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队要对战士进行传统教育,就将李宝强和其他几名战士抽去搞“营史展览”,每天搜集资料,布置展厅,李宝强从不马虎。他认为如果不把展览办好,从良心上就对不起信任他们的部队首长,更对不起那些牺牲了的英雄。
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开始,李宝强就接手《故事会》的美术编辑工作,主要是担任封面和内页的设计。
他很自信,认为在封面设计上,自己对于读者心理的把握和色彩方面的应用是有一定水平的。
翻翻近几年来《故事会》在封面设计所作的改革,人们就会发现李宝强对自己所作的评价是公正的,是讲良心的。
有一次,李宝强来到一家杂志社。正是即将发稿的时候,只见美术编辑拿来一本别的杂志,朝自己的面前一摆,然后就照着别人的封面开始设计起来。
李宝强见后大惊,他这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刊物从内容到封面都仿照《故事会》的原因了。不动脑筋,贪图方便,鱼目混珠,盗用别人的品牌,这是一种多么可耻的行为。如此办刊,作为一位美术编辑的良心何在?当热心的读者花钱买到的竟是一份既无艺术水准,又无独到见解的杂志时,作为一名美术编辑,难道不会受到良心的自责吗?
一件美术作品,人们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欣赏习惯。但是,作为美术编辑的李宝强自有他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他说的“《故事会》标准”。他平时很崇拜那些美术界的名家,但是要让他真正地向这些名家约稿,他就得将他们在自己的手上掂量一下,看谁的画风更接近《故事会》的风格,更接近刊物读者的欣赏习惯。要是作品与这本刊物的风格不合,就是名望再高的画家,李宝强也会毫不讲情面地给以回绝。
李宝强认为,人的视觉有时有一种幻觉,一个具有独特个性并与刊物内容吻合的封面,可以使自己与其他的刊物区别开来,让接触它的人产生第一阅读欲望。
正因为这样,由李宝强所设计的封面,才能被评为上海市的十佳期刊封面。
李宝强常说,搞美术的要有感觉,如果没有感觉,就如同搞音乐的没有听力,那将是很可怕的。因此对于刊物中的一些插图,如果他感觉出现了粗制滥造的,就会毫不客气地“打退票”,有时也会弄得一些画家朋友很不舒服。
画家朋友们在一起,都说李宝强太认真:“这年月有多少他这样认真的人?”
这的确是事实。但李宝强却仍然坚持着,这就更令人觉得不易。
朋友们说归说,但作品还是得好好地照李宝强的要求去改进,否则下次拿来他还是不要。因为李宝强曾一再地对他们说过:“一个美术编辑也要讲道德,讲良心,我不能损害《故事会》读者的利益。”
1998年7月,第二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编辑走进了《故事会》编辑部。
他叫葛磊,有时也用“蔓石”二字做笔名,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
当时的中国,国民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广招人才。对于葛磊来说,毕业后有着许多的选择,他可以考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也可以到一些国有大型企业或外资企业工作,可是在对于未来道路的抉择面前,他却选择了《故事会》。
但是,当他真正走进编辑部的时候,不觉感到有些失望。
在一名大学研究生的想像里,一家全国著名的期刊,他的办公室应该是很华丽很现代化的,一切的编辑条件都应该超前。可是,看看眼前的这间屋子,几乎编辑部所有的编辑都挤在一起,桌子靠着桌子,没有太大的活动空间。而那些用来办公的桌子,一张张看上去也很陈旧。编辑部里惟一的一项现代化设备,是放在旁边的一台486的电脑。由于长期无人使用,上面都已落满了灰尘。
在葛磊的眼里,仿佛有一种走进了一家老式机关的感觉。
再看看那些未来的同事,一个个坐在桌前,整天埋头在稿件堆里,聚精会神,目不斜视。一篇篇稿件都是用朱红毛笔修改。而有的稿子,就像红墨水瓶倒掉一样,被那笔涂抹得一片血红。同时,那些等待着他们看的稿子都是用绳子一捆一捆地扎好,像一座小山一样地堆在各自的办公桌上。
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不觉倒吸了一口冷气。
想着与自己想像中的编辑部相差太大,而自己将来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下去,葛磊当时心里真还有点害怕。
几年工作下来,葛磊发现与老编辑们相处得很愉快,这种融洽的人际关系使他非常开心,在不知不觉中完全地融入了这个集体,他年轻的生命犹如一只春燕,尽情地展翅在这个充满春意的天地里。
