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意过这种生活,负债过日子?没有人愿意过这个生活。尤其是东方人,我们老祖宗教导我们,再辛苦都不要负债,你心里踏实,贫穷有贫穷的乐趣,生活过得快乐,不羡慕,不怨天,不尤人。西方文化跟中国不相同,他们要是遇到这个灾难会怨天尤人。中国人懂得三世,那么你想法、看法就看得长远;不知道三世因果,认为人只有这一生,没有来世,眼光很短,看东西看得很浅,那造业就重了。
所以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最重要的圣贤的教育,要把圣贤教育讲透彻、讲清楚、讲明白,不是一桩容易事情。要怎样才能够讲得好?自己必须契入圣贤境界,你才能做到,不入境界做不到!怎么入境界?如果从因上讲,大家平等,人人具足。因是什么?佛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因;我们的老祖宗说「人性本善」,这都是因。圣贤教育,佛菩萨应化世间没有别的,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目的,帮助一切众生回归自性,就这一桩事情,再没有第二个念头,帮助你回归自性。回归自性,一切圆满了,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学佛的目的是反璞归真,回归自性,这就对了!不是搞名闻利养,不是贪图享受,也不必要修什么苦行。
佛是不赞成修无益的苦行,就是没有利益、没有好处的苦行,佛不赞成。佛菩萨有修种种苦行的,那是做种种示现,帮助人、成就人的一种好榜样。那个榜样目的在哪里?就示现什么?离欲,儒家讲的格物,做出来给你看,佛法里面讲的破执著,做给你看,不执著。你看到之后,你才会生起信心,你才会发心去学习、去模仿;你没有见到,跟你讲不容易接受。所以佛法对经教上教后学、教菩萨,叫三转法轮,这是教学的三种方式。对上上根人简单,指示就行了,他就觉悟、就明白了。他一示现那样子,你一看就开悟了,上上根人。对上、中根人?劝转,示他还没有办法体会到,要劝导。下根人,劝他也不听,他也不愿意接受,做实验,做出来给他看,他明白,你能做得到,我也能做到,这下根人。
我们看看现在这个世间,下根人多,你不做实验怎么行?要拯救今天的世界,就是要做实验。实验头一个,我自己要做好,我自己能够做别人的好样子。忍辱,你看我能忍,你能不能忍?做出来!真诚恭敬,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我们对人要学习谦虚,要学习卑下,从我自己做起,我做给你看。对别人要尊敬,我们常讲现在最基本的,现前需要学习的,谦虚,尊重别人、敬爱别人、关怀别人、照顾别人、帮助别人,我真做到!《弟子规》是细节,这五条是纲领。我从我自己做到给你看,自己做到了,儒家讲的身修,修身的功夫做好了,齐家,你影响你的家人,你一家都好。你的家好,你会影响你的邻居,这一家人多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对待外人有礼貌,有诚意、有诚信,谁不羡慕?一切都要从自己本身做起,影响你的亲朋好友,乐意教化别人,你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佛菩萨加持,给你很多的机会,让你扩大教学的效果,这是机会。机会来得有早有晚,为什么有早有晚?众生的机缘什么时候成熟有一定,他不成熟,不能教他。不能教他的时候,怎么办?提升自己。所谓是「退则独善其身」,没有缘分,退一步,独善其身;有缘分,进一步「兼善天下」。兼善天下就是佛门讲的「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愿念念不忘,有机会就干,没有机会就提升自己。「法门无量誓愿学,烦恼无尽誓愿断」,没有机会的时候,干这两样;有机会的时候,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
一切示现当中,要示现有为苦恼,要示现寂灭常乐,要示现这个。在在处处做这个示现,对自己真的提升灵性,对别人有大利益,给人看。真放下,彻底放下,放下得大自在。这是成就大舍,大喜大舍,成就这种的影响,这个氛围。此地讲的毛光照益,用现在话讲就是影响,我们做自然产生影响,这叫毛光照益。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四等」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九五卷) 2007/7/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9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请看第二十四最胜光:
【又放光明名最胜。此光开悟一切众。令於佛所普听闻。戒定智慧增上法。常乐称扬一切佛。胜戒胜定殊胜慧。如是为求无上道。是故得成此光明。】
