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过去初学佛的时候没出家,也常常到寺庙里面听听老法师讲经,跟这些法师们处得都不错,常常在寺院里面做义工,於是他就留我在里面吃饭。吃饭的时候,老和尚面前有一杯酒,我看到很奇怪,明明五戒不饮酒,为什么老和尚每一餐饭他都有一杯酒?那时候刚学佛也不敢问。还懂得一点礼貌,尊敬,不敢问。以后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我就把这个事情向李老师请教,为什么老和尚每一餐饭还有一杯酒?李老师告诉我,那是老和尚吗?是!有七、八十岁?有,七、八十岁。血液循环不好,那是当药用,帮助血液循环,那是开戒,他不是破戒,叫开缘。我们才明白这个道理。他也不忌讳,也不是偷偷摸摸去喝,光明正大摆在桌上,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佛家戒律很严,通情达理,它不是死呆板。生病的时候,在中药里面有很多药需要用酒做药引,可以用,这开缘。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你要懂。你如果不懂,那叫死在戒条之下,那是错误,条条戒律都是活活泼泼。
戒律的用意,帮助我们得定,帮助我们得清净心,清净心帮助我们开智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佛教学的手段,目的是开智慧。你要是明了之后,你才晓得应该怎样修学,成就自己的善庄严。念念想到众生的苦处,现代这个时代苦众生多,如何帮助这些苦众生;帮助有物质上的帮助,有精神上的帮助,两者都需要,精神更胜於物质。物质是救急救难,精神的帮助确实可以帮助那些贫苦的人得到快乐,帮助人破迷开悟。觉悟之后他观念产生变化,纵然贫苦他也不以为是贫苦,贫苦里头也有乐趣。像过去孔子的学生颜回,颜回的物质生活非常贫苦,如果在今天这个时代颜回是贫民户,应该要得到救济,可以拿救济品的,在那个时代没有人救济他。孔老夫子看到都很赞叹,颜回那种生活是一箪食、一瓢饮,若是在一个普通的人,都会感觉得很苦、很忧虑,可是颜回不改其乐,他每天生活得很快乐、很幸福。那过的是什么?精神生活。所以精神生活能够克服物质生活的贫乏,只要清苦的生活能过得去,他就会很快乐。
诸佛菩萨在六道里面普度众生,就是用这个方法,使大家了解事实真相。富贵的人安於富贵,贫贱的人安於贫贱,社会就得到安定。真正明理的人,富贵的人帮助贫贱的人,贫贱的人也自得其乐,也对社会有相当贡献。所以社会是安定和谐,彼此能够互助合作,争取整体的繁荣兴旺。他不是著重个人物质享受的追求,他要追求整体的繁荣兴旺。觉悟的人才能做到,这都是善庄严幢;『幢』是明显之义。我们学了应该要认真努力去做,要落实在自己生活之中,真正懂得断恶修善,以善心善行来过日子,这就是善庄严幢。第四尊:
【普饶益行鸠盘茶王。】
『普』是普遍,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清净心、平等心,你才能与普相应。既然说普遍,就没有种族的分别,也没有国界的分别,没有文化的差别,也没有宗教思想的差别,这才真正做到平等。以平等心对一切众生,修『饶益行』;「行」是行为、行动。这种行为决定是利益一切众生,不但利益,要令众生得到最丰饶的利益;这不是小利益,我们一般讲最大的利益。最大的利益,是不是世间人所讲的财富呢?帮助大家天天升官发财呢?今天社会,连小学生头脑里面所想的都是财富,你说这还得了吗?这个问题严重。社会的财富毕竟是有限,每个人都争取,都来争夺,社会怎么会安宁?所以古人教学,教他道义,轻视财富,重视道义,社会能够长治久安。轻视财富,重视道德,这才能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利益。又何况佛法对於宇宙人生观察得透彻,世法的圣人他的教学亦是。儒家始从胎教,很了不起,一直到慎终追远,一世的教学。佛家讲三世,人有过去世、有现在世、有未来世,所以佛法里面讲因缘果报是讲三世,不是讲一世,这才讲得透彻、才讲得真实。
经论里面跟我们说得很多,我们一个人到人世间来,法相唯识里面讲两种果报,一种果报叫引业,过去生中你修五戒十善,这个业力引导你到人间来投生,你得人身,你得果报得人身。今天世界上将近六十亿的人,可以说我们的引业相同,我们都得人身。虽得人身,我们面貌不相同,我们生活环境不相同,我们寿命长短不相同,这又是什么原因?佛讲这叫满业。引业是牵引你得人身,满业是你的生活环境各个不相同。满业是什么业因?过去生中所造的善恶业,各人不一样。佛法里面具体告诉我们,譬如一个人得财富,你的富贵是你过去生中修的。过去生中修财布施多,你这一生得财富,你多财;过去生中布施得少,你这一生得的财富就少,这是每个人不一样。
