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骨-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倒是没有少提及!”窦非叹了口气,“不过陛下对法家治国思想仍是没有明确的态度,虽说有了耕战体系的实施,陛下对法家制度比之之前要热心许多,但就目下来看,并没有要以法家取代儒家的意思。”

“我也没有要法家取代儒家的意思。”秦城在心里道,现在他越来越认为,诸子百家应该融合发展,独尊哪一家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以法为本,以儒立国,使百家争鸣,各展所长,各尽其用。这就是秦城的现在的想法。

“法家的核心在于立法,以法度治天下。”秦城对窦非说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陛下能以法家思想立法并颁行四海,你便算是功德圆满了。”

“以法度治天下,那依秦兄之见,用什么治万民之心?”窦非想了想,问道。

“以法度治天下之民,以孔孟治万民之心!”秦城看着窦非,坚定道,“以百家治四海之事!”

三日后早朝,刘彻大会群臣,商议施行耕战体系。

刘彻让窦非先将其耕战体系详细向群臣介绍了一遍,然后在满堂的议论声中,他朗声说道:“诸位有何意见,只管提出来,朕与尔等好好议上一议,看看常侍郎的这份制度,能否在全国推行!”

先前满堂大臣都在交头接耳,而刘彻这一句话说出来,大厅却安静下来,所有大臣都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静了半响,汲黯率先起身,也不多说,直接一字一句道:“陛下,常侍郎当斩!”

此言一出,震惊四座,群臣再次开始议论纷纷。

秦城和窦非对视一眼,又一起看了看刘彻的脸色,这才收回视线。

“汲大夫,此言何意?”刘彻倒也没有气恼。

“禀陛下,常侍郎以昔日暴秦亡国之法上疏陛下,难不成是想危害我大汉的江山社稷?此等行为、此等用心,其罪当诛!”汲黯语调铿锵,字字掷地有声。

刘彻看向窦非,“汲大夫说你其罪当诛,你有何话要说?”

“陛下容禀。”窦非躬身一礼,然后转而面对汲黯,问道:“汲大夫,你方才所说,下官上疏之法,乃是秦亡国之法,请容下官问一句,在汲大夫看来,秦因何而亡?”

“秦法残暴,致使秦亡!”汲黯道,“今日我等应当吸取教训,怎能重蹈覆辙?!”

“那么我再问汲大夫,秦因何统一山东六国?”窦非大声问道。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山东六国,靠的便是秦法。

“你”汲黯顿时语塞,怒视窦非,冷哼一声,拂袖坐下。

“战国之末,非是秦统一山东六国,而是天下万民不堪连年征战之苦,而使天下一统。暴秦何德何能,也能统一六国?常侍郎,莫要太高看了暴秦,难不成你以为暴秦乃是天命所归?”汲黯方才坐下,便有大臣起身说道。

汉灭秦而立国,若是窦非承认秦国乃是天命所归,那么将置大汉于何地?

“好一个天下万民使天下一统!”窦非哂笑一声,对那大臣道:“我且问你,依你之见,战国之末天下是如何一统的?难不成山东六国的军士都没有抵抗秦国的军队?难不成山东六国的百姓都缚了山东贵族向秦国俯首称臣?实在是荒唐!我告诉你,是秦国的军队和百姓打败了山东六国,不是山东六国的百姓拱手送上了自己的国土!弱肉强食,成王败寇,若是尔连此都不敢承认,某何必与你争执?”

那位大臣气绿了脸,也只得愤然坐下。

“常侍郎!”这时候,丞相薛泽不急不忙站起,说道:“难道依你之见,大汉今日所行之法,还不如暴秦之法,非得去仿效他们的法度,才能使大汉国富民强,堪与匈奴争雄?”

窦非微微一笑,对薛泽话里藏刀不以为意,只是问道:“敢问丞相,你身上可有缺点?”

“现今我等正在讨论治国之略,常侍郎可不要引开话题,若是常侍郎对本相有兴趣,大可堂下私下交谈。”薛泽道。

“丞相只需如实回答便可。”窦非坚持道,“若是丞相说自己没有缺点,下官也无话可说。”

薛泽避无可避,只得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多谢丞相。”窦非又是躬身一礼,转而对众臣道:“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汉强于秦何止千百倍,但,秦也有值得大汉借鉴的地方。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则其善者而从之,如是而已。”

汉承秦制,这本就是无可非议的,是以窦非如此说,众人也不好反驳。

“常侍郎怎么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薛泽悠悠道,“若是没能分清黑白,二者颠倒,岂不是误事误国?这个罪,常侍郎担当得起码?”

“正要请教丞相。”窦非向薛泽拱手,“请丞相教我,如何分清善与不善。”

薛泽闻言鼻子一歪,气的七窍生烟,这便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他总不能在自己信誓旦旦说要分清是非之后,对如何分清是非乱说一通吧?若不如此,又岂不是在帮着窦非说话?

“本相何德何能,敢教常侍郎?”薛泽道,“不过本相倒是要提醒常侍郎一句,大汉千万百姓,若是人人可得爵,这天下岂不是乱了套?十年之后,还有谁知道什么是尊、什么是卑?天下还有何秩序可言?常侍郎难道自信可以以一己之力,应付天下千万百姓?”

