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方老师当年把这个介绍给我,他尝到味道了,我相信。因为他晚年在学校教书全讲佛经,他开这么一门课,大单元,一个单元讲好几个学期。他讲隋唐佛学、魏晋佛学,魏晋是在隋唐之前,大乘佛学、华严哲学,他讲这四个大单元,全都是从大乘教里讲的,他尝到这个味道了。我们跟他学得很欢喜,跟他学什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遇到同道的,不是同道的他不来;换句话说,真正学佛尝到味道了,他来,那是真的真干,不是假的。没有尝到味道要想来学佛,很难,他将来能成、不能成是未知数。
所以有人出家要问我,我都告诉他先学佛,真正尝到法味了,你发心出家,以出家的身分住持佛法,续佛慧命,弘法利生,无量功德!你什么都没有学,你就要来出家,我不赞成。为什么?恐怕福报一现前,大家一供养,你就迷惑颠倒了,你把佛法会忘得一干二净,那你就错了。这个事情很多,自古以来就有。所以我这个出家是先学佛的,我学了七年,到有能力讲经、有能力教学,讲经教学还要能像个样子,我是在这个基础上出家的。
现在跟古时候不一样,古时候出家要考试,很困难。考试及格了,证书是皇帝发的,不是别人发的。皇帝发这张证书给你,那就是肯定你有能力弘扬佛陀教育,有能力教化众生,他那个文凭才会给你,那个文凭叫度牒。你拿到这个文凭之后,你在哪里出家、你去找哪个做老师,皇帝不管你。可是在过去你要出家跟个老和尚,他头一个就问你,你有没有度牒?你没有度牒,他不能收你,他收你是犯法。所以一定要有度牒。这个制度是被顺治皇帝废除的,我们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对这桩事情,他是严厉的责备顺治皇帝,这个事情做错了。
可是我们有很多的听说顺治他自己出家了,可能是废止这个制度他才能出家,要不然他出家怎么办,谁给度牒给他?这个制度废除,在当时是很有利益,想出家的人很多,也都有这个条件,但是真正符合这个标准又很麻烦。所以制度废除,我们看到康熙、雍正、干隆这三朝,出家人多,都是有很大的成就。我们在《大藏经》里面看经典的注疏,高僧大德人才之盛确实超过过去。可是往后,那真的叫一代不如一代,出家人的素质一落千丈,社会对出家人的尊重心逐渐就淡忘掉了。从前出家人,帝王尊重,所以国家文武官员没有不尊敬的,真的有道德、有学问。
所以现在人出家,我觉得还是先学。学成之后,那是个仪式,举行这个仪式是可以的,没有学成的话最好还要继续学。现在佛门里面有解门、有行门,两门总得要有一门才行。我们那时候出家刚受戒的时候,戒和尚是道源老和尚,对我们受戒的人也就直截了当的教诲,就是出家是两种人,一种是讲经教学,一种是经忏佛事。总得要有一门,要不然你怎么生活?两门当中,我们一定要好好认真学习一门,这是说出家之后再学习。我现在所提倡的是出家之前学习,学好之后再出家。就是法会里头领众,最好也先学,做居士的时候就学,学会了之后再出家,我觉得这个比较妥善。所以所有一切不善的,我们统统都要把它放弃,要认真的来学习。第三句:
【或以头陀持戒门。】
这是苦行。『头陀』是印度话,意思是苦行。这个修行法门也是难能可贵,所谓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把物质生活降低到最低的水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过这样的生活。头陀行在世尊当年在世,在印度宗教界里面很普遍,几乎所有出家修行的;出家修行不一定是佛教,印度所有宗教很多都是出家修行的,还有少数在家修行的,也修苦行。
修苦行,我们必须要知道,他一定是持戒修定。为什么?他要不持戒修定,他这个苦行是决定做不到,这是从我们体能上来说。日中一食,你每天吸收的营养、能量的来源很少,很少的能量能够维持你身体正常的运作,这个心要清净。为什么?能量的消耗,我们在这么多年当中体会到,能量的消耗大概百分之九十消耗在妄念上;实际上身体上需要的,十分之一就行。所以你可以把你的饮食减少到十分之一,足够了,你会很快乐,身心健康。可是你妄念多,你烦恼习气很严重,那就需要大的能量补充,三餐不够,还要吃点心,还要吃消夜,这说明什么?你消耗量太大,你不补充,你身体受不了。心地愈清净,消耗能量就愈少,就这么回事情。所以持戒修定的人他消耗能量逐渐减少,没有问题。
在经典上我们读到的,阿罗汉心清净,我们六道凡夫比不上,因为他见思烦恼断了。阿罗汉当年在世的时候,他出去托钵是一个星期一次;换句话说,一个星期吃一餐饭。辟支佛比他更厉害,辟支佛是半个月去托钵一次,半个月吃一餐饭,一个月只要吃两餐,补充两次就够了,都是非常简单、非常少。这个道理你要懂,你要不懂,他们那种生活方式,苦行,不能学,不是随便人可以学的。你心地不清净,学那个,几天你身体就垮了,你就支持不住,现在讲要送急诊室了。所以一定是有定。定由持戒而来,严持戒律,身心清净。他的身体,你不要看他瘦,那是正常的,他身体健康状况比我们强。像我们晚上要是露天在外面睡一晚上会生病,他不会。他每天晚上在旷野打坐,上头也没有盖,多半是找一棵大树,在大树底下,用树做遮盖,他能不生病。不怕风吹雨打,太阳晒他都不怕。