我们看得财富的人,有些人发大财,他发财很容易,没费什么力气,不辛苦,真的财源滚滚而来,那是什么原因?过去生中修财布施修得很痛快、修得很欢喜,布施之后没有后悔,这一生得财就很容易,无论做什么行业他都赚钱,命里头有财。可是有些人财是发了,赚得很辛苦,他才能赚到,什么原因?过去生中布施,布施得很难,人家劝你布施,好吧!为了人情布施,布施之后又后悔,所以这一生他钱还是要得来,得来很辛苦,就没有那么容易。为什么?过去你布施很困难,现在你得到也很困难。譬如我们举个例子,我们请法师吃饭,供养修福。我们宴会设在一个餐馆里面,要法师自己跑到那里去,法师去吃一餐饭很辛苦,你将来赚的钱也很辛苦才赚来。如果是你做好的好菜好饭,到道场来供养法师,来供养,你将来发财很容易,不辛苦,因缘果报丝毫不爽。这是举这一个例子,从这个例子诸位好好去想想。我们在这一生当中造的是什么因,来生就什么果报。这一生当中你所受的,所享受的这是果报,你就晓得你过去生中造的是什么因。
聪明智慧是法布施,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所以佛给我们讲好事要面面都做到,不要偏在一边,偏在一边你的富贵就不圆满。我们在现在常常看到,很多地位很高,很有财富,但是年岁大的时候半身不遂,得痴呆症。我们学佛的人就知道,他过去生中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没有无畏布施,所以他身体不健康,他不长寿。三种布施都要修,你的福报才圆满。种什么样的因,就得什么样的果报,我们肯帮助别人,别人一定帮助我们。所以在社会上,老人要尊敬,不要嫌弃,嫌弃老人,你到老的时候就被人嫌弃,果报。你能够尊敬老人,你老的时候有很多人尊敬你。所以看到生病的人,看到衰老的人,看到可怜的人,想想我也会老,我老了会跟他一样,那个时候怎么办?
现在这个社会大家更要提高警觉,为什么?儿女已经不养老,老的时候多可怜,住老人院。我们到老人院去参观,物质生活虽然有人照顾,精神上非常痛苦。每个老人,如果你有认识,你去看看他,谈谈他什么感受?他会告诉你,我们在此地坐吃等死,前途一片黑暗。天天看到老人院有些老人都走了,推出去了,再看看到哪一天轮到自己,你说他心里面多痛苦。他有儿女,儿女是孝顺,一个月来看他一次。如果住得很近的人,一个星期来看一次,那就很难得。儿女在外面做事情,距离远的,一年来看他一次;甚至好几年都看不到一次。他的精神生活多么痛苦,我们看到太多太多了,所以才想到弥陀村这个理念,怎样照顾年老退休人精神生活。
中国传统教导的理念,跟外国人不一样。外国人观念当中,儿童是幸福的,儿童的天堂;中年人要谋生,在社会上要拼命,中年人的战场;老年入老人院,住到老人公寓,老人的坟墓,多可怜!可是中国古人思想不是这样,中国是儿童少年时候培养福德的根基,儿童不享福,严格的管教,奠定他一生幸福的根基。中年为社会大众服务,晚年享福,晚年他不是坟墓,晚年享福。所以我们弥陀村就要达到这个理念,希望退休之后,是他一生当中最快乐的一段时期,享福!现在弥陀村里面住进来享福,也要你自己真有福分才行,你自己没有修福,这福恐怕享受不了,你也要真正修福才行。当然除了自己有福之外,弥陀村实实在在享阿弥陀佛之福,正如同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一样,享佛的福报。享佛的福报,一定要依教奉行,你才能消受得了,如果不能认真的修行,这福报享受不了。享受不了,恐怕没有入弥陀村,你还算不错,一入弥陀村可能就会生病,你没福。或者就出别的因缘,总是在那个地方住不住,总是住不安,一定要离开,那就没有福。
弥陀村里面享福,比家里享福是要殊胜一点,也要容易一点。所以一定要念佛,对净宗法门要有相当的认识,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真正发心求生净土,你会在弥陀村里面住得很幸福,住得很圆满。住进弥陀村,弥陀村里面许许多多工作的人员、服务的人员,都会把每个人当作阿弥陀佛来看待,为什么?你们在此地一心念佛,将来决定往生,往生就不退成佛。所以工作的人员、服务的人员心里面欢喜,比你的儿女还会孝顺,为什么?这孝顺佛,你不是凡人,你一定成佛。我们到这地方来供养什么?供养佛陀。佛弟子的心,供养佛陀之心,来侍奉弥陀村里面每一个念佛的清众。诸位想想,这不是世间第一等的福报,不可能。你今天找儿女来侍奉你、孝顺你,都找不到,弥陀村里各个都是孝子贤孙,你想你到这里来居住,你是多大的福报。这里面实现大乘佛法里面所说,「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我们是以这个心态来建弥陀村,以这样的心态来成就弥陀村里面每一位同修,这是佛法真正的落实。
因此,现在年岁还轻,