“天下万民,皆吾辈同道,何谈应付?”窦非字字有力道,“举国上下,赏罚分明,人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朝廷的认可,得到他人的尊重,合力共举灭匈大业!此乃正道,非是邪门,何须下官去应付?”

“有汉以来凡八十年,百姓安居乐业,官吏循规蹈矩,直至今日,乃有大汉兴盛之象,如何便不是正道了?”薛泽再也沉不住气,大声道,“尔等为一己之私,谄媚陛下,企图混淆视听,变更大汉八十年兴国强国之法,不顾天下安定,煽起事端,实乃是大逆不道,要乱大汉天下,谈何正道?!”

“丞相此言大缪!”窦非也红了脸,争锋相对道:“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丞相岂不知: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商周以来,治国治世之道岂是以一法贯穿始终?丞相之今日治国正道,百年前也生于变乱之中,百年前也是被当时所谓正道排挤的对象!因时变法,治当时之事,此方乃亘古不变之正道!”

“你”此时,薛泽的反应与汲黯如出一辙,再也不知说喝是好,只得朝刘彻拱手道:“常侍郎伶牙俐齿,翻手云覆手雨,望陛下详查!”

“今日只议政,不议人。”刘彻道,“丞相,你议政不能胜,便要开始议人了么?”

“啊?老臣不敢!”薛泽忙道。

“既然不敢,那边接着议事!”刘彻甩甩衣袖,昂然道。

 第三百六十二章 天下 长安,长安 天下(一)

刘彻的意思已然是很明显,对薛泽甩出来的这句话摆明了他这回是站在窦非的立场上。  //

有了刘彻明显的支持立场和薛泽对战窦非的败阵,今日朝议的基本走势便定了下来,反对派难以再抛出有力的论据。还有些不服气的大臣在窦非字字珠玑的辩论下也难以支撑,到最后,满堂大臣几乎都沉默了下来,没了反对的声音。

“臣支持常侍郎的提议!”在大势已定之后,秦城顺便打了一下酱油。

“臣附议!”东方朔和卫青接着酱油道。

“臣等附议!”一些内朝官员和军方将领,这时候都纷纷表态。

一时间,朝堂上大局已定。

表面上看窦非今日是以一己之力论战赢了众位大臣,而实际上窦非只是这份耕战体系的发言人,其背后则是有着秦城和窦非多日来甚至是半年来的谋划、对刘彻的说服以及终于换来的刘彻的支持,都是窦非这场人前战斗胜利的基础。

其实刘彻一朝,内朝成势,大事议决都在内朝大臣中,而外朝沦为执行机构。刘彻今日在朝议上抛出这个议题,与其说是让大臣议政,倒不是如说是向他们宣布自己的决策。那些反对的大臣其实才是真正打酱油的。

“有汉以来,我大汉立国之本本为黄老之学。陛下亲政之后,先是大行儒家之学,变更国术,现今又行法家之术,如此动荡国本,实在是会令天下不宁,万民惶恐,望陛下三思!”临了,汲黯仍是苦口婆心道。虽然他这番话已经对今日议政的风向标起不到什么作用了,但这并不妨碍他表现自己坚强的意志。

散朝之后,薛泽和汲黯结伴回到丞相府,两人坐下没过多久,便有一干大臣接踵而至,到最后,大堂中已经坐了不下十来人。

“窦非乃是媚上邀宠之徒,今日他在朝堂上所言,也是妖言惑众!”薛泽开口便将窦非的言行和人品定了性,“此人为一己名利之私,竟然迷惑陛下妄动国体,行暴秦亡国之法,实在是大逆不道,我等必然不能使他得逞,否则大汉万里江山社稷不保!”

众位大臣立马连连表示赞同,纷纷表达了自己要与邪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薛泽对众位“同道”大臣的表现很满意,于是接着道:“可是可惜,陛下一时不察,让窦非这厮蒙蔽了,我等既然为陛下之臣,不为陛下分忧即为不忠。是以我等定要在耕战体系施行之前,将他们的势头压下去,确保大汉国本无忧!”

“窦非只是一谄臣,本不足为虑。倒是他身后可是站着秦城卫青那些将军!这些将军们,惟恐陛下不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打仗建功。这回窦非之所以整出一个耕战体系出来,就是跟秦城这些将军们贯通一气,以军费为由,要乱大汉国体!最终不过是为了中饱私囊罢了,实在是可恨!”那先前紧跟着汲黯发话的大臣这时说道,毫不掩饰自己对军方将领能够大展拳脚的嫉妒之心。

“说的不错,窦非秦城这些人,仗着陛下宠信,便目无王法、目无满朝大臣,肆意胡作非为,我等决不能让他们的恶行得逞!”

当下,众位大臣纷纷将窦非和秦城卫青这些军方的人绑在一起讨论,觉得他们实在是十恶不赦之徒,众人一致决定以后要将斗争的矛头对准他们。

薛泽见今日效果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