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国人:殖民地历程-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格会教徒的目光转向西方。巡回传教士们建立和保持了这个横跨大西洋的 
社团,并象乔治·基思所说的那样,“使贵格会教徒如此刚毅”。虽然他们 
经常向已经皈依的教徒布道,但这并不意味着传播软弱疲沓的陈词滥调。他 
们鼓吹的是烈性药。他们继承了早期贵格会殉道者的精神,他们的欢颜和勇 

气十分引人注目。约翰·福瑟吉尔博士的兄弟塞缪尔·福瑟吉尔是其中的一 
个。1755 年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 


我至今在美洲大陆上已旅行了 2,550 英里,其中 1,750 英里是骑着一匹马走过的。这是一头 

   极好的牲口,幸好费城附近一位朋友把它给了我,只费了我五英镑。它步履轻松稳健,虽然有 

   时和它的主人一样吃得很差,有时甚至没东西吃,但我俩仍心满意足地缓步前行。 


然而,不管是否心满意足,这些传教士给自己规定了一个艰苦的任务:充当 
荒野中的那利米,使美洲的贵格会教徒想到自己作为上帝特选子民的使命。 
他们的布道主题是勿受富裕诱惑,保持公谊会本色。某些人留了下来, 
如 1698 年来自英国的托马斯·乔克利。他四十多年里一直是费城月会的成 
员,从未丧失作为传教士、狂热信徒和先知的那种精禅。他在 1724 年的记 
事录中写道: 


在费城月会中,我一心想让人们知道:上帝把精神上的和尘世上的福祉恩赐给该城和该殖民地 

   的子民,并使这块土地肥沃富饶,众多居民可由此丰衣足食,因而他现在期待他们报以虔敬和 

   美德。假如他们不更紧密地追随·我主耶稣基督,他那赐予他们天恩地福的圣手就会执鞭惩罚 

   他们,而且他已经轻轻打了他们几鞭。 


这样的怨诉自然是清教的新英格兰所熟悉的,它们在宾夕法尼亚要不是 
同威胁性的坚持关于某些来世的教条结合在一起,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在这 
些教条中,主要的当然是和平主义原则。早在“乔治王之战”即将开始的 1739 
年,乔克利就周游这个殖民地,竭力要求教友们不要插手。从英国来访的牧 
师们,如 1756 年首次到此的威廉·雷基特,到处指责宾夕法尼亚人为殖民 
地的防务担心,“某些人一直在介入和干涉此事”。因此,纯粹真理是从海 
外输入,使人们免遭谨慎之祸。 
要求普遍性有助于加强贵格会派,同时却削弱了它在美洲社会中的影 
响。对宾夕法尼亚的教友们来说,同英国的紧密联系就是同正统观念的联系, 
是在新大陆的风浪中维持安全的一个巨锚。1700 年,费城的一名贵格会教 
徒艾萨克·诺里斯夸耀自己和批评新英格兰基督教的地方主义说道:“你们 
新英格兰的所谓牧师似乎对宗教满怀热情,但只具有一种实际运用的特殊能 
耐。他们的眼界超不过自己的狭小范围,因而不考虑上帝博爱万物的普遍 
性。”但是,没有这种“实际运用”的本领,任何教会都无法把它的训海融 
合到社会心理中去。 
孤独自守。费城的贵格会教徒遵从伦敦年会的旨意,却不同自己的邻人 
交往,而要统治这片辽阔的宾夕法尼亚殖民地,他们就必须了解这些邻人。 
毫无疑问,贵格会教徒视顽固为原则纯正,视刻板为信仰坚定。但某些较有 
眼光的同代人从这些美德中看到了隐患。1705 年,威廉·佩恩本人在英国 
气恼地写道: 


