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念藏」,念是什么?你看中国的文字,今心,不是过去,不是未来。过去不要去想它,未来也不要去想它,最重要的是现前。现前的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现前的心是这个心,大菩提心!前面十个字是菩提心,后面十个字是菩萨行,这个人真正是发菩提心,修菩萨道,他是真菩萨,不是假菩萨。
  第九个「持藏」,持是保持,永远不会失掉,而不是露水道心。所谓露水道心,是时间很短,保持不住。为什么保持不住?如果前面没有这个基础,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信、戒、惭、愧,或者闻也算进去,前面五个是基础。没有前面五个,保持不住!前面五个有了,有这个根基,你肯定保持,你不会失掉。第十个是「辩」,辩是辩才无碍,你得无碍辩才。无碍辩才不是自受用,是他受用。你看十藏前面九个是成就自己,最后这一个是成就众生;前面九个示现的是身教,后面这一个是言教,身教比言教重要。
  这个叫十无尽藏,这十条叫无尽藏,都从信里面发展出来,开发出来的,没有信,全都没有了。这是《华严经》功德林菩萨说的,大菩萨教小菩萨,希望诸菩萨修学都能够契入佛法。佛法是什么?佛法是性德。契入佛法就是明心见性,你的烦恼习气舍了、放下了,性德现前,你入了佛的境界。为什么叫无尽藏?这十条每个字里头含摄无尽的法海。《华严经》上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任何一个字里头都含摄无量无边的性德,所以称之为无尽藏。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十条是略举几个例子,所有一切的德能无量无边,每个德能都含摄圆满的性德。这是《华严经》末后所讲的不思议的法界,清凉大师引用十藏,用意很深!
  下面又说「七圣财中,信为第一」,财是财宝,世间的财宝,金银、琉璃七宝!你要是得到,可以富裕你的物质生活。佛家也讲财,出了家还有财,圣财!圣人之财,不是物质的。这七种财你要是得到,丰富你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高得太多了。你看看孔子赞叹颜回,颜回的物质生活很贫乏,「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你就晓得吃饭没有饭碗,喝水没有茶杯,喝水用瓢,葫芦瓢;吃饭用竹子编个篓子当作饭碗,你就知道他的物质生活。所以夫子说,那样的生活要是一般人过,「不堪其忧」,可是颜回怎么样?颜回天天快乐,你见到他是欢欢喜喜,「回也不改其乐」。他乐的是什么?他虽然没有金银七宝,他有圣财,他快乐!得到圣人的赞叹,夫子是圣人,常常赞叹他。
  七圣财七个项目,跟十无尽藏几乎都是相同的,无尽藏就是七圣财,七圣财就是无尽藏。七圣财里面头一个是信,你看十无尽藏头一个也是信;第二个是戒,七圣财里面第二个也是戒。《净名经》里面所说的,「惭、愧、闻、舍、慧」,在《净名经》上讲的,几乎跟十无尽藏是一样的。另外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未曾有经》,《未曾有经》里面佛讲的第一个是信;第二个是进,进是精进,勇猛精进不退转;第三个是戒;第四个是惭愧,惭愧算是一个。在《净名经》里面惭愧算两个,《净名经》里头没有进、没有定。《未曾有经》里面有定、有慧,定慧算一个;有闻、有舍,舍就是十无尽藏里面的施,布施。十无尽藏里头没有讲定、没有讲慧,意思在里头,在哪个字里头?在念、在持,在这个里头。为什么?没有定慧,哪来的辩才?辩才无碍是从定慧里头出来的。
  所以这是出世的法财,出世人要修的,出世人重视精神生活,也就是重视功德法财。这一说你就知道了,包括这些德目,要是把它一个一个的说,里面是九个德目,惭愧算一个,定慧算一个,才变成七个。你在这个地方看到惭愧两个字多重要,我们一般人讲良心、羞耻心。我要不好好的做,我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自己是惭;对不起别人是愧,别人里面头一个是父母、师长,学佛的人是佛菩萨。佛陀距离我们现在二千五百多年,这外国人说的,中国历史上记载的三千年。三千年代代相传,这些祖师代代相传,传到我们这个地方,我们不好好认真学就断掉了,你怎么能对得起佛菩萨?怎么能对得起祖师大德?
