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首要目的并非仅仅是向人们填充他人的思想,使他们成为别人思想的奴隶和接收器,而是要拓展个人的才智,使他能够在任何生活环境中应付自如。许多精力最充沛,贡献最大的人物很少读书,勃兰得利和斯蒂芬森成年后才学会识字,但他们却成就卓著;约翰·亨特20岁时还不识字,但他做的桌椅却能与最好的木匠比美。“我从不看这个,”这位伟大的生理学家曾在一次课堂上指着某一门学科的书说:“假如你想在你的专业领域里作出成就的话,你必须做实际研究。”当有人告诉他和他同时代的一位人物指责他轻视阅读时,他说:“我愿意告诉他,对于动物尸体,任何语言也毫无用处。” 因此,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十分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的目的。掌握知识的目的应该是丰满智慧、改善修养;应该是使我们更好、更幸福、更有用;应该是让我们更加精力充沛地、效率更高地去迫求人生的崇高目标。“当人们一旦染上一味欣赏崇拜的恶习之中,而从不关心道德时——宗教理念和政治信仰即是道德品性的具体表现——那么他们正在急剧退化。”我们必须自己去成为、自己去做,而不仅仅停留在满足于阅读别人的东西,思索把玩别人曾是如何、又曾做过什么。我们必须把生活当作最好的启迪,将行动作为最好的思想;正如里克特所说得那样:“我已尽己所能,无愧于心了,任何人都不应该再向我要求更多。”在上帝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责任和天赋磨砺自己,这是每一个人的神圣义务。
自我修养让你挥洒人生自我修养让你挥洒人生(图)(7)
自律与自制是实践智慧之始;而它们又根植于自尊;希望——力量伴侣,成功之母,也是源于自尊。最为谦逊之人也许这么说:“尊重自身,发展自身,这是我生活中真正的义务所在,作为社会这一伟大的体系中不可或缺和负责任的一分子,我属于社会和上帝,我不会损害我的躯体,也不会堕落退化。我必将努力扬善除恶,使自己的品性尽善尽美。”我会自尊,也会尊重别人,而别人也必将会尊重我。因此,法律就成为相互尊重、公正、秩序的保证。 自尊是一个人身上的最高贵的外衣,最能升华人的思想。比达哥拉斯最智慧的格言之一是在其《金玉良言》中要求学生去做的“尊重自我”。在这一崇高思想的激励下,他不会因淫欲而堕落肉体,也不会为奴性而玷污心灵,这一品行,推及日常生活,便成为于各种各样的美德之根本——洁净、庄严、贞洁、道德高尚和宗教虔诚。米尔顿曾说:“虔诚而公正地尊重自我乃是一切有价值的美德之开始。”思想上的自贬不仅贬低了自己,也会贬低他人,而思想如此,行动上也必然如是。如果一个人往低处看,就会精神萎靡不振,要振奋精神必须抬头仰视。适度的自尊让最卑贱之人傲然而立,贫困也会因此而倍显高尚。一位身陷困境却不卑不亢的勇士确实令人敬佩。 狭隘地将自我修养仅仅看成一种“生活”的手段未免会使它降格,如果以这种观点来看,毫无疑问教育是时间和劳动的最好投资之一。在任何行业,智力都能使人更易于适应环境、改进工作方法,并使之心灵手巧、富有效率。善于同时运用双手和大脑进行工作的人目光更加敏锐,力量更加强加——或许这是人类智慧能珍惜的最令人愉悦的感觉。自立自强的力量会与日俱增;自尊也会与日俱增,自尊越强就越能抵抗低级趣味的诱惑。他将怀着一种崭新的兴趣观察社会及其运行;他将更富于同情之心,怀着同样兴致地为他人、更为自己工作。 然而,自我修养未必会带来上文多次提到的杰出成就。所有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们,无论其受过何等的启迪,都必然要从事自己平凡的职业。任何能够授予普通大众的自我修养恐怕都无法使人摆脱必须完成的社会日常工作,然而,我们认为从具体的事务中抽身出来其实也并非不可能。我们可以用高尚的思想改善工作条件,有了高尚的思想,无论贵贱贫富都会荣耀;因为不管一个人是多么贫穷卑贱,那位伟大也会翩翩而来,与其相伴,促膝谈心,而并不会介意鄙陋的寒舍。于是,良好的阅读习惯便成为最大的快乐之源和自我完善之途,以最好的结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整个的性格与行为。尽管自我修养未必会带来财富,但它却给人带来了与高尚的思想相伴的机会。一位贵族可以轻蔑地问一位生人:“你的哲学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而智者的回答是:“至少我获得了思想。”
自我修养让你挥洒人生自我修养让你挥洒人生(图)(8)
