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示现做样子给我们看,这个十二年禁得起挫折。成就之后开始教学,最初在鹿野苑度五比丘,收了五个学生,以后学生愈来愈多。我们在经典上看到的,常常跟著老师不离开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叫常随众。
这些人为什么那么样愿意跟他受苦?佛陀当年这么大的一个僧团,没地方住,他们没有房屋,没有房舍。经典上诸位都看到,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晚上找个大树底下在那边打坐,休息一下就行了。佛的规定,休息的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夜晚十点钟到两点钟,这时候休息的时间,其他没有休息,精进不懈,把自己所修学的全部落实在生活当中。这个很不容易体会,你要不是真正干你体会不到,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快乐无比!世间再找不到有一桩事情比这个事情更快乐,所以才那么多人跟著佛陀学,不是短时期,一辈子。佛陀在世的时候四十九年,最初的五比丘那就跟足了四十九年,佛陀灭度之后他们还在世间,还是守住老师的规矩,给世间人做好榜样、好样子。
佛教传到中国来,中国的文化跟印度不一样,印度人对於出家人这种生活的方式非常尊敬。中国人如果说是老师没地方住,吃饭要到外面去讨饭,中国人讨饭是乞丐,那还得了!这个学生会被社会大众不能容纳。所以佛教到中国,帝王都拜出家人为老师,哪有学生做国王,老师连个房子都没得住,那还得了!所以到中国一定要受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中国人对老师非常尊重,所以特别要给他盖精舍。真的是盖得好,比照什么?比照皇宫,所以中国寺院是比照皇宫盖的,为什么?出家人是皇上的师父。
佛教进入中国是汉明帝派特使到西域去礼请的,请回来的。初到中国是国家的客人,贵宾,然后就称为国师,所以他所住的地方称为寺。诸位要懂得寺是什么,现在很多人不懂。如果你们有机缘到北京去旅游,你们到故宫去看一看,你到故宫里面看到很多寺,我们读佛学的人对鸿胪寺比较熟悉,你到故宫里面去看,有鸿胪寺,那是什么?办公室。皇帝下面有九个办公室,直接归皇帝管的,这个办公室称为寺。寺的意思是什么?是永久设立,不会废除的,寺有代代相承的意思。宰相底下办公室称部,所以从前宰相下面有六个部,皇帝下面有九个寺,办公室,这都要懂得。
佛教成立办公室也叫寺,跟皇上下面的单位是平等的,称寺。过去鸿胪寺管外交,现在外交已经改到宰相下面去了,外交部,在从前是皇上直管,宰相不管外交。名称要搞清楚,不是庙,庙是祭神的,就有太庙。太庙是什么?祭祖先的,皇上祭祖先称太庙,平民百姓祭祖先称宗祠、称祠堂。所以庙、祠都是祭神的地方,我们可以说那是宗教,寺不是宗教。现在这个名称都搞混淆了,寺跟庙连起来,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看到很遗憾的事情,它怎么会变成宗教?所以诸位要懂得历史,了解实际状况你就明白了。
佛教这个办事机构,你看它里面的组织跟现在的大学差不多,寺院里面的方丈、住持,或者也称为主席,他是校长。他下面分为三个部,佛学的名称称首座,首座就是现在学校里面的教务,好像大学里的教务长,管教学的;第二个是维那,维那管训导,管学生品德修养;第三个管总务的,称为监院,我们一般称当家师,管总务的。所以第一个是首座,第二个是维那,第三个是监院(总务),你看跟现在一样,现在寺院里面还是有这个名称,可是职责大概只有当家师管的职责没有变,其他都没有了。有首座,首座不管教务,教务没有了;有维那,维那大概只是在佛寺当中领导大众唱念,管理典礼的仪式,已经不是管训导,变质了。这个我们不能不晓得,学佛的人不可以外行,人家一问你,什么都不知道,内行的人就笑话你。所以传到中国来是教育、是学校,佛寺是学校。国家护持,所以代代出人才;出家有人才,在家学佛也出人才,高僧、高士。现在连名称都混淆,都不知道了,哪里会有高人出来?