  中国人常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后是什么?传人,传法的人。佛法传到我这里以后没有了,我没有传人,没有了,这个罪就很重。所以,提携下一代、培养下一代比什么都重要!传法的条件是什么?给诸位说,你具足十藏,你具足七圣财,你就具足传法的条件。十藏、七财里面都有信、都有戒,这两个字尤其重要。有惭、有愧的人怎么能不精进?这是你勇猛精进的动力,它在推动你,这不是名闻利养。世间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他也很精进,他为什么?为了赚钱,为名为利,名利在推动。圣教没有名利,什么东西推动?惭愧。我要修不好,我要教不好,我底下要没有传人,真的是对不起自己,对不起佛菩萨,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对不起众生。你就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
  讲到戒,大家一定要牢牢的记住,根本戒,我们的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净业三福。所以净业三福第一条里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将它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修十善业」,落实在《十善业道经》。我不是自己想的,不是!是佛陀的教诲。有了这个基础,才「受持三皈,具足众戒」。在家三皈、五戒,出家三皈、沙弥律仪,必须要做到,然后再慢慢向上提升,你的学业、道业才能成就。你这一生就没有空过,你这一生法喜充满,真的是无量的幸福。这是现在所谓幸福美满的人生,确实你一生可以享受得到。现在时间到了,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一句。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二一卷)  2006/8/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2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略示胜能第二首偈最后一句。我们还是从头念,经文从头念:
  【信无垢浊心清净。灭除憍慢恭敬本。亦为法藏第一财。为清净手受众行。】
  从这以下一共有五首偈,有二十句,每句说一桩事情。前面我们学习到第三句,第三句是讲的十无尽藏跟七圣财,信都是摆在第一。可以说世出世间法无一不是成就於信心,这就是佛在经上常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如果你信心不坚定,你就没有成就,世法、佛法都不例外。
  学佛,这一生一定要有个成就,成就大小、成就有无都是决定在信心。在《华严经》第二会里面,我们这是讲到第二会最后的一品,第二会是十信会,重点就是在一个信心。你有没有成就,正如前面贤首菩萨告诉我们的,清凉大师在开示里面说得非常好,你信不信你是佛?你要不相信自己是佛,我是凡夫,我不是佛,你这一生肯定成不了佛,为什么?你没有信心,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中国古圣先贤教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话说得太好!我们现在想一想,连成佛都决定在信心,何况其余。我们自己都知道烦恼习气很重,你相不相信你能断烦恼?我不相信,我烦恼太重了,我禁不起诱惑,那你这辈子的烦恼永远断不掉。什么人能断掉?有信心的人能断掉,为什么?烦恼本来空寂,本来无。《起信论》上讲得很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烦恼是不觉,善根福德因缘是本觉,你本来有,为什么会搞成这样子?你没有自信心,你不相信你自己能成就。不相信自己能成圣人、能成菩萨、能成佛,不相信,那你这一生就没成就。你要问我到哪一生、哪一世才能成就?我可以告诉你真实的话,你哪一生、哪一世相信了,有自信心了,你就成就。关键确实是在此地,一点都不错。
  今天我们要学的,『为清净手受众行』。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注的文字不多,比经文还少,经文七个字,他只注了六个字,「信手受取奉行」,它这里是信手。信方,方法的方,就是你信,你方能受、你方能取、你方能奉行;你要不信,这三个都没有。你看你不信,你不接受,佛跟你说的本来是佛,不接受;中国几千年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人之初,性本善」,不受,这圣人说的。
  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有很多人提出这个问题来问我,人性到底是善是恶?人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善恶的善不是本性,诸位一定要知道本性没有对立的,善恶是对立的。善恶的善是什么?是习性。习性本来没有,本性本来有,本性那个本善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佛性、法性,这里头没有善恶才是真善,有善恶就不善,你懂得吗?善恶一对立,你有善,你生三善道;你有恶,你堕三恶道,你出不了六道轮回。你看本性本善多好,没有善恶;换句话,就是没有六道轮回,这才是真的。不但没有六道轮回,十法界也没有,只有一真法界。所以十法界六道三途是迷了自性之后,把一真法界扭曲了的幻相,不是真相。你信不信?
  你相不相信你是世界上最善的人,你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你相不相信?你的本性是至善,你的德相是至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怎么不好?你本来没有烦恼,你本来没有对立、没有忧虑、没有牵挂,什么都没有。今天会变成这个样子,你要问什么原因?丧失了自信心,不相信自己。你自己本来有真诚、有清净、有平等、有智慧、有慈悲,本有的,那叫本善,现在全没有了。佛菩萨教导我们教什么?就是把这桩事情讲清楚、讲明白,让你恢复自信,恢复自爱。
  自信就是自爱,没有自信不知道自爱,不知道自爱,怎么会去爱人?不知道自信,怎么会信别人?没有自信的人,对别人永远是怀疑。具足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