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理学-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唯物主义观点的人,认为心理起源于物质,是物质活动的产物。但在我国,很长时期人们以为心理现象是心脏活动的产物,因此,汉字里凡是表现心理现象的都带心旁。如思,想、情、意、爱、恨……。这种把心理现象看成是起源于物质的,是物质活动的产物的见解,固然是唯物主义的,但说心理产生于心脏,这毕竟不符合事实。

  明代著名医生李时珍(1518一1593年)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泥丸之宫,神灵所集”①的论断,认为脑是高级神经中枢的地方,是脑神经所在处,它聚集着人的精神。他还说:“耳目口鼻动于内,声色嗅味引于外”①,指出了大脑的精神活动与耳目口鼻等感官的活动是由客观事物所引起的。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1768一1831年)根据他自己对尸体的解剖和大脑病理的临床研究,也提出了“灵机、记性不在心脑”②的著名论断。

  西方近代唯物主义者、十六世纪英国的经验主义者和十八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同样都明确地认识到,心理现象是神经组织活动的产物,是由客观事物所引起的。

  一切唯物主义者都认为,心理是物质派生出来的。世界一切的本源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但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庸俗唯物主义者德国的毕希纳、福格特错误地把心理活动和物质过程径直地等同起来,认为脑髓的分泌思想正好象肝脏之分泌胆汁,胃分泌胃液一样。后来,旧唯物主义虽然对于心和物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比较进步的看法,但由于他们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考察问题,因而对于心理现象的理解还是不够正确。他们常把人比作机器,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如同机器的功能一样。如:法国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说:“人不过是一架巨大的、极其精细、巧妙的钟表”;③狄德罗把人比作有感觉的钢琴,他说:“我们的感觉就是键盘,我们周围的自然界弹它,它自己也常常弹自己。”④他们或者把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等同看待,或者把人的心理看作是自然本能活动。费尔巴哈曾经说过:“是人具有某种动物所没有的东西吗?不是!差别真是在于此,他作为人而具有那些动物作为动物而具有的东西。动物的感觉是动物的,人的感觉是人的。”⑤人和动物的不同仅在于人“是感觉论的有生命的最高级,是世界上最感性的、最敏感的生物。”⑥

  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人们对于人的心理才获得科学的理解。

  列宁精辟地指出:人的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①所以,辩证唯物主义者对人的心理下的定义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第一节心理是脑的机能

  现代科学史证明,在没有人类,没有人的心理之前,地球早已存在。地球上最初出现的是无生命物质,后来发展而为有生命的物质,才出现植物、动物,以至人类,才有了人的心理。

  一、从物种发生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

  心理不存在于物质之外,心理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它是物质发展到一定的高级阶段的属性。所谓反映是指物质互相作用时所留下的痕迹的过程。反映是物质的普遍属性。由于物质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因此,物质的反映形式也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是物理的、化学的反映形式。例如,水滴石穿,盐在水中会溶化,铁在湿空气中会生锈。有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是生物的反映形式。例如,植物有感应性(含羞草吃虫,向日葵向太阳,柳树叶向水)。具有网状神经系统的腔肠动物有了心理的萌芽——未分化的感觉(图2一1A、B)。这种感应性是有机体对直接的、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的回答。具有链状神经系统的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由于有了神经节和神经索,每一段神经节有相对独立的作用,并由神经索联系起来,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头部的神经节更为宽大。因此,开始有了特定的、专门化的感觉一一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图2一1,C、D、E)。例如,蚯蚓和昆虫有灵敏的触觉和视、嗅、味觉,能对物体的光滑或粗糙的程度,对花的气味、颜色、形状作出反映,并与之调整自己的行为,这种能揭露刺激物的信号意义的反映形式是心理的反映形式。自脊椎动物起,出现了真正的脑,并分化为延脑、小脑、中脑、间脑和前脑,于是就产生了更为复杂、高级的反映形式——知觉(图2一2A、B、C、D、E)。鱼类的大脑两半球只处于萌芽状态,两栖类开始出现了大脑两半球,然而很小,构造简单,爬虫类的大脑两半球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了大脑皮层(三层),鸟类的大脑皮层仍然很薄,平滑而无沟回,哺乳动物的大脑两半球和大脑皮层得到急剧发展。例如,狗的脑重已是脊髓的五倍,摘除大脑皮层的狗不仅不再对呼喊它的名字给予反应,而且也不会寻找食物了。哺乳动物已有具体思维的萌芽。如白鼠能进行各种迷津的学习,能反映事物的整体,马在战时能救受伤的战士,狗在地震前能拖主人出屋。灵长类的脑是动物脑发展的顶峰,大脑皮层有六层,面积扩大,细胞增多,有了具体思维的能力。猿的脑重是脊髓的15倍,破坏猿的大脑皮层会使猿立即陷入长期昏睡状态。类人猿能接棒取食,能用水壶中的水浇灭存放食物入口处的火,能挑钥匙开箱子取食,能认识事物之间的具体关系,能从七种不同颜色的正方形中选出红色的正方形,能从装满胡桃的袋中取出同样数量(1—3个)的胡桃等。还有笑和哭的面部表情,经过训练可学会“手势语言”。譬如,自1966年起经过五、六年训练的黑猩猩沃休能做160多个手势,并能把它们组成为短语。①经过训练的大猩猩柯柯能正确使用645个不同的手势,其中经常使用得恰当的手势约为375个。还会争吵和撒谎,会给物体下定义(“什么是桔子?”“食品——喝”)。②可见,动物越发展,获得性的行为越是起作用。

