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些数字是可以统计的,但如果不注重检查核实,难辨真伪,也会闹出笑话。如有的地区植树造林,每年植树多大面积,成活率90%以上,年年如此,累计起来不仅无山不绿,无土不林,甚至城市道路上,农村锅台上,也该郁郁葱葱了。又如有的地区下岗和失业职工就业人数,把每个月、每一年的数字累计起来,即使去掉再次下岗的,也早就超过100%了。
数字同其他事物一样也会有真有假,也要谨防虚假。对于一个机关来讲,干部人数应该是真实的,但机构改革中统计人数时,竟发现有的机关单位为了增加办公经费,退休职工仍然名列其中。对于街道和居委会来讲,所辖居民生死状况应该是了然于胸的,但在统计最低生活保障线情况时,竟出现死亡人口冒领低保费问题。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增加值应该是衡量经营状况的权威指标,其中既包括速度,又包括效益,看似公允,其实增加值同产值密不可分,而产值的多少很难统计,虚报很容易,因而增加值的准确性就大打折扣了。对于一个地区来讲,GDP是衡量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但其基础数字是诸如企业增加值等,如果基础不牢,最后的数字大厦就可想而知了。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奇怪的现象:一个地区所属各地,GDP增长速度都是两位数,但整个地区GDP却被领导者和统计部门确定为一位数。可见虚假的情况,人人心知肚明。在此,虚假被悄悄地承认了,又不声不响地回避了。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企业的利润,一个地区的财政收入应该是不会掺假的,其实也不然。比如企业利润,可以用银行贷款交税,叫做“虚收虚转”;也可以把第二年的收入予借到今年,叫做“寅吃卯粮”。
我罗列上述情况,并不是说数字都不能相信。在许多情况下,用数字说话是最有力的。这里关键是统计数字的人是否诚实,是否可信。如果原本诚信之人现在变得不可信了,则要看看上面有没有“逼良为娼”——硬下指标的问题;或者有没有“诱良为娼”——数字出干部的问题。
第三部分 为官孔道警惕“活动”出干部
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小平同志刚刚提出干部“四化”方针的时候,一大批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那时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被提拔者本人一无所知,毫无思想准备,处于完全接受选拔的地位。当时电影中有句话,叫“没有被遗忘的角落”,拿来形容那时干部使用状况,是颇为妥切的。
敝人欣逢其盛,也是那个时期使用的干部,有切身的体会。我那时是市里中层干部,不知什么时候被列为市级后备干部,其时恰逢市委换届,我又不知不觉地成了市委常委候选人。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我没能参加那次选举,我认为事情也就过去了。没想到,我忘了组织没有忘,此后一段时间里,组织采取各种办法解决这一遗留问题,而且都是在我毫无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终于在两年后得到圆满解决。
今天,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战斗洗礼,我们党更加成熟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也正向健康方向继续发展。但也不能否认,在有些角落里,有个别地区、部门和单位,干部使用上的不正之风仍然存在。
“自己都不关心自己,谁能主动关心你。”这里所谓“关心”,就是不能守株待兔,要积极做工作。这是现今对待干部提拔使用问题的一个观点。受这种思想驱使,有的干部不在干工作上下功夫,只在挖门路、找关系上花气力。他们“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个板凳没有坐热,又开始积极另谋高就,而且越是官当的容易,胃口越大,自我设计越精彩。这使我想起“文革”时期的一件事。那时我认识的一个小混混当上了厂革会副主任,以前他对厂领导迷信得很,认为高不可攀,而一旦自己坐上了这个板凳,开会讲话有人写,开场白、主持语都准备妥当,不用自己费脑筋。只要识字,别拿错稿,就万事大吉。他觉得不过如此,于是,狂妄地宣称:当官最容易,我多大官都能当!今天和那时当然不能同日而语,但官当得太容易了,也会产生小混混那样的误解和负面作用。
“做工作的人都难以平衡,妥贴安排,不做工作就更没希望。”这是一些当权者的心态。在有的地区和部门、单位,由于“活动”的人多了,一旦空出一个位置,或者即将空出一个位置,好多人都采取各种手段紧张工作。有的单刀直入,有的迂回曲折;有的面对面,有的人托人;有的靠老感情,有的托老关系。总之是能行风的行风,能行雨的行雨,绝不错过机会。面对这样一些“积极工作”之人,当权者往往权衡再三,左右为难,不好下决心。最后是,“不好办也得办”,总要确定一人,确定何人未有定论,但一般不会确定未做工作的人,则是肯定无疑的。“老实人总是吃亏”,“不做工作”的人在有的单位不管资历多老,德才条件多好,政绩多突出,都是干活有份,提拔无望,就是这个道理。
