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儒家的圣人孔夫子,曾经说:你们不要以为我说了好多话,教了你们很多,「余欲无言」,我实在不想讲,是不得已而讲啊!譬如说,很多学生来问「孝」,对每个学生,他讲的内容都不一样,都是针对那个学生的个性而谈。那个学生不听话,就教他听从父母的话;那个学生常常害病,孔夫子就告诉他,为免使父母对你有健康之忧,把身体照顾好了,就是孝。
孔夫子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他也不想多说,是不得已才开口的,所以孔夫子说:「天何言哉!」你们看看苍天,它有讲话吗?没有!天根本是不讲话的。但是,天虽然没有讲话,春、夏、秋、冬,四季很有规律地在运转,使大地万物各得其宜。
老子也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的思想,谈政治,或者是处世,主张无为而治,他也是行不言之教,就是以身教,让你自动地去做,去实践。行,是一种不言之教。
可见,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是「言无言言」的。
释迦牟尼佛讲经的时候,最少有一千两百五十个弟子跟随着他。有一天,他不讲话,只是手中拈了一朵花,来表达他心里所要讲的,在座上千上万世出世间的听众,看到了佛这个举动,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只有大迦叶一个人微微地笑,这个典故叫「拈花微笑」。
释迦牟尼佛拿了一朵花,在那么多人当中,为什么只有大迦叶一个人微笑?他领会了,他了解释迦牟尼佛的意思,而那许多沉默的大众,并没有领会,可见「言无言言」,程度不够,是不容易了解的,所以,这也是种无言之教,以心印心的方法。
当大迦叶会意地微笑以后,释迦牟尼佛才讲: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一段,说明佛有一个正法眼藏,就是他的心要,佛法的宝藏,也就是真心,这真心或是称为实相,或者叫真如、大圆镜智。。。。。。名称太多了,它是无相,没有相状的,而且这种法门非常的微妙,任凭你说得舌敝唇焦,也说不清,你用文字来表达,也是难以达意,那是不立文字,是教外别传的,在言教之外,把它传给下一代。这一种心法,只有大迦叶微笑,他领会了我的意思,能够接受我的付托,传承衣钵。
这是以心传心,用通俗的话说,是心灵的默契,心与心的交接,大迦叶能够了解释迦牟尼佛的心意,所以,他能够把衣钵传下去。
我曾经听过林清玄的录音带,讲到这件事,还加了一个问号,他认为释迦牟尼佛当时拿这一朵花,在座的弟子,假如连大迦叶都没有笑,怎么办呢?大家都沉默着,岂不是让释迦牟尼佛好失望?反过来说,要是释迦牟尼佛拿着这一朵花,全场弟子都哄起,大家都笑了,又怎么办呢?
事实上,只有大迦叶一人领会了,在那一种庄严肃穆的场合当中,没有那一种程度,是没有办法体会的。
「修无修修」,我们修持,念佛也好,持咒,或者诵经、拜佛也好,必须无功用道,无所谓修的。
过去有一位祖师,他每天用功修持,看大藏经,大家都称赞他好用功喔,可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在用功,看藏经,只是遮遮眼睛,不然眼睛要多看东西,而不去修行的。
另有一位祖师,他用功的时候,看到一只苍蝇在窗子里飞不出去,心中有所感触,写了〈咏苍蝇〉四句: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空门不肯出」:这个门很大很大的,你不要飞出去。「投窗也太痴」,古时候,中国的窗户都是用纸糊的,苍蝇看到亮光,就不停地向那儿闯,把头都闯昏了,也没有办法出去,未免太愚痴了。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你一百年都在窗口那儿钻,都没有办法钻出去,你那一天才能出头呢?
这位祖师的意思,是说我们一天到晚,就是在书本、藏经里面钻,钻,钻,最后也钻不出来,修行要是这样有所为而修的话,那是没有用的,因此,修无修修,修行不要执着!
