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 独眼人:他只有一只金钱眼,而无道德之慧眼。这种人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和创造新财富;但不知道如何培养好的道德品质。
3。 双眼者:他既有金钱眼,又有道德之慧眼。他既能使他已有的财富增长,并获得新财富,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段经文最美妙之处,就在于它只对有一只金钱之眼的人进行了生动的描绘,相反有道德之慧眼而无金钱眼的人并未被单独列为一类人,因为以生命而言,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远比对单纯的道德追求更有实际价值。
如此“现实”、如此“功利性”的概念,似乎不应该出现在圣洁的佛经之中。
我们毕竟生活在七情六欲的社会,所以想要发财其实也是一个很虔诚的愿望,就算是离世修行的出家人,也要接受世间财物的供养。而不食人间烟火,不过是个很浪漫的童话。我这样说,并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
无可否认,在释迦牟尼成佛以前,还是身为太子的时候,对世间的财富是抱着否定、厌恶和弃离的态度,否则也不会将自己隐形在深山老林,度过六年极度困苦的时光。
我们很难揣摩出太子当时的心态,究竟是何等的大愿让他做出放下一切,从一个尊贵的太子变成一个靠乞食维生的沙门。
而且他还不同于当时常见的托钵乞食的沙门,毕竟他们不会虐待自己的身体;甚至隐居在恒河边的苦行僧也比他强,至少他们再怎么克制自己的食欲和贪念,也不会将自我的躯壳压制到奄奄一息。
后来,成佛之后的释迦牟尼曾经向弟子们回忆他这段常人难以想像,更不可能忍受的生活:
“为了禁欲,每天我只喝一点稀薄之汤,食用一些干粮,我变得骨瘦如柴。由于缺少食物,身体的好多部位,如同灯芯草的支节,屁股就像骆驼的脊背。由于禁食,我的背脊骨高低不平,如同一条串起来的珠子。由于缺少营养,我的肋骨看起来好像一根根破残房屋的椽子。因为挨饿,我的眼珠深深陷进眼眶,如同沉落深水中的星星。由于营养不足,我头上的皮肤枯萎,皱纹满面,就像一只带生割下来的南瓜,风吹日晒之下,完全干瘪不堪。
“当抚摸肚皮时,我就会抓着背脊骨;摸背脊骨时,我就会碰到我的肚皮。这样,由于缺少足够的食物,肚皮紧贴着背脊骨。由于营养不足,大小便时,我会因站立不稳而倒下。使劲地捶打我的肢体,想使身体恢复知觉,但糟糕的是,由于缺乏营养,我身上的积垢一个劲地直往下掉。看到我的人都这样说:‘苦行僧乔达摩的皮肤呈黑色。’但其他人却说:‘苦行僧乔达摩的皮肤非黑色,亦非蓝色,而是黄褐色。’由于缺少饭食,纯净的肤色被损坏到如此地步。
“接着,我如此想:无论过去的婆罗门或苦行僧经受了多么剧烈的痛苦,难以忍受的感受,他们一定也经历了我这样的遭遇,但是不会超过。无论过去的婆罗门或苦行僧经历多么绞心的痛苦,苦难和难忍的经历并没有给我带来超越世间,乃至获证究竟圆满的智慧。也许存在着另一条通往觉悟的途径。”
佛度有“财”人模块三:恭喜发“财”(2)
长期的苦行被证明是毫无效益的,只搞得他的精力竭尽。虽然他具有非同凡人的禀赋,但是,娇生惯养的身体却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损耗。庄严的相貌失去昔日的光彩,消瘦得使人无法辨认。金色的光泽变得苍白暗淡,全身的血液几乎干涸。肌肉枯萎,眼珠深陷无光,整个身体看起来就好像一座骨架。他在死亡边缘上徘徊。
六年离世苦修,骨瘦如柴,身体极为虚弱,始终没有任何的收获,在奄奄一息之际,太子终于意识到极端的苦行根本无助于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只能以脱离尘世的形式表达自己离苦得乐的决心。
最后,他坦然接受了一位在恒河边放羊的牧羊女供养的乳糜,重新恢复了体力,关键在于悉达多开始真正明白了修行的真谛。
也正是这位牧羊女给他指引出一条真正走向大彻大悟的道路:没有绝对的物质保证,任何事情都只能停留在“幻想”阶段。而面对各种各样的物质诱惑,能坦然地“拿起”和“潇洒”地放下,并不会为贪婪的欲望改变了纯洁的本性,这样的人,基本已经达到人生一半的意义。
此后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悉达多太子终于悟道成佛。这已充分说明,即使像佛陀这样大雄大力的人,尚且也要借助于物质条件后才能集中精力走入精神世界,最终才能获得非凡的成就,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无论是凡夫俗子,还是出世奇人,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无法脱离与财富的关系,关键在于发了财之后的所作所为。如果心系天下大众、利乐众生有情,这便是美好的愿望;相反,只是为了在灯红酒绿中的一己私欲,沉迷在花花世界里的“梦里水乡”,这就是丑陋的欲望。
为了进一步论述这个道理,在《中部》(注2)的《巴陀伽摩经》中,佛陀又把人类的最基本的渴望分为四种:
1。 愿我的财富通过正当的途径一天天的增加。换而言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富有。财富是人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2。 当一个人富有后,他所渴望的是美名远扬。他如此祝愿:愿我的美名传遍四方,特别是要在我的亲朋好友、师长中流传。
