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今西夏人入侵,那些地方必然受到了战火波及,他还好吗?下意识的,折文芯便忧心忡忡,以至于无心其他。

好在此时,又传来消息,林少卿的护卫与仪仗已经到了庆州城南四十里。他应该会回去吧?折文芯猜想着,恨不得立即插翅膀飞过去一探究竟。

转念一想,自己能这么想,李复圭同样也会这么想。如今身边这么多的尾巴,轻举妄动的话岂非都引过去了?既然张冠李戴冒充,那就要冒充到底,给他创造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安然返回!

折文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压制住了心中的关切,继续过着“冒牌货”的生活!当然了,如果能与苏岸他们取得联系也是好的,这个倒并非全无可能,折七姑娘还是很有办法的!

夜凉如水,尤其是西北秋日的夜晚!

已经是九月中了,寒意骤增,结霜很寻常,夜晚甚至已经开始结冰。尤其是一阵阵的朔风吹来,更是冷的彻骨。

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荔原堡外,一支千人左右的宋军却偷偷出城了。

寒风之中林昭下意识地拉紧了衣服,身边一位文职军官就没那么幸运了,在瑟瑟发抖中尽量保持自己的风度。

此人正是徐禧。兵部给事中,一名监军,而今更是这支千人军队的统帅。

事情的起因要从林昭和种师道的提议说起,今日是打退了西夏人,但以后几日西夏人肯定会继续进攻的,荔原堡能够支撑多久很难说。

最好的防御便是进攻,于是乎林昭与种师道有一个很冒险的想法。那就是夜袭西夏军营,救援大顺城。

这样一来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荔原堡的压力,还有重新夺回大顺城的机会,毕竟大顺城对宋朝具有非凡的意义。

当林昭与种师道两个年轻人提出建议的时候,徐禧立即有些激动了。之前想要搭上李复圭的心思也被抛诸脑后,巴结人终究是低声下气。倒是军功来的实在。

要是能夺回举国关注的大顺城,那可是天大的功勋,到那时升官发财都不是问题。当然了,肯定会有点冒险,不过徐禧觉得,这两位刚刚立下战功的斥候所言似乎有些道理,听起来很靠谱。

为了光明灿烂的前途。徐禧决定还是冒险尝试一下,大丈夫在世,没有点轰轰烈烈怎么能行呢?

于是乎,徐监军出动了,主动请缨要求带一千将士前去支援大顺城!

对于这样的请求,荔原堡的守将难免有些为难。一千人出城去偷袭西夏人,有点冒险的感觉,不过听到两位斥候的计策。似乎并非全无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徐禧的身份,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给事中,代表的却是兵部和枢密院,是朝廷。连李复圭都敬而远之,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

知州大人可是再三吩咐的,此人绝对不能得罪,因此守将根本不敢怎么反驳。何况如果此事真的成功。意义非比寻常,天大的功劳任谁都会有几分奢望的。

按理说应该禀报李复圭,请知州定夺的,但是事出突然。机会难得,容不得许多拖延。思来想去,守将也就同意了,既然他们想去,就随便吧!同时立即向庆州禀报,让知州李复圭知晓,及时配合。

于是徐监军带着一千人马出动了,其中就包括了提出建议的林昭和种师道,除此之外还有那位指挥刘昌祚。

他们的计划很明确,那就是先袭击外围的西夏士兵,然后杀进大顺城,保住这座战略意义无比重要的堡寨。与此同时,由荔原堡和庆州方面及时派出援军,里应外合对抗西夏人。

最初实施的时候确实比较顺利,西夏人根本没想到在他们连番的进攻之下,宋军竟然还敢主动出击。

梁乙埋和野离瀚在这件事上难得想法一致,全都疏忽大意了,故而根本没有充足的防御准备,可以说是被宋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大顺城外的西夏包围圈被撕裂了,宋军顺利进城。

徐禧兴奋不已,计策顺利实施让他看到了希望。

他们顺利杀进了大顺城中,完成了第一个步骤,接下来就要看庆州和荔原堡的反应了。

压力依旧巨大,林昭与种师道根本就高兴不起来,全都心情凝重。

尤其是看到大顺城里的情况时,连徐禧那兴奋的心情也突然沉重了,脸上也见不到一丁点的笑容。

大顺城里还有大概两千将士,其中大多已经受伤,区别只在于轻与重。这等情况下,他们依旧能够坚守城池,毅力与勇气都值得人敬佩,他们是英雄。

大顺城中坚守的士兵见到有援军到来,一个个都热泪盈眶。说实话,在之前那种情况下,他们虽然在坚守,但也深知一点,庆州可能会放弃他们,失守是迟早的事情。

两千将士在孤独无助,六神无主的情况下坚持了多日。眼看着他们的信念与信心就要崩塌,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时候,最孤独无助的时候。援军到来无疑是对他们最大的鼓舞,给了他们莫大的精神支持。

