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母系社会末期-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黄齐部落周围已有几十万亩的荒地被开垦。被烧得焦黑的山坡上也种上了采集队采来的各种各样的果木。黄也迪还专门划出了一块地方种植和培育药材,等这些果树结果后,采集队就不用跋山涉水的去采集了。在另外一些不适合种植的地方。她让人用栅栏围起来,留着放牧。低洼的地方,河里则用来养鱼。

紧接着部落又开始了建设黄齐新村落。原先黑氏部落所在的地方距离黄齐并不远,黄也迪为了联系方便,又让人在三个地方之间修了一条石子路,这样骑兵来回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步行一个小时也足够了,跟在一个部落没什么区别,要知道就算从黄齐的外城到内城也要走上一个小时。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一到了四月,光秃秃的山上又重新泛起了绿色。绿油油的麦苗在风中招摇,山沟里,河水边,到处都是葱茏的果树,树上花朵绽放,红的花似云霞,白的花像雪和面粉。密封和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

马牛羊们则一齐放出来,由专人看着,在如茵的草地上吃草玩耍。族人们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干活也越发卖力卖力。 

到了五月的时候,小麦成熟,又到了麦收季节。相比去年,族人要淡定了许多。不过新加入的黑氏族人和其他人倒仍然很激动。

数万人一齐黑压压的下地,从高墙往下看像就是蚂蚁一般。

场上的麦杆堆 
 51、第五十一章黄旭日的出生 。。。 
 
 
得像小山一样高。
人们挥汗成雨的挥着镰刀,一刻不闲的收割着。
黑蒙自然也在其中,这家伙不但打架厉害,干活也是一把快手。

黄也迪蹒跚的来到地里,察看着麦收情况,顺便带着孕妇和孩子们送水。她笑着走过去递给正在忙碌的黑蒙一葫芦水。
黑蒙接过来一仰头,咕噜咕噜牛饮一番。然后又用手摸摸她的肚子,弯腰趴在上边听听说道:“快出来吧。”黄也迪捶捶他的脑袋。

麦收过后。便到了黄也迪的生产期。也许是她的活动量够多,也许是孩子不忍让她受罪,总之孩子生得很顺利。虽然很疼,但是并没有她想像中的那样难以忍受。

新生婴儿是个女孩,黄乌和黄玄一张老脸笑得格外灿烂。
女婴的脸像小猴子一样皱巴巴的。小脸一拱一拱的急吼吼的找吃的,不过有些遗憾的是黄也迪没有母乳,小家伙拱了半天也没找到,当下便翻了脸,直着喉咙大哭起来。白智白药四人一听她哭,一脸的心疼,四人一起涌上来手忙脚乱的争着来抱。最后还是被黄玄抱走找人要奶吃去了,好在部落里生孩子的女人多,孩子的饭食根本不成问题。

婴儿吃饱后又被抱了回来,黄也迪睡饱以后也开始考虑起孩子的名字来。
关于名字四人自然会有争论。
黑蒙第一个说道:“叫黄黑或者黄蒙。”
白药不甘示弱的抢道:“叫黄白。”
东方也不甘落后说道:“叫黄东。”
白智笑笑说道:“还是阿迪做主吧。”
黄乌也跟着起哄:“要不,就叫黄四吧。”黄也迪对着众人一一送了个白眼。为什么没有一个有水准的。

黄也迪抬头看着天色,此时旭日东升,阳光普照。
她当时拍板道:“就叫黄旭日。恰好太阳东升,光芒万丈。”黄乌忙问她怎么写。
黄也迪比划给她看。黄乌一看这字,立即兴奋的一拍大腿道:“这名字好!旭,九个太阳,再加上后面一个,十个太阳。将来长大了,肯定能日遍四方——”黄也迪惊竦的看着黄乌,她该怎么说她!

黄也迪没想到的是,多年以后,她和黄乌的话都得以实现,十几年后的黄旭日果真像太阳一样光芒万丈,普照四方,杀伐决断,坑蒙拐骗,诡计多端,比她高了不止几个档次。她不但征伐四方,也真的日遍了四方。

黄乌的话音一落白药立即叫好,白智也一脸的赞同。东方倒是有些矜持:“光芒万丈倒是好,可是日遍四方就……”

黄玄摸着下巴说道:“就这个名字了。”

 
 51、第五十一章黄旭日的出生 。。。 
 
 






52

52、第五十二章部落联盟 。。。 
 
 

黄旭日的名字就这么定了下来。
黄也迪一看到这只皱巴巴的小猴子就不由得那想起那句“日遍四方”的预言,心里说不出来的囧。
四个男人整天围在小猴子旁边,时不时的捏捏她的小脸,逗逗她。家里有她的地方就有笑声。