要怎样才能够返本归源?贤首国师讲得好,妄尽,这就是当年章嘉大师教给我的,放下。要把烦恼习气放下,要把错误的知见放下,要把所有一切不善的习气放下。这不是容易事情,说得很容易,做很不容易,那是什么原因?其实当年章嘉大师教过我,佛法知难行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放不下是因为无知,你真的要搞清楚、搞明白了,放下不难,放下很容易。在中国惠能大师给我们做了榜样,他成佛了,他真成佛了,多少年岁?二十四岁,这个不能否认。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无论哪一部经,你拿去向他请教,他都会给你讲得头头是道,佛法;世间法无论什么事情你向他请教,你去问他,他没有一样不知道的。他的智慧从哪来的?我们说他这些常识从哪来的?没学过。乃至於现代科学家所发现的,物理学上的问题、数学上的问题,你向他请教,他没有一样不通,这怎么回事情?我们从这些地方细心去观察,就知道他成佛了。他为什么成佛?他放下了,他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所以他的智慧现前了,究竟圆满的智慧。这是什么?这就是《华严经》上佛所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如来」两个字我们现在懂了,如来是自性。这个地方讲如来三昧讲了十多次,自性本有的叫如来,哪个没有?个个都有,诸佛如来的智慧、能力、相好、福报每个人都有,都平等。人要晓得一切平等,竞争的念头就没有了,就会断掉了,为什么?你看破了,把竞争放下了,怎么竞争也等於零,本有,我有,你有,他也有,个个都有,平等的。所以在佛不增一分,在凡夫没有少一分,平等平等,你还要争什么?现在人都是满脑袋竞争,佛没有竞争的,真正学佛的明白这个道理,他把竞争放下了。放下怎么样?想办法去恢复自性,自性恢复的时候一切智慧德相统统现前,跟惠能大师一样,那个境界才是方老师所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这个我们从五十五年也证实了,所以我尊敬老师,我念念不忘老师。没有老师的引导,我对佛教跟现在社会一般人一样,完全不了解,认为它是迷信,认为它是消极,它不应该生存在这个社会上,他们是社会的寄生虫。从前是这样的观念,一百八十度的错误。不是方老师给我说,哪个人要介绍给我,我都不会相信。这个恩德太大!这一指点我们走上一条光明的道路,无比的光明,这一生受用不尽。我们这一生要不能契入华严境界就对不起老师,真正能契入,这叫报佛恩、报师恩,同时也报父母之恩,自利利他,真实的利益。
世间教学也不例外,孔子的教学、孟子的教学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成就,影响到现在?没有别的,他放下了。他放下什么?他放下自私自利,他放下名闻利养,他放下五欲六尘,他放下贪瞋痴慢,所以他的教学那样的感人,那样的成功,道理在此地。我们今天也能这样放下,我们的教学成绩不会输给孔子。我说这个话有根据的,根据什么?我们在汤池做的一年的实验,我们要求老师自我放下,他们真的放下了,真的感动地方的人民,从这个地方证实教学德教重要,伦理道德的教育。其他教育办得再成功,如果伦理教育没有,那个成功不是真的,是假的,为什么?导致整个社会的动乱,这明白的摆在我们眼前!伦理道德教学的成功,国泰民安,人跟人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没有对立、没有怀疑、没有忧虑、没有冲突。
儒跟佛的教育都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孔子教学四门,第一门就是德行,第二门是言语,第三门是政事,第四门是文学。释迦牟尼佛的教学,我们在《观经》里面看到,第一句是「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后面接著「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什么?伦理道德,大小乘经里面讲得太多。无论讲多少,跟你的思想、见解、生活、待人接物是同等的关系,在《华严经》上看到的是圆满的关系,原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
佛对我们的要求,你怎样才能够契入?你要把妄的放下,要彻底放下。我们现在是知道妄要放下,我们也很认真努力在放下,可是怎么样?没有到彻底。像惠能大师那种人,我们可以说是上上根人,他一明白之后他就能彻底放下,这真正是难能可贵。我们一般人放下是慢慢放下,像佛陀教导我们的,先放下执著,再放下分别,最后再放下妄想,分阶段。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物是天地万物)不再执著了,这个不再执著也有浅深次第差别。你看小乘,小乘的阶级四果四向八个阶级,这就是慢慢放下。初果向是向著放下的路上走,没彻底;如果真的把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放下了,他就证初果,初果是第二个阶级。第一个是初果向,第二个是初果,第三个阶级是二果向,第四个阶级是二果,阿罗汉是第八个阶级。
这就是告诉我们放下慢慢来,希望一年比一年有进步就不错了。年年有进步,你这一生会不会成就?肯定成就。如果想想,我今年跟去年差不多,没进步,甚至於我今年比去年更糟糕,为什么?执著更严重,自私自利的念头更严重,比去年更严重,竞争、好胜、控制、占有的念头愈来愈强,这就糟了,这绝对不是好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这个现象是往下堕落。所以儒佛教人,乃至於所有宗教都教人不要追求物欲,追求物欲没有不堕落的。佛教导我们怎样?生活能过得去就好,你就把它保持在一个定点上;我们每天能吃得饱、能穿得暖,有一个小房子可以遮避风雨,足了,比释迦牟尼佛强多了。释迦牟尼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