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悟跟证悟。解是你明白了,你没有做到,也算是很难得。所以解悟是福报边上的事情,是属於福德,证悟才是功德。功德才能解决问题,福德不能解决问题。六祖在《坛经》里也说得很好,这桩事情「福不能救」,福报再大,出不了六道轮回。出不了六道轮回,我们就一定要明白,福跟祸两个相比,福小祸害大。什么道理?福是善因结成的,祸害是恶因结成的。我们想想,我们一生当中,起心动念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如果我们很冷静的观察,观察一天,我们从早到晚,晚上在睡觉的时候,很冷静的思惟反省,我这一天处事待人接物,我起的是恶念多还是善念多?决定是恶念多过善念。一日如是,一年也如是,一生亦复如是。你就会想到,过去生生世世,我们累积的是恶念多、恶业多。这个恶念、恶业果报在三途,善念少。所以我们到人天来享福,正是我常举例讲,我们出去旅游,观光旅游度假,度假的时间总是短,假度完赶紧回来,回来就是回到三恶道去受报。所以佛在经上讲,六道里面众生,三恶道是故乡,三善道是出去作客,这话讲得很有道理。
  我们听了以后要有高度的警觉,这个日子怎么能过?恶道里面的状况,诸位念念《地藏经》就明白了,佛对於这些境界说得很多,说得很详细,大乘经里面常常说到。佛在楞严会上讲六道轮回状况,他讲得细,讲七道,除六道之外,有仙道,这比较少讲。但是七趣里面,讲地狱道经文占二分之一,其余的六趣占二分之一,地狱这一道占二分之一。世尊为什么要那么详细的来说?地狱太苦了,地狱很容易堕落;换句话说,进去容易,出来难。世尊苦口婆心的教诲,唯恐我们粗心大意堕落在其中,慈悲到了极处。我们要想免除三恶道的苦报,这一次机会遇到了,尤其遇到最殊胜的法门,念佛法门。可是念佛法门虽然容易,你一定要把攀缘心放下,你念佛的功夫才能得力。如果缘虑心放不下,遇到这个法门,只能说跟阿弥陀佛结个法缘,这一生不能往生。这一生不能往生,那就是李炳老所讲的,你在轮回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要受;李炳老讲「不免长劫轮回」。这个机缘遇到不容易,遇到之后一定要真正的把它抓住,放下万缘,一心专念。纵然学菩萨道,弘法利生帮助别人,一定要知道,帮助别人是我们附带的,不是主修的;主修的,要求生极乐世界,这是主。帮助别人,有缘就做,没有缘就不做。这个缘是什么?缘是机缘,自然成就的,不是我们去制造;我们有心去制造,就是攀缘。攀缘,你心就不清净,所以这个自己要常常想。随缘,心是清净的,随缘对於自己的功行没有妨碍,攀缘有妨碍。攀缘是我想怎么做怎么做,不行!说老实话,诸佛菩萨应化到世间都随缘。我们细细观察,细细去想一想,哪一个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攀缘帮助众生?如果佛菩萨有攀缘的心,立刻就退堕了。小菩萨有,常常退转,大菩萨就不退转。你要问,他为什么不退转?攀缘的念头没有了,这才能保住不退转。我们拼命去做好事,为什么做?好事荣耀,好事人家赞叹,这个念头就坏了。所以是非善恶,吉凶祸福,就在极微细的一念之间。佛菩萨在经论里面教导我们,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才有一个学习的处所。
  注解里面引用《维摩经》里面一段话,「净名问疾品经云,何谓病本?」这个病是生死之病、烦恼之病、轮回之病,这个病的根本是什么?佛在大经里面跟我们讲这些事情是无量因缘,无量因缘里面哪一个是第一因缘?第一个因缘就是根本,就是病本,答覆说;「谓有攀缘。」攀缘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是所有修行人不能出十法界的根本。「何所攀缘?谓之三界。」换句话说,因为有攀缘心才有三界。攀缘的心有大小、有浅深不同,愈是往下面的,攀缘的心愈严重,六道十法界愈是往上面去,攀缘的心愈淡薄,但是他还有。如果攀缘的念头没有了,给诸位说,别说六道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这个人就到一真法界里面,我们称他作法身大士,法身大士就算成佛了,禅宗里面常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就是分证佛,就算成佛了。由此可知,攀缘这个念头障碍我们功夫,障碍我们精进。由此可知,断攀取缘虑是我们修行里面最重要的功课。佛祖教我们随缘度日,普贤菩萨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真正懂得这个道理,依教奉行,这个人身心自在,我们现在人讲没有压力。攀缘有压力,身心都有压力,我们今天讲生活的压力,精神的压力。世间人,攀缘之心害他一生。实在讲,快乐的生活不是没有,有!他不知道。
