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过,他本人也第一次对形势感到了悲观。除非美国提供大量的对华援助,否则,
中国人对同盟国的信心将彻底动摇,中国的对日抗战也将会“全面崩溃”。他甚至
警告说,中国的亲日派分子正准备推翻他的统治,以便单独与日本媾和。
对于史迪威,蒋介石心中的不满正与日剧增。他之所以请美国人来担任中国战
区的参谋长,并不是想让他们来指挥中国军队,而是要获取美国的援助。他让史迪
威去指挥远征军,无非是想让他去和英国人周旋,同时也取悦于美国。没想到,史
迪威竟把他的假戏真做,一门心思地去和日本人打仗,对于争取美国援助远没有他
所希望的那么热心。
蒋介石和史迪威,一个在重庆,一个在昆明,两地相隔约700公里,但两个人各
自的想法和打算,似乎比这地理上的距离更加遥远。这预示着两个人的重新会面,
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严重分歧。
6月3日下午,乌云散去,天空放晴,史迪威在昆明滞留了5天之后,终于飞抵重
庆。第二天他支撑着虚弱的病体,立即会见了蒋介石。
史迪威脸色蜡黄,白眼球也变得十分昏暗。那天上午,一位名叫门德尔松的医
生为他做了检查,确诊他患了黄疽症,病因大概是来华之前注射了变质的黄热病血
清。那些变质的血清大量吞噬了他体内的红细胞,导致持续发热和全身不适。尽管
如此,史迪威仍振作起精神,向蒋介石汇报了缅甸作战的“全部情况”。
他认为,蒋介石长期高高在上,很少去视察部队,他手下那些唯唯诺诺、昏庸
无能的将领们只给他说好听的,因而使他陷入了“无知和昏庸的自鸣得意之中”。
只有让他了解前线作战的真实情况,认清中国军队存在的问题,才能促使他采取断
然有力的改进措施。他在写给史汀生的一份报告中说,一旦蒋介石了解了中国军队
在缅甸战役中的真实情况,或许会“吓得他决心对中国军队实行真正的整顿”。
蒋介石和宋美龄微笑地注视着史迪威,似乎很急切地想知道他对缅甸战役的看
法和对将来的打算。
“英国人只关心保卫对他们具有战略意义的印度,从一开始就没有决心坚守缅
甸。”史迪威从对英国人的抨击引出了话题。“他们不屑于同中国军队合作,以致
延误了许多重要的战机。”随即,他把话锋一转,开始对中国军队特别是对一些高
级指挥官提出了严厉批评。
他说:“中国军队的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都是很好的。他们作战勇敢,不怕艰
苦,服从命令,遵守纪律。营、团级军官虽然表现各异,但大多数是很不错的。师
和军的指挥官是个大问题,他们当中只有很少人是称职的。”在被认为“称职”的
高级军官中,他赞扬了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和新38师师长孙立人,接着他便指名道姓
地斥责了杜聿明、甘丽初、暂编55师师长陈勉吾和96师师长余韶等人。
蒋介石虽然对史迪威把“缅战失败之原因……完全归罪于我高级将领”心存不
悦,但仍然强作笑颜,热情地问这问那。
史迪威十分坦率同时也尽量委婉地把批评的锋芒对准了蒋介石。他知道蒋介石
是容不得别人对他进行批评的。但他认为,“以前没有任何人敢对他说真话,因此,
只能由我把真相告诉他”。他说:“在缅甸战役期间,来自各种不同渠道的信件和
指示,下达给各个指挥官,结果使他们无所适从。大元帅本人也给各个指挥官写了
很多意见和建议。这些指挥很敬重大元帅的经验和能力,他们竟然都把那些意见和
建议都当成命令,机械地遵照执行,以致造成了指挥的混乱。”
蒋介石听完宋美龄的翻译,仍然在笑着,但那笑里已经显露出尴尬和做作。
史迪威看了一下蒋介石的表情,继续提出了经过深思熟虑的三点建议。第一,
必须对军队进行整编。中国军队过于庞大,以致现有的装备难以满足需要。因此,
应该合并一些步兵师,使各部队达到满员,然后把现有的全部装备发给那些能够作
战的部队。第二,必须撤换一批无能的高级军官。如果不清除这些人,无论再提供
多少物资援助,军队还得照样打败仗。被撤换的军官,可以送到训练班去培训,对
他们进行野战训练,同时提拔一批有能力的军官。第三,必须建立有效的指挥系统。
在以后的作战中,应当挑选可以信赖的人担任前线总司令,给他以总的指示,然后
让他全权掌握部队和指挥作战,其他任何人,不论是谁,都不要横加干涉。
史迪威认为,武器装备不足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只要采
取了上述措施,即可以用现有装备组织起一支精干有力的作战部队,“顶住日军的
进攻,直到同盟国聚集起强大的进攻力量,赢得战争的胜利。”
说完,史迪威把一份用英文打印好的谈话纪要递给了宋美龄。宋美龄草草地浏
览了一遍,用惊奇的语气说道:“哎呀!这不就是德国顾问向他建议的那些东西吗?”
