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邦在接到赵高的这个信息后,与谋臣张良商议了一下,觉得这个姿态可能有诈,不宜答应。另外,秦已经失去了对关东的控制,撑不了多久了,根本无须与之议和。于是刘邦没有接招,而是继续部署向咸阳进军。
赵高发动的政变,看来是晚了一点,要是在巨鹿大战之前,还有能够谈判的筹码,现在秦只剩下本土这一小块了,谁还肯跟你客客气气?
赵高办的第二件事,是试探群臣,看有没有可能干脆自己来做皇帝。
但这也碰了壁。赵高在二世死后上朝,自己佩戴了大秦的国玺,可是百官谁也不向他敬拜。他走上殿去,宫殿上的构件竟然连连崩坏。赵高叹了一声,知道是天不许、群臣不许,只好选择了子婴继承大位。
赵高说:“六国已经复立,秦地日渐缩小,称皇帝不宜,还是称王为好。”于是,立公子婴为秦王。
历史又退回到原点,但一切都不同了。
第三十三章尾声(1)
子婴是始皇帝的皇孙,二世的侄子。前面我们曾说过,他反对二世诛杀蒙氏兄弟,算是一个很有胆量的人。
现在,他的处境也很不妙,赵高扶他上台,无非是当做一个傀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一刀给砍了,再换一个。这一点,子婴很清楚,于是开始想对策。
子婴为秦王,需要有一个仪式,即斋戒沐浴若干天,然后去太庙祭告祖先,接受传国玉玺,这才算登上大位。在斋戒的这几天中,子婴表面在老老实实吃素、洗澡,暗地里却开始了行动。
到了斋戒的第五天,他的亲信宦官韩谈来禀报说,赵高派使者秘密与楚军媾和,现已谈判完毕回来了,估计下一步,就是大杀赢姓宗室,要自立为王了。
子婴大惊,担心在告庙的时候,赵高会设伏弑君。那么,事不宜迟,就要在告庙之前解决这个问题。
子婴马上叫来自己的两个儿子,策划好一个圈套,决定装病不去告庙,赵高派人请也不去,赵高必会自己来请。两个儿子预先持剑埋伏在内室,只要赵高一进屋,就宰了他!
赵高在政坛上连胜对手,根本没把子婴当回事,见子婴称病不去太庙,急了,果然亲自去请。一进屋,他就责问子婴:“祭告宗庙是大事,大王为何不去?”
为何不去?要你的老命!子婴的两个儿子突然拔剑,结果了这个政坛老狐狸。
赵高倒是死了个痛快,但家属也和李斯的家属一样,被夷三族。
宫廷政治,或别的什么政治,都是这样子——先下手者为强。
这一年,是子婴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初秋,子婴祭告太庙,正式做了秦王。
他一共只做了46天的秦王。
在赵高杀了秦二世之后,刘邦并没有中赵高的缓兵之计,而是率军进入武关,到了峣关之下(今陕西蓝田境内),按照张良的计策,在山上遍插旗帜,震慑秦兵,又用重金收买守关秦将,假意劝说秦将投诚。趁着秦将麻痹大意,刘邦军绕过关口,从背后猛击秦军,夺下峣关。紧接着又在蓝田之北大败秦军。
秦关中精锐经此一战,丧失殆尽。唯余咸阳守军,寥寥无几。昔日令六国震颤的赳赳老秦,现在只剩下孤城一座,气息奄奄了。
十月,刘邦大军已经挺进霸上(今陕西蓝田西),距咸阳不过百里。
刘邦挟10万大军之威,“约降”秦王子婴,敦促他赶快投降。
子婴还能有什么话说,只能白马素车,脖子上套着绳索,将皇帝的御玺、玉符、节杖带着,到咸阳以西五十里的枳道亭旁,向刘邦义军投降。
刘邦、项羽,此时都是楚怀王名义下的“楚军”。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谶,到此完全实现。
初冬的这一日,何其苍茫!
嬴姓子孙的这一幕,何其屈辱!
