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不演义-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的剑,它准确击向了一个名字并未在奏章里出现的人。

中剑的人是裴寂。

事实上,唐朝的皇帝普遍比较和蔼,自称名字并不是什么怪现象,比如史书记载,李世民就经常对臣子说:世民对某某事搞不清状态,还请某某某教我。但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个大臣都能享受这种待遇,李世民请教的某某某多半是魏征,而李渊自称名字时,谈话对象多半是裴寂。

李渊不但在裴寂面前自称名,称呼裴寂都不带名字,还是用以前的老称呼——“裴宫监”。这个就太亲切了,跟叫人乳名是一个意思,大概咱们老交情了,虽然我现在当了皇帝,你也升了大官,但你永远是我的裴宫监。

上班时,裴寂跟李渊坐在一张床上,下班时,李渊还把裴寂叫到自己的卧室内,我就不知道了,下了班不跟老婆待在一起,却把裴寂叫到卧室内去干什么。

每天,李渊特别交代御厨房,饭菜给裴宫监留一份,特别的赏赐也总是给特别的裴寂。

刘文静大概一次也没坐过李渊的龙床,也没有到李渊的卧室参观过,要不然,他也不会跑去跟李渊讲什么太阳系运行规律了。

算起来,李渊登基后,大封当年的起事老班底,刘文静官居纳言,门下省的最高长官,正二品,裴寂为右仆射,从二品。都是二品大员,差别咋这么大呢。论起来,刘文静确实比裴寂有才,功劳也大,当年太原起事,刘文静出力不少,出使突厥,又出色完成了任务。另外补充一下,在李渊进攻长安时,刘文静负责断后,并成功迫降河中的屈突通,现在屈突通正在唐朝当兵部尚书。

史书告诉我们,存在就是合理。刘文静有一万个理由站在裴寂前面,但裴寂只有一个理由就站在了刘文静的上面。

这个原因是裴寂是李渊的老朋友,这个原因也不仅仅是李渊的老朋友,还因为刘文静只是李世民的老朋友。通俗点说,裴寂是李渊的人,而刘文静是李世民的人,裴寂跟大唐皇帝李渊是单线联系,而刘文静跟李渊是间接联系。刘文静出谋划策,东征西战,而裴寂也没白拿工资,陪李渊喝酒之余,还经常办一些李渊不好出面办的事情,比如气气李密之类的,刘文静的事情堂堂正正,史册有记,裴寂干的那些事情,不太好往史书里写,但却容易写到领导的心里去。正所谓,陪领导干一百件好事,不如陪领导干一件坏事。

综上所述,与其说这封奏章奴味十足,不如说醋味十足。

看完这封酸掉大牙的奏章,李渊有些莫名其妙,咱们老朋友交情好,关你什么事了,用你拐着弯来说我们。

李渊马上写出了批复,由于刘文静在奏章里引用了东晋名臣王导的名言——“若太阳俯同万物,使群生何以仰照!”李渊就专门找了东汉刘秀的典故:

昔汉光武与严子陵共寝,子陵加足于帝腹。今诸公皆名德旧齿,平生亲友,宿昔之欢,何可忘也。公勿以为嫌!

翻译过来就是,当年严子陵还跟光武帝刘秀一起睡过觉,严子陵把大腿压到刘秀的腹部上,刘秀都没说什么。所以,咱跟裴寂的事,你就别操心。

刘文静的奏章被兜头打了回来,但要让老刘接受现实那是不现实的,含沙射影的批评没起到效果,刘文静干脆扯开闹了。

从此以后,只要裴寂发表意见,刘文静总能找到纰漏,然后大搞批判,找不到纰漏,那就制造纰漏,进行批判。这就是所谓的为反对而反对。

公开唱反调往往意味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党争。当然,牵扯到王族,那就不是党争,而是宫斗了。

平心而论,刘文静干的这些事,很难说是李世民在背后指使,因为就算李世民不指使,刘文静跟裴寂唱反调也合于逻辑,所有的症结都可以归为羡慕发酵成妒忌,妒忌霉变成恨。

当年大家在太原,你长吁短叹惶惶不可终日,是我鼓励你。当日你搞不清状况,是我让李世民输钱给你,让你上了起事的大船,我为李家四处招兵买马时,你在跟李渊喝花酒,我出使契丹时,你还在喝花酒,我大战屈突通时,你仍然在喝花酒。现在你竟然爬到我的头上去了。这世界还有没有天理?!

从此,刘文静下定决心,决定一天必找裴寂一处碴,不然睡不着觉。但很快,刘文静连碴也找不上了,因为他下岗了。

因为浅水原一战为李世民背了黑锅,刘文静被削职为民,连班都上不了,自然无法跟裴寂抬杠,当然,刘文静并不着急,毕竟他是为领导背的黑锅,为领导背黑锅,总有平反的一天。果然,第三次大战,唐军反败为胜,刘文静欢天喜地回到长安,拿出箱子里的官服,认真洗了一下,准备明天好去上班。

官复原职是必须的,搞不好,还能混点别的赏赐。

命令下来后,刘文静不平静了。因为李渊给了他一个民部尚书的官。简单介绍一下,唐朝的政府机构分为三省六部,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跟尚书省。尚书省分为六部,民部尚书就是其一,后来为了避李世民的讳,将民字改成户字,这个官说小不小,正三品,说大也不大,人家刘文静下岗以前可是门下省的长官正二品的纳言啊。

