册,你看这一本你就看到二十多部佛经里面佛讲地狱状况。这虽然不是真的,梦中境界,可是天天做恶梦也不舒服,佛是希望你从梦中醒悟过来,那就对了,所以这个关键在受持正法,我们要真干。
  现在我们通过这么多年的学习,细心观察,深思其理,发现到十善业还要有根。这就说明如来正法,世尊当年在世,他的这些弟子们,有菩萨、有缘觉、有声闻,他们除了接受世尊教诲之外,常常到四面八方去弘法、去教学,哪个地方跟他有缘他就去了,佛也常常派遣弟子;佛灭度之后,弟子们更是四面八方的弘传。为什么到最后只有在中国这一支真的在这里生根茁壮、开花结果,比印度本土的佛教还要殊胜,而其他各个方面所传的逐渐逐渐没落了,没有了,这是什么原因?中国有它生存的环境,这个环境是中国古圣先贤建立的教学,中国人五千年前就知道教学为先。一个家庭,你要想家庭兴旺,你家教好,出好子孙,你家怎么会不兴旺?教育从家庭做起,所以十善业传到中国来,中国人由古圣先贤教育的基础上,善与善相应,中国是伦理道德的教育,善与善相应,所以很能适合,非常欢迎,轻而易举都做到了。有这个基础,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随著各人不同的兴趣,在中国大乘教发展成八大宗,小乘是两个宗,十个宗派。小乘虽然在唐朝中叶之后没落了,没人学了,那是什么原因?是因为儒跟道这两家取而代之,在中国佛门里面这些大德,不论是在家、出家,哪个没有儒的底子?哪个没有道的底子?孔孟老庄都是他们主要修学的功课,这代替了小乘。我们看现代,现在麻烦来了,几个人去读过孔孟老庄?没有了,小乘也不要了,所以《十善业道》不能落实。虽然你读,虽然讲解,做不到。在大乘教里面你怎么可能有成就?不但大乘教里面你不可能有成就,念佛都不能往生,你要问为什么?你看看《弥陀经》上,西方极乐世界皆是上善俱会一处。我们连十善业道都不具足,别说上善了,下善都没有,你怎么能到极乐世界?所以到极乐世界最低的条件,十善业道要百分之百的落实,你是真正的善人,这并不很高,生凡圣同居土。所以我们这几年提倡《弟子规》道理在此地,你学佛从哪里做起?从弟子规做起,《弟子规》是教你做一个善人。
  儒释道三家在过去都是教育不是宗教,这点我们要清楚。世出世间圣人的教育理念、思想是通的,我们要把它分别执著那就错了,它们互相通的,所以我们今天用儒家的东西来做基础,采取《弟子规》。《弟子规》的学习就是「净业三福」前面两句话的落实,净业三福三条,第一条讲「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两句什么意思?这两句怎么样落实?就是弟子规,你读了《弟子规》,学习《弟子规》,才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才知道应当怎样去做。有这个基础,下面两句就不成问题了,下面两句是「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所以下面两句就是《十善业道》。这是净业三福上讲的基础,我们今天落实《弟子规》跟《十善业道经》,你不在这上用功怎么行?你不在这上用功,那就是此地法首菩萨所说的九个比喻,「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我们前面读过,你有信不解,有信不解那个信是迷信;解而不行,那个信是正信不是真信,所以受持正法不能成就。
  论文下面讲「於中有十一问,如文具明」,这我们前面都念过了。「於中有十行颂,是法首所答,三门义如前」。李长者这段的义论,就是《合论》,分三段来给我们说明。第一段「科颂意者」,就是科颂大意,每首偈颂说的是些什么事情?「此十行颂中,初一句劝听,次一句叹能问」。这是赞叹文殊师利菩萨,他代我们问,我们问不出来。末后两句「责多闻者不修行」,你不能依教奉行,你看看就像我们刚才举的这个例子,净业三福是佛法的总纲领,总的原则,教我们怎么修法?「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听了,我们接受了,没做,不晓得从哪里做起。你要是念了《弟子规》之后你就晓得怎么做了。不要去搞小乘经,小乘经太多了,太繁杂了,这《弟子规》把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家教集其大成,写成一部非常精简的教科书,里面的内容就是教我们怎样孝养父母,怎样奉事师长,你就会了。然后从这个基础上再提升,接受佛陀的教诲,修十善业,你十善业自然就不难了,有了十善业的基础,你有《弟子规》、《十善业》的基础,你才能接受三皈依。
  所以诸位要晓得,仅仅止於《弟子规》跟《十善业道》,这是什么?人天法,没出六道。人、天法是修学佛法的基础,有这个基础你才有条件,我们今天讲你才有资格学佛,没有这个条件你没有资格学佛。我们今天学佛的失败,就是没有取得资格我们就来学了,结果学了很久,什么也不是,人家也不承认你是学生;现在我们赶紧回过头来,我们把资格取得,这才重要。所以以这个基础你才进入三福的第二条,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才入佛门。第三条那是真正的佛弟子,如来弟子,「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才真佛弟子。所以这是第一首颂末后两句,责多闻者不修行,著重在这个「责」,你没有依教奉行。没有依教奉行刚才我说了,你对於你所学的经教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你不能够依教奉行;如果了解透彻,自自然然他就行了,他得到法喜,他得到受用,他得到真正的利益,他怎么不干?哪有这种道理。现在时间到了,这下面的文我们下一堂课接著讲。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李长者下面的《论》文,「已下九行颂,一行一颂,责多闻而心不精专,不能断烦恼,如文具明」。这句话里面我们要特别留意的是长者讲多闻而心不精专这一句。诸位细心去看,多闻精专有没有矛盾?这很重要,现在一般人讲,我要精、要专就不能多闻,多闻肯定不能精、不能专。所以多闻,我在前面跟同学们说过,多闻在我们现前阶段,重复就是多闻,不是听一遍,一遍不行,书不是念一遍,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千遍是不是多闻?是。我们听讲这个科目,不断重复去听讲,是不是多闻?唐朝时候终南山的道宣律师,这是律宗初祖,传记上记载他老人家听《四分律》听二十一遍;换句话说,哪个地方有人讲解《四分律》,他一定去听,他听二十一遍。不是像现在人学东西,不想听第二遍,一遍听了再有人讲,这我已经听过了、学过了。那怎么能专精?那不可能,所以不断重复。
  这个修学的方法,在佛门、在中国传统教学用了几千年,都用这个方法,扎根教育,真的是教你读书千遍。在过去私塾里面我们看到这个现象,老师教你这一段经文,一段经文不会很长,看你的能力。这个能力的检验,十遍,你念十遍就能背下来,不必看本子你能背得下来,从这个测验你的能力。能力强的可以背二、三百个字,上等根性,中等根性大概可以背一百多个字、二百字,下等根性大概是一百个字。每个人根性不一样,所以老师教学生进度不相同,进度完全靠他的根性,不是大家相同的,不是的,个别教学。十遍之后能背了,一定把书合起来,就是背,叫背诵,背多少遍?通常是一百遍,你就记得很牢了。十遍会背那是强记,三天不去背它就忘掉了,大概可以保三天,三天之后就忘掉了。如果每天都叫他念一百遍,念上个十天那就千遍了,他一生不会忘记。
  我们从小很遗憾,这个私塾的时间太短了,我念私塾记得好像只有四个月的样子,学制就改了,私塾就取消了,改成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