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魂为变」,那就是说他不稳定,而且速度非常之快,哪个地方有缘,他不知不觉的就去投胎了。并不是自己有选择,不是的,如果自己有选择,那就好办了,没有自己选择的能力,哪里有缘哪里就去,迷惑颠倒。他看到饿鬼道、看到地狱道,他很欢喜、很爱好,他有这个嗜好(贪瞋痴的嗜好)自然就去了,去到里面就出不来,自己并不晓得。如果有能力选择,你们想想看,谁愿意选择三恶道?就是到人间来投胎,他有权利选择、有能力选择,他怎么会选择到一个贫穷家庭?一定是富贵家庭,生下来就享福。没有办法选择的,业力在引导你,引业在引导你。
一般人说灵魂是自己,灵魂是迷惑的自己,不是觉悟的;觉悟的自己我们就不叫灵魂,我们称它作灵性。灵性是觉悟的,灵魂是迷惑的。所以觉悟的人、聪明的人一生当中念念要觉悟,不能迷惑!哪个人不想觉悟?那你就得晓得觉迷的现象,我到底是在觉还是在迷?佛经上讲得好,「觉心不动」,无明是动,我那个心在动就是迷,我的心不动就是觉,不动是什么?不动是定。念佛的人,我们常讲最低阶层的功夫叫功夫成片,也是念佛三昧里面最低级的,只要有这个功夫决定往生。在其他法门里面,最低级的功夫不行,不能超越六道轮回,但是有这个最低的功夫,可以保证你来生不堕三恶道,这肯定的。
念佛人的方法确实很殊胜、很巧妙,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心里头定在一句阿弥陀佛上。所以会修行的人,我们在前面讲,无论在什么时候不妨碍你用功,这是净宗的殊胜,不受外面境界的影响。譬如善缘,人家欢喜你、赞叹你,「阿弥陀佛」;人家不喜欢你、讨厌你、骂你、羞辱你,「阿弥陀佛」。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对我自己、对别人,你赞叹我,我没有接受,我阿弥陀佛,我心里没有欢喜,我心里还是阿弥陀佛;你骂我、侮辱我、毁谤我、陷害我,我也不接受,我心里还是阿弥陀佛,对你也是阿弥陀佛,这个人叫会念。所以不管什么境界里头,妨不妨碍他?不妨碍。而且什么样境界,他在境界里考验自己的功夫,真的不受外头境界影响,决定得生。我们看到了,恭喜他,他是阿弥陀佛的人,现在人虽然没去,那个地方已经注册,已经挂号,他肯定要去。如果人一赞叹,很欢喜,人家骂你几句,很生气,没用,念得再好,我们晓得他这一生去不了,为什么?他心被境界转,就是他心是迷的不是觉的。果然是觉心,就是一句佛号,他的心定在这个佛号上,除这句佛号之外,什么也没有。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头讲得好,四十八愿几个人能记得很清楚?几个人天天起心动念去跟它对照?很麻烦。蕅益大师教我们一句话,你这一生只有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就是求生净土,就是想见阿弥陀佛。这个愿就是无上的大愿,就是无上的菩提。有这么一个心,其他的都放下了,世出世间一切法,看到别人修,好,看到别人学,好,看到别人毁谤,好,看到别人糟蹋也好,都不放在心上,一心正念,他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大众在一起薰修,佛陀给我们制定的规约、规矩就是六和敬。六和敬的意思很深很广,非常圆融。第一个是「见和同解」,进念佛堂,志同道合。你看从前远公大师,我们初祖慧远大师他在庐山建一个道场,邀集的同学,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个人。什么志?就是发愿这一生当中决定求生净土,亲近弥陀,除这个之外没有第二念,所以一百二十三个人个个成功。先往生的来接后往生的,弥陀、观音、势至来接引,他们都跟著一道来接引,多殊胜!那叫真正的念佛道场。所以我们首先要学,学什么?不受外头境界干扰。不受外面境界干扰就是毁誉不动,人家毁谤不动心,人家赞叹也不动心,就是一个态度,真诚恭敬待人接物。赞叹我的人,我对他真诚恭敬,毁谤我的人,我对他还是真诚恭敬,那个人是极乐世界的人。
能随一切缘,自己没有意思,自在、随缘、念佛。我自己要想怎样怎样,那是攀缘,那不是随缘,那是攀缘。随缘心清净,随缘心真诚,随缘是觉心。我要想怎样怎样,错了,想怎样怎样,妄想!缘不成熟,你的妄想也不会变成事实,缘成熟,不打妄想事能成就。而且缘千变万化,缘要能认识,要能掌握,没有一个不成就的。有好多机会当面错过,那就很可惜。可以说每个人生生世世都会遇到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一生成佛的因缘,怎么样?错过了。我们有没有错过?有,你看在历史上自古到今多少人念佛三年就往生,我们念了三十年还没往生,错过了。怎么错过了?我们刚才讲的这些原理原则你有没有做到?没做到,人家赞叹我还是欢喜,毁谤我还要生好几天气,不行,这叫什么?当面错过。要晓得,染净、善恶、起心动念跟外面诸相常现它是相应的,我们希望外面的相现什么样的相,你先要问自己动什么念头。善念,一切相没有不善;不善的念头,没有一个相是善的。