这一光两首八句颂,清凉在注解里面说的不多,说得很好。「第七」,第七个小段;「一光,总彰万行,三学摄尽,故曰普闻」。注解只有十二个字,注得非常好,戒定慧三学,将佛法里面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统统包含尽了,所以戒定慧是八万四千法门的纲领,是无量法门的总持。我们看经文,第一句把这个光的名字说出来,「最胜光」,最殊胜。『此光开悟一切众』,跟前面大喜大舍一样,摄化众生没有局限,世出世法都包括其中。『令於佛所普听闻』,清凉特别提示「普闻」,就是此地讲的普听闻。实在说,也就是四弘誓愿里面所说的「法门无量誓愿学」。
底下接著说,『戒定智慧增上法』。四弘誓愿所说的,我们学佛千万不能够误会,你看学法门是在哪个层次、哪个阶段,这要搞清楚。佛教导我们,首先是教我们发愿,古人教人首先是立志。志要不立,你做学问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好比行船在大海里面,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你这个船永远靠不了岸,不知道往哪里走,所以人不能不立志。人要立志,有坚定的毅力,永不退转,没有一个不成功。为什么?他一生当中,他有方向,他有目标。在世间法,无论哪个行业,你下定决心,一生从事这个行业,可能你在这个行业上就有殊胜的成就,甚至连你自己都意想不到,为什么?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哪有走不通的道理!人没有志,很麻烦,为什么?他觉得哪一样都好,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到老死,一事无成,我们看到太多了。
我在这一生当中,我父亲在晚年,他走得很早,四十五岁就走,也就是在这个之前告诉我,一生当中走一条路,他就是自己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所以到四十多岁还是一事无成。看看朋友,年龄都差不多的,都有成就。无论是从政、是从军,或者是经商,都有成就。我父亲怎么没有成就?常常换工作,常常换行业,这就糟了。他教导我的就是这么一句话,是他一生失败的经验告诉我,走一条路,一个目标。所以我也想起《三字经》上的一句话,「教之道,贵以专」,教、学是一桩事情,我们学之道也是贵以专。你踏进社会,你从事哪个行业,也是贵以专。我从这个地方体会到这个道理。
以后学了佛,佛法在中国十个宗派,《大藏经》的分量超过儒家太多太多,儒家只有十三经,十三个宗派,不能统统学。即使是一个宗派,净土这个宗派是经典最少的,只有五经一论,六门功课。怎么学法?还是贵以专。今天我们提到《弥陀经》,同学立刻就想到《疏钞》、《要解》,为什么?古代的祖师专攻,他才有这样的成就。《无量寿经》在以前没有夏莲居的会集本,大家都采取《无量寿经义疏》,隋朝慧远大师注解的,跟我们东晋慧远大师名字完全相同,不同时代,隋朝时候人,所以在佛门就称他作小慧远。《无量寿经》注解很多,他这个注得好。都是要一门深入。
深入到什么程度也有标准,这个标准是大开圆解,也就是智慧现前。一门深入是戒、是定。一门,或者是你自己选定的,或者是老师帮你选定的,你依教奉行,这是戒。定,不再涉猎其他的典籍,甚至我只守一个老师的注解,跟一个人学,给诸位说,这叫师承。现在找不到老师,找古人,这好方法!学《弥陀经》,我们找哪个?找莲池大师的《疏钞》,或者找蕅益大师的《要解》。在学的时候,还是要学一个,不能学两个。为什么?一个,你才能得定,两个,定就没有了。得定,定是三昧,这都叫念佛三昧,净宗的都是念佛三昧。定到一定的程度,就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才可以广学多闻,法门无量誓愿学,慧没有开,不能学。有定没有慧,不可以学,为什么不可以学?你一学,定也没有了,不但没有慧,定也没有,戒也没有,这个道理要懂。初学,在佛法无论是哪个宗派,古来的祖师大德限定是五年,也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长时是五年。五年如果慧不开,那还是要一门深入,就不能改变。如果智慧开了,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真妄,有这个能力,可以涉猎;没有这个能力,还是守著一门,尽量减少攀缘,尽量减少妄念,你专攻。
李老师教导我,也是教我依照他教诲的去学习,时间也是五年。但是这个五年当中,我跟他学的是基础,第一部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小乘经。这个经的内容是什么?内容就是五戒十善,里面讲「孝亲尊师」,学习基础的概念,必须要遵守的。第二部我跟他学的就是《阿弥陀经》。那个时候他跟大众宣讲,每个星期一次,我们在讲堂里面听经,听他的经,看他的注解,这一门深入。我第三部学的是《普贤行愿品》,参考的注解是谛闲法师的,谛闲老法师。第四部学的是《金刚经》,老师是依江味农居士《讲义》讲的,我们也就是要看江味农居士的《讲义》;以后我看《讲义》分量太多,我把它做了一个节录,印成一个节本。前些年在新加坡讲过一遍,我就是用我的节本来讲的,「金刚经研习报告」,好像四个月讲圆满。最后一部是《楞严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主要参考资料是圆瑛法师的《讲义》。这些经跟注都是老师指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