在美洲掌权的人们很容易染上虚荣过度的习气。他们曾是这里的无名之辈,到那里 

爬上了各种微不足道的名位,于是自以为至高无上,好像不存在他们应当向其交代的未 

来的最高审判似的。因此,我有时想如果有一项法律,规定各殖民地的掌权者轮流返回 

英国,使他们在一大堆显要得多的海关官员、交易所经纪人和国会议员中间重新成为无 

名之辈,他们就会在回美洲后大大矫正自己的行为,变得比较谦虚温顺,比较适于执政。 

同时,我祈求上帝不要让他们毁了自己。 


在那些考验他们的原则的重大危机中,刻板的宾夕法尼亚贵格会教徒 
对其邻人不屑一顾,把他们看作已丧失上帝特选子民的资质,成了“失 
去咸味的盐”。本杰明·富兰克林反对某些政策,是因其对贵格会教徒 
另作对待,而访美传教士约翰·福瑟吉尔之流却正因此而赞成这些政策。 
富兰克林希望可恶的民兵税的通过将把珍珠和鱼目、虔诚信徒和伪善者 
区分开,从而“去伪存真”。对福瑟吉尔之流来锐,退出政府似乎不是 
逃避责任,而是体现了祈求“生活于和平和安宁之中,像其他各地教友 
一般关注自身”的愿望。 
宾夕法尼亚贵格会教徒的孤独自守有几种形式。它首先是地理上的。由 
于一些原因,他们没有被卷入西进移民的浪潮,而这个浪潮把一批又一批爱 
尔兰人、苏格兰爱尔兰人和德意志人卷过阿勒格尼山脉,直至宾夕法尼亚西 
部的边远村落。他们从一开始,大都或者在费城及其近郊、或者在费拉德尔 
菲亚、切斯特和巴克斯这三个”贵格会派县”中的一个县定居和发家,从而 
密集于东部沿海地区。直到 1770 年左右,才有贵格会教徒移居宾夕法尼亚 
西部。因此,有一种指责说:正当其他人历尽艰险之际,他们却在富裕的都 
市里养尊处优,这并非没有根据。更严重的是,这使他们不能分享他们殖民 
地的同代人所共有的独特经验。要是宾夕法尼亚的教友们同爱尔兰人和德意 
志人一起移居边远地区,他们本可以较好地理解西部居民对印第安人的态 
度,而不那么顽固地坚持他们的和平主义正统观念。 
甚至体现在佩恩第一个施政大纲中、并继续被奉为原则的关于宗教自由 
的信念,也促使贵格会教徒处于少数地位,并最终陷于孤立。大多数贵格会 
教徒停留在他们最初的东部拓居地,与此同时,路德会、长老会和卫理公会 
各派教徒、甚至天主教徒纷至沓来,对他们形成包围之势。宾夕法尼亚殖民 
地建立后不到半个世纪,贵格会教徒只能把自己称作——用佩恩的预言来说 
——“我们自己本乡的持不同教见者”。 
贵格会派的教规要求教友们孤独自守。与本教派以外的人通婚会遭到非 
议,或被禁止。一个正在追求非贵格会派女子的年轻教友会得到正式警告: 
不要被她的兢力迷了心窍。贵格会派教会表面上为了和平和教友情谊,要求 
成员们把争端提交教会仲裁,而不要诉诸正规的法庭。他们甚至组织起“友 
好协会”,以便越过政府和印第安人打交道。他们以这些方式使自己处于法 
律之外,以教派的原则筑起自圃的围墙,并利用对“良心的纯洁”的关注, 
使之固若金汤。 
要是贵格会教徒试图劝说别人改信他们的教义,他们本有可能推倒这些 
围墙,变得比较讲求实际。然而他们对自身纯洁的关切,超过了改良社会的 
愿望。那些到马萨诸塞海湾旅行的贵格会教徒主要不是去赢得皈依者,而是 
要去证明自己为真理捐躯。或许没有哪个同等规模的教派拥有这么多“传教 
士”,而赢得的皈依者却这么少。贵格会派传教士不管是来自海外,还是来 
自该殖民地内部,大都只是对本派教徒传教。精力充沛的传教士们访问了一 
个又一个贵格会派教会,只是为了使公谊会兔于犯鸡毛蒜皮的过错,而并不 
去向其蒙昧的邻人灌输真理。 
约翰·丘奇曼讲的一件轶事表现了他们的自命正直和僵硬刻板。十八世 

纪五十年代,他为传教而漫游四方,其间他和他有时一顾的理发铺的一位勤 
学好思的理发匠相识。一次,这个理发匠自豪地拿出一本相当艰深的代数书 
给他看,说一直在自学这本书。丘奇曼道貌岸然地答道:“我说,这对某些 
人可能有用,但我不学代数照样能掘土耕地,就像他不学代数也会剃头一样。 
此外我还认为,静修铭刻于我心中的上帝的律法,是更为有益、更令人愉快 
的学习,这样我就能体面地走在他面前。”一个请教徒在这种情况下,会赞 
扬这个理发匠的勤学精神,表示对他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最后可能还会说上 
帝本人是最伟大的代数学家。清教的理智性和教条性使好钻研的清教徒能从 
每件小事中看到通往上帝之路。但贵格会教徒却满脑子都是自我纯化的繁文 
缛节。他以神秘主义者的顽固拒不承认敌人手握大棒,即使它打破了他自己 
和别人的脑袋。同英国贵格会派的密切联盟以及美洲贵格会派的孤独自守, 
使其教条免受一种最具腐蚀性的考验——日常生活经验的考验。 
最后,贵格会教徒把没有教条这一点当作教条。他们的主要信条之一是 
真正的基督徒不能有信条。这使贵格会教徒丧失了那种使请教徒能逐渐把加 
尔文教改造得适应美洲生活的那种神学保障。贵格会教徒老是提心吊胆,认 
为每个妥协都是失败,变革任何事物都可能丧失一切。他的教义充满了神秘 
的狂热,如烟雾弥漫,因此他无法辨明什么是殿堂的基础和支柱,什么是用 
作装饰的奇形怪状的雕像。 

  第三编善行恶报:佐治亚的移民 


“一旦新鲜感消逝,劳而无偿,便无心行 

善积德,目睹此状,好不令人伤心。” 

  埃格蒙特伯爵 


传说佐治亚草木茂盛,热带资源富饶,激励了想去开发的人们,他们的 
宏图既恣意铺张,又刻板不移。地灵物阜云云使人误以为可以他们自己的模 
式来裁剪这块殖民地。这些早期的规划者,把对于佐治亚现实生活的迷惘感 
同他们关于这种生活的蓝图的周密性结合起来了。如果说世界主义和洁身自 
好坑了宾夕法尼亚,那末,家长制作风和行善积德之道刚害了佐治亚。下面 
几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