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井喷”时期(2)
2.高尚之剑
1958年3月的川西坝子上阳光明媚,菜花飘香。
在通向金牛坝的碎石路上,一位年约三十多岁的大嫂,正满头大汗地推着一辆“嘎吱嘎吱”叫的鸡公车,她只有十二岁的儿子在前面拉着,车上足足有四百多斤重的谷种,母子二人拉得很吃力。
这时,一件突然的事情发生了。
一辆轿车鸣着喇叭从后面驶了过来。那拉车的孩子一急,便将那鸡公车拉到了公路边上,谁知一不小心,身上那件刚做的白汗褂被路边的树枝挂做,只听“吱”的一声,好好的一件白汗褂被撕破了。
这位大嫂名叫张明英,她的儿子小名叫毛娃子,从小就是个毛手毛脚的小淘气。张大嫂正要骂自己的儿子,可张大的嘴巴却“啊啊”地骂不出来。这是为啥?原来就在毛娃子的白汁褂“嘶”地一声响时,那辆轿车也“戛”地一声停下来了。
车上走下一位身穿灰呢大衣的人,他走过去拍着毛娃子的肩膀问道:“小鬼,伤着没有?”毛娃子直摇脑袋说:“没事。”那个人又走到张大嫂的身边连连道歉:“大嫂子,对不起,把小鬼吓着了。”临走又问了张大嫂家所住的村子,知道那里叫大林盘。
夕阳快落山的时候,那个穿灰呢大衣的人坐车来到大林盘,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找到了张大嫂家,然后坐下来与张大嫂一家人摆家常。末了,他从随行人员的手中接过一件白衬衣,递到了张明英大嫂的面前,并歉意地说:“大嫂,上午汽车路过时,让小鬼把衣服挂破了。这件衬衣给小鬼穿吧。”张大嫂连忙说:“这怎么行呢,那是毛娃子自己不小心挂破的呀!”那位穿灰呢大衣的人又双手捧着递到张大嫂的面前,笑着说:“那是嫌衣服不好嘛!”
张明英大嫂含泪收下了这件白衬衣,但是她怎么也舍不得给毛娃子穿。她用自己的红被面子将这件珍贵的衬衣包着,一家人时时刻刻地想着那个送这件衬衣的人,盼望他能再次来到华西坝。
那个送衬衣的人是谁?
他就是万民敬仰的周恩来总理。
这是《故事会》在“井喷”时期发表的一篇来自民间的故事。这个故事看似平淡,实则深刻,从周恩来这位伟人的身上,让人们体会到一种做人的道理。
这同样是当时作为编辑组长的何承伟对刊物总体构想的一个方面,是《故事会》至今仍遵循的一条办刊原则,即必须高扬高尚之剑,在批判社会上各种丑恶行为的时候,让诚实、信誉、善良、简朴这些人类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在故事里得到具体的展现,并以此去感染更多的人。
一本刊物要想提高自身的品位,就必须尽力提高其作品的品味;要提高作品的品味,就必须尽力地提高作品中人物的品味。作品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人格,无处不在其刊物里凸现。任何一本以叙述人物活动为主的刊物,只有让其人物在故事情节的活动中体现出一种人格美,这本刊物才能真正地走进读者的心灵。
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需要用别人的美的人格去抚慰的。
《故事会》在打开禁锢的闸门之后,便首先抓住了这一点,因为人格美是每一个人终生仰望的目标。
如果我们把一本刊物比着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也必须具备其人格美,才能够被别人所接受,才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关爱。
在经历了1979年9月的战略性决策之后,《故事会》在很短的时间便迅速完成了这种战略性的“转移”,刊物“人格”的魅力在“井喷”时期已经初现,此时的订数开始逐月上升。
3.发掘传奇故事
三十多年前一个深秋的早晨,有一艘“莱姆号”商船慢慢地驶进了西欧某个国家的港口。
船员杰克同哈利斯在休息的时候走上码头,见墙壁上贴着的一张纸吸引了很多人。两人就走上前去,只见那纸上写着有一个名叫克劳迪的人,提出要与任何一个大胆的人打赌。说在离这座城市三十英里的地方,有一个叫三星岛的岛屿。这岛上虽然有一幢三层楼的别墅,但却没有人敢去过夜。谁敢上这岛上去探险,直的进去,横的出来,平安地度过一夜,那么,克劳迪愿意拿出一万美金作为报酬。如果遇难,则不负任何责任。谁敢去请到M大街97号503室面洽。
杰克决定去冒这个险。这是因为他很想得到那笔钱,为生病的母亲治病。他不听哈利斯的劝告,独自找到了那间面洽的房间。
克劳迪是一个老头子,他见了杰克后好心地劝道:“作为一个长者,我还想提醒你,曾经有许多身材比你高大,武艺比你高强的人,都没有能经受住考验,我看你……”可是,杰克想到病重的母亲急着要钱治病,就毫不犹豫地坚决要去那座岛屿。克劳迪这时“哈哈”一阵大笑,拿出一支手枪,三粒子弹交给杰克。趁着蒙蒙夜色,将杰克送上了三星岛。
岛屿上那座三层楼的楼房里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杰克划亮火柴,见屋内的装修十分讲究,但由于很久无人居住,四周雕花的墙上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