宋美龄提到的德国顾问,就是德国前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赛克特上将。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后,曾经领导了德国国防军的重建工作。30年代,他
作为退役军官两次应邀来华,担任蒋介石的高级军事顾问。当时,他也认为中国军
队过于臃肿庞大,曾建议蒋介石在大量裁减冗兵的基础上,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
练有素的精锐部队。史迪威并不认识赛克特,但是这两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将军,在
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却形成了对中国军队共同的看法。这绝不是偶然
的巧合,而是中国军事制度的弊端十分明显地摆在世人面前,只要不是出于某种政
治原因对此视而不见或拒绝承认,任何一个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会得出这一结论。
蒋介石夫妇收下他的谈话纪要,热情地邀请他去黄山别墅度周末,但对他的建
议却未置可否。史迪威清楚地意识到,要蒋介石立即接受他的计划并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我的劝告对他们来说是太激进了,实行起来是很痛苦的。”但他仍然希望
这些积极的建议“能发挥些作用”。
回到住地,史迪威被折磨人的黄疽症沉重地击倒在病床上,他未能赴蒋介石之
邀,出席黄山别墅的周末聚会。门德尔松医生一再劝他离开此地,去休养一段时间,
但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促使他拒绝了这一建议。他必须推动蒋介石尽快采取行动,
为了美国,为了中国,也为了同盟国的共同利益。
史迪威浑身疲乏无力,一连十几天躺在病床上,但他的大脑一刻也没有休息,
反复思考着中国军队的整编计划和夺回缅甸的作战方案。现在,中国军队有380多万
人,编成了300多个师,分散在全国的12个战区。5年的连续战争严重破坏了中国本
来就十分落后的经济,使得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装备不足,供应困难,战斗力极为
低下。尽管当时在华日军只有37个师团,70多万人,但国民党军队仍然连遭败绩。
因此,适当减少军队编制,把有限的武器、弹药、装备、给养和美援物资集中起来
使用,是完全必要的。
但是,要实行这一计划确实是十分艰难的。史迪威亲眼目睹过1929年“编遣会
议”之后,中国各派军阀势力围绕着裁撤军队问题爆发的大规模战乱。现在虽然十
几年过去了,但那种“兵为将有”的军阀制度依然盘根错节。每个将领都把自己的
部队当成升官发财的资本,蒋介石也把军队视为维持其统治的主要工具。因此,要
让他们裁减军队,就如同拿刀子捅他们的心窝。不过,史迪威觉得,以美国的租借
物资为交换条件,或许能迫使他们采纳整编军队的计划。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蒋介石毫无反应和表示。
6月15日,病中的史迪威第二次会见了蒋介石。这次,他从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
谈起,重新提出了在印度装备和训练中国军队的计划。当时蒋介石虽然已经同意让
杜聿明率第5军军部和新22师撤往印度,但仍准备让他们在利多稍作休整,便经酉藏
撤回云南。史迪威根据两个月前即已呈交蒋介石的“在印度组织训练中国军队计划
书”,建议把已经和即将到达印度的中国部队留在该地,并利用美军飞机向中国空
运物资的回程,继续向印度运送部队,以便在那里组建2个军6个师共10万部队,就
近取得美式装备。蒋介石对把中国军队置于他的控制地区以外甚不放心,但是在印
度堆积的数万吨美国租借物资,确实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他不得不同意了史迪威的
这一建议。同时,他又十分急迫地催促史迪威,加快向中国空运物资的速度。
史迪威对蒋介石的态度感到厌烦,他丝毫也不重视中国军队的整编问题,却不
顾“驼峰空运”的实际困难,只把眼睛盯着美国的物资援助。“他们还是老一套的
心理,似乎有了飞机、坦克、大炮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史迪威有些激动地对蒋
介石说:“中国军队的软弱固然有缺少武器装备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并不在
此。要赢得战争的胜利,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彻底地重新整顿陆军部队。”
在所有场合从不离蒋介石左右的宋美龄,看出了史迪威的不满。她走过去,坐
到史迪威身边,似乎很真诚地说:“你的计划是很好的,但是很多中国军队还存有
地方派系色彩,平时裁军尚且会酿成风潮,在目前战争条件下,采取这种断然措施,
大元帅不能不考虑政治上的某些影响。”史迪威回答说:“这些问题,以我在华多
年的观察,当然心里有数。但是,现在有美国站在大元帅一边,支持他,我们不应
因为一些小小的顾虑,而轻易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蒋介石和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