但是许多人容易灰心失望,因为他们觉得事情并非进展得如他们所想的那么快。刚种下橡子,他们就期望它立即长成橡树,或许他们将知识看成推销的商品,但却因为它并不如所期望的那样畅销而苦恼。在一份“教育报告”(1840年)中,特门赫尔先生谈到这样一件事:诺福克的一位小学校长发现自己的学校“急剧下降”,便调查原因,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家长让学生退学的理由是,他们本期望“教育能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舒坦,”却发现“教育于事无补”,于是他们让孩子辍学,从今往后再也不想和教育有什么瓜葛了! 这种对自我修养的贬低看法在其他阶层之中也非常盛行,这是由社会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的对生活的错误认识而导致的。将自我修养看作是一种超越他人的手段或智力娱乐的方式而不是一种净化心灵、升华精神的力量,是对教育的一种贬低。用培根的话来说:“知识并非销售赢利的商场,而是一个为了造物主的荣耀和人类心智升华的宝库。”毫无疑问,通过劳动获得升迁并改善其社会地位是作为荣耀的事,但绝不能以牺牲自我为代价,使心智成为肉体的苦役是对心智的奴役;因未能获得成就,这种成就取决于勤奋和对事业的关注程度而非知识,就怨天尤人、灰心丧气,这是心胸狭隘的标志。在罗伯特·索西回复朋友咨询的一封信中,他最好地批评这种心胸狭隘的人了。他说:“如果我能给予你什么有用的忠告的话,我绝不会吝啬;但是,如果一个人选择了自暴自弃,那就无药可救了。一个善良而智慧的人也会时而对世界愤然、悲哀;但是请记住,如果你履行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义务,你就不会愤世嫉俗。如果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拥有健康和闲暇的人还想要求什么的话,那只是因为万能的上帝对他的额外恩赐超出了他之所应得。 另一种亵渎教育的方式是仅将其作为一种智力消遣的方式来使用。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迎合了这一口味,在我们的文学中展现了对通俗刺激的一种近乎狂热。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现在,我们的书刊充斥着庸俗的诙谐和夸张(这并不是说卑视大众俚语),这是对人类法则和自然法则的背离。道格拉斯·杰罗德曾这样描述这一趋势:“现在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哄堂大笑。我坚信我们的世界终有一天会对此举动感到厌倦,毕竟生活中还是有着一些严肃的东西,人类的历史并非一部彻头彻尾的喜剧史。我相信有的人甚至会写出一部布道闹剧来。想一想英国的喜剧史吧,阿尔弗雷德的闹剧、托马斯·莫文爵土的滑稽,还有他的女儿在棺材里的搞笑表演。可以肯定,世界将会为此种亵渎而病态。具有同样思想的约翰。斯德林说:“如今书刊已大众化,但它们尤其是为那些心智尚未健全仍在发育的人们准备的,它们对人们心灵的亵渎比起埃及的瘟疫、污染洁净水域和腐化政府官员的毒害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在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抽出身来休闲的时候,选上一本优秀作家的好书来读也是一种高级的智力享受。无论男女老幼,一本好书对其的吸引力绝不亚于源于本能的巨大冲动;否则,我们就会合理地减少阅读。如果像有人那样,将阅读作为获取精神食粮的惟一途径,在图书馆里狼吞虎咽,整日埋头于自己臆造的荒谬的人生图景之中,那将会比无所事事更浪费时间,因为它肯定更有害。养成阅读习惯的人往往会沉缅于小说中的虚幻情感而变得荒谬无常。一位男性同性恋者曾对纽克的大主教说:“我从没有听过悲剧,我受不了”。小说所激发的文学上的遗憾不会产生任何相应的行动;它所引发的情感也不包含自我牺牲,而太过于为小说所感动,最终人们就会变得对现实麻木不仁。巴特勒主教曾说过:“在自己的心中描绘美德的美好图画对养成这一美德并非有所助益,相反甚至有可能事与愿违地使心灵更加冷漠、甚至无动于衷。”
自我修养让你挥洒人生自我修养让你挥洒人生(图)(9)
适度的娱乐既是健康的亦是可嘉的,但是,过度的娱乐则会有损人性,应该警惕。有句人们常常引用的格言说:“只工作,不玩耍会使杰克变傻瓜”,但是,如果只玩耍,不工作,那么危害会更大。再没有什么比嬉戏玩耍对一个年轻人带来的伤害更大的了。他会失去其最为宝贵的品质,对平常快乐会显得索然无味,会失去对更高级精神享受的追求;而当他回过头来重新面对工作和生活的责任时,结果则会是厌恶和反感。“放纵派”的人们挥霍、耗竭着生命力,枯竭了真正的幸福,失去了活力,他们无法再使其性格或心智有长足的发展。一个放任而虚度了青春的人甚至要比失去童贞的孩子、失去清白的少女和失去真诚的少年更令人惋惜。密罗伯曾这样说过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我早年的虚度时光已经占用我今后的部分岁月,并消耗了我一生大部分旺盛的生命力。”今天对别人所犯的错误明日就会落到自己头上,而年轻时犯下的罪恶也会在今后使我们自己受到惩罚。培根爵士写道:“年轻时期本性的力量能跨越障碍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