这是《故事会》在“井喷”时期所发表的一篇故事的开头,它把人们引进了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阴森森的荒岛,然后便在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而故事中那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尾所体现出来的主题——人性的丧失和对金钱疯狂而不择手段的占有,更是让读者在掩卷之后沉思良久。
这篇故事发表在1980年第二期的《故事会》上,是由故事作者陶文进搜集整理的,读者如果有兴趣不妨可以找来一读,故事的名字叫《恐怖的脚步声》。
“文化革命”中,民间流传着许多这样的传奇故事,每一个过来人现在恐怕都还能够说出一串这些故事的名字来。《一双绣花鞋》《北京十点钟》《第二次握手》《秘方上的血痕》《中百公司手帕柜台》《骨灰盒上的照片》……在那个特殊的年月里,这些故事几乎成了人们业余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故事不但思想内容深刻,而且艺术手法奇巧,情节生动,故事单线发展,带有别的文艺形式所无法取代的口头传讲的特点,深得老百姓的喜欢。
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艺术财富,必须对此进行认真的发掘。
《故事会》编辑部此时看到了这个问题。编辑人员同作者一起深入到基层,对这些流传于民间的传奇故事进行了认真的搜集。在搜集中,编辑人员为那一个又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所感动,所震撼,人民群众对于故事的参与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才华,远远地超过了任何一个作家。他们的这种创作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是任何一个作家都无法比拟的。在历史的大变动时期,他们的创作更加活跃。
这些传奇故事犀利辛辣,针砭时弊,反映了社会动向,表达了人民心声。同时,这些传奇故事又极富民间文学的特点,情节曲折,生动幽默,富有艺术魅力。好记,易记,能传,往往只要听上一遍,就能复述出来。如果经过去粗取精的筛选后发表,将人民群众的这种口头文学用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一定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认识到这一点后,编辑们经常结合组稿,分头到浙江、江苏、四川、陕西、辽宁等地进行更加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这类故事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状况。
第一章“井喷”时期(3)
编辑们在调查中惊人地发现,不关是工人、农民,同时还有大量的知识分子和国家各级机关的干部,也有年轻的战士和民警,都在用口头的形式流传着这些故事。这类故事在文化革命中都曾受到过或多或少的批判。编辑们决定与这些讲传奇故事的人接触,可是这些讲故事的人却说:“你们前几年刊登的故事我们不爱看,但我们在悄悄讲的这些故事你们也不可能发表。”
这句话在编辑们的心里引起了震撼。
何承伟召集编辑会议,认真地分析这种反映。
经过分析,大家都认为这种来自民间的批评击中了刊物的要害,说明“左”的思想还在影响着编辑的头脑,办群众性的刊物,实际上是脱离了群众。
认识了这个问题,编辑部的编辑们就对这类故事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剔除其糟粕,保存其精华,然后在刊物上发表。
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要发表这样的作品还是需要一定胆量的。因为虽然“四人帮”已经倒台,但人们的思想还是被紧紧地束缚着,这样的作品从未在全国的任何一种刊物上公开发表过,也就是说这里还是一块禁区。
何承伟决定在全国的期刊界,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何承伟带领《故事会》的编辑们,悄悄地启开了第二道闸门。
《故事会》很快地发表了一系列的传奇故事,《三个戴大口罩的人》《奇怪的“四脚蛇”》《斩夫剑》等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时掀起了一股未曾料到的“《故事会》热”。
这个时期发表的传奇故事,以肖士太、黄宣林、欧阳德整理改编的《蔷薇花案件》反响最大。
这是文化革命中流传较广的一个故事,这次连载是根据流传在江西九江地区的口头版本改编而成。各节分别加了标题,这些标题是:珍贵的礼物、手表的来历、急诊室的病号、挂钟里的匕首、奇特的葬礼、棺材里的秘密、舞厅里的巧遇、小镇上的枪声、神秘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