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戚顾同人 离 作者:尹子轩-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戚顾同人)
作者:尹子轩

  一场秋雨,
  
  一场寒,
  
  洗刷天地暖意的雨,不若初春雨之润物无声,不若寒冬雪之冷冽晶莹,只有水,无尽的水,充斥天地间,涤荡尘埃。
  
  雨水浇透大地,浸入沙粒的缝隙间,转眼不见。地底仿佛有个巨大黑洞,吸食着雨水,半点不留。
  
  水不止冲下了尘埃,还冲下了别的什么:
  
  冲去了兵士们脸上的泥土,也冲去了流淌出伤口的,
  
  红,
  
  大地上雾红一片,形成一幅和了朱砂的水墨丹青。
  
  抹掉额上淌落的雨水,双手握住剑柄撑起身体,戚少商半跪在地上,掀起衣服下摆,用力撕下一条,缠绕在腹间的伤口上,布条缠紧的瞬间丝丝红色掺入雨水中流下。
  
  戚少商很累,
  
  与辽军激战两日两夜,水米未进、不得片刻喘息,成功阻截前来增援的辽军,但也付出了与之同等惨重的代价。
  
  但是此刻戚少商发现自己关心的并不是两军战况,也不是大宋的存亡,而是那身在里许地外执行另一军令的人。
  
  还记得三日前出发分兵时他说过的话:
  
  你此去阻截援军,凶险无比,多带些兵去。
  
  我只是去偷袭敌营制造混乱,带兵少才不易被发现。
  
  便是发现了,凭我的武功也定能安然脱身。
  
  他带着温柔的浅笑、淡然而坚定的目光对自己说:“大当家,倒是你,要多保重。”
  
  心口没有来地刺痛,分不清是身上大大小小十数处伤口某一处的疼痛,亦或是......担心得痛。
  
  担心?从何而来?又为谁担心?
  
  灰蒙蒙的天空忽然闪过一道刺眼的光亮,紧接着是轰隆的雷声,震耳欲聋。
  
  几个时辰前的拼杀再现眼前:
  
  “投降吧,增援无力,前军被困,你们输了。”戚少商的剑架在辽国大将脖子上。
  
  那虎目髯须的辽将却大笑起来,笑得乐不可支,“蠢材,我大辽援军兵分两路,一东一西,我带领西路,耶律成鸿将军带领东路,现在早已抵达前军大营与他们汇合了。”
  
  全身的血液瞬时冲入脑中,前军大营......
  
  他要去偷袭的不正是前军大营,他把手下的兵留给自己,只带了五百人去......
  
  杀、杀,杀......
  
  戚少商的脑中只剩下一个念头,杀光这一路辽军,然后去救他,
  
  去救,
  
  顾惜朝。
  
  “戚将军别去!”一个小兵跑到戚少商身边抓住他的胳膊。
  
  “让开,我军令已完成,我要去救他。”戚少商甩开小兵大步向前,欲找寻战马。
  
  “戚将军,有军令,还有军令。”小兵紧追戚少商大喊。
  
  军令,戚少商停步,“什么军令?我如何不知?”
  
  小兵指指自己的胸口,“是主帅将令,要我见戚将军完成阻截军令后才告诉将军,现在大雨,我一拿出,字便糊了。”
  
  戚少商看到传令兵肯定的目光,料想不会有假,背手扯下身上的披风将两人罩住,“快拿出来。”
  
  传令兵一愣,忙从胸口处摸出一个小小的油纸包递上,“将军,给。”
  
  戚少商打开油纸包,展开里面的白绢,之见上面写着:勿援东,速回。字下的印鉴正是主帅兵符。
  
  “哈哈哈哈哈.......”戚少商捏紧白绢长笑,“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欲掀开披风之际,又到听传令兵说:“将军不受军令也不愿意看顾将军的信么?”
  
  呼吸一窒,戚少商提起传令兵的衣领,“你还有什么该给我看的没给我。”
  
  传令兵微红着眼,“我本是顾将军的亲兵,前日顾将军去袭敌营时把我留下,让我在将军不受元帅令时把信交于将军。”边说边从衣襟里摸出另一个油纸包交给戚少商。
  
  放下传令兵的衣领,戚少商接过信,突然有把这信撕扯个粉碎不顾一切向东而去的念头,僵直的手指展开油纸,纸内裹着一块青绢,顾惜朝平日身上所穿的颜色,绢上俊逸的字体写着:戚将军看到此信时想必已成功阻截辽军,想将军不知惜朝此去辽营肩负两个军令,一是趁辽前军后方空虚,一是刺杀辽军大将耶律成鸿。惜朝自知此行所面对,请戚将军无须担心,莫误军机,尊元帅军令,速返中军,切记,切记。
  
  他早就知道耶律成鸿会分兵两路,早就知道自己不会理会元帅军令,早就算到这一刻写下这信。
  
  水珠透过布质披风滴滴答答地落下,传令兵伸手接住欲坠落到青绢上的水珠问戚少商,“戚将军,我们怎么办。”
  
  旗亭酒肆夕阳下端着盘子逐阶而上的顾惜朝,淡然儒雅、超然洒脱。
  
  旗亭酒肆烈日中捏碎七略的顾惜朝,有志难舒、愤懑不解。
  
  连云大帐外隔帐送刀的顾惜朝,冷酷坚毅、狠辣无情。
  
  金銮殿外逼宫失败的顾惜朝,满目悲凉、痛惜欲绝。
  
  灵堂上的顾惜朝,失魂落魄、心神散乱。
  
  再回战场的顾惜朝,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着从未有的飞扬神采......
  
