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5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思体会不到,必须契入才会懂得意思,是世出世间大圣教学的状况。他们学习的庄严,这六个字描写得淋漓尽致,学的人没有厌倦,教的人不疲倦、欢喜,欢喜的是学生听了之后就悟、就入。这个境界、这个味道,特别是在《华严经》五十三参,善财是代表学生,学不厌;善友是代表老师,非常高兴的教导他,尽心尽力的传授他,不倦。我们没有看到这个境界,没有体会到这个境界,这六个字我们会读、会说,味道体会不到、尝不到。这在古时候,世尊僧团里面,我们体会到了,我们看到了;在中国,孔老夫子教学讲席当中,我们看到、体会到了。历代祖师大德们,他们学到了,他们入这个法味之中,得真实的乐趣,真正是离苦得乐。我们今天学习懈怠懒散,什么原因?味道没尝到。请你吃饭,囫囵吞枣,很快吞下去,什么味道?不知道,我们今天干的是这个,味道不知道。人家是细嚼慢咽,他那个滋味完全尝到,我们没尝到,这也难怪!所以经教要天天研习,天天讲解,不可能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就学会了,那是菩萨再来的,不是凡夫。
  我给你们诸位讲这些大乘经论非常快乐,我不讲经论的时候我天天在读,很细心的在读经,在看祖师的注解,看他们的体会,看看他们学习所悟入的境界。我们能看到,我们也契入了;我们没有契入,看不到。所以读经、读祖师的注疏,那个乐趣,世间找不到的。我每天晚上读经都读得很晚,舍不得放下,年岁大了,时间愈来愈少,精力也愈来愈不如以前,再不努力、再不多看一点,以后没有时间了,所以对於时间就非常珍惜。所读的、所学的,在生活上是大受用。昨天我跟诸位说过,昨天讲「普净一切众生」,点点滴滴都是自己所修所学的圆圆满满都表现在外头。我们心要清净,心有主宰,你就能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粗心大意的人看不出来。古人有所谓「静里干坤大」,为什么?真的,人一清净,这个时空界限突破了。换句话说,你的生活圈子大了,其大无碍,那是诸佛如来所证的。我们要不断扩大我们生活领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个生活领域,跟诸佛如来几乎是相等的,经典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清凉大师在这一句里注得很简单、注得很好,他说「普化等者」,这里讲三桩事情,普化、常现、无尽藏,讲三桩事情。普就没有偏,圆满的、平等的,这叫普,从空间上讲;常是从时间上讲,没有间断。如来藏是什么?清凉讲得好,「示其真乐」。这个示有两个意思:一个指示给他,一个是表演给他看。真乐!那就是无尽藏。诸佛菩萨教化众生,我们要清楚、要明了,那些教材是随手拈来的,为什么?时间、空间、真乐都是自然的,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是不是诸佛菩萨赐给我们?不是;统统是本有的,统统是现成的,毛病就是我们现在迷失了,不知道。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他们觉悟,他们明了了,随处皆是。禅宗里面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拈来即是,这就是无尽藏。藏是宝藏,宝藏是无量无边无有穷尽。在哪里?无处不是,可惜你不认识。佛菩萨给我们做增上缘,帮助我们认识,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明了,於是我们就得受用。
  李老师教我,李老师对我非常爱护、非常照顾,所以我感恩。他对我的爱护照顾,别人看不出来,我清楚、我知道,他也知道,我们彼此有个默契。他教我学印祖,印祖的一生十六个字,「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印光大师一生,这十六个字他做到,完全表演在生活上。他的一部《文钞》,一生的教诲,也不离这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是总纲领。他对出家人的教诲,给出家人做的示范,三桩事情:第一个不作住持,第二个不收出家徒弟,第三个不传戒。他为什么这样示现?我们要很冷静去想想,这三桩事情在今天这个时代,佛菩萨来都做不圆满。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势至菩萨表智慧,他告诉我们,为我们示现,是智慧的教诲。为什么不作住持?他自己不作住持,请别人当住持。印光大师一生自己没有建道场,人家供养他道场,他请别人当住持,他不要作住持。告诉我们一个现实:住持不好当,住持是护法的,住持是照顾大众、帮助大众、成就大众,牺牲自己,成就别人。如果不是这样做法,这个住持就不能尽到自己的责任,果报必定是堕落。正是谚语里面所说的「地狱门前僧道多」,这话不是随便说的,确实有道理。