“找我的人我不一定选,不找我的人我肯定不选。”这是在各级人大选举中,某些代表的心态。这种心态也会驱使一些候选人做工作。而且这种工作在有的地区也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做工作的方式也由简单地打个招呼变为物质攻关。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应该重视和解决。唯其如此,“活动”出干部之风确不可长。
第三部分 为官孔道避免“频动”出干部
有人做过分析,一个战士要想当上军长,需要走19个台阶。下个台阶到上个台阶之间,又有最低时间的规定。即使都不耽误,上到军长这个位置,也需要三十年时间。而50岁之后,又已很难被提拔了。因此,“动”的勤,是干部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哪个台阶上呆的时间久了,都有可能贻误成长的机遇。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无论是军队干部,还是地方干部,都需要“动”,不能老“窝”在一个地方。特别是对于那些准备委以重任的干部,更需要“小步快走”,快上“台阶”,也需要多换岗位,以开阔其视野,增长其才干 。
但是,“动”也要有“度”,不能太“勤”。这个“板凳”没坐热,又换另一个“板凳”,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仅本人没有受到锻炼,于成长不利,而且工作受到影响,贻害一个地区和单位的发展和进步。
尝闻,一个干部两年换三个岗位,在一个单位人尚未认全,工作还不熟悉,就又拔寨起程了。这种“动”,既不是对本人负责,更不是对工作负责。
实际上,一个干部到一个新单位工作,第一年熟悉情况,第二年才能干点事情,而真正落实自己的工作思路,应该有三五年时间。所以中央规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一个任期为五年,是有充分根据的。
有的干部频繁变动,循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即从小单位到大单位,从无权岗位向有权岗位,从一般部门到要害部门,怕是难免受到非议的。窃窃私语者一定说:“后面肯定有人,是谁呢?”
有的领导频繁地变动一个干部,目的并不是为了使其受到锻炼,而是要增加其资本,为提拔使用积累口实。而这样的干部一旦走上领导岗位,也会以同样的办法“运筹”干部,敷衍工作,这个地区和单位的前景也就可想而知了。
“响鼓也得重锤敲”。培养和锻炼一个干部,需要让他们到艰苦的环境挑重担,受磨炼,增知识,长才干。而且,确实应该落地生根,埋头苦干,做出成绩,创出政绩,造福于一方百姓。这样的干部才会有本事,有出息,有威信,担重任。
“动”能出干部,但“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锻炼、造就出好干部。
第三部分 为官孔道人走政息要不得
每个领导干部到新的地方工作,都想干一番事业,创点业绩,造福一方百姓,留下好的名声,这是可以理解的,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嘛!谁希望在一个地方工作几年,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山河依旧,留下的只有遗憾呢?就是那种不干工作,只谋私利,所到之处,中饱私囊,自己捞个沟满壕平,群众却困苦不堪,以致怨声载道的人,也要粉饰遮掩,不愿留下更多的骂名呢!
但是,一个领导干部在一个位置上工作时间是有限的,少则二三年,多则五六年,要想干更多的事情也难。常有这样的事:一位领导干部到一个地区工作后,经过一番考察思考,提出了工作思路,勾画出发展蓝图,落实刚刚起步,或者刚刚打开局面,一纸调令会让他不得不停下脚步。有时实施一个大的工程,干到中间工作调离,如果资金充裕,还可以继续下去,遇有困难,就会顺势停下来。于是,人“走”政息,一些离任领导往往要留下半途而废的规划,留下或多或少的半截子工程。
对于继任者来说,来到一个新的岗位,往往要重打鼓另开张,规划新的蓝图,提出新的工作主张,而不愿延续前任。否则完成前任留下的半截子工程,继承他们的“未竟事业”,干出政绩来归谁所有呢?有些人往往怀有这样的心理。
于是,常可看到这种情况:一个地区的发展思路本来应该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一经确定,就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但由于领导人变动,往往思路中断,半途而废。同样一项工作,今天往东,明天往西,变来变去,老翻烧饼,结果一事无成。比如,有的地区,在确定发展思路时,连续几届班子在是否依托该地区大型企业上观点不同。有的认为“大树底下好乘凉”,发展地方经济离不开大型企业,因此要搞好联合,统盘规划,协调发展。有的则认为,“大树底下不长草”,大型企业对发展地方经济并不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