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是邪恶的时候,触目惊诧里可以换的几分不为琐屑的快乐,生活无聊的时候,麻木的安打也会让人留几分遗憾,那么,生活是美好的时候呢?
王小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让我吓一跳的话,他说中国的文学其实是未成年文学,推而广之,是否所有冠冕堂皇的书面纸张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作秀?一人在大声说“其实我们被骗了,其实不是这样,其实人性是极度丑恶的,其实生活是令人悲哀的。”傻丫儿则连说都懒的说,现实就这样,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
能够做梦的人显然是幸福的,天堂和地狱其实不过一步之隔,但我也许更天真的想其实人人都在渴望做梦(这也许是科学如此发达而宗教盛行的原因),做不成梦就自我欺骗,梦的死亡是涅盘而不是消失。有意审丑的罪恶提炼出来的快感毕竟只是快感,即使天下人都不对不起你,上天其实也没有多少亏待你,你没有倒霉到像张海迪那样把人生的宽带收缩到只为自己的身体的完整做斗争的地步,曹禺《雷雨》其实也是个人无法摆脱命定锁链的悲剧,可结局却是大梦一场红尘笑的悲悯,我一直以来都在追随着老先生明里暗里的悲怆意识,现实当然可以残酷,反抗是个注定失败的游戏,但痛苦面前却不是咂摸,自虐性的揭示就可以戈然而止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宽容,凤凰涅盘后的重生后的宽容。只有这种的宽容才能真正以悲天悯人的胸怀在绝望里战斗——麻木和愤怒以及颓废,其实都是对生活本身的另类妥协。
至于手法上,看的出一人对自己的写作做了不停的探索和努力。但就像后记里的有论者所说的那样,过多的自我独白与长篇大论使文章优势连接中断,没有一气呵成的阅读动力,如果说大量议论性的抒情的运用还可以冠之于“有意味的形式”的意义(现在主义就是这么干的,最典型的是荒诞剧)。那么一人里面时而叙事时而议论的中断则会让读者跳跃前进。
君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