  在隋唐的时代,智者大师他作住持。天台山,大家都晓得,智者大师往生,徒众问他老人家: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品位?他答覆说:我五品位往生。五品位是凡圣同居土,往生的地位不高。为什么?因为领众操心,对於自己修行妨碍,五品位往生;如果不领众,那品位就高得多了。这就告诉我们,领众的人、护法服务的人,是舍己为人。可是舍己为人要有个底限,底限是什么?决定往生,自己真有这个把握;下下品往生都行,决定得往生,他底限在这里。如果底限还在三途六道,那就错了,大错特错了!别人往生,你堕地狱,成什么话?这不成话。所以护法,作住持、当家,自己修行有个底限,印光大师作斯示现,你自己没有把握往生,就不能干这桩事情。何况现在这个道场复杂,很难管理,从前人心纯厚善良,劝他他听,今天人心不一样了,劝他他不听,不但不听,他还要跟你作对,还要结下冤仇;你不想跟人家结冤仇,你就得随顺,随顺那你就造无量无边罪业。所以我们想想,这个事情,真的不是好事情。这是为什么不作住持,真的是不敢。
  第二个,为什么不收出家徒弟?收出家徒弟,你就有责任要教导他出离三界、往生净土,你要是做不到,你对不起他。如果你放纵他,他不听教诲,在佛门里造无量无边罪业,将来堕阿鼻地狱,岂不是你成全他的吗?你不给他剃度,他怎么会造作罪业?你给他剃度,剃度之后又不教,让他造这个重罪,你要负因果责任。佛法跟世法同样道理,世法里头父母生育子女,你要好好教导他,《三字经》里头都说「养不教,父之过」;母亲也有过,不要说父之过、母亲没有过。有很多人给我讲,推得干干净净;「教不严,师之惰」,老师、父亲的事情,我们作母亲没事情;错了,父母都有责任。世法佛法是一样,你养子女你要对得起子女,你要认真好好的去教导他;佛法里面,你要给他剃度,收他做出家弟子,你要帮助他成佛,帮助他断恶修善,帮助他转迷成悟,帮助他转凡成圣。你要做不到,或者是你有能力想做,看看学生不听,不肯接受,那就不能剃度。
  古时候出家跟现在环境是不一样,古时候出家先要经过考试,国家考试。因为从前在帝王时代,中国的帝王都信佛,都皈依三宝,看到出家人都称师父。皇帝看到出家人称师父,先要问你有没有资格做我师父?所以没有出家之前考试,考试是什么?你的德行、你的学问确实可以做我的师父,才准许你出家。出家给你文凭,那个文凭是度牒。你拿到这个度牒,你去找有缘的道场,有缘的法师;你跟法师很契机,这个道场大众很欢喜,这个师父就问你:你想出家很好,有没有度牒?有度牒才可以给你剃度,没有度牒不能剃度,剃度是犯法的。所以拿到度牒之后想出家,各个道场去看看、去参学,哪个地方有缘多住几天,通常大概总得要住上一年、两年,有的要住上三年,才给你剃度。为什么?观察了解清楚,你是真心学道,真肯学、真好学,给你剃度,不是随便就出家了。这个制度是前清顺治皇帝废除的,出家度牒制度、考试制度废除了。如果在从前那个制度之下,我们想出家,恐怕都不够资格。这个制度废除之后,出家容易了,任何一个人想出家,找个法师都可以剃度,所以我们佛门的素质一落千丈。佛教今天衰到这种制度,衰到这个样子,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对顺治皇帝这个做法有很严厉的批评,而且批评多次。顺治在当年的做法是个好事,那么多好心出家,为什么要拦阻他;但是他不晓得后果严重,后果不堪设想。今天出家人在社会上没地位,一般人根本瞧不起,什么原因?都认为你在社会上走投无路了,你才出家。在从前出家不是的,从前出家,上至帝王,下至地方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尊敬的。所以平民百姓看到出家人真的是老师,有尊严,普遍得到社会大众尊敬。出家人犯过失,不能用法律来制裁,用佛家的戒律来制裁,不用法律,你想想看,这是多么尊重。
  所以说印光大师不收出家徒弟给我们看,用意很深,几个人能体会得到?你们这一些出家人跟著我出家了,其实不是我剃度的,你们都知道馆长剃度的,馆长成就你们出家。如果你要是跟我的话,我一个都不会剃度,你们的法名馆长取的,不是我取的。她建立道场,收你们这么多年轻的法师,我帮助她教导。教,你们要听才管用,你们要不听,那我也没有办法。尤其是现代这个时代,民主、自由、开放,言论自由,思想自由,那还有什么法子?没法子好说了。我们只有在旁边劝劝而已。你能听懂、能接受,你自己得利益;你听不懂,不能接受,谁都帮不上忙。印祖的示现,甚深的义趣,我们要能体会、要能懂得。第三,他老人家为什么不传戒,不作传戒师?古德说,受戒容易,持戒难。你帮这个人受了戒,他要不能持戒,造罪业又犯戒,双重罪过,岂不是你给他做增上缘的吗?所以印光大师一生只传三皈五戒,其他的他不传、不参与,任何传戒法会他不参与。三皈五戒是做人的大根大本,这个他讲。劝人受三皈,都不劝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