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苍穹笑-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由又想到那天他们三人爬上黄山天都峰时的情形,而在遍游黄山诸峰,即使是最高峰莲花峰时,他们三人爬下攀上,在气息的起伏程度上,每次都是李笑天表现最好。如此情形却是出现在文质彬彬的李笑天身上,怎能不让他又惊又奇呢?
南宫品正在出神时,李笑天已收回目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客房窗外的天空。
在白天,只要客栈的客房内有客人,房间的窗户多会打开,这样房内既不显得气闷,又可说明有人在房里。
这时,南宫心菲见南宫品在愣神想着什么,心中好奇,于是她向李笑天问道:“李大哥,你知道我大哥在想什么吗?怎么老盯着你却又愣着神不说话呢?”
李笑天刚想说话,南宫品已被南宫心菲的话从出神中拉出来,并且接下他妹妹南宫心菲的问话,说道:“小妹,大哥还能想什么。还不是为你的李大哥着想!”
南宫心菲见南宫品捉弄她,脸一红,接着啐了一口,说道:“大哥要是再这样说,菲儿就再也不理你了。”
说完这句话,她眉头一动,向着李笑天说道:
“李大哥,真可惜这次急于赶回洛阳,要不游完黄山后,我们也能到九华山一游呢。如今,几乎近在咫尺,却是不能去。大哥也真是的,干嘛这么急匆匆地回去呢?”
她虽是明白南宫品急着回家的原因,但她还是对南宫品埋怨不已。
南宫品对她的埋怨无动于衷,李笑天则笑着看着她,也不说话。南宫心菲不由一阵气恼,撅着小嘴,气鼓鼓地想李笑天说道:“李大哥,也不帮我说几句话,真是气死人了!这样好了,今天还有半天时间,你就负责把九华山的一切详细将一遍,我倒要看看你书读的怎样?”
“哈哈!”
李笑天高声笑了两下,对南宫心菲说道:
“菲妹,要小兄说说也行,不过在说之前,你要记住两首诗怎么样?若是你以前记过这首诗,那我说完后,你只要随后复述一遍即可,好吗?”
南宫心菲见李笑天有考教她诗词,不由娇声笑道:“李大哥,你说吧。不论小妹以前是否记过,都会在你把这两首诗说完一遍后,马上一字不漏地说一遍。哼!小妹对自己的记忆力还是很自信的。”
“呦!好吧。你听好!”
接着李笑天吟出了两首诗:
“第一首诗乃刘梦得迁调途中游览九华山所作。其诗为‘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疑是九天夭矫欲攀天,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云含幽兮月添冷,日凝晖兮江漾影。结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长在无人境。轩皇封禅登云亭,大禹会计临东溟。……独与猿鸟愁青荧。敬亭之山广索漠,兀如断岸无棱角。……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
第二首诗是高霁、韦权兴二人唱和之作。诗为‘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积雪曜阴壑,飞流歆阳崖。青荧玉树色,缥缈羽人家。’”
李笑天吟完这两首诗,向不断动着小嘴的南宫心菲说道:“菲妹,不知你以前记过这两首诗吗?”
听得李笑天向她问话,南宫心菲眉头动了一下后,面带得色地说道:“李大哥,你先别问,先听小妹将这两首诗说一遍,好吗?”
见李笑天点头,南宫心菲将李笑天刚才吟咏的两首诗说了一遍。
李笑天听完南宫心菲所诵是诗,心中也有点惊叹。他心道:“这小丫头,果然不凡,脑袋记东西还真不错!”
他心里想着,嘴上却说道:
“哦!果然不是夸口,竟一字不差!不知菲妹以前见过这两首诗吗?”
南宫心菲面上略带惭色地说道:
“小……小妹以前好像在哪儿见过这二……其中一首,只是当时没太在意。”
李笑天一听南宫心菲支吾着说出这番话,知她说得未必是真话,也不成心追问。他接口说道:“哦!菲妹,既然你已经将这两首诗记得很清楚了,不知小兄能否一闻你对这其中意境的看法?”
南宫心菲一听,头一扬,拍了一下手,向李笑天娇声说道:“这有何难,李大哥你听好了。”
李笑天接下来听南宫心菲说道:
“第一首诗中,刘梦得以几个比起九华山远为逊色的小山反比九华山受世人所宠,来反衬九华山孤独、凄清又寥落而不为人知的命运。其渲染的是为九华山所受遭遇黯然伤神的意境。第二首诗写出了九华山空灵缥缈、清幽灵秀、流光溢彩的意境。”
她语声顿了一下,接着又说道:
“李大哥,你听小妹说得怎样?不过,有一点令小妹不解。九华山乃佛门圣地,在武林中可谓名声卓著,地位超然。据说,‘无垢神尼’的师妹‘了缘师太’就在这九华山独秀峰修行,已有几十年未履江湖。可是九华一派也曾在江湖上名声轰动一时。怎么能像诗中所写的那样。九华山何时不为人知了?那个刘梦得还为此愤激不平什么?”
