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8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说这「我相」真难破,难破还是要破,不能说难破就不要破了。怎么个破法?古德讲这是属於理障,破的方法当然是明理。怎么明理?读经、闻法。所以这些人在佛法里称之为「声闻」,他是从读经听教明白这个道理,而把我执破了,真正懂得无我的道理。无我是无我执,我执放下之后,真我现前。这个真我,是佛法里面讲的「常乐我净」之我,这是真我。法身是真我,般若是真我,解脱是真我。
  「真我」究竟是什么?只有佛法里面讲清楚、讲明白,佛法之外,对这个问题都没有能够说得透彻。佛法告诉我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真我;换句话说,真我就是真心,真我就是自性,真心自性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本体,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理体,这是我。谁肯定?诸佛如来肯定,诸大菩萨肯定。这些肯定的菩萨,佛经里面称他作法身大士,这是真的菩萨。虽然听佛这样说,自己没有完全肯定,这种菩萨叫权教菩萨,不是法身大士。为什么?这个境界他虽然听说过,他没有亲证。什么叫亲证?他没有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果然放下,就叫做亲证。你虽然明了,没有做到,你就不是法身菩萨。见思烦恼的头数、由来、怎么解决,这些理论方法你都懂得了,你的见惑没断,你就没有证得,没有证得你还是凡夫,你还是要搞生死轮回;纵然佛经讲得天花乱坠,讲得头头是道,还是不管用,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也就是爱欲没断。
  爱欲淡了几分,你的果报殊胜,你得人天福报。人间,我们看现前的社会,富贵贫贱也分许许多多等级,福报大的享受就殊胜,福报小的生活过得清苦,同样是在人道。天道亦复如是,佛跟我们讲天道有二十八层天,二十八层天是从大的区别说,每一层里面又非常复杂。仔细去观察它的由来,就是对於爱欲厚薄不一样,爱欲愈薄天上层次愈高,佛在经论上讲得很清楚,没断!这个断不是从事上断,诸位要知道,事没有障碍,《华严》清凉讲得很透彻,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障碍在哪里?障碍在起心动念上,你这个念头麻烦。所以怎样断?把念头断掉,没有了,你是真断。事上断掉了,念头没有断,那是假的,不是真的。能不能超越三界?不能。所以要从心上断、从念上断,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初学的时候,像戒律里面讲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诸位晓得通常讲的五戒,五戒是讲从事,这对初学。佛知道从念头上断不简单,先从事上断。事是缘,如果缘不断,你要从心上断是不可能的,用事缘帮助你在心上断烦恼、断分别执著。我们要懂得佛教学的这些方法,次第程序他用意之所在,用这个手段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要清楚。因戒得定,戒是一个助缘,一切外缘你能够远离,你的心容易恢复到清净,清净心容易觉悟、容易明理,所以因定则开慧。慧开了之后,戒定慧就变成一个,就不是三个,不是三个阶段修学。慧里面有定、里面有戒,有定是修什么?给诸位说,慧里头没有分别就是定,慧里头没有执著就是戒,就这么回事情。佛一切的戒律,戒律的手段想达到的目的,就是教我们离执著,定的目的是教我们离分别。所以慧真的开了,我们在《华严经》看到,末后的这一部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些佛菩萨所示现的,他跟我们大众的生活没有两样,示现身相男女老少,这从身相上来说,身分是各行各业。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活在这个世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无一不是诸佛如来示现的。说诸佛如来,大家听了恐怕不容易理解,会产生误会;换句话说,无一不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识就叫做诸佛如来。
  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得,你觉悟了,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入门了。放下一分你对这个门就接近一分,放下两分你接近两分,小乘里面讲四向四果,你朝著这个方向、这个目标、这条路走,虽然还没有到,但是你的方向目标很正确,没有偏差,初果向;到达,那你就证得了。你现在已经认真努力在做什么工作?清心寡欲,对爱欲一天一天淡薄,一年一年淡薄,你这是向;从心里头这个爱欲断掉,没有了,你就证果。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如果不从这上面做,我们这一生空过。诸位要知道,我们学佛不是这一生,佛在经上跟我们讲,你们常常读《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念得很熟,佛说阿闍王子五百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现在在释迦牟尼佛会下听经,依旧是个凡夫。佛说这个话,我们听了我们就想到,我们过去生中大概也是这个样子,没有成就,没有能证果。今生要是不能证果,又跟过去生一样,学一次没成就,没有成就继续搞六道轮回。
