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划,协调发展。有的则认为,“大树底下不长草”,大型企业对发展地方经济并不是优势,必须独辟蹊径,另谋发展,地方经济才有希望。显然,倘若一个地区总体发展战略摇摆不定,不能形成合力,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就会贻误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还有的城市,对于城市绿化的总体树种前后任领导看法不同,这任栽上去,下任拔出来,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对于城市的主要广场,不少新任市长都要重修一次。有的广场原本树木繁茂,郁郁葱葱,人们休闲健身,其乐融融。班子调整后,也要耗资数千万加以改造,群众并不欢迎。也有的城市,城市建设的方向争执不下,这届班子主张新区建设为主,下届班子主张以老区改造为主;这届班子主张城市往南发展,下届主张往北延伸,举棋不定,各不相让,最终把城市搞成了“四不象”。
解决这种人“走”政息的积弊,我以为对于领导者来说,主要还是应该出以公心,对于正确的决策不管是谁定的,都应该坚持不懈干下去,不以人废言,像愚公的后代那样,一代一代为着一个目标,挖山不止,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第三部分 为官孔道盲目行政危害烈
丰子恺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一回我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绳子。有位先生教我,‘绳子只要画一根,牵了一只羊,后面的都会跟来。’我恍然自己阅历太少。后来留心观察,看见果然如此:就算走向屠场,也没有一只羊肯离群而另觅生路的。后来看见鸭也如此。赶鸭的人把数百只鸭放在河里,不用绳系住,群鸭自能互相追随,聚在一块。上岸的时候,赶鸭的人只要赶上一两只,其余的都会跟上了岸。即使在四通八达的港口,也没有一只鸭肯离群而走自己的路的。”
丰子恺在这里讲的是动物的盲目,其实,盲目并不是动物的专利,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房屋建筑上时兴白瓷砖。当时地不分南北,房无分城乡,凡是有点档次的,一律白瓷砖罩面。几年过去,人们很快发现,白瓷砖其实是装修厕所用的,用作房屋的外罩面不伦不类,还不如水泥或清水砖好。于是大家又不约而同地停止用其装饰房屋,而且开始动手砸掉瓷砖,必欲彻底清除而后快了。后来又时兴一阵欧式建筑,到处可见仿古欧式的房屋。古欧建筑要求精雕细刻,今天在欧洲新建筑中也已并不多见。我们盲目仿造,钱没少花,效果则不堪入目,因此,没几年又寿终正寝了。这种盲从造成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又出现两股势头强劲的风。
一是搞开发区。不管市里还是县里,甚至乡里、镇里,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到处圈地建房,搞“七通一平”,筑巢引凤,结果“巢”筑起来了,“凤”却引来寥寥,一些开发区长期闲置不用,杂草丛生,成了荒地一片。
这使我想起国外的情况,我曾去过韩国一个开发区,建在几个城市交界的地方,为多个城市所共有,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共享,既减少“七通一平”的投入,又易于形成规模,构成新的生产力平台,和我们的情况很是不同。
二是办节。几乎每个城市、每个县都要办一个节,有的甚至几个节、几十个节。在名目繁多的节中,有的是以本地的名胜命名,如名山大川、文物古迹;有的是以本地的土特物产命名,如瓜果梨桃、葱蒜菜蔬;有的是以本地特有的文化现象命名;有的是以一个拟大力发展的产业命名;也有随心所欲,没有一定,今年这个节,明年办那个节;更有一节带多节的。慕绥新当市长时,沈阳就曾同时办三十几个节,连名犬、美容美发也忝列其中……
各地区办节都秉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宗旨。有的“文化”的台是搭起来了——为了办节,组建专门强有力的班子,单列了专项费用,花高价请来大腕演员,并且全民总动员,营造出浓烈的节日气氛。甚至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搞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最后真正的经济成果,有的却微乎其微。
这些年,确有不少搞得好的开发区,办得好的节,但其中也有一些盲目跟风,附庸风雅,劳民伤财。
不从实际出发,不讲实效的盲从,后果一般都不妙。
第三部分 为官孔道领导就是协调
乍看这题目,有的人一定会感到奇怪,进而会发出质疑:这个提法对吗?不是说领导就是服务吗?我认为,这两个提法并不矛盾,而且“领导就是协调”这个命题,是对目前各级行政工作现状最准确、最形象、也最无可奈何的表述。
现在上上下下都抱怨会多,其实对于政府机关来说,主要是协调会多。
政府工作千头万绪,概括起来无非是两大类:一是抓上级或本级政府领导部署工作的落实,二是抓下级机关申报上级机关问题的解决。无论是落实任务,还是解决问题,往往都不是单一部门可以完成的,都需要多个部门和单位通力合作,共同努力。而其中避免不了的,要涉及任务的交叉,矛盾的纠葛,问题的缠绕,利益的调整,职权的划分,因此协调就必不可少。