佛教为什么讲「空」呢?就是叫你不要执着。因此,这个地方,佛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是: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
「会者近尔,迷者远乎」,你能够领会、觉悟,不执着于念、行、言、修的话,很快地,在一反掌之间,就能够契入真理了。你要是执迷不悟,对道理一点都不了解,糊里糊涂的,那离开真理就太远了。
「言语道断,非物所拘」,《仁王般若经》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本来圣道,不是用言语所讲得清楚的,也不是思想所能想得透的,我们修行,证真如、佛性,用语言讲,这个管道,这条路断了,是没有办法通的,完全在于我们的力行、体会,因为我们的真如本性,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束缚它,把它拘束的。
「差之毫厘,失之须臾」,修行下功夫,应该非常慎重啊!有时,所相差的分量,只有一毫一厘那么一点点,时间的差别,也只是须臾,一瞬之间而已,情况可就不一样了,因此,我们修行,不要太执着,必须放下,一切不要去计较。
释迦牟尼佛讲经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教徒,拿了花来供养佛。当他走到释迦牟尼佛的跟前,佛说:
「放下!」
婆罗门教徒赶快把左手的花放下来。
「放下!」释迦牟尼佛又说。
婆罗门教徒想到右手还拿着花,于是,又放了下来。
「再放下!」
婆罗门教徒听了,看看两手空空的,佛怎么又叫他再放下呢?他感到非常莫名其妙。
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我们有好多的放不下,释迦牟尼佛教我们放下,不仅是有形的要放下,连无形的「放下」这个观念,都不要去执着它,才是真正的放下。因为念、行、言、修,都是当体本空的,没有什么言语可以说明,也不是用我们的思想可以想象的,唯有修行到了家,自然水到渠成,可以体会到了。希望诸位善友,在这一方面也能够多下功夫。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以上这段经文,就是对世间的一切假相,以及就着我们的真如本体,真假两方面同时加以观察。
「佛言」,就是释迦牟尼佛说:「观天地,念非常」,观察天地,依一般凡夫的眼光看,天地,在头顶所覆盖我们的是天,在下面运载着我们的是地。依佛学说,天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天,因此天包括了三界。至于地,我们这个世界,称为南阎浮提,即南瞻部洲,整个的地,应该是四大部洲,天地涵盖了整个虚空、宇宙。
依常情来说,世间所有的东西,都是无常的。「非常」,是不长久,无常的意思。但一般人都认为天和地是常住不会坏的,所谓「地久天长」,地也好,天也好,是永远存在的。事实上,依现象界来说,大地并不是亘古不变的,以气候来说吧,一年四季,气温都有差别,尤其是冬天,在中国北方,天寒地冻,到处雪花飘飘,一片白茫茫的。而在夏天,却是非常炎热,也是叫人受不了的,正如《千字文》所说的「寒来暑往」,气象是变化无常的。
依今日科学研究,太空所有的星球,也不是永远存在的,经过一段时间,也是会坏的。有时候天空降落陨石,就是太阳系里的星球坏了,爆裂而掉下来的岩石。同时,也有好多新星球诞生了。佛教也讲到「成、住、坏、空」,不论是宇宙的气象,或者地理、物理等各方面,都是无常变迁的,好象菲律滨所发生的火山爆发,就是地底下的火山蠢动,把地层弄松了,再加上热气薰烤,地层溶化成为岩浆而喷出表层,因此,火山爆发,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证明地球不是永恒的。
有句成语,叫「沧海桑田」,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片汪洋大海,但是,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以后,却变成陆地(桑田)了。桑田,过了一个时候,也会变成大海。好象伦礼沓,本来我们可以看日落的那个海边,现在已经成为一片很大的土地,虽然是人工造成的,但是天然的也未尝不是这个现象。从「沧海桑田」,可以表明我们这个地球不是永远不变的。
总而言之,天地有成、住、坏、空,形成以后,住了一段时期,就坏了,到最后一段时期,便归于空,这是慢慢循环的。成、住、坏、空和生、住、异、灭,正说明了宇宙一切都是无常的,因此佛教导我们「观天地,念非常」,我们对天地要加以观察,虽说天地比生物的寿命较为长久,但到头来也是无常的。
「观世界,念非常」,世界,分开来讲,世,在佛学上的定义,是迁流的意思,是从时间方面来讲的。时间不停地在变动,因此,孔子看见流水,有所感触地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的消失,好象水日夜不断地流着。世,包括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到;所谓现在,当我说「现在」的这个时候,又成为过去了,所以,过、现、未三时,表示时间的无常性。
界,指方位:东、西、南、北、四维(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称为十方,以方位来说明,是就空间方面而说的。
讲到世界,不论就时间或空间来说,都是无常的,不会永远存在的。时间不停地在迁流,方位,也不断地更改,没有固定的位置。为什么说方位也是无常的呢?譬如说现在我站在讲堂这个地方,是在诸位的西边,然而就佛象、黑板来说,我又在东方了,所以,方位要看从那一个角度来说明,它是没有固定的,也可以说是无常的假相。
「观灵觉,即菩提」,灵觉,就是灵明的觉性,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