  我在往年,说这个话总有十多年前,有一次我在台北坐计程车去讲经,这大概总有二十年前。这个计程车的司机给我诉苦,工作很辛苦,钱很难赚,日子很不好过。我跟他讲,我说:日子好过,现代社会富裕跟过去确实不一样,现在赚钱不难。我说:你一家四口,你开计程车,计程车收入不错。我问他:要照很节俭的生活,你这一个月,你的一家生活费用,你工作几天能维持?他告诉我:如果照一般来讲的话,大概十天,十天的工作,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就够了。为什么不够?攀缘心。今天看到邻居买了什么好东西,天天跟人家比赛,那你这个生活当然苦,谚语所谓人比人气死人,这个苦是你自己找的。我说:如果你要不跟人家比赛,譬如你买个电冰箱,这个电冰箱好好的保养使用,至少可以用十年;你做一件衣服,你好好的爱护它,这件衣服也能穿个十年、二十年,何必天天跟人家比赛?天天要讲求时装新的款式、新的样子,今年流行这个,去年刚刚做的,今年不流行了,穿出去人家笑话,难为情!你说你这种心理不是害死人吗?我就跟他讲,旧的衣服穿出去,说人家笑话,笑话是他笑,笑死了是他死,我不死。真的能笑死人,多死几个人好!所以不受它的诱惑,不受它的影响,你的日子多好过。我跟他讲:你工作一年,可以休假两年,你想想对不对?他又想想我的话,也不错!所以你要是缘虑心降低、减缓了,日子很好过。一般生活水准是普遍提升了,我们看看倓虚法师在《念佛论》后面,给我们讲青岛一个女居士,姓张的,念佛往生,那个时代生活真苦。这个女居士的先生拉黄包车的,这个诸位现在都没有看过,体会不到。一家四口,一天不工作,一天就不能过日子,生活就没有著落。拉黄包车能赚几个铜板?所以说物质生活跟过去那个时代比,这是五十年前的事情,普遍提升了。现在物质生活不难,只要你肯勤奋的工作,生活都能过得去,你何必攀缘?何必跟人家比赛?
  佛菩萨、祖师大德无论示现什么样的身分,都做出节俭的样子给我们看,节俭是美德、性德。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孔子学生赞叹老师,大家公认老师有五种美德,其中有节俭,温良恭俭让。夫子的生活节俭、忍让,诸佛菩萨也如是,这就是教给我们放下攀缘的心。佛菩萨所修积的功德,世间圣贤所修积的功德,我们比不上。他功德的成就是随缘成就的,正是普贤菩萨所说的随喜功德,决定不是攀缘,攀缘是造业。现在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学佛而对於佛法产生误解、误会,错会佛的意思,把攀缘当作功德,不知道尽心尽力就是圆满的功德,他不懂这个道理。佛在经上讲得这么多,讲得这么清楚,可惜他体会不到。我们确确实实知道很多人,想在佛门里面修积一点功德,自己没有钱,去借高利贷,付很重的利息,这错了。你想想看,造成他自己身心的压力,他是不是真的做了功德?没有,功德是清净心做的。佛家里面常讲净财,借高利贷拿来的钱不净,这个财不清净。净财那个「净」字怎么说?你的心清净,你借高利贷你心里有负担,你心不清净,这个财拿到佛门里是不净财。劝人家发心,要人家欢欢喜喜,这是属於净财。如果别人是被逼的、被迫的,不得已的,不是甘心情愿的,因为你的面子,不得不拿出来的,这个财都是不净财。所以一定要他明理、欢喜,而且是在他自己能力之内的,他在生活当中可以能够节俭一点出来,这才是净财,这才是真实功德。我们今天读到这一段经文,想到现在佛门里面许许多多的弊病。
  我们的修行不能说不努力,不能说不认真,很用功、很努力的在做,但是收不到成效,这就应当要认真去反省、去检点,我们到底错在哪里?佛法真正的效果,诸位要晓得,就是烦恼轻、智慧长,这是效果。法喜充满,身心自在,这是佛法修学真正的受用。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他说一句话,他说「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诸位听听,享受!烦恼不是最高的享受,自在才是最高的享受。我们要舍弃攀取缘虑,唐朝庞蕴居士做了一个最佳的示范。这一家人了不起,佛法里有授记,一家都是菩萨。他家里相当富有,自己舍弃功名不作官,在家里面修行,过著很自在的生活。有一天,他把他家里的财产全部装在一个船上,把这个船划到江中心,长江的中心,船底砸个洞,全部沉下去,全家的财产统统沉没了。他做这桩事情,主要就是留一句话给世人。世间人一定问:你这么多财富沉到江里多可惜!你不要了,为什么不去做一点好事?人家看到这种现象,一定会问这个话。他答一句话,这句话永远流传在世间,「好事不如无事」,这个道理深,太深太深!以后他过日子,传记里有,他编草鞋。编草鞋,在新加坡看不到,大陆也许还有,恐怕现在也不多了。编草鞋,每天编几双草鞋卖几文钱,拿这个钱买米回家过日子,过得很舒服、很自在。他往生的时候,叫他的女儿,出去看看是什么时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