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是对中国传统社会了解多一些的人,都知道官的重要。清末人欧阳钜源这样写道:“官之位高矣,官之名贵矣,官之权大矣,官之威重矣,五尺童子皆能知之。”士人因此对做官趋之若鹜,阿Q因此见了官腿就发软,民间因此也就有了形形色色的官崇拜习俗。中国的思想家和有见识的史学家都很重视这个社会阶层,关注官本位给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打下的深刻烙印。胡适认为,“中国旧社会里最重要的一种制度与势力”,是官。鲁迅认为,中国人有一种魂灵叫“官魂”,“那魂灵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先哲们的话是极富洞察力的,他们一下子掐住了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的一根神经:官僚制度。正是这个制度,造就了拥有巨大势力的社会阶层——官,形成了以官为轴心和主要活动者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圈子——官场。官权、官职、官威、官势、官名、官制、官话、官腔、官谱、官派、官箴、官诀、官习、官俗、官仆、官亲、官场病、官样文章、官场教科书……这林林总总的官场现象,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中一道独特、厚重、百态纷呈的官场景观。了解有关官的知识和这种官场景观,对于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史和社会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写作这本《清代官场图记》的根本缘由,实出于此。
但怎么来写官场呢?自民国以来,史学界、社会学界曾出版过一些专门研究古代官制和中国官僚政治的著作,但这些著作多是骨架多,血肉少,即对于缺乏人物具体活动的制度的考证和描述多,宏观的理论性的探讨多,而对于官僚制度的微观形态,对于官场中的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则缺少具体的、细致的描述和介绍。本书打算从微观方面补缺拾遗,给人们对于官场的已有的骨架式的认识增加一点血肉。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呢?就以清代的官场为个案吧。清代的官场应当是最典型的,因为处在中国传统社会残灯末庙之时的清代官场,集中了两千年来中国官僚制度的许多特点,表现出中国官僚制度的烂熟状态。但清代的官场又是一言难尽的。本书着重选择了几个视角,即主要从官员的道德规范、官场仪注、官场风习、官场弊端、官员生活、官场人际关系、官场小人物、有关官场的谣谚俚语等方面加以介绍和描述。“官场”二字,历来多含贬义,重在强调其中的虚伪、逢迎、庸碌、倾轧、贪婪、弄权等特点,因而本书所述也以清代官场的病态、丑史为多。
了解清代官场的情况,常需要追溯到古代,这就需要有一种通史的眼光,因为清代官场是古代官场的继续,积淀了厚厚的历代官场的堆积物。例如,清代州县衙门中设置的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就是经过了肇始于五代、演变于宋明的过程而定型的。又如清代的捐官以及由此而来的种种弊端和官场风习,是秦汉“纳粟拜爵”以来的买官制度及其弊端的高度发展和“集大成”者。有鉴于此,本书在写到清代的官场情况时,间或也要略考其古代渊源,以见其来龙去脉。当然,这方面的比重不大,谈清代的官场还是最主要的。清代的官场较之前代官场,有许多独具的特点,如八旗官员的颟顸昏聩,公门中的吸食鸦片之风,师爷在衙门中的重要作用和显赫地位,军机章京和南书房行走这些官职,仕宦会馆中政潮的涌起,等等,都是前代官场所没有的,特别是晚清官场的极端腐败,作为封建王朝处于崩溃前夜的一大征象,更是具有清代一朝的特点。本书对于晚清的官场的腐败,着墨不少,这既是因为这一段官场腐败史自身的丰富性,更是由于此段历史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官场的腐败机理有重要的价值。
考清和描述微观历史,需要丰富多样的史料,如果有图片可以目击,是再好不过的了。本书在史料的丰富性方面,花了不少力气。书中采用和征引的古籍达百余种,其中有许多是以往不被史家重视的野史笔记。受陈寅恪先生“以小说证史”之法的启发,书中还使用了不少清代小说中的材料,如乾隆时的《歧路灯》和晚清时的《官场现形记》、《孽海花》等。“左图右史”,本是中国古有的体例,近年来中国出版界更进入所谓“图文时代”,这给微观史学带来了日益兴旺的有利条件。本书携图版之直观性,结合文字之细密性,而成“图记”之体。细究之,清代高官麟庆已著有《鸿雪因缘图记》,体例即为“左图右史”,我的这本《清代官场图记》,可以算是麟庆之书的一点余绪吧。
第一章 官场中人第1节 翰林:清廷里的“大秀才”
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就是清乾隆年间由翰林院负责编修的,总纂官是翰林出身的学者、文学家纪昀,编书的机构四库全书馆就设在翰林院内,《康熙字典》的编纂者也都是翰林或翰林出身的人。翰林还要担任全国科举考试的考官。
翰林院署