林昭不知道,不经意间与种师道做出的这个决定,不仅仅是给了大顺城残存守军信心而已。若干年后,这个决定的意义将会不断凸显,非同凡响……

只是即便是如此,可大顺城的情况却远比想象的要糟糕。堡寨的城墙已经多有破损,将士们大都有伤在身,更是疲惫不堪。

大顺城里的物资更是匮乏,干粮还好说,多少能够支撑几日,但是饮水却极度缺乏。大顺城所在的地方水源本就稀少,被西夏大军围困之后,情况更加严重。

而今城中的饮水已经不多,而林昭等一千援军也只是随身携带一日的饮水罢了。如果大顺城再有什么闪失,饮水无疑将会成为最为严峻的问题,甚至是生死考验……

饮水,无疑是大顺城最要命的事情!

为今之计,只能寄希望于庆州那边迅速反应,能够尽快解除大顺城之围。

徐禧没想到会是这个状况,焦急不已,言辞行为之间更是有失风度,甚至觉得自己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林昭与种师道对望一眼,看样子是所托非人啊!心中难免有些担忧。为今之计,等于是将所有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李复圭身上……

问题是,李知州靠谱吗?

荔原堡的守将及时将消息禀报庆州,李复圭在次日接到了消息。

彼时徐禧和林昭等人的偷袭成功,已经顺利潜入大顺城中。

看着这样的奏报,李复圭有些惊喜,笑道:“没想到他们已经在反攻大顺城了,倒是我有些小看这个徐禧了。”

陈桥笑道:“将军没有小看他,想来这位给事中不过是投机罢了,等真正到了战场上指不定怎么叫苦不迭呢!”

不得不说,陈桥看人和预测这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不过此刻他的目光并未集中在徐禧身上,而是这两位斥候!

“将军,你可有另外派出斥候?”庆州的斥候和情报大都是陈桥之间经手的,可是对荔原堡上报的这两位却毫无印象。

啊?李复圭顿时一惊,诧异地看着陈桥,沉声道:“难道不是你派出去的人?”

“不是,赵林、张忠,这两个名字很陌生啊,尤其是还表现的这么出色,按理说我不该没有印象才是。”对此,陈桥很是费解。

李复圭最近是有些神经质,沉声问道:“莫非其中有诈?他们的身份有问题?”

“不知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像!”陈桥道:“倒是眼下,大顺城这边是个很好的机会啊!”

李复圭深以为然,夺回大顺城的确意义重大,是将功补过,对巩固自己地位有很重要的意义。

“立即探查军情,必要的时候出兵大顺城,争取能够夺回!”李复圭信心满满,对此充满期待。

“只是……”李复圭心中总有些不安,沉声道:“只是我这一走,林昭可离庆州没及步了……”

他想要亲自前去前线指挥,奈何后院不安宁,这大概是他最大的忧虑所在。

陈桥摇头道:“将军多虑了,将军不在庆州,林少卿才真正的无可奈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大理寺少卿!”

“说的也是!”李复圭心里略微舒坦一点,沉声道:“别忘了大牢里还有一个……我走之后,庆州就交给你了,你可要帮我看紧点,尤其是注意着林昭的举动。”

“是!”

伴随着李复圭的离开,庆州的局势也因为这些意外因素,越发的有意思了!

第二七三章兵戈之祸

大顺城始建于庆历二年三月,是当时的庆州知州,一代名臣范仲淹修建而成,仁宗皇帝亲自下诏赐名“大顺”。

其本身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加之又有这些政治和人文因素,使得大顺城成为西北诸多堡寨中最特殊的存在。

它的存在,无疑受到了很多的关注!

在此次战争中,宋庭上下已经认定了大顺城已经失守,或者迟早会失守,故而反应特别激烈。

但没想到的是,因为两千多将士的坚持和浴血奋战,大顺城依旧坚挺,掌控在宋朝人手中,未曾失陷于西夏人。

除了历经三十年风沙,依旧坚固的堡寨城池坚挺,守将景思立绝对功不可没。

景思立,是普州安岳人,他因为祖上之荫而获主理渭州治平砦事务一职。为人忠义,能力不错,陕西路宣抚使韩绛曾用他协助掌理保安军。

熙宁二年调任环庆路,出任大宋西北第一堡——大顺城的守将。

景思立表现的很出色,不枉韩绛对他的重视与赞许,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军人的坚持与信念。

自从八月间宋夏军队在环庆路爆发冲突,大顺城前后遭到西夏人进攻已经有一个月时间了。大顺城中的伤亡已经超过了六七成,到现在余下两千人左右。

如此惨重的伤亡,如此艰难的局势,景思立都坚持下来了。面对西夏人的重重诱惑,他没有开城投降,不为所动。当西夏人潮水般发动进攻的时候,他在前线指挥的同时,更是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毫无畏惧,并且成功御敌。

以两千人守住大顺城,这么一座重要的堡寨。难度可想而知,景思立克夫了多大的困难不言而喻。过去的一个月,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