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我们听说在澳洲中央地区,那都是沙漠,那里面有土著,他们还是过原始生活。澳洲政府对他们在物质上也有帮助,给他们建些小房子,他们不住,他习惯了,晚上都在旷野。我听说澳洲政府给他建些小房子,他们拿去当仓库,放粮食、放东西,他们不愿意住里头,跟大自然生活成习惯了。他们不穿衣服,皮肤都是深咖啡色的。我们说这些人没有开化,野蛮人,他说我们这些人叫变种人。为什么叫变种?我们的本能丧失掉了,他们还保持著本能。他说我们跟远地的朋友交流还要用手机、用电话,他们不要,他们用心灵感应,不但能听到声音,而且在定中可以看到你现在的生活状况。我们听起来,这是神通。对,凡是有定就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是本能,我们佛门讲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本能。他们这个定不算太深,但是天眼、天耳有了。他没有依照佛法的修行,依照佛法修行,那是很容易证得须陀洹果,但他不是的。这个可以给我们做证明,这是头陀持戒。
世间有一些人尊重苦行,喜欢修苦行的,你就用这个方法去度他。众生品类不齐,喜欢用什么菩萨就用什么,菩萨没有定法,菩萨也没有一定的身分,永远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都不是自己意思,看大家的需要,他就变现什么。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今天就学到此地。
明天我又有一点事情,这是不得已,澳洲那边有事情。同时三月五号我们纪念老师,章嘉大师圆寂五十周年,韩馆长往生十周年,我们同时就做知恩报恩的法会,我们纪念方老师、章嘉大师、李老师、韩馆长,做这个活动。因为今年一个是五十年,一个是十年,海内外去的同学大概有一千多人,所以我到那边去接待一些同参道友,预定十六号回来。回来之后,我们再续讲《华严经》。我们离开这几天,现在钟居士在此地,他已经开始在此地学讲经了,我让他要一直讲下去,所以道场每天他会在此地讲两个小时,欢迎大家常常来听经。谢谢大家。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二二卷) 2007/4/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2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我们接著上一次讲到第五段,「现诸法门三昧门」。这段一共有八首偈颂,为我们举例说了二十门。我们必须要知道,佛常说八万四千法门,四弘誓愿里面跟我们讲的「法门无量誓愿学」,由此可知,此地「别显二十种门」,就是举例而言,让我们知道从这个例子要能够懂得引申,说的是无量法门,都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从第一首偈把它温习一下,第一首偈:
【菩萨住在三昧中。种种自在摄众生。悉以所行功德法。无量方便而开诱。】
这一首「总标多门」。这个意思在前面都跟诸位报告过了,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句,『菩萨住在三昧中』。这句正是菩萨修行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我们想想,我们住在哪里?这句话的意思要懂,不是说你住在哪个城市,哪一条街,门牌多少号,不是这个意思,你的心安住在什么地方。我们自己冷静去反省,我们的心是住在烦恼习气之中,妄念纷飞,前念灭后念生。这样的状况之下,没法子成就。尤其是近代,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走过许多国家地区,我们接触学校多,参观许许多多的学校,现代的年轻人,用古人一句话来形容他,心浮气躁。不但年轻人,再看看我们社会一般大众是不是这个样子?心里面确实安住在贪瞋痴慢之中,患得患失,起心动念都是损人利己,所以感得这个世间的灾难,这我们不能不知道。回想菩萨,菩萨能安住在定中,三昧是定,他心不散乱,起心动念都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就是帮助众生回头,从杂乱、妄想回过头来,安住在清净心中,心地真诚清净。
刚才,有位赵老居士来看我,他跟我同年,今年八十一岁,告诉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把《无量寿经》背过来了,背得一个字不漏。他说他来做影响众,给大家做个示范。八十一岁能把《无量寿经》背出来,靠什么?就靠心住在三昧中。佛在《遗教经》里面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处就是三昧,你真正能够安住在一心不乱里面,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