李笑天听南宫心菲一番分析后,点了点头,说道:“菲妹分析这两首诗的意境,大体得宜。至于第一首诗中,刘梦得为何那样说九华山,这要看刘梦得写此诗是的心境了。
那是唐永贞初年,刘梦得被贬为郎州司马,迁连州、夔州、和州等处刺史,转徙各地,失去了在朝中发挥才干,实现抱负的机会。写此诗时,他已在贬谪生涯中度过了十九个春秋。他一直抱负难施,只得寄情于山水笔墨。因此,在此诗中,他正是借助于对九华山夭矫峻奇的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矫世厉俗的远大志向;借助于对九华山不幸命运的感叹,来抒发自己心中郁愤不平之气。
实际上此诗之前还有一篇序文,从序文中可以看出,刘梦得想以他自己为九华山作诗以扩大其影响,暗寓无人为他拨开乌云重见天日的深意。此诗中,九华山与刘梦得自己的身影已是两相重叠,难分彼此了。
其实,九华山,原为九子山,由前唐一位旷世文豪改为九华山,加上其人的题咏和寓居,早已名传天下。刘梦得只不过借九华山相对于当时的都城长安来说,地处偏僻,难有人至,而借景抒愤罢了。”
南宫心菲听李笑天为她解了疑惑,笑着说道:
“哦!我说呢?原来是那刘梦得暗寓自己而已。好了,李大哥,你还是说说九华山其他方面吧。”
于是李笑天把他从书中得知的有关九华山的情况,都说了出来。他从九华山的由来,地理位置,再说到山上的九十九峰。典故传说,诗文并茂,他有声有色地说了起来。
起初,最注意倾听的只有南宫心菲。到后来,南宫品也被李笑天引经据典、虚实难辨的叙说,吸引过去。
就这样,三人说说谈谈,一直到夜里亥时,才停了下来。其间,连晚饭也是叫到房间了吃的。
翌日凌晨,李笑天三人又跨马而行,重新上路。他们的下一站就是向西,过铜陵渡口,到庐江。他们打算傍晚时分到达庐江,在庐江停住一宿,次日再继续西行到淮滨。
铜陵渡口是中原闻名的大渡口,大江在此呈南北走向。这段江域,长度足有四五十里,水域异常宽阔。过往客商,经过铜陵,无论走水道还是走陆道,无不选择从铜陵渡口经过。
其实,铜陵渡口是从一个小渡口逐年发展成如今的大渡口的。它有着很多对客商极具吸引力的地方。

第一卷 忆昔朝今 第十章 天字马家

铜陵渡口有着宽阔的河岸,并且在渡口的河岸上,建有各种类型的仓库、车行,以备客商选择。另外渡口河岸上也有多家酒馆客栈,娱乐场所。这些客栈酒馆的价格一般比铜陵城内便宜不少,深受过往客商的喜爱。
而最让过往客商选择从铜陵经过的原因,是铜陵渡口有一家中原数一数二的大船帮“陵渡帮”。该船帮所造之船,不但安全舒服,而且价格适中,类型多样。所以,从铜陵经过的客商多雇佣“陵渡帮”的船。不过,近十年来,崛起于襄阳的“清水帮”,已涉足铜陵渡口所在大江的船运,并且势头日进,逐步吞并了不少原属于“陵渡帮”的生意。
这时,李笑天三人已经在渡口雇到了一只足够容下四五个人的小船。等他们上得小船后,船家挥舟西行。
这样,小舟载着李笑天三人和船家行了足有三里的河面,才到达西岸。
而铜陵渡口的西岸在李笑天三人的眼里,也是一番繁忙景象。
过往行客数量不等地从各种客船上下来后,纷纷与早在岸边等待客人雇佣的车夫、轿夫等招手,三两句谈好价钱,坐车、乘轿而去。而那些货船一靠上岸边,立即就有三五群各自着衣统一的人,上前取货。这应是事先约好的货主在此接货。
其实,在当朝,江南是中原内外其他地方的主要货运来源地。因此,从铜陵由东向西而行的客商,多是携货而行。因而在铜陵渡口的西岸,接运货物的车队、人马较多。
另外还有许多马贩,在此准备各种马匹,为喜欢骑马的商客和江湖人购买。
此时,李笑天三人正在西岸各处寻找马匹,原来他们在铜陵渡口东岸时,由于马匹乘船不便,他们就在上船之前将三匹马处理掉了。
正当他们三人要向一处马棚走去时,身旁突然传来一声吆喝:“喂,三位,要买马吗?敝处有上好的良马供你们挑选。请三位放心,凭‘天字马家’的名号,保证能挑出诸位喜爱的马。”
南宫品一听“天字马家”,心中大吃一惊,忙顺着话声一看。一个瘦小的三旬汉子正站在右距离他们三丈来远的地方向他们招手。他立刻向李笑天和南宫心菲说了几句,就领先向那瘦小汉子走去。
等李笑天三人走近那瘦小汉子,那汉子脸上立即堆起浓浓笑意,说道:“三位,既然你们要照顾‘天字马家’的生意,那鄙人就代表‘天字马家’向你们承诺,凡进入‘天字马家’购买马匹者,若挑不出自己喜欢的马,敝家免费各为你们提供一匹马。想来三位也听过‘天字马家’的规矩。”
南宫品点了点头,表示确实知道‘天字马家’的特殊规定。实际上,虽然此项规定看似对“天字马家”的生意不利,但凭“天字马家”这中原第一马场的实力,还没有人敢钻该项规定的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