1998年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极其复杂的转型时期。这时候的《故事会》也正由传统的办刊模式,逐渐地向着现代的办刊方向转化。葛磊这样的年轻人思维敏捷,兴趣广泛,有着青年人的蓬勃朝气,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无形中给编辑部增添了新的活力。
葛磊感受最深的一点是编辑部开会内容的变化。
刚来的时候,编辑部开会讨论的中心大都是作品,葛磊刚来不久,自然没有多少发言权。后来他发现事情逐渐地变了,每次开会,大家谈得最多的都是中国的期刊市场,刊物的市场走向,以及读者对于刊物的看法和意见。这一来,年轻人就有了一定的发言权,因此他不断地提出一些新想法,新观点,新设想,有的真还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老编辑们都说,这个年轻人有思想。
接着而来年是编辑手段的现代化,这一下葛磊更是有了用武之地。
葛磊在编辑部被大家称为“电脑专家”。
他刚到编辑部的时候,面对着那台无人问津的486电脑,就想何时能够使编辑们换笔,大家都能用上电脑呢?现在还不到一年,编辑部就大踏步地向着现代化迈进了。这一来,他这位年轻编辑就由学生一下子变成了老师,担负起了对老编辑们的“辅导”任务。现在编辑部已实现了现代化,每位编辑的面前一台电脑,每天忙着在上面收稿、审稿、改稿、给作者或读者发送信件,繁重的编辑工作变得比过去轻松多了。
大家都说,这里有小葛的一份功劳。
对于葛磊来说,当年走进这里时,希望编辑部人人都能使用上电脑,但是,当大家都实现编辑现代化后,他却在心中有一种失落感,因为从此再也看不到那些涂满红墨水的稿子了。他有时常爱去翻一翻那些留存下来的稿子,因为在那上面可以看到自己为作品所付出的心血,心中有一种自豪,有一种职业的成就感。
2002年,想到《故事会》工作的研究生一下子多了起来。
经过筛选,最后编辑部要了攻读文学评论专业的梁宁宁。
长年从事编辑工作的编辑们,不太喜欢那些不负责任、夸夸其谈的年轻人,不太欢迎那些追求新潮、不甘寂寞的“时髦”男女,更不喜欢那些事事为个人、为小团体的“哥们”打算的偷奸耍滑之人。他们都明白,依靠那样的人来做编辑,那是无论如何都办不好刊物的。因为选择了编辑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务实,选择了寂寞,选择了清贫和奉献。他们不愿意将两代编辑用血汗“养育”起来的这本著名期刊,交到不负责任的年轻人手里。他们希望编辑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就这样,梁宁宁在众多竞争者中被编辑部最后接纳。
梁宁宁实习结束不久,编辑部就让她担任了发稿编辑。
她与鲍放一同去山东莱州的创作基地,在与故事作者的见面会上,鲍放首先将梁宁宁介绍给大家,同时让作者们将稿子先交给梁宁宁,看后再交换意见。
在后来的看稿会上,鲍放又让梁宁宁同作者们交换意见,特别让她从一位新编辑的角度,谈自己对于选稿的标准和感想,根据什么标准才能将稿子留下来,才能获得编辑的认同,才能获得发表的机会。同时,还让从事文学评论研究的梁宁宁就故事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才能抓住读者,向作者们进行了授课。
这一来,立刻拉近了梁宁宁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梁宁宁觉得自己的专业没有白学,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
2003年夏天,编辑部引进了两名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研究生马峡和褚潇白。
至此,老、中、青三代的梯队组合完成。
就这样,这些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地域,不同学历,不同个性的编辑们组成了这个编辑部,组成了一个充满友爱、互助、而又紧张忙碌的集体,在中国期刊的激烈竞争中形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团队。
他们同全国所有的期刊编辑一样,都是一些极其平凡而普通的人,但是他们却创造了一份在中国期刊史上极不平凡的期刊。他们善于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这种集体所带来的力量。在平时点点滴滴的工作中,通过每个人的喜好与自觉,使那些与生俱来的与别人不同的东西,在这里重新凝成了一种新的力量。这种从各方面不断地凝聚起来的东西,通过这种整体力量显得异常的强大。那些一致的思想,一致的作风,是对一种精神的认同,这种精神就是支撑着《故事会》的灵魂。
期刊生存的空间必须在编辑的灵魂中去寻找!
第六章《故事会》外的故事(1)
许许多多奇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