3。 当一个人既富有,又有好名声,他祈求健康长寿。他如此祝愿:愿我健康长寿。
4。 当一个人富有、美名远扬又健康长寿,他自然希望死后幸福。他如此祝愿:愿我死后升天享福。
没错,这就是人类在发财致富中必需走过的一段过程。
如果仔细对《巴陀伽摩经》的文字加以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获得财富才是人类的第一需求。所以佛教把必要的物质条件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通常情况下,一贫如洗之人是不会过多地去考虑如何获得名誉、长寿和死后的幸福,这些离他们都太远太远,根本比不上一件破棉袄或一杯热牛奶的诱惑。并不奇怪,究竟还是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在决定着一切。因为贫穷的人饥寒交迫,整天都在忙碌着与贫困作斗争,怎么会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毕竟只有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后,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生活的含义。正如春秋时期的哲学大师管子所言:“衣食足然后知荣辱。”因此贫穷很难和道德共存,却更容易与不道德成为孪生兄弟,恕我直言,贫困虽然并不都是罪恶的开始,但它和不健康的思想往往是并肩而行的,常常触及道德的底线。
原因很简单,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不能满足时,他不可能去幻想完美的道德生活,而总是在想方设法地去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现实点说,去和一贫如洗、饥寒交迫的人大谈道德义务,描述完美生活的概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他们迫切需要的只是一块面包去填充饥肠辘辘的肚皮,甚至不会在意那是一块新鲜或者过期的面包。
只有当人们不用为吃和穿担忧,他们才有可能进一步考虑他们在世间的名誉、是否能长寿和死后的幸福,他们才能逐步走进精神世界,才会去培养完美的品格。或许这样的说法听起来有些尖酸刻薄,不过在一般情况之下,拥有一定财富的人比一贫如洗的人更容易讲究美德。
成道之后的佛陀常常告诫弟子:比丘们啊,在这个世界上,贫困对于人类来说是最痛苦的,是求得高尚的精神生活的一大障碍。佛陀还曾进一步告白,人类的这种痛苦只有通过社会活动的方式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可能是愿望,可能是欲望,人这一辈子,想要满足的,想要实现的,想要达成的,都太多,太多………
无论你最想的是什么,我宁愿很现实很真诚地祝愿大家恭喜发财,随便最初的动机如何,不管最后的财富几许,有钱的总比没钱的好,有心的总比没心的好,就像有追求的总比没追求的好。
我们活在人间,我们走在路上,我们爱财,坦荡荡。
注1:增支部:南传佛教巴利《经藏》五部之一。相当于梵文北传佛教四阿含经之《增一阿含》(汉译为《增一阿含经》)。
注2:南传佛教五部经藏中之一部。“部”为巴利语nikaya(尼柯耶)之意译。《中部》即指具有中等长度,不过长,也不太短之经文部类。此部之性质略同于北传阿含经中之《中阿含》。
佛度有“财”人模块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古语,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耳熟能详,甚至在为了获取利益而不择手段时,常常把它引作一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
可是对于它的出处,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娓娓道来的,尽管它被很多经商者奉为至理名言,像人生规则一样执行。不过,如同英雄莫问出处,虽然它来无影,但是这样的真理,但凡听上一遍,便会深深地刻在心里,任何时候都不会被抹去。
好像是一种本能吧,尽管我们一生下来连吃饭穿衣都不会,可一旦领悟到金钱对我们生命的重要性时,就会唤醒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潜意识:在这个世界上存活,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倒不如赤裸裸点坦诚,人这一辈子,说穿了,就是为钱而死的。你努力也罢,消极也好,或许做个百分百的拜金主义者,或许你“视金钱如粪土”,反正世俗衡量一个人一生是否成功的标准,终究还是以他所挣的钱多钱少来衡量。如果生活在古代,兴许可以“一心只读圣贤书”般潇洒于人世,但是在科技越来越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不管你想怎么过活,都得老老实实地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