作为领导者,就是要理顺关系,抚平纠纷,统筹各方,兼顾公平,而且要不失原则。这是一门很高的领导艺术,一个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大小、强弱、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这里。
对于部门和地区、单位来讲,现今搞点本位主义似乎算不了什么,涉及本单位权益利益问题时,拼力相争在本单位会受到欢迎,在外面也会得到同情。相反,不争不讲,顺水推舟,会失掉群众的。
因而,有的部门领导,在一些庄重的会议上,会理直气壮、面红耳赤地为本单位争利益,不仅希望会上有所斩获,也愿意将此情此景传回本单位,落个好名声。
领导者常为“难以协调,争执不下”所苦恼,其实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法律和规章不健全就是其一。机构改革过程中确定部门职责分工时就发生过多起这样的事情。
比如,公共汽车的管理问题,原来规定公共汽车在市内运营归城建部门管理,出市归交通部门管理。但既在市内运营又在郊外运营的,该谁管理职责不清。还有水资源和供水的管理,建设部门和水利部门也职责交叉。
问题更在于,有关部门就此都有规定,但有时会互相矛盾,都有尚方宝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唇枪舌剑,互不相让,难以定夺。
“东风吹,战鼓擂,现在社会谁怕谁。”有人把今天这种事情难以协调的局面归之于无政府主义。有的甚至偏激地认为,还是搞阶级斗争为纲的时候好,上面定啥是啥,谁也不敢说个“不”字。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
“官大一级压死人”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必须根除;动辄挥舞阶级斗争的大棒,使人三缄其口,不敢畅所欲言,是极“左”路线的遗毒,也该清除。这种有话就说,敢于直言的局面是社会进步的结果,来之不易。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目前这种“协调难、定事难”,政令不畅通的情况,也是不足取的。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务之急是领导者要懂法、执法、依法办事,下属人员要出以公心,增强全局观念。
第三部分 为官孔道思路是什么
评价一位领导干部能力大小,工作优劣时,常可听到一句话,叫工作有“思路”,或“无思路”。这是一句份量很重的评语,一旦被冠以“无思路”,无论怎样废寝忘食,埋头苦干,轻者称“干不到点子上”,中者称“碌碌而无所为”,重者则称作“胡干乱干”。也有文雅些的说法,叫“此人是将才,不是帅才”,“难当大任”。
什么叫“思路”?我认为在这方面有许多误区。
“思路”不是豪言壮语。什么“一座座火山爆发,一顶顶王冠落地”,什么“胸怀全球,放眼世界”,“身在下家洼,心怀亚非拉”;什么“手把红旗不放,站在排头不让”,什么“大寨农民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等等,这些豪言壮语,高则高矣,但只能高兴嘴巴,娱悦耳朵,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思路”也不是套话。诸如“一个突出,二个优先,三个为主,四个重视,五个抓紧”,还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狠抓热点,打出亮点”,等等,这些套话,念起来铿锵有力,做起来不着边际。有些套话具有堂而皇之的出处,有不容质疑的正确性,但放之四海而皆准,说和不说一个样。
当然,“思路”又不是一味标新立异。中央有大政方针,有基本国策,如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计划生育等,不管怎样“创新”,不能背离,不能动摇,不能改变。
“思路”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位领导谋求发展的基本方略。“思路”要符合实际,要有创新意识和前瞻性。孙中山总结民主革命的教训后提出的革命方略:“联俄联共,扶助工农”。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邓小平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实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些伟人的实践表明,“思路”不能“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使人不得要领。“思路”需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一句话、几个字就能道出实质,使人铭记在心,遵照执行。
对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和单位,“思路”没有那样震聋发聩的力量和改天换地的影响力。但是,好“思路”,既符合中央的总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