天道也许真的有一种轮回,人间也许真的不容有太多的戾气。
从东海之滨西迁的赢姓一族,至此已有千年历史。散居在西戎的老秦人,从秦襄公八年建国,至此已有563年历史。
熬了千年百年,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至此却仅有15个年头。秦帝国,成了中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统一政权。
此时距秦始皇归天之时,仅有三年。
子孙不肖,龙种无存。
咸阳之郊的落日,洒落的是无边血色……
秦亡之时的咸阳,一派惶恐。刘邦的这一支“楚军”进了咸阳,难免不被这超级花花世界所眩惑。就连主帅刘邦入了咸阳,看见秦宫里锦绣帷帐、宝马良犬、金银珠宝、美貌妇女数以千计,眼睛也都直了。他一个基层治安队长,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踏进这天上人间?于是起了意,要在秦宫里住下。
他手下的猛将樊哙,早年是屠狗的出身,估计见过点世面,力劝刘邦出宫去住,刘邦却不听。
谋士张良深谋远虑,对刘邦说:“秦无道,所以沛公您才能到此一游。要想为天下除去残贼,就应以俭朴为本。现在咱们刚刚入秦,就安于享乐,这就是助纣为虐呀!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沛公您就听樊哙的话吧。”
刘邦听了,觉得有道理,就下令封存宫中的财宝,还军霸上。
这是天助刘邦,给了他像张良这样一个头脑清醒的谋臣,刘邦也正因为在大胜之后保持了克制,才创下了身后几百年的江山,没有像草寇那样一闪即逝。
他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召集咸阳周围诸县的父老,宣告说:“我曾与诸侯约定,先入关者为王,那么我就应该是关中王。我现在与各位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窃抵罪。其余的秦朝法律,一概废除。各位公务人员尽可安居如故。我之所以来,是为民除害,并不想抢东西,请诸君不要怕。我还军霸上,就是要等诸侯来以后,再制定合适的约束之法。”
第三十三章尾声(2)
这话说得文明谦恭,从此留下一句千古成语——“约法三章”。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关于刘邦入咸阳后的情境,为汉代司马迁所述,是否其中有隐恶扬善,不得而知。也有人坚持认为,刘邦军进了咸阳后,也是杀人放火抢东西,连带抢女人。由于形势太乱,才有樊哙、张良的担忧与劝谏。
只是有一点很关键:刘邦从善如流,撤出咸阳,他也就没有做史上第一个“李自成”。
且说项羽在巨鹿之战后,逼降了章邯,章邯在项羽面前痛哭流涕,诉说赵高专权之事。项羽惺惺相惜,抛弃了杀叔之仇,封章邯为雍王,留在楚军中做了高参。章邯的旧部,也就是20万秦军降卒,都归并楚军,大军从河北向西进发。
此时,项羽这位上将军,已不仅仅是楚怀王的上将军了,而是诸侯一致拥戴的上将军。跟随项羽西行的,有赵、齐、燕诸侯之军,整个大军的总兵力有60余万。
大军走到新安(今河南渑池东),诸侯军中过去受过秦人虐待的士兵,与秦军降卒发生了冲突,每每折辱这些“起义士兵”。秦降卒心生怨恨,都埋怨章邯是瞎胡闹。
这情况报告到了项羽那里,项羽便召来英布、蒲将军商议:“秦卒这么多,其心不服,到关中后他们若是不听招呼,就麻烦了,不如全都杀了吧。”
一番部署之后,40万楚军及盟军于夜晚突然行动,连杀带坑,干掉了秦军降卒20万人。
秦降卒固然无辜,但是在53年前,他们的爷爷辈坑杀赵降卒的时候,也不曾手软过。
古代通信不发达,战乱时更是消息阻隔。项羽此时并不知道刘邦友军已到了哪里,只是带领40余万大军闷头向西疾行,要去夺取咸阳。
可是走到函谷关,先锋军惊奇地发现,关上守军已不是秦军,而是刘邦的部下了。关上士卒说,沛公有令,不放任何军队进入。项羽这才知道,刘邦早已进占咸阳,接受秦王子婴之降了。
项羽顿时大怒,令英布攻破了函谷关。然后带领全队人马,怒气冲冲闯入关中,进军到戏亭之西的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停下来,对刘邦摆下了威胁之阵。
这个地方,是以前陈胜的部将周文大军进驻的地方,一脚就能踢开咸阳大门。
项羽摆出这个姿态,就是要以武力威胁刘邦就范。
刘邦大军10万,此时都已从咸阳撤出,驻在霸上。两军仅隔四十里,内讧一触即发。
刘邦军中有个叫曹无伤的小官,见项羽人多势众,就当了叛徒,偷偷告诉项羽,刘邦有意称关中王,并打算任用子婴为相。
范增分析了形势,也对项羽说:“刘邦这个流氓分子,贪财又好色,如今居然退出咸阳,女色财宝一点不沾,其志可谓不小,应赶紧杀掉。”
项羽听了鼓动,大怒:“明天一早,让士卒吃顿好饭,击破沛公军!”
就在这个关键的夜晚,项羽的另一个叔叔项伯,因张良对他有过救命之恩,怕张良也被项羽一勺烩了,就偷偷跑到霸上刘邦军营中,约张良一块儿逃跑。
张良是何等人物?他决不背主,马上报告了刘邦,劝刘邦天一亮就找项羽去谢罪。
这一夜真是千钧一发,历史又险些演变成另外一副模样。
刘邦没路可走,只得第二天一早,带了一支百人卫队,去赴了着名的“鸿门宴”,向项羽服了软,让出了咸阳。
项羽带领40万大军进驻咸阳后,老秦人的悲剧才正式开始。项羽一声令下,杀了已经投降了的子婴,灭掉了秦的最后一个象征人物。
楚军士卒及六国后裔对秦恨之入骨,40万人四处抢掠,放火烧了阿房宫和秦的其他宫殿,大火熊熊烧了三个月之久。
在最近出土的秦兵马彩俑上,还可以看到彩俑刚做好就遭火烧的痕迹。
——焚书者,遭遇了最彻底的报应。
项羽是楚国人,不看好咸阳这地方,在抢够了东西和美女之后,就头也不回地走了。此时他的权力和能量之大,实为天下的主宰。
他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