  从以上关于物质发展过程中的事实,可以说明心理只不过是反映的一种形式,它是物质发展到一定的高级阶段所发生的属性,是神经系统、脑的机能。而且,它随着神经系统和脑的发生、发展而发生、发展。

  大约在离今一千五百多万年前,地球表面气候变冷,森林大量减少,人类的祖先中一支高度发展的、已有初步社会化的古代人猿被迫从树上降落到地面上生活。陆地的生活条件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且由于劳动和语言的产生、发展,才使得他们从类人猿中分化出来成为人类。

  直立行走和双手解放是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的”③。在此期间,经历着一个漫长的岁月。而且,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作为劳动器官的上肢进化成现代人的样子,远远地比人脑达到现代这样大小要早得多。当人类祖先的上肢已经解放,不再作行走器官时,脑子还是相当小,只是到近几十万年内,人脑才达到现代这样大小(脑细胞数比高等猿猴多一倍,比低等猿猴多四倍)。所以,我们说,正是通过劳动和语言,才使猿脑变成为更大、更为完善的人脑(图2-2F)。

  由猿脑逐渐变成的人脑是一种在结构上极为复杂、机能上极为灵敏的物质(详见第三章)。

  现代科学家认为,在整个宇宙中没有什么已知的东西可与之比拟。用现比的术语来讲,脑,特别是大脑皮层是接受、综合、贮存和重现信息的器官。据估计,一个人的大脑能容纳全世界图书馆中藏书的信息量。

  人脑这块物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是“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①高度发展的人的心理正是以这块高度发展的人脑为物质基础的。人的心理达到了抽象思维的水平,产生了心理活动的最高形态。它是高度复杂的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最高产物,即人脑的产物。

  二、从个体发生史来看,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与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联的根据大脑研究的资料,儿童在出生时大脑在结构上已接近成人:大脑皮层分为六层,大脑皮层上的神经细胞数与成人相近,但他们的皮层比成人薄,皮层上的沟回比成人浅,脑重量也较轻,出生时390克,只有成人脑重的1/3;随着大脑的迅速发展,儿童的脑重量在九个月时达66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2;二岁半至三岁的儿童脑重量达900~1000克,达成人脑重的2/3;七岁儿童脑重量达1280克,达到成人脑重的9/10;十二岁时已接近成人。从人的大脑皮层细胞的机能成熟情况来看,有两个明显的“飞跃”时期:第一个飞跃时期约在六岁左右,这骭销时全部脑皮层神经纤维的髓化已接近于基本完成;第二个飞跃时期约在十三岁左右,这时脑电波的波型及频率开始与成人相同,大脑皮层细胞的机能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但到十四岁或再晚一些时候,脑神经纤维仍在渐渐地变粗、增长和多生分支。与此相应的,儿童的心理水平也随之而提高:从感觉阶段发展到表象阶段,从形象思维阶段发展到抽象思维阶段,从受外部控制发展到自我内部控制。

  三、近代生理解剖学上的许多实验证明,切除和破坏动物脑的一定部位,会引起动物某些正常行为的丧失

  临床上发现,当人脑由于外伤或疾病而遭受破坏时,人的心理活动就会全部或部分地失调。如果枕叶受到破坏,人就变盲。顶叶下部与颞叶、枕叶邻近的部位受损伤,阅读活动就发生困难。额叶某些部位受损伤,人就不能很好地根据言语信号来调节运动,不能拟定运动计划,不能适当地调节运动过程,不能把握动作程序,严重的则会出现惰性运动定型。如果损伤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