  为什么没有成就?没肯放下,没有放下爱欲。做好事,做功德,弘法利生,这里头还有爱欲在其中,有名闻利养在里头,有贪瞋痴慢在里头,所以不能成功。还是攀缘,不是随缘,还是我们要计画想著怎么做怎么做,虽然是利益社会、利益众生,这里头还有自利,所以这个作法不能成功,我们过去生生世世就是这么干法的,永远脱离不了六道轮回。念佛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如果念佛往生早就往生了。过去无量劫来生生世世学佛,你没有遇到过净土法门吗?你没有念过《阿弥陀经》吗?为什么接触过这个法门,也念经,也念佛号,不能往生?爱欲没放下。所以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常跟我们学生讲,一万个念佛人当中,能往生的只有两、三个。那两、三个何以能往生?爱欲放下了,所以他能往生。
  我们今天在佛门里面做一些好事都还谈条件,谈条件就是爱欲,没放下。我们在美国,这大家看到的,皈依、灌顶都是定了价钱,收费的,我们一看就明了。甚至於在佛门里面,佛门一些大德,讲经说法那些著作,你翻翻最后那一页,「版权所有,翻印必究」,那是什么?爱欲,没有放下。这些事情太多太多了,念念都为自己著想,这怎么得了!怎么修还是个凡夫。所以他智慧不开,他能够讲的都是夫子所谓的「记问之学」,看得多、听得多,於是你也会讲。古时候这些大德们讲经,给诸位说,不是记问之学,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大藏经》里面有古大德的注解,他那些注解都是从自性流露。何以他们能,我们不能?他们没有爱欲,智慧现前;我们今天有爱欲,把智慧障碍住了,智慧不能现前。所以讲经讲一辈子都是别人的,不是自己悟得的,抄袭别人的,不是自性的流露,我们要懂得。
  清凉大师说得好,如何消除爱欲,如何枯竭爱欲,这要靠智慧。智慧从哪里来的?决不是从经典上来的。经典上来的智慧,没有办法消除你的爱欲。我们跟老师学,阅藏、研经、念佛、参禅种种方法,能不能消除爱欲?不能。到底什么样才能够消除爱欲?要禅定、要智慧,只有智慧才能消除,所以不开悟怎么行?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决定要开悟!但是为什么不开悟?爱欲障碍,障碍了心性,障碍了悟门,所以你不肯放下,你就决定不会开悟。你不能开悟,你决定不能契入菩萨境界,没有办法把自己向上提升。这就是说明你自度都度不了,你怎么能度众生?
  所以要知道阅藏、研经、参禅、念佛是手段,这个手段要会用,不会用不能产生效果。用这种手段的人太多太多了,何以不能产生效果?他们用是在事上用、在相上用,与性、与理不相应,所以不能产生效果。我们从相要往性上会,从事要往理上会,这样我们功夫才得力,止於事相,那就是形式,没有实质。所以从形式上看,他很精进,他很用功,实质上他跟凡夫无二无别。为什么?还是争名夺利,是非人我,贪瞋痴慢,一丝毫没有减轻,这不能成就。这个事情夏莲居老居士所说的,「要真干」,这不是为别人干的,是为自己干。
  我们用《金刚经》的话来说大家容易懂,《金刚经》是中国人,可以说不论学佛与不学佛,都喜欢读诵的一部经典。一定要离四相,「离一切相,修一切善」,那是真的,那是菩萨事业,真正觉悟的人生。换句话说,他过的是真正觉悟的生活,离相修善。没有离相修善,是六道里面的有漏福报,你们诸位听我讲话要听清楚,「六道里面的有漏福报」,不晓得在哪一道享福。我不说「人天福报」,因为人天福报,你还要修五戒十善,你才能得人天;你不修五戒十善,你修一切善法,我们现在看到,很多畜生里面的福报。我们到野外去旅行,野外很多小动物,它们很有福,优游自在,去享这种福报。如果跟众生的缘要很深,那就好了,被人家饲养当宠物,那也很有福报。有人一家养宠物,一家人不和,但是对那个宠物都很宠爱,去享那种福报,畜生道享福。饿鬼道享福,饿鬼道里头也有很有福报的鬼。所以你修的一切善,你将来到哪一道去享?实在讲这些事情不必问人,自己冷静去思惟、去观察,自己就明了,哪里用得著问人?问人人家未必真的知道,纵然知道也未必跟你讲真话。所以开智慧就非常非常要紧了。
  从前人念书跟现在人不一样,民国初年以前,「读书志在圣贤」,这话什么意思?圣贤是证果。读书目的是超凡入圣,以这个为目的。所以读书人为什么在社会有那么崇高的地位?帝王将相遇到读书人都特别尊敬,帝王将相是凡夫,读书人是圣贤,那怎么能不尊重?圣在佛门里面讲就是佛陀,贤就是菩萨,学佛是志在作佛。你们读《坛经》,惠能大师到黄梅去参学,五祖问他:你来做什么?他回答说:我来作佛。我们学佛的目的是来作佛的,佛要怎么做?佛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就是佛。见了性之后是什么样子?跟我们一般人有什么不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