在今北京东城正义路迤北向西拐弯的地方,明清时,有一处官署,叫作翰林院。从日本人画的《唐土名胜图绘》上看,翰林院的规模很大,厅堂巍峨,花遮柳护,御河从旁流过,一派庄严而又清幽的景象。
翰林院又被称为玉堂署。早在唐代,内廷中就设有翰林院,但翰林院作为外朝官署,则始于明代。在明代,翰林院掌管制诰、修史、图书、文翰等事务。清沿明制,也设有翰林院,主要掌管编修国史,为皇帝写起居注,为皇帝讲解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等。翰林
院的主要任务,实际是充当皇帝的政治军事秘书和文翰侍从。此外,翰林院还要在上书房给阿哥们(诸皇子)讲课,并负责检查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景山官学、咸安官学等皇家八旗子弟学校学生的功课。翰林院还要负责编纂和校订图书。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就是清乾隆年间由翰林院负责编修的,总纂官是翰林出身的学者、文学家纪昀,编书的机构四库全书馆就设在翰林院内,《康熙字典》的编纂者也都是翰林或翰林出身的人。翰林还要担任全国科举考试的考官。明清科举制度极盛,府县有府试、县试,省有乡试、院试,全国有会试。在这些考试中,翰林担任乡试和会试的考官。清代的学政是掌管一省教育和科考的最高长官,也多从翰林中选派。著名的清代历史学家钱大昕当过乡试的正考官,又当过广东学政。
翰林院设置的官职有掌院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以下又设有侍讲、侍读、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等职。其中掌院学士是翰林院的负责人,一般由内阁大学士充任。担任翰林院的官职的人,一般统称翰林官,简称为翰林。
翰林一称的本义,是指文翰荟萃的所在,李善注《文选•;扬雄〈长林赋〉》云:“翰林,文翰之多若林也。”所谓文翰,即文墨、文章之意。翰林作为官名,说明其充任者都是精通文墨之事的士人。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大知识分子、“大秀才”。所以,可以说翰林这一官职是“才子官”。清朝皇帝也一向是把翰林院作为“储才”之地的,凡是进翰林院任职的,都必须是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者。状元按规定要入院当修撰,榜眼、探花要入院当编修,进士中的优秀者为庶吉士(即取得翰林官的预备资格),要先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深造,三年期满,考试优良者可授以编修等职。由于庶吉士当翰林都是皇帝亲笔勾定的,所以民间称此为“点翰林”。
翰林院在清代被称为“人文之渊薮”,其中聚集过许多人才,可以说这里是清朝的学术文化中心。比如大学问家、思想家戴震,文学家法式善、蒋士铨,历史学家钱大昕、赵翼、王先谦、王鸣盛,文字训诂学家王念孙,音韵学家孔广森,诗人袁枚,大编辑家、古籍专家陈梦雷等,都曾在翰林院里任过职。在翰林院里任过职的,还有不少著名的政治人物,如民族英雄林则徐、邓廷桢都当过翰林院庶吉士和编修,戊戌变法时期,向光绪帝推荐过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到军机处任职的徐致靖当过翰林院侍读学士,支持过戊戌变法的文廷式也
当过翰林院侍读学士。此外,湘军首领曾国藩、淮军首领李鸿章、守旧派领袖人物倭仁和徐桐,也都当过翰林官。清末,不少海外留学归来,具有西学知识的士人也进入翰林院,俗称为“洋翰林”,他们给古老的翰林院带来了全新的知识。
在清代社会中,当翰林是非常荣耀的。这不仅因为当了翰林便说明自己已成为当时知识界的一流人物,更重要的是能够受到皇帝的赏识和恩宠,而且在官职上还可能进一步升迁。清朝皇帝常常亲临翰林院与翰林们欢宴,并时常邀请翰林们到西苑三海之一的南海赏花和欢宴,名曰“太液赐宴赏花”。翰林如果故去,可以谥以非常荣耀的“文”字,而非翰林出身的人则不能享受此殊荣。由于受到皇帝恩宠,翰林们常有一种飘然成仙的得意心情。在官场中和社会上,翰林被人们羡慕地称为“玉堂仙”。翰林们对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名望,非常珍视,总希望能够传代——“诗书继世长”,世代当翰林。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当了翰林,就想把孙辈鲁迅兄弟也培养成翰林,为此在家中挂起一块刻有“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翰林”字样的匾额。但鲁迅没有走这条升官发财的科举之路,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走路,最后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第一章 官场中人第2节 南书房行走:皇帝的“机要秘书”
南书房是康熙朝设立的,是康熙皇帝为加强皇权、巩固清朝统治而设置的宫廷御用机要秘书机构,又是他读书学习的书房,也是以他为首的清王朝笼络汉族士人的“木天储才之要地”。
在清史读物和清宫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