佛念现佛境界,贪念现鬼境界,愚痴现畜生境界,外面确实没有干扰,只是你自己用心错了,这个道理不能不懂。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海印三昧最后的一义,「非现现。谓如来三昧,寂然不动。为众生故,於非应中随感而应」。这句讲得很清楚,如来三昧就是自性本定,所以它是寂然不动,从来没有动过,虽然是起无量无边的大用,它动过没有?没动过。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外面境界森罗万象,它动过没有?没动。也像我们电视机的画面一样,萤光幕里面的现象千变万化,电视机的萤光幕如如不动,它能现,但是它不动;不动才能现,动就不能现,这个道理要懂。为什么佛菩萨、祖师大德能把这些现相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他心是定的,心定他照见。
心定,定跟慧是连在一起的,定起作用就是智慧。佛法里常用水来做比喻,好懂,我们用一盆水来做比喻你就更清楚。一盆水放在那个地方不动,没有染污,没有震动,它水是平的、干净的,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所有的现相照得清清楚楚。定起的作用就是照,照是慧,不动是定。所以你心定的功夫愈深,你照的境界就愈大愈广。阿罗汉能照一个小千世界,菩萨能照一个大千世界,佛能照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诸佛世界,这什么原因?定功浅深不同。所以定是佛法修学的枢纽,戒是什么?戒是方便。我们怎样才能得定?持戒。特别是禁戒,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许做,这也不许做,反正样样不准,那是禁戒,都是叫你心定下来。
佛教人,那还不算戒律,是戒律的预备功夫,没有这个功夫你就不能持戒。预备功夫是什么?十善业。十善都是禁止的,你看,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在家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统统是不,这样你心就定下来了,定生慧。这个慧虽然不大,起作用了,起什么作用?能接受佛法,佛给我们讲经说法我能听得懂,我能听出里头的味道,法味。
现在学佛的人(无论在家出家)学了很多年,心里还是乱糟糟的,什么原因?他不定。换句话说,佛要求大家的十善都没做到。起心动念习气很深,不杀生,蚊子咬一下,一巴掌就打死,对於蚂蚁、家里这些蟑螂、苍蝇绝对没有爱护的心。不偷盗,自己好好的想想,有没有占便宜的念头?有占便宜的念头,盗心,偷盗的行为你没有,偷盗的心你还没有断。口业尤其造得重,所以《无量寿经》里面教我们善护三业,第一句是口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为什么?最容易犯的。在一般经典里面佛讲的顺序都是身口意,《无量寿经》上讲的是口身意,用意很深。我们中国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说的人无心,听的人有意,麻烦可大了。你说的时候很轻松,听的人记恨,他那个怨恨如果不能够化解,那就是佛经上说的「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所以我常常要想到,我怎么对人,人家怎么对我。不要认为今天他是下人,他是我家的佣人,一转世,可能他是主人,我是他的佣人,很难讲,要常常想到,我不是生生世世是人上人。佛法里面说得很多,不是下下人就不能修福,大富大贵的人才修福,不一定。你看看《了凡四训》里面讲的例子,穷人在寺庙里供养两文钱。两文究竟是多少?现在人没有印象,我在小的时候有这个印象,十分钱是一毛,十毛是一块,一分钱是多少文?三十文。我懂事的时候铜钱已经不用了,就是当中有个孔的,那个不用了,那个一个钱叫一文,我懂事的时候。我出生那时候那就不记得,那时候还会有,但是我懂事的时候,就是五、六岁的时候这我记得,那个时候铜钱不用了,渐渐废除了,但还是很多。用什么?用铜板,也是圆的铜板,当中没有洞,但是上面它写的字「当十文用」,我们就晓得那一个铜板要换从前有洞的钱换十个,当十文用。那我们就知道,那时候一分钱是几个铜板?三个铜板,三十文,三十文就是一分钱。所以两文钱,就是从前那个铜板(当中有洞的)两个,真是微不足道!
布施两文钱,由於她真诚恭敬,方丈和尚亲自给她回向祝福。没想到以后这个女孩子做了王妃,地位高了,又走过从前这个小庙,这次有钱了,带一千两银子去布施,身分不一样,态度也不一样了,老和尚叫徒弟给她回向。所以她就来问老和尚,我小时候两文钱布施,你老人家给我做回向,今天我带这么多人来、这么多钱来,你怎么只叫徒弟给我做回向?老和尚就说,以前那两文钱,你那种真诚心从你的态度上看到,真诚恭敬,我不给你回向对不起你;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