人家都进步了,就老刘退步了。

更让刘文静愤怒的是,李渊太不厚道,不能官复原职还罢了,在中书省安排个三品的侍郎也行,或者在门下省安排个三品常侍或者四品谏议大夫也行啊,偏安排去当户部尚书,这不能不说是个比较刻薄的安排,至于刻薄在哪里,还是请尚书省的长官右仆射裴寂来说明一下。

小刘,以后你可是我的部下了,上班时间不要给我找不自在,不然,一堆小鞋等着你。

刘文静彻底失去了冷静。说实话,他确实有才,但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你一样优点,必定搭配另一件缺点。

有才的人往往恃才自傲。

被裴寂压一头的委屈实在难以发泄,现在,跟人抬杠也不在一个层次了,刘文静只有借酒消愁。消愁还罢了,醉酒之后,刘文静做出了一件耸人听闻的事情来。

有一天,刘文静喝了酒,突然抽出腰刀,对着家里的柱子就砍了起来,其表情十分类似于天桥下摆摊打小人的老太婆。边砍,刘文静边恶狠狠地说道:“总有一天我要砍下裴寂的脑袋!”

堂堂民部尚书,竟然公开威胁顶头上司,还喊打喊杀,这成何体统!

让刘文静失去理智的原因是绝望,就目前来看,他已经看不到出头的机会。其根源还在李世民身上。当年在太原,刘文静选择了李世民,裴寂选择了李渊。从年纪上看,刘文静选择了将来,裴寂选择了现在。就投资来说,刘文静的投资术要比裴寂的高明,但刘文静算到了一切,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将来往往是由现在决定的。

当上皇帝之后,为了尽快稳定局势,也为了让一些喜欢押宝接班人的大臣死心(比如刘文静这样的),李渊马上册立了太子,从而堵死了李世民的希望,也断绝了刘文静今朝不行待明朝的奢望。

酒后失言的刘文静很快就要大难临头。

这一天,刘文静家比较热闹,在院子里摆着香案,一位法师披散头发嘴衔小刀手舞足蹈,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跳大神。据记载,刘家家里最近有不干净的东西,也就是闹鬼,刘文静专程请了这位法力高强的法师前来驱邪。又或者刘文静真的请了什么法师来扎裴寂?

邪没有驱走,鬼上身了。

在法师蹦蹦跳跳时,一处偏房内有一双孤独幽怨的眼睛望着眼前的一切,那双眼里闪出的光芒渐渐变得狠毒起来。

这双眼睛的主人是刘文静的宠妾,准确地说是前宠妾,这位宠妾以前天天劝刘文静上进,自己好跟着穿新衣服,哪里知道老刘升官发财后感情转移得比她换新衣快多了。没多久,刘文静就对她审美疲劳,移情别恋了。

这一天过后,这位怀有怨恨的小妾叫来了自己的兄长,写了一封状纸大义灭亲,状告其夫刘文静在家装神弄鬼,意图谋反。

李渊的调查组就下来了,这说明在这件事上,有人吹枕边风了。

李渊的调查组成员是精心挑选出来的,调查组由裴寂、萧瑀领头,裴寂就不用多说了,他跟刘文静本是朋友,现在反目了,自然比一般的敌人更敌人。萧瑀是后梁皇族,他的姐姐就是杨广的皇后萧后,这会儿官居中书省长官内史令。此人因为是皇族之后,自视甚高,当然跟刘文静这样的暴发户没什么交情。

看到这两位前来问话时,刘文静知道抵抗是徒劳的,马上招认自己确实有些过激,这都是因为当年起事时,跟裴寂还是同一起跑线,到了长安,自己天天在外面征战,待遇却不如裴寂,心有不平,所以才酒后失言,行为失检。

说到底,这也就一高级高龄愤青,犯的事也就是对政府不满,对同事不和谐,毁谤朝廷,恶意威胁政府高官,判个劳动改造也就差不多了。可刘文静听到李渊对他的定性,差点要昏过去。

李渊听到刘文静的回复,十分愤怒,马上当着百官的面定了调:“你们看刘文静的这段话,反骨已经露出来了(反明白矣)。”

对于李渊的指示,裴寂不说话,萧瑀当场抗辩,这位萧大人虽然跟刘文静没什么关系,但身为贵族还是有一些贵族的风骨,陷害人的事是不愿意干的,马上申辩刘文静绝对没有造反的心。

萧瑀抗议也就罢了,另一个人又跳了出来替刘文静喊冤,这个人是礼部尚书李纲。这位李纲人如其名,在维护纲纪方面十分坚决,堪称魏征的前辈。可就朝中关系来说,李纲这个举动很不正常,因为他除了是礼部尚书之外,还是太子詹事。也就是说,他是李建成的老师。

接下来,李纲不但替刘文静喊冤,还没事上个书,表示自己管不了太子了,太子饮酒无节,听信谗言,最后,李纲还列了一条石破天惊的过错:疏骨肉。

所谓疏骨肉,也就是说李建成不注意跟兄弟搞好团结。再仔细想一下,便可以得出一个让李世民睡不着觉的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