  见过顾惜朝的很多样子,很多面,却单单没有见过如此安静的他,
  
  睡着时的他像个孩子,
  
  现在的他只是静静的躺在那里,
  
  从来未有的静,
  
  静得没有呼吸,
  
  戚少商想伸手摸摸他的脸,伸出的手停在半空中,无力地张着,一只剑客的手却微微颤抖......
  
  很多很多年以后,
  
  追命喝醉了酒,狠狠揪着戚少商的衣服大声问他:“为什么!你为什么要撤兵,为什么要回中军?为什么不去救他?”
  
  戚少商抹去唇角的残酒,勉强弯弯唇角,从胸腔中闷笑着说,
  
  “家国天下......”
  
  
                  患
  剑被缓缓抽出,
  
  寒光闪过,
  
  顾惜朝轻轻擦拭着剑身,想起了另一把剑:
  
  剑长二尺,中有血槽,锋锐异常,剑名无名。
  
  无名是少年学武出师当日,师父解下他多年不离身的剑交给顾惜朝,希望他“剑虽无名,剑心天下”。
  
  很长一段日子里顾惜朝都以为师父所说“剑心天下”是指剑客之名传扬天下之意。直到遇到戚少商,听他谈“天下”顿悟多年来一直不明白的剑法,才明白这“剑心天下”是要心怀天下。
  
  顾惜朝想不通,自己的师父是武林正道人士口中的“邪魔外道”,怎么会有这以“天下”为神髓的剑法。
  
  现在握在手中的剑是顾惜朝平生用的第三把剑,
  
  第一把是无名,碎在金銮殿外。
  
  第二把是逆水寒,金銮殿大战后养伤时戚少商寻回送给顾惜朝防身。
  
  到了这次出征前,戚少商又拿来了现在的这把剑,说此剑剑锋薄锐、剑身轻巧,适合顾惜朝轻灵飘逸的剑法。当顾惜朝问戚剑的名字时,戚少商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出了“痴”。
  
  痴,
  
  不知是为何而痴,
  
  或为谁而痴,
  
  也许是为这家国天下,为这万千黎民而痴。
  
  本想觅一处清静地,做那陶然山下一耕夫,不曾想只因戚少商一句“生逢乱世,百姓何辜”再次翻已收藏于箱底的神哭小斧。
  
  每每思及此事,连顾惜朝自己都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天下不是他的天下,百姓也不是他的百姓,他跟着脑子一根侠义筋打结不转弯的戚少商瞎凑什么热闹。
  
  可一到了战场上,顾惜朝就知道自己没白来这趟,身上流淌着“保卫家国,驰骋沙场”的热血是任何地方的山泉清水都洗刷不去的。
  
  还有,
  
  与戚少商携手杀敌的感觉,
  
  畅快淋漓。
  
  当日在连云寨说过同抗辽军、生死与共,兜兜转转了许多日子终是得成。
  
  冷冽的剑锋散着透骨的寒意,在战场上不知饮过多少敌人的鲜血,斩下过多少敌人的头颅,血会聚集到剑锋处,再顺着剑尖一滴滴滑落,等血滴尽了,剑身便又会恢复本来的颜色。
  
  难得的好剑,
  
  戚少商如此信任顾惜朝,借逆水寒予他防身,赠痴予他沙场征战,
  
  数日前两军交战前两人被敌军围困之际,戚少商把身后交给了顾惜朝,交给了这个数次欲杀他后快的......
  
  知音。
  
  从袖筒里摸出一块青绢,上面写满了字,
  
  顾惜朝的字,
  
  听到元帅要把刺杀辽军大将耶律成鸿的任务交托给自己后,顾惜朝就决定不能让戚少商在出发阻截另一路辽军前知道这件事情。
  
  因为元帅告诉顾惜朝,这一去他的身后不会有援军,不论任务成败,都没有多余的将士前去接应,而身处敌军大营的他,能否回来,全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元帅问顾惜朝愿不愿意去的时候,顾惜朝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心里很清楚,全军上下论起武功,最好的便是自己与戚少商二人,元帅选择先告诉自己是因为自己的轻功比戚少商更好,行刺成功的可能性大些,若自己拒绝,下一个被传唤进主帐的人就是戚少商了。
  
  半俯身骑在马上,顾惜朝心情很不错,不是一个要去执行九死一生人物的人该有的心情,但心中的喜悦就是压制不住,
  
  开心现在要去做这件事情的人是自己而不是戚少商。
  
  临行前将大部分手下都留给了戚少商,这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