小旭日一天天的长大,她的小脸长开后越发可爱漂亮。黄也迪细细观察着她的五官。她诡异的觉得这孩子的眉毛长得像自己;眼睛像黑蒙黝黑黝黑的;鼻子像白智,又挺又直;嘴像白药,红嘟嘟的;皮肤则像东方,很细很晶莹。至于脾性则更多变,若能满足她时就会很安静乖巧,一旦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闹,哭声震天。黄乌和黄玄打量了一番后也不由得嘀咕道:“四颗种子混和一起了。”

这下四个男人争得更激烈了,每人都有切实的证据。
黄也迪头痛无比,一会儿劝这个一会儿劝劝那个。

但是四人吵归吵却也不再动手了,毕竟都当爹的人,不能让人家笑话不是。日子就这样在吵吵闹闹中过去,黄也迪也终于出了月子,开始了正常活动。

接下来她要忙的事就是很重要的。黄齐部落按照远古时代的标准算是较大的部落了。随着人口和地盘的增多,原始氏族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它的需要了。况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人们不再为温饱花费所有的精力的时候,其他需要和私心也相应产生,比如说私有观念的产生等等。

黄也迪来自后世,自然了解人类这一发展趋势。所以她早就开始尝试局部地区的私有化。但是当时正值战争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实验是浅尝辄止。 现在部落进入了和平时期,她该考虑部落的发展了。
黄齐部落以后该何去何从?她心里也没底。

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原始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而在历史上,人类社会也是经历了三皇五帝的原始社会时期才逐步过渡到夏商周的奴隶社会时期,到战国时期后期才进入封建社会。这几个历史阶段历经了好几千年的时间,黄齐部落自然不能跳出这个范畴。到底哪种社会形态更适合呢?这是黄也迪一直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她记得当初华夏始族黄帝建立的是古国体制,在政治方面是: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

对于经济方面, 
 52、第五十二章部落联盟 。。。 
 
 
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其他的她也记不清了,然后就是夏商周以及秦朝的国家制度。至于汉唐宋元之类的就太远了,只能参考不能仿效。

她把黄乌白智黄狸黄龟等部落里较有智慧的人全部聚集在一起商量国家大事。
众人商议的结果是:黄齐部落改称为黄齐国,黄也迪被称为黄王(最后被她更改为齐王),召开会盟大会,邀请各大部落参加,让他们承认黄齐部落的中心核心地位。

在黄齐部落内部,则以村落为基本单位,各村设村长一名,负责管理村落的各项事务。十村为一城,在十个村落的中间地带,建立一城,设城主和副城主各一人。平时,各村的交易都在城中进行,战时,城里则具有防御敌人的功能。黄山为黄齐的都城,都城里设大监四名,用于监视城内百官以及各大城主的行为。

至于黄齐部落的政治体制和官制,黄也迪绞尽脑汁,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制度,便只好先以秦始皇时期所设的三公九卿官制为模板,设立了中央行政制度:
三公:设百官之首的丞相;总管军事的太尉;主管监察的御史大夫。
九卿:掌管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管宫殿警卫的郎中令;掌管宫门屯卫的卫尉;掌管御用车马的太仆;掌管刑法的廷尉;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的典客;掌管皇族、宗室谱系名籍的宗正;掌管财政的治粟内史;掌管山海池泽税收的少府。

这样,管理士兵和军队的,负责城市防御的,负责工程建设的,负责农业种植的和手工业的。都有相应的官职相对应。
黄齐部落同时也开始了定制历法,律法,统一文字和度量衡,铸造铜钱,用来交换。并大力向周围的部落推行。
当然,这些制度只是暂时过渡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部落的逐步壮大,以后肯定还会更先进的制度来取代他。

当一切尘埃落定时,黄齐部落派出了几百名骑兵和几十位使者,去走访周围凡能找得着的部落,传达这一旨意。黄山附近的很多大小部落也都得知了黄齐部落的威名。
这一旨意传达后,很多部落就派使者来到黄齐表示愿意依附。

于是这一年的春季交换大会便和各大部落的会盟大会合在一起召开了。
前来参加的部落大大小小有几十人,大的几千人,小的只有数百人。他们会同尊黄齐部落联盟共主,结成联盟的各大部落,不论大小,一律和平平 
 52、第五十二章部落联盟 。。。 
 
 
等相处,互不侵犯。其中一方有难,其他部落要及时给以帮助。各大部落可以进行通婚贸易等各种活动。一旦有部落违反这个规定,部落盟主有权行使权力召集其他部落共讨伐之。

这一次是空前的热闹,黄齐部落的陶器农具粮食受到各大部落的热烈追捧。由于铜钱刚刚铸成,很多人对它还是心存疑虑,人们还是喜欢原来的以物易物。
看着交换来的猎物和干肉像小山似的堆在一起。黄乌笑得合不上嘴。
黄玄和黄乌等众位长老,从没想到他们黄氏部落会从一个岌岌可危的小部落成为一个各大部落的盟主。她们恍惚了一阵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